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秤

釘秤

做秤是精細活兒,在“斤斤計較”之間,做秤人付出了他的青春和汗水,精細製作,毫釐必究,只為手藝人那份承諾。年復一年,青絲變白髮,不變的是那份公道,在秤桿子上,也是在人心上。

簡介,歷史淵源,工藝流程,繁榮時期,製作工具,正在消失的行業,

簡介

釘秤俗稱制秤人,這裡的秤是傳統的木桿秤,現在電子秤普及,用木桿秤的人已經很少了,會這門手藝的人也不多了。制秤是一門極其講究的手藝,要經歷3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求精工細作,一個小小的失誤便會影響到桿秤的準確性,公平是制秤匠必須嚴格遵守的職業操守。
在電子台秤之前,街頭的小商小販大多使用的是桿秤。桿秤迎合了流動商販的需要。據說,傳統手工製作桿秤有一百多道工序,號稱“百工之首”。釘秤核心的工序是製作秤桿。柞櫟木或紅木用細砂布沾水反覆打磨得又光又滑後,用鑽頭鑽出密密麻麻的小孔,然後將一截細鋁絲插入孔中,折斷、銼平,便留下一個個星點,秤桿大抵做成了。

歷史淵源

相傳桿秤是魯班發明的,他依據北斗七星加南斗六星在秤桿上刻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在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他給衡器加“福祿壽”3個星花,定16兩為一斤。秤桿上有16個刻度,每個刻度代表一兩,每一兩都用一個星來表示,俗稱“柴秤星”。另外,第一顆星又叫做“定盤星”,其位置是秤錘與秤鉤成平衡時秤錘的懸點。確定好“定盤星”,就是一把好秤了。宋朝朱熹在《水調歌頭。雪月雨相映》這首詞中寫“記取淵冰語,莫錯定盤星”。可見“定盤星”的重要。“秤星”的顏色必須為白色或是黃色,不可用黑色,表示用秤做生意的人,心地要善良,不要昧良心,不要做黑心的生意人。20世紀50年代末,國家統一使用市秤,規定每斤為10兩。

工藝流程

沖料:將購置的木料沖成方料,木頭選料要求硬度高、木質細膩、不易彎曲,一般以進口銅超木(坤甸木)為主,有時也用紅木或其他特殊材料;刨圓:將沖好的木料刨圓,頭粗尾細,基本完成秤桿的毛坯。秤桿的長度沒有特別要求,全根據原料來製作;磨光:用磨石或砂紙將秤桿的毛坯磨圓砂光,直至秤桿表面光滑無毛刺;浸泡:將秤桿浸在石灰水中,一段時間過後,材質不好的秤桿會出現彎曲或裂痕。這個過程也是篩選秤桿的過程;加工:在秤桿兩頭手工敲上銅皮,然後裝上秤鈕,秤鈕的安裝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步驟,全靠幾十年的製作經驗,一定要保證安裝位置水平不傾斜。裝好秤鈕後再用專門的砝碼標刻度,先刻好幾個大刻度,再用圓規平均標好分刻度;釘秤星:用手工鑽在標好的刻度上鑽眼,用刀將銅、鋁或銀絲割嵌到每個鑽眼裡,秤桿上的每個刻度都是金屬絲鑲嵌進去的;磨光:在秤桿上擦油用砂皮磨光,磨平秤星裝上托盤即可。

繁榮時期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釘秤行業最輝煌的時期,一般釘秤匠一天能釘出三五桿秤。但受市場經濟的衝擊,一些缺德者在秤紐秤砣上作弊,影響了桿秤的聲譽。一些黑心的商人請手藝人們做“虧心秤”(一般都是八兩秤),可以出十多倍的價格,但是做了虧心秤,遠折後代近折本人,是這個行業不能出現的事。而且現在桿秤正在逐步被台秤、托盤秤、電子秤所取代,釘秤的生意出現了日落西山的現象。釘秤匠在古時是高級手藝人,需要會三種匠人的技能:制秤桿是木工活;打秤刀、秤鉤是鐵藝;制秤盤是糊皮活(今叫鈑金)。

製作工具

工具:刨子(將沖好的小料刨圓);磨石、砂紙(將秤桿的毛坯磨平砂光);銼刀(用刀將銅、鋁或銀絲割嵌到每個鑽眼裡);手工鑽(在標好的刻度上鑽眼);砝碼(標刻度)。
材料:普通銅皮、木頭(主要是坤甸木)、秤鈕、繩子。

正在消失的行業

現在電子秤普及,用木桿秤的人已經很少了,會這門手藝的人也不多了。目前除少數生意人外,就是家裡造了新房的,喬遷的傳統儀式需要一桿秤,然而,木桿秤終將退出歷史舞台。
但不希望隨著社會的進步,他的輝煌的過去和歷史不會被大家遺忘。
釘秤釘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