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間銀魚

長江間銀魚

長江間銀魚,Hemisalanx brachyrostralis (Fang, 1934),又稱短吻間銀魚,屬鮭形目,銀魚科間銀魚屬的一種魚類。俗稱:面魚,麵條魚,鱠殘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江間銀魚
  • 拉丁學名:Hemisalanx brachyrostralis (Fang, 1934)
  • 別稱:短吻間銀魚,面魚,麵條魚,鱠殘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鮭形目
  • :銀魚科
  • 亞科:銀魚亞科
  • :銀魚屬
  • :長江間銀魚
生物學特性,特徵,食性,繁殖,人工養殖,水域要求,敵害壓力,移植分種,增值,分級評價,增殖措施,受精卵加工,營養成分,相關種類,烹飪方法,銀魚蒸蛋,銀魚燉蛋,

生物學特性

長江間銀魚屬鮭形目一年生小型魚類,在分類上屬銀魚科,共 8 屬 22 種,分布在亞洲東部的日本朝鮮越南中國,尤以我國種類最多。在這 22 種銀魚中,經濟價值較高和適於移植的種類首推長江間銀魚和太湖新銀魚。長江間銀魚主要分布於東海、黃海渤海沿海及長江、淮河中下遊河道和湖泊水庫,屬河口性魚類,天津長江間銀魚就是渤海中的一種,現已在我市塘沽漢沽等水庫陸封形成淡水定居種類。

特徵

體細長,略呈圓筒形,後段較側扁。頭部平扁,呈三角形;口大,吻長而尖。在前上頜骨、上頜骨和口蓋上都生有一排細齒,下頜骨前部具犬齒一對,下頜前端具一肉質突起。背鰭位於體後四分之三處,背鰭與尾基的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鰭,胸鰭沒有肌肉基。體無鱗,雄魚臀鰭基部兩側各有一行大鱗。生活時體柔軟透明,從頭背面能清楚地看到腦的形狀。浸制標本呈乳白色。體側各有一排黑點,腹面自胸部起經腹部至臀鰭前有兩行平行的小黑點,沿臀鰭基左右分開,後端合而為一,直達尾基。在尾鰭和胸鰭的第一鰭條上也散布有小黑點。

食性

長江間銀魚為無胃型兇猛魚類,食道之後即為直管狀的腸,其幼魚和成魚食性差異較大,幼魚階段食浮遊動物的枝角類,橈足類及一些藻類,體長 80mm 以後逐漸向肉食性轉移, 110mm 以上主要以小型魚蝦為食,具有同種殘食現象,在食性轉化階段尤為嚴重。長江間銀魚可吞食占自身全長 33-68% 的食物魚,遠遠高於紅鰭 鮊和鮊屬可吞食占自身長度 20%食物魚比例。

繁殖

長江間銀魚冬季產卵,產卵水溫範圍為 2-8℃,產卵期為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繁殖個體雄魚體長為90~175mm,雌魚為90~210mm,生殖個體差異較大,長江間銀魚雄魚副性徵隨著性腺的發育逐漸明顯,一般從11月份開始,臀鰭兩側上方出現前大後小的兩列生殖鱗,有粘性,具吸附作用。臀鰭肥大成扇形,心臟前端出現一紅色圓點,頸部及胸腹部開始變成玫瑰紅顏色,雌魚沒有副性徵。 雌魚有卵巢兩個,不成對排列在體腔中,前卵巢位於消化道左側,後卵巢位於消化道右側,中間由鰾隔開。雄魚只有一個精巢,很小位於消化道右側,靠近泄殖孔附近。
長江間銀魚長江間銀魚
雌魚性腺初期發育很遲緩, 4月至5月屬Ⅰ期,6月至10月為Ⅱ期,11月初發育至Ⅲ期,這是卵巢發育開始加快,12月中旬卵巢發育至Ⅳ期,遇有低溫刺激很快進入Ⅴ期形成產卵。長江間銀魚為群體產卵,一年至少產兩次卵,第一次產卵後經半個月左右卵巢即由Ⅳ-Ⅲ期發育至Ⅳ期末,且很快進入Ⅴ,進行第二次產卵,產卵後的長江間銀魚不久便死掉,所以長江間銀魚屬一年生魚類。 長江間銀魚懷卵量較大,與親魚的大小,體重呈正相關,絕對懷卵量為 3000~35000粒,相對懷卵量為750~950粒/克·體重,在繁殖季節雌魚性腺約占自身體重的32%左右。這主要是在自然環境中長江間銀魚卵子的受精率,孵化率較低的原故。
發育成熟的卵子晶瑩飽滿,自卵巢排出後游離體腔,卵徑 1mm左右,自然條件下,在繁殖期雄魚追逐雌魚,行體外授精,鏡下觀察長江間銀魚卵表面有受精孔和由卵絲組成的放射狀紋飾結構,當卵受精吸水後,卵膜膨脹,絮狀的卵絲脹開,外端游離成束狀附在湖底或其它沉水植物上,以利卵子孵化。

