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柄雙花木

長柄雙花木

長柄雙花木(學名:Disanthus cercidifolius Maxim. var. longipes Chang)是金縷梅科,雙花木屬落葉灌木雙花木的變種。多分枝灌木,小枝屈曲,先端鈍或為圓形,背部不具灰色,葉膜質,掌狀脈,葉片的寬度大於長度,闊卵圓形,葉柄圓筒形,稍纖細,托葉線形,頭狀花序腋生,苞片聯生成短筒狀,萼齒卵形,花瓣紅色,狹長帶形,花葯卵形,子房無毛,蒴果倒卵形,果序柄較長,種子黑色,有光澤,10-12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江西省軍峰山、官山、三清山、井岡山及湖南省的常寧、宜章、邵陽及道縣,以及湘粵交界的莽山,最南分布於南嶺自然保護區,生存於海拔600~1300米間的山峰。

長柄雙花木1999年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瀕危種。單種屬植物和孑遺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播種,扦插,栽培技術,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多分枝灌木,小枝屈曲,褐色,無毛,有細小皮孔。葉膜質,葉片的寬度大於長度,闊卵圓形,長5-8厘米,寬6-9厘米,先端鈍或為圓形,背部不具灰色,基部心形,上面綠色無光澤,下面帶灰白色,無毛,掌狀脈5-7條,在上下兩面均明顯,全緣;葉柄長3-5厘米,圓筒形,稍纖細,無毛;托葉線形,早落。
長柄雙花木長柄雙花木
頭狀花序腋生,苞片聯生成短筒狀,圍繞花的基部,外側有褐色柔毛;萼筒長1毫米,萼齒卵形,長1-1.5毫米,花開放時反卷;花瓣紅色,狹長帶形,長約7毫米;雄蕊遠比花瓣為短,花葯卵形,2室,2瓣裂開;子房無毛,花柱2個,長1-1.5毫米;花序柄長5-7毫米,花後略伸長。蒴果倒卵形,長1.2-1.4厘米,寬1-1.3厘米,先端近平截,上半部2片裂開,果皮厚約2毫米,果序柄長約1厘米。種子長4-5毫米,黑色,有光澤。果序柄較長,約長1.5-3.2厘米。花期10-12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浙江開化龍潭,龍泉佳溪;江西南豐軍峰山;湖南道縣空樹岩,常寧陰山,宜章莽山。喜溫涼多雨,雲霧重,溫差大的氣候類型;年降雨量1965毫米,耐蔭,常生長於山地黃壤中。
長柄雙花木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被破壞後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或次生灌叢。優勢種為長柄雙花木、闊葉箬竹、圓錐繡球等,長柄雙花木位於林冠層。海拔900米,東南坡向,土壤主要為紅壤。其年均氣溫15.1℃,1月份平均氣溫3.9℃,7月平均氣溫23.7℃,極端最低溫-13.4℃,極端最高溫35.2℃。氣候溫涼,雨水多,雲霧重,濕度較大。

繁殖方法

播種

採種:長柄雙花木的果實為木質葫果,果實成熟後,茹果張開,能將種子彈出10餘米遠;而且,壯實飽滿的種子彈得最遠。這是植物界一種奇妙的繁殖後代擴大“領地”的方法。根據它的這一特性;在10月上、中旬,當果實由綠轉為黃綠或黃褐色時,要及時採收。果實採回後,置烈日下暴曬,曬至果實微裂時,再在果實上面覆蓋薄膜或紗布,以免種子彈出很遠而無法拾起。
長柄雙花木長柄雙花木
種子處理與貯藏:長柄雙花木種子黑色,有光澤,千粒重為17.5克。種子表面具油脂,需用洗衣粉拌細河砂反覆搓洗,將油去淨,用清水沖洗乾淨,晾乾後,用潤砂貯藏12個月後再播種。這是長柄雙花木育苗成功的關鍵技術。在貯藏過程中,每月要翻拌一次,砂子太乾燥時,要及時加水拌勻再重新貯藏。種子多時,也可在露地挖一個土坑,用潤砂貯藏,但應排水良好,並要護蔭。
育苗:經12個月貯藏的種子,當部分破胸時,應立即播種。圃地整地要細緻平展,下足基肥,作床後開溝條播,用山灰覆蓋種子,厚1厘米,再覆蓋稻草於播種行間。幼苗出土70%時,於傍晚揭出稻草,並及時護蔭。其它,按常規育苗技術,一年生苗高30厘米左右,可出圃造林。

扦插

長柄雙花木也可扦插繁殖:扦插時間:秋季為9-10月,春季為2月。剪取當年生枝條,截成15厘米一段,用50ppmABT1號生根粉浸泡插穗基部,12小時後扦插,插後護蔭,覆蓋薄膜,2-3個月便能生根(注意經常保持插床濕潤)。成苗率60%左右。

栽培技術

造林:長柄雙花木適應性較強。自然分布於中國湖南省新寧縣麻林鄉海拔70-80米的山地(或土母質為花崗岩,土壤為山地黃壤),引種到新寧縣林科所海拔300米的丘陵區(成上母質為砂礫岩,仁壤為紅壤),與黃山木蘭混交造林。定植後4-5年開花結果,種子具發芽能力。因此,該樹種可作為園林綠化的拌生樹種。其它營林技術同一般樹種。

保護級別

保護等級:該種列入中國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Ⅱ級。
瀕危原因:瀕危種。分布區極為局限,殘存於南嶺山地山頂矮林或灌叢中,環境惡劣,為數稀少,且易遭山火焚燒。
保護措施:急應制定管理條例,加強對物種的管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