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鞭古祠

鐵鞭古祠

鐵鞭古祠位於荊門沙洋縣西南端,這裡仟陌縱橫,形騰爽塏。沃野砥平而襟帶長湖者,古“長林”“那處”縣治也,其地名曰“蛟尾”者,蛟龍之尾也。古人築奉鐵鞭三神鎮護之。有碑記贊曰“威震長林”,百千年來,斯地靈應感被,民豐物阜,福祚綿長,彌久彌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鐵鞭古祠
  • 外文名稱:Iron scourge ancient temple
  • 地理位置荊門沙洋縣西南端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
  • 景點級別:荊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 門票價格:免費
典故,歷史,發展,建築風格,

典故

該古祠是東漢時期當地民眾為紀念三位忠義殉節的鐵匠而建。在古祠大門左側牆中石匾上,有鹹豐十一年(1986年)維修鐵鞭古祠鐫刻的碑文。碑文記載:“相傳漢季兄弟三人結桃園之義,盡亂世之節,黎庶吊憫,塑像祀焉。”印證了鐵鞭古祠的傳說。據考該祠始建於東漢,歷經興廢於清嘉慶年間重建。
鐵鞭古祠

歷史

史載,西漢末年王莽篡政,群雄四起,天下大亂.有江西鐵匠張氏兄弟避亂於斯,與胡氏興奎結為金蘭,打造農器為生。地黃二年四月(公元21年)王莽政權荊州牧率兵二萬圍剿義軍.勒逼三兄弟打造兵器數萬,三人不忍造戈屠戮百姓,遂投井自盡,後屢屢顯靈,身披鐵甲,手持鐵鞭佑護一方蒼生,漁民每遇蛟龍興風作浪,顛覆行船,危難之際急呼“鐵鞭三神顯靈”,湖面風浪即止,水冒血色,蓋蛟龍挨三神鞭打所至耳!民感其德,於三鐵匠投井處修一茅庵,塑像之,末吳王孫權瞻其忠義,令築祠奉祀,此乃鐵鞭祠之始也。或傳每逢新春元宵廟會,常見三赤膊之士身披火燒鐵鏈,腳蹬火燒鐵靴出入於殿宇間,與民同樂。典故
鐵鞭古祠
兩晉,古祠東西兩側增建寶安宮、五通廟,同奉玉皇、觀音佛教諸神。四朝香火空前興盛,或佛或道主持,朝拜者皆絡繹不絕。明崇禎十五年,李自成荊門,古祠頓為瓦礫。康熙乾隆年間,重建八柱大殿,尊三神為鐵鞭督總。嘉慶五年,名紳朱必著書“鐵鞭古祠”廟額。廟前立桅子三對,高達數丈,桿頂高掛紅燈作長湖行船航標,祠宇更為恢宏。二十世紀上中葉古祠又屢經戰亂人禍,致使祠傾堂圯,碑碣所剩無幾。
鐵鞭古祠

發展

1984年鐵鞭古祠被荊門市人民政府掛牌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茲有信士孟憲銳、陳爾美,文坤庭等聯絡布善,潛心募化,自1983年始先後六次鳩工庀材,修葺前殿、後殿、玉皇樓、寶安宮、觀音殿。善哉!鐵鞭古祠逢盛世得以復興,實為斯地之幸,亦為本土文化之幸矣!

建築風格

其古建共三處,最北為道觀建築,共一棟三間,南北排列,最北為正殿,寬9米,縱7.8米,內中部四柱撐梁,梁為三層抬梁,東、西、北三面牆體上嵌柱,牆角各有一柱,牆面上三柱。正殿北設供台,內奉道教神君,殿中為一供桌上有鐵鞭、鐵鞋等早期遺物。中殿為中心四柱頂一閣樓為近年仿早期修建。外殿分東西排列三間,與正殿同寬。進祠門為拱門,門上嵌書“鐵鞭古祠”、“嘉慶五年庚申歲重建”。祠正門外15米為一正六邊形香塔,第二層南、北開窗進香。塔南側為一四層階式影壁建築,對塔呈環抱狀,北側書“三仙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