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器腐霉

鐘器腐霉

在孢子囊球形、藏卵器壁平滑,卵孢子不滿器的類群中,只發現Pythium vexans de Bary和P. perplexum Kouyeas & Theohari有鐘狀雄器。但前者除鐘狀雄器外,還有形狀不規則且形體較大的雄器,後者則只具鐘狀雄器而與前者有別。

基本信息,參考文獻,形態描述,討論,

基本信息

編 號 :PR9.00319
拉丁綱名: Phycomycetes
中文綱名: 藻狀菌綱
拉丁目名 :Peronosporales
中文目名 :霜霉目
拉丁科名: Pythiaceae
中文科名: 腐霉科
拉 丁 名: Pythium vexans
中 文 名: 鐘器腐霉
定 名 人: de Bary
采 集 地 :河北 (168),陝西 (168),廣西 (168)

參考文獻

Pythiaceae
J. Bot. 14: 105-106. 1876; Middleton, Mem. Torrey Bot. Club 20 (1): 95. 1943; Plaats-Niterink, Stud. Mycol. 21: 175. 1981; Yu et al., Acta Bot. Yunn. 2(2): 149. 1987; Yu & Ma, Mycosyst

形態描述

菌落在CMA上呈放射狀。菌絲分枝,較細,粗1.5-5.4μm。孢子囊球形、梨形或卵形,頂生或間生,直徑12-30(平均16.7)μm;出管可粗達5.1μm;遊動孢子腎形,雙鞭毛,休止時球形,直徑約12μm。藏卵器球形,平滑,頂生,有時間生或切生,直徑 14-27(平均21.5)μm。雄器鐘狀或不規則,頂生,同絲生,較少異絲生,5.2-44.8μm ×5.1-8.6μm,平均17.92μm×6.99μm。每一藏卵器有1(-2)雄器。卵孢子球形,罕有一小刺不滿器,12-27(平均18.7)μm,壁厚(1.5-)1.7-2.2(-3.0)μm。

討論

Pythium vexans de Bary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土壤和植物上都有記載,它侵染各種蔬菜、果木、菸草、茶葉、甘蔗、薯類、麥類等50種以上的經濟植物,引起不同程度的損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