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姓

長[長、镸讀音作zhǎng(ㄓㄤˇ),亦可讀作cháng(ㄔㄤˊ)]。中國人姓氏之一,源遠流長,來源甚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姓
  • 構成:雙音節
  • 起源:源於姜姓
  • 時間:出自春秋時期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第七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姓氏名人,長子武,長宗道,長棱,長略,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公族後裔仲長氏,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寧長牂,姬姓,是春秋時期衛國大夫,武將,其父親就是著名的衛國大夫寧武子(寧俞),遠祖乃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九子姬封(衛康叔)。在寧長牂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長牂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長氏,世代相傳至今。
長姓
姬姓長氏族人大多尊奉寧長牂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戰國時期秦國軍職官吏庶長,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庶長,為戰國時期秦國軍制官名。在史籍《左傳·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1年)記載:“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庶長,秦爵也。”庶,軍隊建制,“一庶聊萬”,相當於今一個師的建制,庶長即師長一職。
在庶長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庶長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庶氏、長氏,長氏讀音作zhǎng(ㄓㄤˇ)。

第三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長秋,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長秋,即大長秋,原位秦朝時期的“將行”,在漢景帝執政時期改稱“大長秋”,就是皇后的近侍官首領,或由宦官擔任,或由“土人”即有一技之長而無官身之人擔當。在漢朝時期,皇后所居之宮稱為“長秋宮”,故以為後宮官吏之稱,東漢、三國、兩晉時期皆沿襲。其時高句麗百濟伽倻新羅諸國皆有仿設。至隋朝末期,隋煬帝在後宮改設“內侍省”,遂廢黜“長秋”之官稱。
在長秋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長秋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長氏、秋氏,長氏讀音作zhǎng(ㄓㄤˇ)。

第四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長水校尉,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長水校尉,為軍制官員,是漢武帝所設定的京師屯兵八校尉之一。在史籍《漢書·百官公卿表》中記載:“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在漢朝時期,“長水”為北方少數民族之稱,就是史書中所稱的羌族,宣曲為地名,是漢高祖給下屬功臣也就是宣曲任氏(西漢富商,姓任,祖先曾任督道的倉吏)的祖先封侯的封地,即漢武帝在都城長安開掘的昆明池的西部。長水校尉是駐紮在宣曲地區的羌胡騎兵的統領,由漢武帝親自掌管,歷任者皆剽悍忠誠,驍勇善戰,官秩兩千石,下屬有丞吏、司馬。到東漢時期,長水校尉隸屬於北軍中侯,掌管宿衛軍以及烏桓騎兵(東胡部落聯盟中的—支,與鮮卑族近),官秩亦為兩千石。
在長水校尉及其部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長水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長氏、水氏,長氏讀音作cháng(ㄔㄤˊ)。

第五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唐朝時期禁中衛士宮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唐朝時期,帝王君侯的宮廷均設有宮甲,是為禁中衛士,負責保護帝王以及王公重臣的安全,又稱作長林兵,由軍中精銳所組成。
在長林兵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長林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長氏、林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長氏的姓氏讀音作cháng(ㄔㄤˊ)。

第六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汗廷長侍卿,屬於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元朝時期,朝廷分設有長秋寺、長信寺、長寧寺、長慶司,分由寺卿統管,稱長侍卿。長信寺,是在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所設定的官職,負責掌管大斡耳朵怯憐口(家中兒郎們)的諸般事宜,設主官“長侍卿”四人,官秩正三品,“少卿”兩人,官秩從四品,“寺丞”兩員,官秩從五品,並有經歷、知事各一員,官秩從七品。到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改稱長信院,到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又改回原稱。長秋寺,是在元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所設定的官職,負責掌管元武宗五斡耳朵的戶口、錢糧、營繕諸事宜,設主官“長侍卿”五人,官秩正三品,“少卿”兩人,官秩從四品,“寺丞”兩員,官秩從五品,並有經歷、知事各一員,官秩從七品。長寧寺,是在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所設定的官職,負責掌管元英宗速哥八剌皇后帳下戶口、糧錢、營造等事宜,設主官“長侍卿”六人,官秩正三品,“少卿”兩人,官秩從四品,“寺丞”兩員,官秩從五品,並有經歷、知事各一員,官秩從七品。長慶司,是在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所設定的官職,負責掌管元成宗斡耳朵(斡里朵、兀里朵、窩裡陀,即宮帳,亦即後宮)以及怯薛歹(宿衛軍)的衣糧諸事宜,設主官“長侍卿”六人,官秩正三品,“少卿”兩人,官秩從四品,“寺丞”兩員,官秩從五品,並有經歷、知事各一員,官秩從七品。
長秋寺、長信寺、長寧寺、長慶司的長侍卿(寺卿),皆由帝王皇后的親信擔當,在其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省稱長氏,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zhǎng(ㄓㄤˇ)。

第七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君主晉厲公寵臣長魚矯,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初期,晉國還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從晉獻公開始,國力逐漸增強,先後滅掉了周圍不少小國,疆域日益擴大。到了春秋中期,晉國已占有現在山西省的大部分、河北省的西南部、河南省的北部和西部、陝西省的東部和山東省西部的廣大疆域。獻公死後,他的四個兒子互相爭奪君位,使晉國一度大亂。後來,姬重耳在秦國等國的幫助下返國即位,他就是後來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而長魚矯在成功脫逃後,一族人等在西戎繼續生息繁衍,其後裔子孫有取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長魚氏,逐漸融入氐羌民族之中,後又漸漸回融漢族,多省文簡化為單姓長氏、魚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長氏、魚氏族人皆尊奉長魚矯為得姓始祖,其長氏的姓氏讀音作zhǎng(ㄓㄤˇ)。

得姓始祖

寧長牂、長魚矯、姜仲長。

遷徙分布

長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七百零二位,多以京兆、鹹陽為郡望。
長:音cháng,天津武清,內蒙古烏海,山西太原,陝西韓城,新疆塔城,河南扶溝、洛寧、林州,安徽淮南,湖南湘潭,山東新泰,四川安縣,貴州普安、錦屏等地有分布,漢族、羌族都有。
長:音zhǎng,僅在青海天峻、內蒙古烏海、山西太原及雁北地區有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鹹陽郡:今陝西省鹹陽市
長沙郡:位於今湖南境內,秦始置。有萬里沙祠,故曰長沙,漢為長沙國,晉於郡置湘州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鹹陽堂:以望立堂。
長沙堂:以望立堂,亦稱揚越堂。

姓氏名人

長子武

春秋晉大夫。

長宗道

宋代有宜州知州。

長棱

明代參將。

長略

明代有衛指揮。
長國賢
清乾隆年間居於貴州省黎平府隆里千戶所(今貴州省錦屏縣隆里鄉),功名貢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