鈐麓書院

鈐麓書院

鈐麓書院,又名鈐陽書院,位於仙女湖鈐陽湖景區的南岸,為明代權相嚴嵩所建。自從第二次復職後,嚴嵩青雲直上,官運亨通,從南京翰林院侍讀一直升到禮部尚書兼武莫殿大學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鈐麓書院
  • 建造者:鈐陽書院
  • 別稱:嚴嵩
  • 建造時間:明代
歷史,地理,作用,

歷史

他家裡的公文典籍和御賜批札愈積愈多,以至"充滿私篋"。為了很好保管、利用這些東西,1543年6月27日,嚴嵩向明世宗疏請在分宜建造一所書院,得到恩準。書院的所有匾額題詞,全部出自御筆恩賜。6月27日,為了考慮題詞的遣詞造句,世宗在璇雷殿"握筆凝思",反覆斟酌,直到漏下二十刻還定不下來。6月28日,才以"黃貼手書,出御批賜"。

地理

書院建於鈐岡北麓,依山傍水,與分宜古城隔河相望。書院自山腰起祠,名至善堂,專供祭祀與藏書之用。順坡而下,左右各置一亭,左邊古木參天,亭名林皋。右面泉涌成池,匾書"碧澗"。出亭而北,是它的主體建築--延恩之閣。閣上有匾,題有"川巒萃秀"。此閣為讀書治學佳所。由閣而下,山泉匯集,池水清澈,魚翔淺底。池中起閣,匾書"天光雲影",閣岸之間,小橋曲連。全院砌牆圈圍,總以"鈐陽書院"四字,置身其中,幽美靜雅,如詩如畫。

作用

書院建成後,成為分宜城郊的重要教育基地。從嘉靖二十五年(1546)到四十年(1561),府縣儒生常來此借閱資料。這裡一度成為分宜的一大藏書基地,為發展分宜地方文化,促進儒學發展,改變分宜在科舉中的落後面貌做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