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斗彎

坦洲地處中山邊陲,素有“金斗灣”、“小澳門”的美譽,是南方水鄉地區的鹹水歌高棠歌的發祥地,其優美的自然水鄉風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獨特的水鄉民俗風情,使這座古老的鎮區煥發出無限魅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斗灣
  • 榮譽:金斗灣
  • 說明:高棠歌的發祥地
簡介,傳說,地理位置,最佳旅遊時間,特色餐飲,石岐乳鴿,椒鹽水蛇,缽仔禾蟲,雜交三黃雞,沙溪扣肉,子姜燜鴨,五香狗肉,小欖菊花宴,

簡介

近年,坦洲政府為抓住當前旅遊業發展的有利時機,決定開發旅遊產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並通過“政府出資源,企業出資金”的旅遊開發新招,不斷鼓勵支持民營資本採取多種形式開發旅遊資源,從而實現“二次創業”的興鎮富民,進一步發展生產力。
目前,坦洲旅遊產業異軍突起,民營企業投資旅遊業的熱情空前高漲,泉林山莊投資3000萬元打造“金斗灣水鄉旅遊度假怡樂園”、具有30年歷史的伊泰蓮娜投資1000萬開發工業旅遊基地、啟明教育基地投資3000萬創辦社會實踐基地、快活谷投資200萬興建自然山水人工造浪泳池。
旅遊業被稱為無煙工業,是世界公認的朝陽產業,具有強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為了推動以城市為依託的旅遊業的全速發展,這幾年,坦洲投入過億元打造“形象工程”,並先後爭創了市“衛生鎮”、省“先進衛生鎮”、省“衛生鎮”等稱號。為爭創國家衛生鎮,坦洲撥款接近3000萬元改善道路、綠化、衛生等,從而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了城市旅遊業發展環境。

傳說

朱元璋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原是個放羊娃,17歲那年,雙親死於災荒和瘟疫,他無以為生,只好出家做和尚。在元末農民大起義中,他投奔紅巾軍,從小頭目做起,最後竟成了明朝的開國皇帝。這是因為,他不僅足智多謀,而且善於汲納人才。尤其是他接納了謀士高升的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更使他在不動聲息間迅速壯大了自己,所以最終不但趕走了蒙古人,而且還先後削平原先比他強大得多的元末大起義的其他各路群雄,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
開國之初,朱元璋就採取了獎勵開荒、實行屯田和興修水利等發展農業的政策。在農業的帶動下,紡織、制瓷、採礦業等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現在主要說說明初的香山縣。明朝建立後,香山的建置又有了變動。洪武十四年,香山縣改鄉為坊或都:仁厚鄉分為仁厚坊和良字都,德慶鄉改為龍眼都,永樂鄉改為得能都,長樂鄉改為四字都,永寧鄉改為大字都,豐樂鄉改為谷字都,長安鄉改為恭常都,寧安鄉改為大欖都,古海鄉改為黃旗都,潮居鄉改為黃梁都,共設定11個坊、都。
由於珠江的天然淤積,加上多年的圍墾,香山的耕地面積不斷增長。西海十八沙和東海十六沙這時早已“圈築成田”。金斗灣的海岸線也向南後退,著名的金斗鹽場也漸漸變成了農田。《金斗灣的故事》,就是反映這一時期的民間傳說:
相傳,古時候,金斗灣的海邊住著一個看牛仔,他小時候父母雙亡,只有一頭老牛與他相依為命。那時候,金斗灣還沒有一條能夠直通大海的河道,一遇大雨就被水淹沒,積淤也無法排出,農民的日子簡直過不下去了。一天晚上,老神仙託夢給他,對他說,你的老牛是神牛。明天大清早,你就把牛掛上犁,然後朝大海的方向趕去。要注意,一直往前走,不要回頭,也不要歇息,這樣,牛犁出的犁道,就會變成一條大河。你若完成這項為民造福的大事,他日我就保你為“王”! 第二天清早,看牛仔興致勃勃地趕牛朝大海的方向犁去。但他生性懶惰,沒幹多久就嫌累,為了儘快趕到海邊,也不願把犁深深地壓進土中,而是拚命鞭牛,希望牛走得越快越好。老牛被打怕了,每逢鞭影晃動,軀體就往旁邊一閃,結果把犁道變得彎彎曲曲,忽深忽淺,沿途還拉下一堆堆的牛糞。看牛仔越累越急躁,將近到達海邊時,發狂地用力鞭牛。
牛實在抵受不了,負痛掙脫牛繩,一路狂奔,最後跳進了大海中,化為海中的島嶼。就這樣,看牛仔沒能完成神仙交給他的任務,九十九彎的河道並不能把積水有效排出,相反,一堆堆的牛糞轉眼變成小土丘,反而把水道堵住了。從此,金斗灣年年水患,一直為害到二十世紀的大辦農田水利時才得以徹底清除。於是,看牛仔終於當不成“王”,只在民間留下了一個渾名,叫做“牛仔王”。
金斗灣的傳說,實際上是“開天闢地”傳說的古代香山版。它只能產生在從以魚鹽為主轉向以農業為主的明初。它同時也說明元末農民大起義在民間發生的深刻影響之一,就是對傳統的“天授神權”觀念的蔑視:既然牧羊娃朱元璋可以做皇帝,金斗灣的看牛仔為什麼不可以也當一回皇帝過過癮?

