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涯可

植株高30~80厘米。根狀莖粗短,直立或斜升,常彎曲,密被闊卵狀披針形的紅棕色鱗片。葉叢生,葉柄及葉軸被卵形和被針形的鱗片;葉片闊披針形,長25~45厘米,寬10~15厘米,1回羽狀分裂,羽片鐮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截形,上側稍呈耳狀突起,邊有細鋸齒;葉脈網狀,網眼內有1~2條小脈。孢子囊群圓形,生於網眼內小脈的頂端,囊蓋大,圓盾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涯可
  • 別名:閹雞尾、管仲
  • :植物界
  • :鱗毛蕨
  • 分布區域:生於水溝邊、路旁石上和陰濕處石灰岩
  • 二名法:Cyrtomium fortunei J.Smith
分類,名稱,英文,別名,來源,生態分布,採集加工,性味,功效,傳統套用,用法用量,方例,化學成分,藥理,化學成分參考文獻,藥理參考文獻,

分類

常用植物藥

名稱

銅涯可

英文

domh nyaaih goz

別名

閹雞尾、管仲

來源

鱗毛蕨科植物貫眾Cyrtomium fortunei J.Smith的根狀莖。

生態分布

生於水溝邊、路旁石上和陰濕處石灰岩上。產於廣西田林、隆林、樂業、南丹、羅城、金秀、陽朔、桂林、全州等縣市;分布於華北、西北和長江以南各省份。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削去鱗片,鬚根,洗淨切片曬乾備用。

性味

味苦,性微寒,有小毒。

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止血,平肝,殺蟲。

傳統套用

治感冒、流感、頭暈目眩、高血壓頭痛、痢疾、血尿、便血、崩漏、白帶、蟲積腹痛。

用法用量

10~30克,水煎服。

方例

1.衄血 銅涯可(貫眾)根狀莖研末,每用3克,以桿中(白茅根)鮮品30克,水煎取汁沖服。 2.頭瘡、白頹 銅涯可(貫眾)根狀莖適量燒存性研末,用茶油調塗患處。 3.骨鯁喉 銅涯可(貫眾)、(砂仁)、(甘草)、卞可(八角)各等量研末,用布包好,含入口中,口水自然調汁,慢咽服。 4.骨折 銅涯可(貫眾)根狀莖、嚇烈矮(硃砂根)、竹葉風(大羅傘)、仁同緊(鷹不撲)根各適量,搗爛酒調蒸熱外敷(第一劑配小公雞一隻,敷24小時),每1~2天換藥1次,並注意經常淋白酒以防藥乾。

化學成分

全緣貫眾根莖含貫眾甙,異槲皮甙,紫雲英甙[1],貫眾素[2]。多羽貫眾根莖含貫眾甙,冷蕨甙,紫雲英甙,異槲皮甙[3],東北貫眾素[4]。

藥理

水煎劑能驅豬蛔,並有增強家兔離體、在體子宮收縮的作用[1]。水煎劑或流浸膏有止血作用,臨床用藥後,咯血、嘔血、便血顯著減少;尚有鎮靜、催眠、收澀等作用[2]。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1]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冊),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2:370。
[2]林啟壽:《中草藥成分化學》,第1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77:292。
[3]岸本安生:《藥學雜誌》(日),1956,76(3):250。
[4]呂歸寶等:《藥物分析雜誌》,1988,8(1):17。

藥理參考文獻

[1]《全國中草藥彙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彙編》(上冊),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93。 [2]趙棣華:《浙江中醫藥》,1977,3(1):1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