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煤油信號燈

鐵路煤油信號燈

鐵路煤油信號燈這個信號燈高17.5厘米,底部直徑8.5厘米,頂部是10折的雙層檐,中間留有煙道,正面有一個直徑7厘米的大凸鏡,可以聚光遠射,燈體正面有可以靈活開合的弧形小門,燈體後面有可用於固定在信號架上的插板,插板兩側各有一個橢圓形可摺疊手把,燈內放置著小煤油燈,還有可手動自由轉換紅白光的小門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路煤油信號燈
  • 高度:17.5cm
  • 底部直徑:8.5cm
簡介,發展歷史,

簡介

鐵路煤油信號燈這個信號燈高17.5厘米,底部直徑8.5厘米,頂部是10折的雙層檐,中間留有煙道,正面有一個直徑7厘米的大凸鏡,可以聚光遠射,燈體正面有可以靈活開合的弧形小門,燈體後面有可用於固定在信號架上的插板,插板兩側各有一個橢圓形可摺疊手把,燈內放置著小煤油燈,還有可手動自由轉換紅白光的小門扇。這個小巧玲瓏的信號燈,雖歷百年仍可見其可靠的功能。
發信號的時候只要控制凸透鏡後方的一塊遮光板進行開合,得到一長一短兩個信號,而後用這一長一短兩個信號組成不同的組合,結合現在所使用的漢語拼音和阿拉伯數字,就可以進行簡單的通 訊,這種信號的形式也就是類似現代的摩爾斯密碼。這種信號系統在兩個部隊之間傳遞簡單的信息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要用這種系統進行完整的訊息傳遞,形成決定戰役進程的信息,那就速度太慢了。

發展歷史

清末民初西方生產的“老煤油信號燈”,是舊廣三鐵路使用過的,見證佛山鐵路發展歷史。是研究鐵路信號發展難得的實物佐證。
我們懷念用煤油燈做信號燈,人工扳道岔的年代。作為歷史文化遺存,它值得欣賞和珍惜。延續歷史,傳承文明,對於一個民族,一種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我收藏的中國鐵路“老煤油信號燈”應是清末民初西方生產的,和網上介紹:1904年建成通車“膠濟鐵路上的煤油信號燈”英國伯明罕生產,有完整的“太陽”商標,是同一款式的,但無商標,品相也沒有他的好,上海鐵路博物館也有一件。
廣三鐵路:
廣三鐵路自廣州珠江南岸石圍塘,經三眼橋、佛山、小塘至三水,分兩段先後修築,由美國合興公司投資修築。1901年12月起,開始修築廣州石圍塘至佛山一段,長16.5公里,這是中國最早的複線鐵路。
1903年10月5日,佛山至三水一段建成通車後,標誌著共耗資四千萬美元的廣三鐵路全線竣工,時任兩廣總督的岑春煊主持了盛大的通車典禮。
廣三鐵路與西、北江航運連線,是當年通向粵西、粵北主要通道。該鐵路建成時,以客運為主,每日平均運送旅客萬人以上。據資料記載,當時廣三鐵路的客運量占廣東鐵路客運人數一半以上。
據《中國鐵路史》記載,廣三鐵路雖短,卻是清末運輸效益頗佳之路。
煤油燈
Kerosene lamp,(在英國被廣為稱作石蠟燈paraffin lamp),
電燈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或石蠟作為燃料。
早於9世紀的巴格達,已有使用煤油燈的記載,而近代的煤油燈則於1853年由一名波蘭發明家Ignacy Lukasiewicz發明。
有兩種主要的煤油燈,燈芯燈"wick lamp" 和 壓力燈"pressure lamp",但運作方式不同.
煤油燈 Kerosene lamp
結構:舊式煤油燈使用棉繩燈芯,其燈頭通常以銅製成,而燈座和擋風用的燈筒則用玻璃製成。燈頭四周有多個爪子,旁邊有一個可控制棉繩上升或下降的小齒輪。棉繩的下方伸到燈座內,燈頭有螺絲絞與燈座相配合,故可把燈頭扭緊在燈座上。而燈座內注滿煤油,棉繩便把煤油吸到繩頭上。只要用火柴點著繩頭,並罩上燈筒,便完成點燈的動作。現時舊式煤油燈已幾近絕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