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

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簡稱03版總規)從2003年經國務院審批至今,已實施了七年。通過七年的實施,03版總規確定的2020年各項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城市規模已經提前實現,該規劃難以繼續指導城市的科學發展。因此,長沙市決定對03版總規進行修改。2010年12月,國家住建部以建規函〔2010〕330號檔案正式批覆同意我市進行城市總體規劃修改。本次城市總體規劃修改是長沙市建市以來的第七次總體規劃修改,是長沙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該工作作為長沙城市規劃建設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必將對長沙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
  • 類別:政府檔案
  • 國家:中國
  • 地區:湖南長沙
修編背景,目的及意義,建設區域城市,建設生態城市,建設和諧城市,建設宜居城市,思路及特點,

修編背景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發展的藍圖,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03版總規明確長沙市的城市性質為“湖南省省會城市,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市規模為2020年都市區城市建設用地310平方公里,人口310萬人,提出了“一主兩次四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實踐證明,03版總規在長沙的建設與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總體規劃實施的七年也是長沙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期,具體表現為:
(一)綜合實力實現新的跨越。預計2010年長沙市GDP達到4500億元,超過了03版總規對2020年的GDP預期。
(二)城市規模快速增長。2009年末,中心城區用地規模約350平方公里,超過03版總規對2020年用地規模預期。
(三)大都市格局基本形成。通過新區建設,“一主兩次四組團、一江兩岸、山水洲城”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四)城市風貌特色進一步彰顯。通過風景名勝區提質、濱水文化設施建設、舊城有機更新等舉措,生態文化型山水城市風貌進一步顯現。
(五)城市區域交通地位跨越式提升。通過四大樞紐(黃花國際航空門戶樞紐、長沙南站高鐵樞紐、長沙站城際鐵路樞紐、金霞貨物聯運樞紐)和四大網路(國鐵網、城際網、公路網、水運網)的建設,區域綜合交通體系基本成型,由“省內樞紐”升級為“國家中部樞紐”。
(六)城市內部交通結構不斷最佳化。通過新建道路,最佳化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的路網級配;通過疏堵工程和背街小巷改造挖潛擴容,改善交通環境,大力發展公交事業,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等一系列措施,應對快速增長的交通需求。
工業布局進一步最佳化。在新型工業化過程中,構建優勢產業集群,在國家級園區的帶動下,形成了瀏陽生物醫藥產業園、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金霞經濟開發區、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望城經開區、寧鄉金洲開發區等工業園區構成的東西向產業發展軸帶。
(八第三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以文化產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始終保持較快的發展,娛樂、傳媒、出版、動漫構成長沙文化產業的四大支柱。
(九)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升級。以株樹橋飲水工程、湘江航電綜合樞紐為代表的涉及供水、供電、通訊、燃氣等供應設施,以及污水處理、垃圾綜合處理設施的建設,為城市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十)人民幸福指數大幅提高
2009年,長沙軟實力躍居全國第7位,獲評中國首屆“最具軟實力城市”稱號。2010年,長沙第三次榮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獲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金獎”和“民生滿意獎”兩個大獎。
隨著城市的發展及其區域地位的不斷提升,我市正面臨下述五大發展機遇:一是國家“中部崛起”、湖南省“3+5”城市群發展戰略的相繼提出;二是沿海產業向中部地區轉移的發展趨勢;三是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國家“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四是區域性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高速鐵路、機場、城際鐵路等區域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已成為城市快速發展的強勁動力;五是行政區劃的調整和《長沙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修編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因此,有必要結合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按《城鄉規劃法》要求對03版總規進行修改。

目的及意義

今天的長沙,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國家中部崛起戰略全方位實施,長沙正從內陸腹地城市轉變為開放發展的前沿;獲批國家“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建設試驗區,長沙正從延續傳統發展模式轉變為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武廣、滬昆高鐵等重大交通設施加快建設,長沙正從通過型交通節點轉變為國家中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城鄉一體化建設快速推進,長沙正從城鄉二元結構轉變為城鄉統籌的一體化建設。
本次城市總體規劃修改的目的是“以綠色文明的眼光和國際化的坐標,搭建一個足以支撐長沙未來20年以至更長遠發展的空間骨架,描繪一張多中心、廊道式、可持續成長的新長沙發展藍圖,促進我市經濟社會新一輪跨越式發展”。
三、指導思想及規劃理念
本次城市總體規劃修改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要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關於“3+5”城市群建設等決策部署以及我市建設國家文化名城和創業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園的戰略構想,以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目標,推動城市發展模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本次城市總體規劃修改的主要規劃理念是:“區域一體、生態優先、城鄉統籌、以人為本”。

建設區域城市

長沙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修改將從全球化、國際化的高度判斷長沙城市未來發展方向,研究長沙在未來全球城市體系中能夠發揮的獨特作用。並把長沙定位於“3+5”城市群的有機組成部分,統籌區域的生態安全格局、綜合交通骨架、產業分工與布局,與周邊城市形成合理的分工工作,實現共贏。從引領區域發展的角度,描繪長沙宏偉藍圖。

建設生態城市

長沙目前的自然條件、生態環境非常好,山水洲城景觀尺度很有特色。在本輪城市總體規劃修改的前期工作中,我市啟動了大長沙的生態控制線規劃,在與長沙集中發展緊密相關的5000平方公里範圍內,規劃了近一半的面積涵養生態環境,禁止城市建設,確保城市發展的生態安全格局。

建設和諧城市

城鄉一體化建設是 “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次總體規劃的修改,通過構建城鄉一體、全面覆蓋的綜合交通和供水、供電、通訊等網路,形成惠及“城市—小城鎮—村莊”的系統最佳化、層次合理的公共服務設施網路體系。

建設宜居城市

本輪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將以“宜居城市”的打造作為核心目標,更加關注公共運輸,重視城市的文化、教育、醫療等與市民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空間規劃。

思路及特點

前期研究表明,根據城市客觀發展規律和長沙市實際情況,今後二十年左右,我市將處於由三百萬人口級特大城市向巨型城市發展的時期,目前的03版總規是按三百萬左右人口規模考慮的結構框架,為有效預防大城市病及防止城市攤大餅式無序蔓延,必須對未來城市結構和框架超前謀劃。而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要求,我市報送國務院審批的城市總體規劃規劃期仍為2020年。因此,本次總體規劃採取“長遠規劃、控制時序、分級報批”的思路,規劃成果由三個部分構成,分別是《長沙2030》、《長沙2020》、《長沙2015》,其中《長沙2030》以巨觀研究,前瞻布局和銜接國家重要基礎設施為主,作為城市遠景發展戰略規劃和《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修改的基礎,上報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審批。《長沙市近期建設規劃(2010-2015)》以研究當前問題,銜接重點項目為主,對接“十二五”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報市政府審批,並作為編制年度城市建設項目實施計畫的基本框架。《長沙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則整合上述兩個方面的成果,按《城鄉規劃法》和《規劃編制辦法》要求修改與未來發展不相適應的部分,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再由省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