人工養殖

我國內陸水域面積廣大,湖泊水庫眾多,約為950萬公頃,且大多水質優良,餌料資源十分豐富,適於銀魚的發展,自1979年雲南滇池移植太湖新銀魚成功後,迅速在全國推廣,形成移植熱潮。

水域要求

非生物因子:適宜水溫 15-17 O C,生命周期積溫3982-6430 O C,產卵水溫為0.5-9.6 O C。透明度為20-350cm,面積從600-6000公頃為宜,水深2-15m,底質以硬底,泥沙,沙礫為好,溶氧5mg/l以上,PH值6.5-9.2,鹼度1.2-14mg/l,硬度2.3-7.8mg/l,硝酸鹽0.056-1.92mg/l,磷酸鹽0.033-0.15mg/l,矽酸鹽1.22-4.9mg/l。
生物因子:魚類區系組成簡單,且有空閒小生境,尤其是中上層水體不能太飽和,一般魚類單產水平為 12-250kg/ha為宜,魚類種數以12-36種為好,同時還要注意有時種群,如果是以浮遊動物和小型魚蝦為主要食物的中上層魚類,則可能對銀魚種群的發展構成限制。

敵害壓力

銀魚體小嬌嫩,游泳能力相對較弱,馬口魚屬,鱤魚屬及紅鮊屬等中上層兇猛魚類,對其殘食程度較大,一定要強度捕撈控制其數量。
由於長江間銀魚前期以浮遊動物為食,因此水體中應有較高的生物量,一般浮游植物在 162mg/l,浮遊動物在1.2mg/l以上,小雜魚蝦是長江間銀魚的後期餌料,因此應保護其資源,留有適宜的比例。
總之,要求移植水域水位相對穩定,水質清新無污染,理化性質適中,生態系中特別是中上層水體有空閒生境,浮遊動物資源比較豐富,中上層兇猛魚類較少,有適宜的繁殖場所。

移植分種

1、受精卵的移植
( 1)運輸:長江間銀魚受精卵適應能力較強,實驗表明,無論是充氧密封運輸,還是不充氧敞口運輸以及其它運輸方式都可以,一般採用塑膠袋充氧密封裝運,每袋裝卵50萬粒;或用塑膠瓶裝運,每瓶裝卵10萬粒(可口可樂瓶),根據運輸時間考慮裝卵密度,在運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溫差及儘量縮短時間,提高成活率。
( 2)投放:耳石出現期的受精卵和處於內外混合營養期的仔魚,在水溫驟降6-8.5 O C情況下,均可正常孵化和成活,所以上述兩個階段均可投放,因銀魚胚胎髮育全過程是在水底進行的,所以投放點應選擇避風,向陽岸邊1-2米深的地方,要求投放點水底以泥沙或沙礫底為好,且輪蟲等小型餌料生物比較豐富的庫灣最好,要多選擇投放點,以免投放不當造成失敗,投放時先將卵袋浸入水中,同化溫度,待溫差小於2 O C後,將受精卵緩慢而均勻的倒入水中。
長江間銀魚長江間銀魚
使用網箱孵化,網箱規格一般為 1×1×0.3m為宜,便於操作管理,用細紗布或80目尼龍篩絹布製作,上蓋用稀網布至多,待銀魚苗孵化後自動游出,放卵密度一般為50萬粒/m 2 ,沉入水下2m處,根據水質情況定期檢查魚卵發育情況和洗刷網箱,避免缺氧。
2、成體移植
長江間銀魚由於體表無鱗,個小嬌嫩,氣溫在20度時出水很快死掉,為了摸索長江間銀魚活體移植技術,經養殖公司技術人員努力實踐,終於找到一種理想的捕撈及運輸方法,即低溫圍網捕撈及運輸,效果很理想,很多水庫都是採用此項技術獲得移植成功的,且僅兩年即形成捕撈產量。

