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葉樹(錦葵目梧桐科植物)

銀葉樹(錦葵目梧桐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銀葉樹(學名:Heritiera littoralis Dryand.)是梧桐科銀葉樹屬植物,常綠喬木,高約10米;樹皮灰黑色,小枝幼時被白色鱗秕。葉革質,矩圓狀披針形、橢圓形或卵形,長10-20厘米,寬5-10厘米。圓錐花序腋生,長約8厘米,密被星狀毛和鱗秕;花紅褐色。果木質,堅果狀,近橢圓形,光滑,乾時黃褐色,長約6厘米,寬約3.5厘米,背部有龍骨狀突起;種子卵形,長2厘米。花期夏季。

分布於中國、印度、越南、高棉、斯里蘭卡、菲律賓和東南亞各地,以及非洲東部和大洋洲;在中國分布於廣東(台山、崖縣和沿海島嶼)、廣西(防城)、海南、雲南南部、香港和台灣等地。具抗風、耐鹽鹼、耐水浸的特性,既能生長於潮間帶,又能生長在陸地上。

該種為熱帶海岸紅樹林的樹種之一。木材堅硬,為建築、造船和制家具的良材。其樹形優美,葉背有銀白色鱗秕,果實形態獨特,種子可榨油,樹皮可熬汁治血尿症、腹瀉和赤痢等,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種子採集,整地播種,栽培技術,小苗培育,大苗培育,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約10米;樹皮灰黑色,小枝幼時被白色鱗秕。葉革質,矩圓狀披針形、橢圓形或卵形,長10-20厘米,寬5-10厘米,頂端銳尖或鈍,基部鈍,上面無毛或幾無毛,下面密被銀白色鱗秕;葉柄長1-2厘米;托葉披針形,早落。
圓錐花序腋生,長約8厘米,密被星狀毛和鱗秕;花紅褐色;萼鐘狀,長4-6毫米,兩面均被星狀毛,5淺裂,裂片三角形,長約2毫米;雄花的花盤較薄,有乳頭狀突起,雌雄蕊柄短而無毛,花葯4-5個在雌雄蕊柄頂端排成一環;雌花的心皮4-5枚,柱頭與心皮同數且短而向下彎。果木質,堅果狀,近橢圓形,光滑,乾時黃褐色,長約6厘米,寬約3.5厘米,背部有龍骨狀突起;種子卵形,長2厘米。花期夏季。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印度、越南、高棉、斯里蘭卡、菲律賓和東南亞各地,以及非洲東部和大洋洲,在東太平洋的夏威夷和湯加群島也有引種的種群;在中國分布於廣東(台山、崖縣和沿海島嶼)、廣西(防城)、海南、雲南南部、香港和台灣等地。具抗風、耐鹽鹼、耐水浸的特性,既能生長於潮間帶,又能生長在陸地上。
銀葉樹銀葉樹

繁殖方法

種子採集

選擇10年以上、生長良好、發育健壯、冠形良好、粗壯、無病蟲害的實生母樹,在9-12月採集自然成熟呈暗褐色的果實。果實採回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後攤曬於陰涼通風處,人工剪去蒴果一小角(約占1/7,以不傷種子為準),再將種子泡浸於40-50℃溫水中12小時左右,即可播種;若要在明春播種,則採用常溫沙藏法,即採用潔淨河沙,將潔淨種子與河沙按1:5比例均勻混合,沙子濕度以用手握成團不出水、鬆手觸之即散為準,每天適當灑水,保持濕潤。

整地播種

苗圃地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土質較疏鬆肥沃,土層深度在50厘米以上、pH值在6.0-7.0間且排灌方便水源無污染的耕地或旱園地。播種前先清理苗圃地上的植被、石塊等雜物,深耕細耙後打碎並混入防治白蟻藥作床,用藥量為10克/平方米,苗床寬以100-120厘米、高20-25厘米為宜,留30厘米寬的步道,並作排水溝。當年9-10月或次年3月份。採用點播方式,均勻播種,播種量為5千克/平方米。播種後覆蓋火燒土5厘米,淋足水,再用化學除草劑50%的丁草胺500倍液均勻噴灑苗床,然後用農用薄膜覆蓋床面,保持封閉。播種後,每10天揭開農用薄膜淋水1次,使用花灑淋水或噴霧,以防衝出種子和衝倒幼苗,然後再將農用薄膜覆蓋,保持土壤適度濕潤,不積水。當年播種的,播種後100-120天左右,當10%以上的幼苗出土後,揭除農用薄膜;次年3月份播種的,播種後40-55天,當10%以上的幼苗出土後,揭除農用薄膜。及時做好除草、鬆土等管理工作,晴天每天需對苗床淋水,保持土壤濕潤。及時疏除苗床中過弱、過密的幼苗,可與移苗上袋相結合進行。