地理位置

坦洲地處中山邊陲,素有“金斗灣”、“小澳門”的美譽,是南方水鄉地區的鹹水歌高棠歌的發祥地。

最佳旅遊時間

中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春季(3月至5月中旬):濕度和溫度上升,宜著薄外套或毛衣。平均溫度25℃,濕度82%。夏季(5月下旬至9月中旬):宜攜帶雨具。溫度高達31℃,濕度升至90%。秋季(9月下旬至12月上旬):宜著毛衣及輕便外衣。平均溫度25℃,濕度72%。冬季(12月中旬至2月下旬):天氣清涼,偶爾須加穿大衣。平均溫度19℃,濕度72%。

特色餐飲

石岐乳鴿

石岐盛產乳鴿,以體形大、胸肉厚、肌肉飽滿、肉質嫩滑爽口而飲譽省港澳市場。石岐不少酒家飯館所泡製的乳鴿,也極為食客所喜愛。其中最著名的是中旅集團富華宮的紅燒乳鴿,其色澤金黃,皮脆肉滑,骨軟味美,真是吃後齒頰留香,最為食家所讚許;而淮杞燉鴿,除湯味鮮美可口外,鴿肉亦極為嫩滑。不少酒家還各出奇招,使乳鴿製作花樣百出,如吊燒鴿、生炸鴿、滷水鴿等等,都有不同風味,同受食客的歡迎。乳鴿作為中山的名菜,除色、香、味俱全外,還在於可兼作藥用食療,因乳鴿肉性溫平、入腎肺,有治肺腎傷損久患虛虧功效,還可治療皮膚惡瘡頑癬、癲瘋瘰癧潰瘍,故此菜式歷久不衰。

椒鹽水蛇

水蛇,過去屬價值較低的水產品,一般只用於煲水蛇湯或水蛇粥,十多年前也只賣幾角錢一斤。近十多年來飲食文化的不斷發展,不少酒樓食肆把水蛇生削剝皮後斬件醃製,再放入油鍋生炸,上碟前加椒鹽拌勻,吃 時按每件的彎卷狀況反向一拗,使骨與肉稍分離,再用牙撕其蛇肉,其香無比,誠為下酒佳品。因此,水蛇現已身價百倍,市場也賣至幾十元一斤了。

缽仔禾蟲

禾蟲,產於水稻田淤泥中故名。中山沙田廣闊,歷來盛產禾蟲,每年上半年立夏至小滿,下半年寒露至霜降的節令之間,禾蟲鑽出泥面,這時用網具裝捕。禾蟲含豐富蛋白質、脂肪、鐵、磷和維生素B等,營養價值高,味道非常鮮美、香甜,極受珠江三角洲民眾所喜愛。禾蟲的吃法有多種,有燉缽仔禾蟲、生炒禾蟲、曬禾蟲乾、制禾蟲醬或禾蟲餅、煲禾蟲蓮藕眉豆湯等,其中缽仔禾蟲最受食客喜愛。其製法一般是將禾蟲洗淨後放缽仔中用剪刀剪碎至充分出漿,再加上適量搗碎的蒜茸、陳皮、冬粉、旦白、欖角和油、鹽等調味拌勻,放缽於鍋中隔水燉熟,再將缽仔禾蟲移至慢火炭爐或電爐上烘至乾水有焦香味即可上桌。如將缽仔中烘好的禾蟲切件用生豬網油包裹放油鍋炸至微焦,其味則更佳。由於禾蟲味甘香、性溫,能補脾、暖胃、生血、利小便、去腳氣,屬滋補食療上品。

