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閘鎮

銅閘鎮位於安徽省含山縣東南部,東鄰和縣。地形由太湖山山頂向牛屯河輻射成扇形,崗沖相間,地勢連綿起伏,素有“九崗八沖,四圩兩灘”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銅閘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
  • 電話區號:0555
  • 面積:75平方千米 
  • 人口:3萬人 
  •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凌家灘遺址
  • 火車站:含山西站(凌家灘站)
  • 車牌代碼:皖E、皖Q
地名由來,基本概況,歷史沿革,名人薈萃,工業集中區,制度建設,黨政工作,凌家灘古遺址,行政轄區,人口數據,

地名由來

銅閘鎮位於含山東南部,集鎮由新老街組成,東與和縣螺百鎮隔岸相望,西與東關、林頭毗連,南與運漕以河為界,北與關鎮、陶廠接壤。銅閘鎮始建於三國赤烏年間,距今已有1700餘載,原為一條小溪繞街而過,因早年得名“銅溪古鎮”,後建造銅城堰閘在此,故更名為銅城閘。(銅城堰閘曾管轄72個圩口110萬畝良田,古有“倒掉銅城閘,淹到和州塔”之說,由此可見銅閘的地理位置尤為重要)。全鎮境內東西向長約12.5公里,南北向長約6.2公里,總面積76.45平方公里,鎮域地形為西高東低,由太湖山向牛屯河輻射成扇形,崗沖相間,地勢連綿起伏,素有“九里十三坡”之稱。
銅閘鎮銅閘鎮

基本概況

銅閘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為15.7℃,最高可達39.6℃,最低可達-10℃,無霜期為238天,年平均降雨量350毫米,牛屯河水位最高可承受12.02米。
銅閘鎮
全鎮轄11個村委會1個社區,156個自然村。山區面積2294平方公里,丘陵區2385平方公里,純圩區29.66平方公里。現有耕地23411.02畝,其中水稻田16359.2畝,旱地面積7251.8畝,人均耕地0.7畝,山場面積12273畝,水面9884.74畝。2005年總人口33479人,其中農業人口29738人。國民生產總值12592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0523萬元,工業產值236434萬元,人均純收入1767元。
農業:大宗農業生產以水稻、棉花、油菜為主,一般採用年度一稻一或一棉一油等農業輪作制度,複種指數為102%。1997年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農業生產水平、抗災能力顯著提高。農業創“四大品牌”即:“銅閘優質大米”、“臨江牌板鴨”、“三口塘老鵝湯”、“中華絨鰲蟹”,境內有、棉、油三個萬畝優質生產基地,農業的科技含量正逐步提高。
工業:以瓷業、木材加工業和鑄造業為龍頭,農產品加工企業也日趨發展。境內骨幹企業20個:民生瓷業有限公司、富邦機械有限公司、茂盛、中聯、木興三家木業公司、巢湖金屬製品廠、江北鑄造廠、慶廣棉絨廠、中天棉業、長崗棉業、順發棉業、遠大棉業、裕豐棉業、廣源棉業、佳誠紡織、玉龍棉業、銀豐棉業、銅閘皮蛋廠、巢湖昌生皮蛋廠、華鑫養雞場。
資源:境內森林、礦產資源豐富。全鎮有林村7個。礦產資源種類較多。已探明的主要有:太湖村的高品位石灰石、大理石礦,長崗村的黃土資源(此黃土為二氧化矽含量較高的黃粘土,是很好的水泥生產原料)等。

歷史沿革

解放前銅閘是個貧窮落後的水鄉小鎮,有“閒眼銅城閘、睜眼倒塌塌”之說,僅有800米長、2米寬三塊青石路面的一條直筒街,全街只有三家米行、七家店鋪、兩個中藥店(代看病),房屋低矮,生意簫條,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銅閘鎮銅閘鎮
解放後在黨的陽光普照下,全鎮人民獲得新生,幸福生活蒸蒸日上。建國以來,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銅閘的各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
1988年5月銅閘新街興建,地址位於慶廣大沙灘,合裕公路北首,占地102畝,新街自東向西長1200米,街寬100米,建有區、鎮兩府辦公樓和農行、糧站、工商、稅務、供銷社等機關單位15家以及商貿戶多家,總建築面積為26100平方米。到2005年底,新老街已發展個體工商戶145家,其中上規模的有6家,另有上檔次的酒樓飯店4家,同時在新街附近老火車站下面建立了我縣第一個工業區,現有骨幹企業9家。

名人薈萃

銅閘歷來是名人薈萃,早在清朝鹹豐年間,長崗馬新怡就做了南京治台。道光年間,有文舉賈宛如。解放前黃埔軍校畢業生王湘(王繼湘)1927年參與劉少奇安源罷工運動,抗日戰爭期間轉任地下黨上海閘北區委書記,於1938年犧牲。解放後,軍界的有1932年入伍的宮軍,曾任呼和浩特軍區副司令員(副軍級)。有1947年入伍的汪秋平(賈斯凡),曾任解放軍工程兵政治部主任(正師級)。政界的有留蘇生賀子德,曾任湖南省科技副省長。有江西“共青城”開發者之一的蔣仲平現任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有曾任蕪湖市飲服總公司黨委書記、全國勞動模範張良勇。有安徽省第四屆黨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賈佑珍,有現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讀博士後的賈宏旗和北京航空學院的研究生現有美國留學的李宏余等。
銅閘鎮
銅閘具有悠久的光榮革命傳統史,早於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銅閘在蕪湖五中、宣城師範就讀的學生就紛紛回鄉,宣傳演講,散發傳單,銅閘於6月11日由黃蔭喬、張子書、過禮堂、張季川、黃頂九等為首組織各界人士集會遊行,商家停業,學生停課,以表哀憤,並於當天募捐大洋四十五塊,匯往上海支援學生工人運動。
一九四二年銅閘抗日“敵後武工隊”已發展16人,慶廣趙墩村的呂其榮,項彎村魏家水就是隊員之一。武工隊的地下活動,使銅閘火車站的日軍中隊長左毛太郎和偽軍連長孫世傑聞風喪膽,恍恍不可終日,這就進一步提高了銅閘人民抗日鬥爭的積極性。

