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縣(南朝劉宋建立的長壽縣(湖北鐘祥))

長壽縣(南朝劉宋建立的長壽縣(湖北鐘祥))

劉宋元嘉十六年(439年)歲次己卯,北魏完成了北方的統一,與東晉改朝換代的劉宋政權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史稱南北朝時期。在南朝宋、齊、梁時,竟陵郡屬郢州管轄,州治設於夏口城(今湖北武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壽縣
  • 所屬地區:湖北鐘祥
  • 地理位置:湖北省鐘祥市
  • 時間:南朝劉宋元嘉16年
南朝,隋末唐初,唐朝後期,宋朝,元朝,

南朝

南朝劉宋泰始六年(470年)歲次庚戌,分竟陵、雲杜地立萇壽縣(今湖北鐘祥),為竟陵郡治,自東漢省郢縣以來,至此復立縣。萇壽縣轄境相當於今鐘祥的東部和南部。南齊建元初(480年左右),竟陵郡治所從萇壽縣移至竟陵縣(今天門市),萇壽為其屬縣。南朝梁大寶元年(550年)歲次庚午,北魏部將楊忠進兵江漢,梁元帝求和,盟之曰:魏以石城為封,梁以安陸為界。楊忠引兵而還,至此萇壽(今湖北鐘祥)改屬北朝西魏。北朝西魏大統十七年(551年)歲次辛未,西魏行使管轄,改萇壽縣為長壽縣,並在此設立郢州,縣為州治自此開始。北周武帝時又置石城郡於長壽,出現了州、郡、縣同城為治的局面。

隋末唐初

隋末唐初,境內的僑置郡縣先後併入長壽(今湖北鐘祥)縣,其轄境擴大到郢中北部和西部,直跨漢江東西兩岸。隋大業三年(607年)歲次丁卯,廢除郢州,改石城郡為竟陵郡,治所設於長壽。轄長壽、蘭水、汾川、漢東、清騰、樂鄉、豐鄉、章山八縣,有53385戶。唐武德四年(621年)歲次辛巳,再廢竟陵郡改置郢州,治所仍設於長壽,轄長壽、京山、蘭水三縣,後又幾經變化,但郡縣同城的格局沒有改變。據史志記載:唐貞觀元年(627年)歲次丁亥,再廢郢州,省蘭水入長壽,以長壽隸鄀州(今宜城境內)。八年(634年)歲次甲午,以長壽改屬溫州(今湖北京山境內),十七年(643年)歲次癸卯,廢溫州又置郢州,隨後遷州治於長壽,轄長壽、京山、富水三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歲次壬午,改郢州為富水郡,所轄有12046戶,57375人。唐乾元元年(758年)歲次戊戌,改富水郡復為郢州,其所屬仍為長壽、京山和富水。距京師1440里,東都1149里。

唐朝後期

唐朝後期,階級矛盾激化,爆發了以黃巢為領袖的唐末農民起義。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歲次丁卯,唐朝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分裂割據的“五代十國”時期。在短短53年中,中原地區先後有梁、唐、晉、漢、周5個朝代更替。而在淮河、長江以南,又先後有吳、南唐、前蜀、後蜀、吳越、閩、南漢、荊南、楚9個地方割據政權。加上在太原建都的北漢,史稱十國。五代十國時期,鐘祥為中原大國的南方重鎮,其名仍為郢州長壽縣,與荊南小國形成劃江而治的局面。

宋朝

宋時,郢中為郢州、富水郡治,領長壽、京山二縣,防禦屬京西南路。

元朝

元滅南宋後於至元十五年(1278年)歲次戊寅,改郢州為安陸府,治所設長壽,轄長壽、京山二縣,屬荊湖北道,隸河南行省。元至正末,戰亂中的元朝統治者對地方管理已力不從心,被迫廢長壽縣,以同僉任亮戍守安陸府。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歲次乙巳五月十八日,朱元璋派平章常遇春率兵進攻安陸府,擊敗守將任亮,並克其城,以沔陽衛指揮吳復守安陸府城。洪武三年(1307年)歲次庚戌,復立長壽縣。洪武九年(1376年)歲次丙辰改安陸府為安陸州,省長壽縣併入安陸州,直隸湖廣布政使司,仍領京山縣。在此南朝建立的長壽縣在這裡沿用長達近千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