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古城垣

鎮遠古城垣

鎮遠古城垣位於鎮遠縣城舞陽鎮,分為府城、衛城二城垣,兩城依山臨水,隔舞陽河相峙,地勢險要雄峻。府城垣雄踞舞陽河北岸,從天后宮碼頭西側向北,順山勢築至石屏山上,沿山頭蜿蜒起伏向東直至舞陽河下游岸邊絕頂止。石屏山上城牆長2000米,高5米,厚2.8米,沿北面砌有0.7米懸方垛口女牆。城牆中段有一方形炮台,炮台西南約50米處有守成指揮堡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鎮遠古城垣
  • 地理位置:鎮遠縣城舞陽鎮
  • 旅遊等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類型:古蹟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鎮遠知府程節在《新樓三永記》中記述:“鎮遠府治枕山襟河,河崖一街而已矣,嘉靖辛亥(1551年)仲春……首議建城。……越明年壬子(1552年)孟春,永安渡樓城門 成,題曰‘永安通濟’。……仲秋木家灣(今民主街東段)城成,四十有五丈,門成樓成,自趾及巔五丈有奇。守望亭成,影壁成,街道成,東門丈西八丈,題曰;‘永定通衢’。又孟冬而沙灣渡(今老大橋下邊)樓成,題曰‘永固通津’”。乾隆《鎮遠府志,城池》載:知府程節於治西木家灣跨江據崖秋城四十五丈,高一丈五尺,直至石屏山,高低不一,共垛口七十有六,城樓一。”另載:“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巡按馮奕捐銀六百兩,檄知府張守讓於木家灣城外築石一百二十丈。“崇禎十五年(1642年),知府張宗煒,又於西門臨關礬上砌石為台,高丈許。後東西兩側關門傾頹。”清康熙十年(1671年),知府張維堅重修。乾隆二年(1737年),于山上隘口分築城關。列建炮台,共四百四十丈零。”府城垣的構筑前後經歷二百餘年。現石屏山頂有城牆長1.5公里,局部被拆損,大部基期本完好。
衛城垣南跨五老山,北臨舞陽河,周長3.07公里。據《鎮遠府志.城池》載:“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設衛,屬湖廣都司,築城五老山下。”清康熙年間,“衛城沿河低處多遭水患,今將舊城加寬為堤,堤上建城垣高九尺;又塞兩北門洞,另建樓開門,可經承防水患。”
清道光初年,在衛城上北門外護城堤西側40米處,城牆被洪水衝決一段,長約60米,於道光六年(1826年)修復。復修後牆高10米,厚3米。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重修護城堤碑記”載,城垣局部多次被洪水沖圯多次進行修復。
貴州省人民政府1985年1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