增值

分級評價

長江間銀魚移植效果分為三級評價。 1、個體成活:移放的受精卵或仔魚成活於新水體中。
2、生物學效果:移放的個體開始繁殖且後代已成活。
3、漁業效果:移放對象形成高數量,較穩定的種群,歸化並進入漁獲物。
長江間銀魚移植後一旦產生生物學效果,就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護資源,擴大種群,使之儘快進入漁業效果階段,獲取漁獲物。 當前全國很多水域移植銀魚後處於生物學效果階段,如不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很難形成捕撈群體產生效益。

增殖措施

水域的理化條件,敵害壓力的大小,餌料生物的多寡是制約銀魚形成種群的主要因子,因此應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增殖,一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保護水庫自然生態環境,加強水質管理維持水體中較高的營養鹽類含量,提高水體的基礎生產力水平,使水體保持豐富的基礎餌料生物。
2、調查養殖魚類品種結構,適當減少鰱鱅魚的投放量,減輕餌料競爭壓力。
3、採取有效措施,強捕兇猛魚類和小雜魚,特別是紅鰭鮊、餐條、野鯽魚等必須下大力量捕撈,使之降到最低點。
4、控制長江間銀魚的開捕期及捕撈強度,合理捕撈,提高產量。
5、控制長江間銀魚的捕撈量,留足親魚,維持長江間銀魚的絕對種群數量。
6、在進、排水口建立攔魚設施,防止外逃,保護資源。

受精卵加工

(一)親魚捕撈:長江間銀魚屬低溫產卵魚類,產卵高峰期只有7-10天,因此加工魚卵必須在高峰期捕撈親魚,這樣才能保證魚卵的受精率。
捕撈親魚一般採用刺網、圍網及拖網,刺網捕撈魚質好,但操作困難,圍網捕撈沒把握,且親魚利用率低,拖網適於冬季不結凍的水庫,各種網具都可使用,以刺網較理想。
(二)人工授精:一般採用乾法授精,雌雄比為1:2-3,用塑膠袋和玻璃皿做盛卵工具都可以,用塑膠袋加工一般是先擠卵,然後擠精液,連同雄魚一起入袋,加水攪拌。用玻璃培養皿一般是先將雄魚精巢摘下,搗爛,再將魚卵擠在精液上,攪拌後加7‰生理鹽水、授精。
(三)魚卵存放:用瓷盤效果較好,50萬粒/m 2 ,每天換水一次,換水水溫不得有溫差,且溶氧要求達5.0mg/l以上,最好用深井水曝氣後使用。
每天換水時,必須將死卵洗掉,防止水質敗壞,誘發水霉。為防止水霉要定期用5%生理鹽水或孔雀石綠浸洗魚卵。

營養成分

個體不大,最大個體長約140毫米,重5克左右,為一年生魚類。生殖季節形成漁泛,數量極為可觀。銀魚味鮮美,營養豐富,具有特殊風味,特別是產卵前的銀魚最豐美。除鮮食外,多數曬乾外銷,商品名為“燕乾”。乾銀魚的蛋白質含量為72.1%,脂肪含量為13%,高於其它食用魚。每百克銀魚還含賴氨酸4820毫克,蛋氨酸2308毫克,異亮氨酸4176毫克,纈氨酸4396毫克,蘇氨酸6652毫克,如此豐富的胺基酸,是其它魚種所少見的。每百克銀魚可供給熱量407千卡,幾乎是普通食用魚的5-6倍;其含鈣量高達761毫克,為群魚之冠。
美國加利福尼亞卡蘭德大學曾對1954名男性作了長達19年的追訪證實,每日吃富鈣飲食者,結腸癌的發生率極低。紐約MSK腫瘤防治中心給10名晚期結腸癌患者口服鈣劑,每天1克,兩個月後,癌細胞的分裂和擴散都大為降低。中醫驗方以銀魚150克與蔥熬湯,飲湯吃魚;或用銀魚50克,山楂25克,谷芽50克,水煎濃湯飲用,常用於結腸癌病人的輔助治療。《食物本草》記載:銀魚有利水、潤肺、止咳之作用;《醫林篡要》稱其補肺清金、滋陰補虛勞。據日本《治療》雜老極導,常食銀魚,能延年益壽。日本有位婦女。終年102歲,究其長壽的因素,重要一條是老人生前喜吃銀魚,幾乎每餐必備。