工業集中區

一、地理位置
銅閘工業區位於安徽省含山縣銅閘鎮境內,與蕪湖市隔江相望,距合肥南京均在一小時車程,東西兩個高速道口(合蕪高速)均在5公里範圍內,省級幹道合裕路,大運路在項目區內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十分便捷。?
銅閘鎮銅閘鎮
二、優惠政策?
為加快工業區建設,吸收鼓勵社會各界投資興業,銅閘鎮黨委、政府就出讓工業區土地、自主招商出台如下優惠政策:?
1、土地價格:2.5萬元/畝(包括辦理國有土地證);?
2、轉讓?投資方經建設後有償轉讓園區部分土地於其它入園企業,新增土地價值部分歸投資方所得,增值部分的所得稅全額返還。?
3、入園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即地方所得部分實行三免三減半。
4、工業區內企業至第四年始,產生稅收地方所得部門,鎮政府按10%返還於項目區投資方作為發展管理費用。?
5、工業區規劃總面積1500畝,可以切塊部分收購或一次購買分期付款。?
6、政府對工業區所在地負責水、電、路三通,確保施工環境優良。?
三、規劃布局?
規劃面積1500畝,區內分棉花產業集聚區、板材加工區和機械鑄造工業區,現有企業26家,銅閘工業項目區竭誠歡迎社會各屆人士前來項目區投資興業。

制度建設

該鎮利用制度建設推進年活動的契機,在轉變幹部作風、提升為民服務水平上下功夫,著力解決“五難”:一是推進為民服務全程代理,解決民眾“辦事難”;二是建立健全信訪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暢通信訪渠道,解決民眾“訴求難”;三是嚴格執行重大項目、重點工程招投標和土地招拍掛程式,杜絕暗箱操作,接受社會監督,解決民眾“參與難”;四是兌現崗位責任制目標獎懲,形成長效的督查考核和獎懲機制,解決黨員幹部“幹事難”;五是班子成員實行一崗雙責,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潔從政承諾書,解決領導幹部“監督難”。

黨政工作

銅閘鎮
一是抓好鎮黨政領導幹部的廉政學習。鎮紀委為此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畫,經常組織黨政班子成員開展政治學習,學中央決定,學上級廉政建設檔案,學理論政策,觀看反腐警示教育片。二是抓好黨政班子廉潔自律專題民主生活會。鎮紀委結合主題教育活動,召開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一般幹部的組織生活會,批評與自我批評,主動查擺問題,深入剖析,對照檢查,及時整改。三是抓好黨員幹部的針對性教育。鎮利用黨支部會、三乾會,鎮村黨員幹部大小會議進行黨的政治紀律教育,推進廉政文化進機關、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和進農村,最佳化黨員幹部的工作環境。四是抓好黨員幹部的政策理論測試。鎮紀委組織全鎮部分黨員幹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進行黨風廉政知識測試,促進熟知,掌握廉政知識。
銅閘鎮銅閘鎮

凌家灘古遺址

位於含山縣銅閘鎮凌家灘自然村的凌家灘古遺址是1985年被發現的。地處裕溪河中段北岸,總面積大約為160萬平方米,距今5300年,為一處規模較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聚落遺址。 凌家灘遺址自發現以來先後進行了4次考古發掘,現在能夠清晰地看出這塊聚落群是由墓地和近3000平方米的紅陶塊建築遺蹟以及生活區遺蹟組成。墓地面積大約有14000平方米,中間有一條人工挖掘的壕溝把墓地分為南北兩部分。 到目前為止,在凌家灘遺址上共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祭壇1座,墓葬66座,大面積紅陶塊堆築的遺蹟1處,古建築遺蹟1處,房屋遺蹟1處,出土的精美玉禮器、石器、陶器等珍貴文物1300件,其中有很多珍品在國內還是首次發現。 凌家灘遺址出土的大批珍貴文物,具有獨特的考古學價值,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並在1998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不無遺憾地是,目前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遺址還只能暫時保存起來,待條件成熟後再全面挖掘。 在凌家灘遺址發現的紅陶塊建築遺蹟是目前為止,我國新石器時代發現最早、面積最大的紅陶塊建築,其陶塊為我國磚的祖行,更是研究我國建築史的實物資料。同時,在凌家灘墓葬出土的大批玉禮器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的一次重大發現,它的製作工藝堪稱一絕,尤其是管鑽技術表現出極高水準,令當代人驚嘆。此外,凌家灘遺址上還有著同樣充滿神秘色彩的巨石文化遺存。  所有的這些都表明了凌家灘先民已經脫離了對自然和圖騰崇拜的低級階段,體現出玉器文明古國的特徵,也就是說,距今5300年的中國大地上就已出現了高度文明的玉器文化,中華文明也被向前推進了1千多年。
銅閘鎮銅閘鎮

行政轄區

仇圩村
鴨西村
席李村
姜王村
太湖村
楊馬村
山馬村(已併入塔崗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9631
14942
14689
家庭戶戶數
8264
家庭戶總人口(總)
29455
家庭戶男
14805
家庭戶女
14650
0-14歲(總)
8333
0-14歲男
4503
0-14歲女
3830
15-64歲(總)
18669
15-64歲男
9273
15-64歲女
9396
65歲及以上(總)
2629
65歲及以上男
1166
65歲及以上女
146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902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