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街道

金融街街道

金融街街道位於西城區中部,東起西四南大街、西單北大街,西至西二環路,南起宣武門西大街,北至阜成門內大街,轄區面積3.78平方公里,有19個社區居委會,街巷胡同80條,戶籍人口3.2萬戶8.6萬人,常住人口1.3萬戶3.6萬人,流動人口15649人、從業人員21.3萬人,各類社會單位3199個,商務樓宇47座。

金融街作為首都金融主中心區,經歷二十年的發展建設,目前已經成為集決策監管、資產管理、支付結算、信息交流、標準制定為一體的國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街街道榮獲首批國際安全社區、首都文明街道、北京市社區信息化示範街道、北京市藥品安全示範區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融街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北京市
  • 政府駐地:西城區太平橋大街107號
  • 電話區號:010
  • 郵政區碼:100032
  • 地理位置西城區南端中部
  • 面積:3.78平方千米
  • 人口:9.4萬人(2006)
  • 方言北京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李大釗故居鄭親王府醇親王府、城隍廟後殿、克勤郡王府等
  • 車牌代碼:京A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二龍路街道沿革,豐盛街道沿革,行政區劃,街道標識,特點優勢,城市管理,社會保障,社區服務,文明建設,

地理位置

金融街街道位於西城區中部,東起西四南大街、西單北大街,西至西二環路,南起宣武門西大街,北至阜成門內大街。
金融街街道

歷史沿革

2004年10月,二龍路街道與豐盛街道合併設立金融街街道。

二龍路街道沿革

原【二龍路街道】位於原西城區南部。西長安街橫貫本區。
1954年由太平橋、鮑家街兩個街道合併為二龍路公社,1962年復置。
1996年,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7.5萬人,轄向陽、葵花、西鐵匠、光彩、鬧市口南街、園宏、宗帽、庫資、新文化街中、溫家街、手帕、受水河、東太平街、抄手、文昌、察院、新文化街、東鐵匠、皮庫、新京幾道、達智、大木倉、二龍路西街、辟才東、辟才西、按院、成文街、屯絹、太平橋大街南、廣寧伯街、松柏、鬧市口北街、西興盛33個居委會和國家教委、商業部41號樓、新文化街127號商業部、工商銀行、新華通訊社、電信管理局127號樓、中央音樂學院7個家委會。

豐盛街道沿革

原【豐盛街道】位於原西城區中部。
1958年由西斜街、敬勝、香家園街道合併而成。
1996年,面積1.6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轄阜西、民康、錦北、王府倉、大喜、大乘、武定、友愛巷、機織衛、錦南、南順城街、孟端、阜東、羊肉、磚塔、三道、大院、能仁、豐盛、粉子、西斜街、泥窪、南篦子、南太常、宏廟、兵馬司、羊肉120號、商業部、運輸公司、民族飯店、中國銀行等32個居(家)委會。

行政區劃

2011年轄19個社區。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110102011:
~001 111京畿道社區
~004 111二龍路社區
~007 111溫家街社區
~008 111受水河社區
~009 111文昌社區
~010 111手帕社區
~012 111新華社社區
~013 111中央音樂學院社區
~014 111教育部社區
~015 111民康社區
~018 111豐匯園社區
~019 111宏匯園社區
~020 111豐融園社區
~021 111豐盛社區
~022 111大院社區
~023 111磚塔社區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街道標識

金融街街道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南端中部,2004年10月,二龍路街道與豐盛街道合併設立金融街街道。東至西四南大街、西單北大街;西臨西二環路,南以宣武門西大街為界與宣武區比鄰,北至阜成門內大街,根據“西城區政府金融街街道辦事處”網站資料,總面積3.78平方公里,有戶籍居民40897戶,常住人口65800人,各類社會單位1956個。金融街街道標識以“金”字為設計元素,“金”字起筆隨緞帶舞動一氣呵成,傳達出地區金融歷史的延續性和持續性。在色彩上,用象徵財富、繁榮的金、紅兩種顏色漸變交替組成,預示金融街欣欣向榮的美好未來。緞帶折出的每一筆又組成一個“人”字形,體現街道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訴求。街道標識將主要用於辦事處和居委會辦公地點、公務員的名片和胸卡及地區公益性廣告等相關場所。金融街街道確立了以“融”字為核心,將“融古融今、融誠融通、至善至美、人和政興”作為發展的理念,通過實施金網、金橋、金通、金街、金韻的“五金”工程,在安全服務數字環境文化五個方面努力打造街道的品牌。街道CI的確立,形象標識的套用,國際網站的開通,將極大提升街道的區位品質,提高構建和諧社會發展的能力,金融街街道必將成為經濟強區的主戰場,文化興區的生力軍,環境優區的新視點。

特點優勢

金融街街道是一個特點顯著的功能性街區,轄區內既有多個國家大型金融機構和通訊、保險等行業的總部,也有醇親王府和城隍廟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與現代相融,傳統和時尚並存。全國政協、國家教育部、新華通訊社和國土資源部等五十個中央、市、區辦公機構以及中央音樂學院、北師大實驗中學、實驗第二國小等一批全國知名重點學府坐落在轄區內,社會資源極其豐富。優勢金融街街道轄區內最大優勢是金融與電信。金融街區域內企業管理的總資產達18萬億元,控制著全國90%的信貸資金和65%的保費資金的運用。金融街及周邊地區擁有近600家知名企業和機構,其中包括9家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總部,58家中央直屬企業,19家上市公司,以及金融監管機構。這裡還擁有先進的通訊基礎設施,為進駐企業提供和開闢高質量信息通道和信息服務。全國電信業務由6家電信企業負責,其中,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4家位於金融街及周邊地區,其銷售收入將占全國電信運營收入的88%左右,是西城區資金技術、知識密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金融街街道

