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雙龍紋鏡

金雙龍紋鏡

金雙龍紋鏡是孫吳縣文物工作者在轄區的群山鄉一農家中收集到的兩面古銅鏡中的一個,該器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雙龍紋鏡
  • :22.2厘米
  • 特徵:圓鈕,鏡背凸著雙龍,張牙舞爪
  • 性質:孫吳縣文物
徑22.2厘米,圓鈕,鏡背凸著雙龍,張牙舞爪,首尾相接,作追逐狀。為金代仿中原漢代銅鏡。雙龍紋鏡立體圖案是兩龍環繞鏡鈕,翻騰相鬥於雲中,用鏡鈕代表珠寶,意為二龍戲珠,線條流暢,剛健有力,雲龍相間,古樸逼真。
金雙龍紋鏡圖金雙龍紋鏡圖
銅鏡是古代生活中梳妝照容或辟邪乞福的器物。鑄鏡的材料為錫、銅與鉛的合金,其色澤凝重,光潔明亮。早在公元前1900年的夏代我國就有了青銅鏡。秦漢時期銅鏡的製作技術得到發展,制出的銅鏡極為精巧。宋代以後,由於瓷器普及,銅鏡工藝逐漸衰落。清乾隆時,民間流行玻璃鏡,青銅鏡便成為具有價值的珍存品了。
該兩面青銅鏡的由來,一說為外地移民帶入,二說從此地遼金居住址中獲得。黑龍江省南部是金朝發祥地,在阿城、寧安、北安及蘇聯濱海州等地都曾出土過多面金代銅鏡。群山青銅鏡是金文物的珍品,對研究孫吳及黑河古代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