栽培技術

小苗培育

移植上袋:根據苗木規格、育苗期限選擇容器的種類和規格。培育小苗基質可用70%黃泥心土(或水稻土)、20%河沙、10%火燒土均勻混合,裝袋備用;培育容器大苗時,基質用火燒土20%,圃地土40%,泥炭土20%,河沙10%,腐熟廄肥10%,外加過磷酸鈣2%。容器呈品字形擺放,株行距(1.5-2)米×(1.5-2)米。當70%以上的幼苗出土後,苗高5-10厘米開始把幼苗移入營養袋。移植宜於陰天或晴天早、晚進行。移苗前將苗床和營養袋中的營養土淋透水,移苗時分級分批選擇壯苗,先用竹籤在基質中打孔,再將芽苗沿小孔種植下去,幼苗移入的深度稍高於芽苗根莖處,然後壓實並澆透水。上袋後用透光度50%的遮陽網搭棚遮蔭,上袋45天后拆除陰棚。視苗木根系穿袋情況,每半年左右將容器苗移動換床1次。塑膠薄膜容器苗一般每年換袋1次,每次更換高一級規格的容器。陽光猛烈時,移苗或換袋後用50%遮陽網遮擋1個月。遇低溫季節,採取覆蓋薄膜防霜凍。移植後1周要堅持每天早、晚澆水,直至其恢復生長;其後,根據天氣狀況,晴天每天澆水1次,陰天2-3天澆水1次,儘量採用噴灌或滴灌。移植15天生長穩定後,可每30天噴施1次0.5%的尿素肥。
苗木質量分級:無檢疫對象病蟲害,苗木各部分結構完整,充分木質化,苗乾通直,無機械損傷,頂芽發育飽滿、健壯,枝葉和根系生長正常,色澤正常,土球完整。苗木出圃前須進行質量分級,起苗後,按規格將苗木分級並做好等級標誌,把同一等級的苗木分類集中於庇蔭背風處。容器苗1.5年生質量以地徑、苗高確定Ⅰ(地徑≥0.6厘米,苗高≥40厘米)、Ⅱ(地徑0.4-0.59厘米,苗高30-39厘米)等級;容器小苗按地徑劃分為2個等級,不同等級的苗木要求相應的規格。容器小苗Ⅰ、Ⅱ級苗為出圃合格苗。同一批苗木Ⅰ、Ⅱ級苗百分率不得低於95%,經質量檢驗合格後,方可出圃。

大苗培育

整地:應選擇土層比較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種植。種植地應深耕作畦,畦寬2米、高0.4米,畦中間高出0.2米,兩邊平緩傾斜,種植時每穴施入複合肥(含氮22%、鉀13%、磷5%)50克作為基肥。
移植時間:容器苗長至30-50厘米時即可移入苗圃培育大苗,最佳栽植時間為3-5月,成活率95%以上。
大苗移植:選擇Ⅰ、Ⅱ級容器小苗,初植株行距一般為0.8米×0.8米,即15000株/公頃,植穴規格以30厘米×30厘米×25厘米為宜。移植時小心撕開營養袋,保持其根系完整,移栽時扶直苗木莖幹,栽植深度以容器土面略低於大田土面為宜,覆土後踏實植苗周圍的土,再用水或泥漿灌實。移植後淋透水,隨時檢查成活情況,及時補苗。3-4年後待樹苗胸徑長至3-4厘米時,可在早春(2-3月)樹苗萌動前間苗,間苗50%,保留7500株/公頃。6-7年後再間苗50%,保留3750株/公頃,以培育胸徑8厘米以上綠化大苗。
移植後期管理:旱天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保證苗木成活;雨季要及時清通畦溝,確保不積水。定植成活後,第90天施第1次,以後每100天追施1次複合肥(含氮22%、鉀13%、磷5%),施肥量為50克/株。每年在苗木生長期除草、鬆土,苗木生長過程中出現歪斜現象,應採取立柱護桿等措施進行扶正,及時剪除主幹1.3米以下的側枝,保持樹幹通直,以提高其價值。

主要價值

經濟:該種為熱帶海岸紅樹林的樹種之一。木材堅硬,為建築、造船和制家具的良材 。種子可榨油。
觀賞:銀葉樹樹型優美,深綠色的葉面與銀白色的葉背相輝映,夏季又有紅花相襯,是紅樹林的主要造林樹種和中國熱帶、南亞熱帶濱海地區城鄉綠化美化的喬木型景觀樹種。
藥用:樹皮可熬汁治血尿症、腹瀉和赤痢等,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銀葉樹銀葉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