雜交三黃雞

過去,中山的名種雞以三角鎮沙欄雞最負盛名,至今口碑仍很好。但近年來,市食品進出口公司用石岐雞種同國外良種雞雜交,再經集約化養雞場的精心培合,育出一個優質新雞種--雜交三黃雞。這種雞腳短、頸短、頭園、身肥、羽毛和皮膚、白色均呈鮮黃色,每隻重約2至3斤,其雞肉特別豐滿,用以製作白切油雞或滷水雞,皮爽脆肉、入口嫩滑,雞味特濃,深受港澳地區的酒樓食家的歡迎,每年出口約100萬隻左右,榮獲部優產品稱號。

沙溪扣肉

這是沙溪鎮所有酒樓食店甚至一般家庭均懂得製作的地方名萊。這種菜式首先講究選料,所選豬肉既不太肥也不太瘦,以偏肥的"五花腩"為首選。製作時最花工花時間是漂油,即原大塊肉清水煮熟後,用特製的"釘板"把有豬皮的一面拍打再浸水使肥油漂出,然後加配料醃製再紅燒,直至肉麵變黃而皮色和瘦肉部份變紅,然後切件,每件夾一塊已熟的粉葛(稱葛扣)或香芋(稱芋扣)或用青菜或梅萊墊底(稱菜扣),排好上缽隔水燉約一小時。這種扣肉味香肉滑雖肥而不膩,特別豬皮部份,其味更佳,原來怕吃肥肉的人,試吃也會感到意外驚喜。

子姜燜鴨

這也是沙溪大涌一帶最有名的家鄉菜,一般以選用洋鴨、北京鴨等肌肉豐滿的鴨種為好。一般製法是生燜,即把洗淨的生鴨碎件略加醃製即落鍋生燜,適當時間加配料和子薑片直燜至鴨肉"稔"而不韌才上碟。有的人怕這樣生燜會造成鴨肉收縮太大,故在生鴨洗淨後,原只略加醃製,再原只落油鍋炸至皮微黃至半熱狀態才碎件照上法燜至夠火候為止。這種菜式不但在燜制時其香滿屋,吃時更是香味誘人,加上子姜的輕微辣味,更覺醒胃怡神。

五香狗肉

俗語說: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這是說在燜狗肉時香味濃郁、遠近皆聞,使人無法抗拒,一定要一吃為快的意思。中山的平原地區特別是沙溪大涌一帶,所燜制的五香狗肉尤為著名。一般製法是殺狗去毛、破肚洗淨後,用鐵叉刺入洗淨的狗身,以明火燒至微焦,使其狗身殘存的狗毛徹底燒光並減少狗肉內所含的水份後,碎件加南乳等配料燜至狗肉不韌易嚼為止。在烹製過程,其香味四處瀰漫,吃時越嚼越香,其口感和味感確非筆墨所能形容,所以還有"狗肉穿牆過,佛祖心中留"之說,意思是寺院的和尚聞到隔壁的狗肉香味,垂涎欲滴,寧願違反寺規、褻瀆神靈也要吃一頓狗肉,而以"佛祖心中"作自我安慰。

小欖菊花宴

小欖鎮以擅於種菊嘗菊而成為幾百年來的優良傳統,每逢甲戌年60年一屆的菊花盛會更是名聞中外,而他們由於盛產菊花,利用菊瓣所特製的菊花宴,也是他們最馳名的菊花系列菜式。如三蛇菊花羹、菊花炸魚球、菊花蒸肉丸、菊花魚欖、菊花魚片菊花雞、菊花海鮮、菊花燜豬肉、菊花炒牛肉……等,都能使每種菜式都有肉的鮮味,更有濃濃的菊花清香。能在金秋季節賞菊之餘,一嘗難逢的菊花宴,成為中外遊客的追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