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綜對

錯綜對

錯綜對,是古代韻文對仗的一種方式,它不拘字詞的位置,相對的詞語處於錯綜交叉的情況。錯綜對,指凡是出句的詞語與對句的詞語本可相對,但不是在同一個位置而是錯開的情況。

基本介紹

概況,基本特點,詞語釋義,作品舉例,相關概念,對仗,工對,寬對,鄰對,自對,借對,合掌對,

概況

錯綜對又稱“交錯對”、“互動對”、“交股對”、“磋對”、“犄角對”,屬古詩對仗寬對中的一種現象。對仗時字詞位置不是依次相對,而是交錯相對。
如中唐詩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贈美人》首聯:“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雲。”“六幅”對“一段”,“湘江”對“巫山”,但位置不同,屬典型的錯綜對。
又如劉禹錫始聞秋風》首聯:“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整聯中,“君”、“我”,“與”、“卻”位置不同,屬錯綜對。

基本特點

錯綜對常見在首聯和尾聯,但頷聯和頸聯中也能見到。如王維的五律《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中的頷聯:“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出句後三字是“柴門外”,對句後三字是“聽暮蟬”,“柴門”和“暮蟬”,都是前一字修飾後一字,可以相對,但從詞組位置來看錯開的,故屬錯綜對。
使用錯綜對主要是為了適應平仄而顛倒詞序。有時也並非為了平仄,是為了文理上的通順等原因。

詞語釋義

另外,兩句完整的詩句中的上、下句分別對仗,這種對仗形式也叫錯綜對。
如《離騷》:“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其中的“固時俗之工巧”與“背繩墨以追曲”形成對仗,“偭規矩而改錯”與“競周容以為度”對仗。

作品舉例

例如王維的五律《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中的頷聯: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這一聯出句的主語“倚杖”與對句的主語“臨風”,都是以動詞修飾名詞,對得還工穩。但後面三字,出句是“柴門外”,對句是“聽暮蟬”,如只看“柴門”和“暮蟬”,都是前一字修飾後一字,可以相對。
但從詞組位置的安排來看是不能相對的。因為“柴門外”是以方位詞“外”作“柴門”的修飾語而置於後面;“聽暮蟬”卻是以動詞“聽”來修飾賓語“暮蟬”。如要相對,必須把“柴門"放在“外”字後面,或是把“暮蟬”移在“聽”字前面方能成對。但是不論移動上句的“柴門”還是下句的“暮蟬”,不但都不合平仄和韻腳在格律上的要求,而且也不合語法規則。在這種情況下,利用交錯對的形式把應對的詞語錯開來補救,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讀起來也很自然。
再看杜甫的五律《長江》二首之一的起聯: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
從這一聯上下句詞組的性質來看,上聯的“眾水”應與下聯的“一門”相對,“涪萬”應與“瞿塘”相對;但如果把“一門”與“瞿塘”的位置互易,變成“一門爭瞿塘”,意義就含混不清了,所以只能照現在這樣安排。當然,這兩句詩是此詩的起首一聯,並不要求使用對仗,這裡只是把它作為例子,來說明交錯對的使用情況。
交錯對一般都是在詞語對仗安排與格律發生矛盾的時候,才採用這種形式以作補救的。

相關概念

對仗

中古時詩歌格律的表現之一。對仗又稱對偶、隊仗、排偶。它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力。
對仗有如公府儀仗,兩兩相對。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可以說是由駢偶發展而成的,對仗本身應該也是一種駢偶
格律詩對仗的具體內容,首先是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句型應該相同,句法結構要一致,如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述補結構對述補結構等。有的對仗的句式結構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對。
再次,要求詞語所屬的詞類詞性相一致,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詞語的辭彙意義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詞它們所屬的詞義範圍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宮室、服飾、器物、動物、植物、人體、行為、動作等同一意義範圍內的詞方可為對。對仗的運用有寬有嚴,因而出現各種不同類型,有工對、鄰對、寬對、借對、流水對、扇面對等。在內容上則有言對、事對、正對、反對等名目。

工對

近體詩中用得很工整的對仗,稱為工對。要做到對仗工整,一般必須用同一門類的詞語為對,如名詞中天文、地理、時令、器物、服飾等同一意義範疇的詞。
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本詩的對仗相當工整。詩中的“兩個”對“一行”,數量結構對數量結構。“黃鸝”對“白鷺”,禽類名詞相對;“翠”對“青”,顏色名詞相對。“千”對“萬”,數詞相對。都是同類詞為對,非常工整。

寬對

近體詩對仗中的一種。它與工對是相對的概念。寬對是一種不很工整的對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詞的詞性相同,即可構成對仗。這樣的對仗,一般稱之為“寬對"。
寬對要比鄰對的要求再寬一些。如一般以名詞對名詞、以形容詞對形容詞便可以。如黃魯直《答龍門秀才見寄》詩第二聯“明月清風非俗物,輕裘肥馬謝兒曹”便是寬對。

鄰對

近體詩對仗中的一種。用詞義的門類比較接近的詞為對,便稱為"鄰對"。所謂詞義門類相近,如天文與時令、地理與宮室、器物與衣飾、植物與動物、方位對數量等的關係。用這些意義接近的詞為對,就是鄰對。
白居易 畫像白居易 畫像
白居易感春》中的兩句:“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草與頭不同類,水與花不同類,地與人不同類,這可以算是鄰對。

自對

自對也叫當句對,對仗的一種,一句之中某些詞語自成對偶,叫作自對。  如洪邁《容齋隨筆》中引李義山詩:“密邇平陽接上蘭,秦樓鴛瓦漢宮盤。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乾。但覺游蜂繞舞蝶,豈知孤鳳接離鸞,三星自轉三山遠,紫府程遙碧落寬。”
詩中多各相為對,如第二句的秦樓對漢宮,瓦對盤;第五句的游蜂對舞蝶;第六句的孤鳳對離鸞等等。

借對

近體詩的一種對仗方式,或稱為假對。它通過借義或借音等手段來達到對仗工整的目的。借對有兩種借法。   1、借義是利用詞的多義性,通過一個詞的某一種意義與相應的詞構成對仗。
杜甫曲江》詩:“借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尋常”一詞具有多種含義,一為“平常”,一是“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詞,後者是數量詞,這裡用尋常來對數詞“七十”,用的是它本來具有的數量方面的含義,而詩中用的卻是它副詞方面的意義。這就是“借義對”。
詩人 杜甫 畫像詩人 杜甫 畫像
2、借音是利用字詞之間的同音關係,以甲詞(字)來表示乙詞(字)。例如對句用了甲字,對句本來應當使用與甲字意義相類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義上又不合適。於是就選用一個與甲字同音而又字義相關的丙字來結成對仗。
俞弁《逸老堂詩話》說:“洪覺范天廚禁臠》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殘春紅藥在,終日子規啼,以紅對子(諧紫),如住山今十載,明日又遷居,以十對遷(諧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時之興,唐人多此格,何以穿鑿為哉。”文中所舉就是“借音對”。

合掌對

合掌對,是格律詩對仗的一種毛病。一首詩中,出句與對句所用的詞基本同義或完全同義,上下句意思相重複,好像兩隻手掌合在一起,故稱這樣的對仗為“合掌”。
合掌是對仗時所應當避免的。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這種對仗為“正對”,是一種拙劣的對仗。他在文中言明:“故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如宋之問《初到黃梅》詩:“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紀昀《瀛奎律髓刊誤》評論說:“途中、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