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夏(中醫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長夏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特有的時間劃分,是中醫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內經》中關於長夏的定義長久以來存在著各種說法。實際上,產生多種說法的原因是由於當時百家爭鳴,各種學說並存。基於這種成書背景,《內經》終以各種思維碰撞之產物得以問世。千百年來,各家對長夏之義莫衷一是。明·孫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曰:“用古人之法,審其用法之時,得其立法之心。學無常師,擇善而從。”五運之法甚為奇妙,試以解釋,長夏在一年五季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攝生延年的最好時候。長夏時間的確定,將有利於中醫長夏在大眾中的普及和中醫文化的發揚光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夏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黃帝內經》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長夏二字在《說文解字》的解釋為:“長,久遠也”;“夏,中國之人也。”“中國之人”意為中原地區的人。由此,我們可以得知長夏包含了一個信息,即中原、中土。而中原正是中華民族“化生”、發祥的地方,是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於中國文化取象比類和推演絡繹思維的共性,說明了長夏與中原、中土的同樣重要性。
長夏,首見於《內經》。在五行學說中,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中醫學中配之以肝、心、脾、肺、腎五臟,五季中配之以春、夏、長夏、秋、冬五季。脾為人體的後天之本,五行屬土,居中央為中土,與長夏之氣相通,主氣為濕。《內經》中存在很多諸如此類關於長夏的記載,如《素問·藏氣法時論》曰:“脾主長夏”;《素問·六節藏象論》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素問·四時刺逆從論》曰:“是故春氣在經脈,夏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後世王冰、張志聰等人對《內經》進行了校注,但對長夏的定義始終莫衷一是。直到金元時期,李東垣著《脾胃論》,與脾相通應的長夏才顯得越來越重要。而長夏作為一個重要的季節,在時間上一直沒有明確統一的界定,導致了各種版本定義的流行、劃分的混亂。

中醫套用

一、關於長夏的各種分法
1、農曆六月、季夏即為長夏
王冰在補註《素問》時曰:“所謂長夏者,六月也。土生於火,長在夏中,既長而旺。故云長夏。”其認為長夏為農曆六月。土生於火,因夏之氣得以壯大,並且包含於夏中。《五運六氣詳解與套用》的著者根據《前漢律曆志》《爾雅》《禮記·月令》《樂記》《釋名》《說文》解釋為:“長者,生長也。言土生於長夏也。”《中華醫學大辭典》載:“夏六月也。夏為土母,生長於中,以長而治,故名。”另外,《春秋繁露·五行對》有曰:“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火為夏,木為春。”因此,後世存在季夏即長夏的說法。
2、長夏為夏至———處暑
全國“十一五”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中用二十四節氣標註法明確指出了長夏的時段:“五臟應四時,脾與四時之外的‘長夏’(夏至—處暑)相通應。”
3、一歲360天,五季,每季72日,長夏屬於十月曆系統
《素問·陰陽離合論》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說明當時有一年為360日的曆法系統。《素問·藏氣法時論》:“黃帝問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其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乾,古人用此來紀年、紀月、紀時。此種分法在郝保華的研究中曾報導過。古人用十月曆法將一年平均分成五季,每季時間相等。按一年360天計,則每季有72日,其中也將長夏單獨分為一個季節,一年五季配五行。
4、長夏有名無實
有學者認為:“承認長夏,但認為有名無實,其作用潛在的影響於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甚或承認長夏主脾,時亦為72日,但沒有具體劃分,而是無形地分解於一年四時之內。”
5、長夏分主四季中每季後18天
《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據此有人提出:長夏分主四季的最後18日。
二、長夏對臨床的指導
在五行學說中,木、火、土、金、水五行對應春、夏、長夏、秋、冬五季,同時也對應生、長、化、收、藏五化。四時若無長夏之“化”,則草木雖榮而終不成果實,秋既無收,冬亦無藏。脾主長夏,為後天之本,運化水谷則生機可得。人體後天的生存均賴脾胃得以實現,而長夏為脾所主,所以脾的正常功能得以實現,就需要在長夏之季養脾攝生。同時,長夏之時,氣溫將達到最高狀態,此時進行冬病夏治,也能達到養護身心的目的。在大眾中最深入人心的莫過於長夏之三伏貼。據《陰陽書候》記載,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末伏。《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聖人春夏養陽”,此時天地陽氣盛極,借陽助陽以補陽有利於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由於年份的不同,三伏有30天與40天之分。目前,在臨床中,三伏貼常用於與哮喘、慢支、鼻鼽等寒冷季節或陽氣虛弱時易發之疾,且療效顯著。
長夏之季暑濕盛行,極易傷及人體陽氣。濕為陰邪,易阻氣機,損傷陽氣,其性重濁黏滯。《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濕,首如裹。”即說明此時由於天氣多雨,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久處濕地、居處潮濕而引起濕邪襲人,常伴頭重如裹、身體疲憊、四肢酸楚、肌膚不仁等症狀。或由脾陽虛弱,濕困於脾,機體運化無權,致水停濕聚,出現《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所說的:“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清·葉桂在《溫熱論》中曰:“濕勝則陽微”,指出,脾之陽氣不足與濕邪存在重要的聯繫。《靈樞·百病始生》曰:“清濕襲虛,病起於下。”所以濕邪傷人多傷及人體下部,引起水腫、濕疹等症。
針對長夏之濕,中醫認為此時應做到兩防原則:一,防濕。應避免與潮濕之氣接觸,保持機體乾潔。二,防暑防涼。暑在此時多夾雜濕邪襲人,以致人體中暑、冒暑,此時應避免高溫、高熱;寒溫有度,切勿因貪涼而感邪。在臨床上,常以藿香、佩蘭、雞內金、山楂、蒼朮、厚朴等化濕健脾;以荷葉、西瓜翠衣等清暑熱。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人體之所以會受濕、暑邪等邪氣的侵襲,均因機體陽氣不足所致。因此,長夏之際,借陽補陽應是一種很好的扶陽治未病之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