城市管理

繼續推進精細化管理,努力塑造地區城市環境新形象。不斷提高金融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重點完成了園宏、筆管等五條胡同道路大修改造工程和南玉帶、小口袋、園宏胡同地下管線改造更換,對宣武門西大街、阜內大街等架空線進行入地改造。開展老舊小區環境整治。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對石燈胡同6號小區、羊肉胡同120號小區進行了重點治理。結合“百日整治”行動,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再生資源回收攤點規範經營、地樁地鎖專項整治,有效淨化了地區環境。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施工圍擋整治,有效解決了地區施工工地、拆遷區周邊環境差的問題。進一步做好轄區垃圾分類工作。在2010年開展豐融園等5個垃圾分類達標小區創建基礎上,又增加10個小區作為2011年度創建垃圾分類達標小區。地區居民積極參與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自覺使用分類垃圾桶,環保意識逐步加強。持續開展愛國衛生月、月末清潔日、節水宣傳周等系列活動。先後對地區邊角地和街巷棄管裸露空地進行綠化美化,實現轄區綠化無盲區。加強城市管理監督工作。街道城市管理監督隊積極發揮作用,全年共上報案件6287件。紮實做好地區防汛工作,在全面排查隱患的基礎上,制定了地區防汛預案和實施方案。街道防汛分指及各搶險隊伍靠前指揮,科學調度,全力排除險情,確保了地區災害損失減到最低程度。
金融街街道

社會保障

街道不斷改善民生,促進地區發展成果和諧共享。多措並舉抓好再就業工作。建立以“培訓促就業”為重點的再就業援助制度,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截止到12月20日,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就業1556人,完成全年就業指標任務的103.7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0.85%,全年未出現“零就業家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為失業人員提供職業指導3827人次,完成全年指標的136.7%,為245人登記失業人員開展免費技能培訓,完成全年指標的163.3%。完善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繼續抓好低收入人群生活保障,為754戶低保戶和1267名低保人口實現應保盡保。抓好惠民政策落實,共完成低谷電補貼2470戶。做好街道低收入家庭經濟適用房、限價房、廉租房的政策宣傳和諮詢工作,認真落實保障性住房政策。繼續利用好西城區政民互動與大信訪信息管理系統,受理接市、區12345便民熱線電話民眾投訴案件337件,信訪件處級領導批示率100%,回復率100%。進一步構建街道綜合救助平台,加大救助工作力度。全年實施臨時救助75人次,對88名優撫人員一次性發放生活補貼,對130名窮困家庭進行走訪。成立了金融街慈善協會分會,發展理事單位36家。做好“送溫暖、獻愛心”的捐款捐物工作,地區社區、機關和駐地單位3000餘人募集衣被8000餘件,捐款400,000餘元。從解決特困殘疾人的生活入手,將扶貧助殘工作落到實處。
金融街街道

社區服務

積極打造社區服務運轉服務機制,開展多項便民利民服務。與中國農墾集團的展開合作,在磚塔社區和西太平社區開設直營菜店。對辰星菜市場進行改造建設,成為“北京市菜籃子工程示範店”。積極落實居家養老服務九條政策,建成400平米居家養老中心,建設三星綠色建築示範敬老院,對京畿道幼稚園擴班改造。成立“老年人精神慰藉社會志願者服務隊”。為地區18名95歲以上老年人辦理醫療補助,為210名65歲以上老年人配備了“小幫手”電子伺服器。在11個有條件的社區建立老年人日間照料室。不斷提高社區建設和管理水平。開展社區書記、主任、站長的全員培訓工作,啟動社區服務站副站長競聘工作。加大社區辦公場所建設投入,實現社區辦公用房達標。成立金融街街道“青之翼”青年社工俱樂部,為青年社工實現個人價值提供了良好平台。組織社區工作者積極開展“走千戶,訪千人”活動,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加強社區公益金的使用管理,對各社區的公益金使用計畫進行全面的審核,促進公益金的使用更加合理、規範。積極做好紅十字會和社區衛生建設工作,高度重視人口與計生工作,確保人口計生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如期實現。以轄區內金融從業人員為服務對象,創新建設“金領港灣”特色服務模式。
金融街街道

文明建設

堅持文化育文明,不斷加強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組織街道幹部民眾開展踐行“北京精神”活動。與市民教育學校策劃推出“北京精神與國學傳承試行本”,組織“北京精神”書畫、攝影作品展,尋找推出金融街街道“北京精神代表人物”。開展了“西城精神”徵集提煉活動,收集表述語72條。利用新媒體,拓展宣傳陣地,推出了全區街道首家手機彩信報—《金融街周報》,形成了“一報一刊”的宣傳載體。全年在《北京日報》、《西城報》等媒體刊登稿件300多篇,北京電視台等欄目報導採訪30多次。報送輿情信息421條。2011年累計向區委區政府信息工作室報送信息190篇,市、區信息刊物採用136篇,市委市政府采登7篇,區領導批示1篇,調研單期1篇。進一步繁榮民眾性文化事業,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以街道、社區97隻文化團隊為基礎,以建黨90周年為契機,開展系列豐富多彩的教育文化體育活動。充分發揮社區市民學校陣地作用,不斷推進學習社會化進程。動員地區單位職工和廣大居民積極參加各類學習、培訓,取得顯著成效。抓好科普型社區創建,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不斷提高居民科學素養。
金融街街道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