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縣三溪鎮國小

我校位於中國臍橙第一鄉——金堂縣三溪鎮,始建於1982年,沒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現有中心校1所,村小5所。標準化建設完成後,學校占地面積25畝,校園布局合理,教室各種功能室齊全。學校現有20個國小教學班,在校學生1200餘名,6個幼兒教學班,在園人數350名。學校共有教職員工55人,專科以上學歷達65名。

學校遵循“涓涓溪水細無聲”的辦學理念,以發展為核心,樹立了“善教、樂學、求實、創新”的校風,幹群關係和諧,師生積極上進,初步形成自己的校園文化特色。學校每年開展“科技、讀書、寫字、體育運動、信息技術競賽、環境教育”等系列活動。近年來,學校狠抓常規管理,突出質量第一的思想,教育教學成績顯著,得到社會、家長的好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堂縣三溪鎮國小
  • 外文名:Jintang county town of sanxi elementary school
  • 位置:中國臍橙第一鄉
  • 始建時間:於1982年
辦學理念,學校文化,學校管理,

辦學理念

1、特色鮮明的辦學理念是學校教育的靈魂,在秉承學校傳統的基礎上,結合三溪地域特點,提出學校辦學理念:
“涓涓溪水細無聲”。
涓涓溪水,細細流淌,潤育著三溪萬物,澆灌出國優臍橙,培養出國優教師(尹世明)。將“涓涓溪水細無聲”作為我校的辦學理念,那就是取其包容、和諧,以小見大之寓意。作教師就是要向溪水一樣默默無聞地奉獻,搞教育就要向溪水一樣一點一滴匯集,從細節入手。做到教學相長,和諧發展,教師善教教,學生樂學。
2、注重學生品德修養,培養合格公民;鼓勵學生勤於閱讀,多思考、多發問,發揮潛能。以創建“平安校園、書香校園、音樂校園”為載體,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工程,通過教育數位化、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加大名師工程建設力度,創建“名師——名成果——名校”,最終形成“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展”即以教師的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以師生共同的發展促進學校整體發展的三位一體、和諧發展的辦學特色,成為學生文明、質量上乘、民眾滿意的農村優秀學校。
3、實施三大戰略。一是繼續實施“科研興校”戰略,把教育科研作為強師、增效的重要措施;二是繼續實施“精品特色”戰略,把藝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的成果做大做優做強。三是“名牌取勝”戰略,把師生形象做優,把教學成果做大,使學校的“無形資產”更豐富,品牌更具影響力。

學校文化

1、遵章守紀保平安——基於平安校園的思考
一是有序的校園;二是有禮的校園;抓好“小公民”道德建設,以“五好小公民”活動為載體,設計符合小學生特點的專題教育活動,使學生的道德意識、誠實守信、文明禮貌、行為習慣、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交通安全等方面得到進一步的培養和訓練。
2、書墨飄香伴童心——基於書香校園的思考
一是讀書。蘇霍姆林斯基說:一所學校可以缺少很多東西,可能在很多方面都簡陋貧乏,但只要有書,有能為我們經常敞開世界之窗的書,那么,這就足以稱得上學校了。圖書室的開放、建立班級圖書角、開展紅領巾讀書活動、每年給教師報銷100元以內的購書費用等。
二是寫字。堅持每天30分鐘的寫字課,考試設5分卷面書寫分,每學期進行一次寫字比賽,每月更換一次班級黑板報。
3、笛聲悠揚冶性情——基於音樂校園的思考
開展以“豎笛進課堂”為主的器樂教學。人人會唱國歌、隊歌、校歌,堅持“課前一首歌”,營造濃厚音樂校園氛圍。
堅持開好讀書節、藝術節、科技節、運動會、興趣活動,真正體現和滲透學校的文化精神: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學校管理

1、設立能級分明的運行機制。
學校工作千頭萬序,在校長負責制的背景下,學校如何運行,校長如何履行自己的教學管理職責,建立怎樣能級分明的運行機制,我們把它比喻成三架馬車。
第一架馬車:“德育為首,育人為先”。
此項工作由一行政人員專人分管,下設少先隊、心理工作室兩大部門。以學生學習生活為起點,將德育貫穿了教育教學各個環節,倡導“巨觀控制,微觀落實,強化規範,講求實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德育管理,提倡“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確保學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化、實效化。
第二架馬車:“教學中心,質量為本”。
此項工作由教導主任專人分管,下設科研室、教師教育、幼兒教育三大部門。科研室下設語文、數學、常識、藝體四大教研組。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教學工作以最佳化課堂教學為中心,課堂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中心,最佳化教學目標,最佳化教學過程,最佳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追求輕負擔、高質量的教學效果,探索內涵發展之路,使學校儘快走上內涵發展之路。
第三架馬車:“後勤保障,安全第一”。
此項工作由一行政人員專人負責,下設總務處、財務室、安穩辦三大部門。總務室下轄實驗室、圖書室、電教、信息技術室等功能室的使用與管理。
作為校長,就是驅趕這三架馬車的總調度。有了這三架馬車的正常行駛,在輔以黨支部、工會、教代會、團支部、家委會等黨群組織的參政、議政、監督作用,校長就有了精力來思考、來研究教學,真正成為“教師的首席”,成為教育者,而不是“管家婆”。
2、建立獎懲透明的考核機制。
一是制度建設。按照學校質量管理標準規範,必須建立並不斷完善各種工作制度。
二是落實崗位職責。根據不同工作崗位,制定相應的崗位職責,在工作中加以落實。
三是量化考核。根據學校工作制度和各類人員的崗位職責,制定相應的考核辦法,對每一項工作,每一個教職工作出定量與定性的評價。
四是獎勵表彰。獎勵分為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期末根據考核結果,給予教職工工作補貼和獎金,並召開表彰大會,邀請家委會和社會人士參加,讓家長和社會感到學校不錯、教師很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