相關種類

太湖新銀魚(Neosalanx taihuensis) 屬鮭形目,銀魚科,新銀魚屬。俗稱:小銀魚。英文名:Taihu lake icefish 。體細長,略呈圓筒形,後段較側扁;頭部平扁,呈三角形。吻短。口小,上下頜骨各有一排細齒,口蓋上無齒,下頜前端亦無犬齒。胸鰭小,具有肌肉基。背鰭後方有一小而透明的脂鰭。體無鱗,雄魚臀鰭基部兩側各有一排較大的鱗片。生活時全體透明,從頭的背面可以清楚地看到腦的形狀,死後全體為乳白色。各鰭較透明,無色,體側每邊沿腹面各有一行黑色素小點。太湖新銀魚是純淡水的種類,終生生活於湖泊內,浮游在水的中、下層,以浮遊動物為主食,也食少量的小蝦和魚苗。半年即達性成熟,1冬齡親魚即能繁殖,產卵期為4-5月,生殖後不久便死亡。 分布於長江中、下游的附屬湖泊中。個體小,最大個體長僅達80毫米,但其數量很多,尤以太湖所產最為著名。產區多製成魚乾,商品名為“粉條”,味極鮮美,暢銷中外。小銀魚的質地勝於較大形的銀魚,故李時珍說:“彼人尤重小者,曝乾以貨四方,清明前有子,食之甚美。”此外,湖北新洲縣武湖產的小銀魚,也被譽為湖北省三大名貴水產品之一。
太湖新銀魚的營養成分、藥用價值均與長江間銀魚相似。每百克鮮銀魚可食部分含蛋白質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鈣258毫克,鱗102毫克,鐵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黃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乾銀魚含蛋白質72.1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0.5克,鈣761毫克,磷1154毫克,鐵7.5毫克。全魚可入藥,其肉性味甘、平,有滋養補腎、健胃補虛、益肺、利水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泄瀉,營養缺乏,消化不良,小兒疳積等症。《隨息居飲食譜》認為它“養胃陰,和經脈,小者勝,可作乾。”

烹飪方法

銀魚蒸蛋

【原料】 雞蛋200克,乾銀魚200克〔事先用水泡上〕,蔥粒10克,精鹽10克,味素1克,淺色醬油15克,胡椒粉0.1克,熟植物油40克。
長江間銀魚長江間銀魚
【製作過程】
1.將魚加入精鹽5克,油10克拌勻。
2.雞蛋攪拌成蛋液,放精鹽、味素攪勻,倒入盤中。
3.燒沸蒸鍋,放入蛋用慢火蒸約7分鐘再加入魚片、蔥粒鋪放在面,續蒸3分鐘,利用餘熱焗2分鐘取出,淋醬油和油,撒上胡椒粉便成。

銀魚燉蛋

長江間銀魚
主料:銀魚150克 輔料:雞蛋100克
調料:豬油(煉製)50克大蔥1克黃酒15克鹽2克味素2克
製作工藝
1.將銀魚取出內臟和魚頭,用水洗淨,蔥切成絲。雞蛋磕在碗內,放入精鹽紹酒、味素、雞湯,用筷子攪勻。
2.勺內放油15克,油五成熱放入銀魚煸炒半熟倒入盤內。
3.勺內豬油,熱時倒入雞蛋,炒至半熟,放入銀魚,蔥絲炒熟,盛在盤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