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餐熟食慎吃為妙

野餐熟食慎吃為妙!一是:在戶外溫度較高時,外出隨身攜帶的食品,尤其是肉類熟食,經路途顛簸,會加速腐敗。二是:少喝含糖飲料。旅遊中難免出汗多,補充水分非常重要。飲料最好選擇不含糖的,因為喝過多的含糖飲料常使人腹脹不適。注意在春遊時間較長時,達到兩三天或以上,帶一些黃連素(鹽酸小檗鹼)、氟哌酸(諾氟沙星)之類治療腸道感染的藥物,一旦發生腸炎、痢疾可及時服用,然後到醫院診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野餐熟食慎吃為妙
  • 常見症狀:腸炎、痢疾
(深圳商報)如今深圳人利用周末到遠郊爬山,呼吸新鮮空氣,強身健體的日漸多起來。有關專家提醒,現在室外氣溫很高,旅途中食物最易腐敗,千萬注意飲食安全——
【本報綜合訊息】春暖花開的季節正是人們結伴出外踏青的好時候。周末約幾個知心朋友或攜全家老小,到郊外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豈不是一件快事。但您是否想到,旅途中最容易發生急性胃腸疾病,輕則腹部脹痛不適,讓您原本不錯的心情大打折扣;重則上吐下瀉,可能使安排周密的旅行半途而廢。
北大深圳醫院消化內科葉紅軍主任告訴記者,醫院門診這樣的患者近期時常見到。她告訴廣大市民,現在戶外溫度較高,外出隨身攜帶的食品,尤其是肉類熟食,經路途顛簸,會加速腐敗。包裝的易變質食物,一旦開封最好立即吃完,如吃不完,寧可扔掉。同時,攜帶食物出遊,一定要看清保質期,飲用水也要買正牌產品,或乾脆自帶涼開水。
急性胃腸病多因“吃”引起
據醫院營養科專家介紹,急性胃腸疾病幾乎都是“吃”出來的毛病,防止其發生就要從“吃”上入手。
專家說,受致病細菌、黴菌污染的食品是不衛生的,人吃了會生病,一旦發現食品變色或有異味,千萬不要再吃。出外旅遊最好攜帶有密封包裝的食品,尤其是肉類食品,因其比麵包、餅乾類食品更容易變質。打開包裝的食品應儘快吃完,在沒有冷藏設備的情況下不要擱過夜,吃不了寧可扔掉,不要因為怕浪費而勉強吃下,或留著過後再吃。一般人都知道,買帶包裝的食品時要注意上面標註的保質期,不買過期食品,但還要注意到許多食品需要冷藏保存,如果旅遊中無法冷藏,保質期會相應縮短,達不到標註的期限,因此這樣的食品要先吃。水果是人們旅遊中經常攜帶的食品,但水果比其他食物都容易腐爛,發現水果有一小塊爛了,許多人採取的方法是用刀挖去爛的部分,把看上去正常的部分吃掉。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水果本身存在著物質代謝,當局部受到細菌或黴菌的感染而腐爛時,其產生的有害物質會代謝到整個水果,雖然未腐爛的部分看起來是正常的,但仍不宜食用。
野外就餐不要直接用手抓食物
在外野餐時要儘量做好手的衛生。旅途中,雙手要接觸許多東西,如用手扶車、點錢、撫摸動物、採花草等,使手受到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卵的污染,用髒手再抓食物吃,容易造成腸道感染和寄生蟲病的發生。所以就餐前最好用乾淨的活水和肥皂清洗,比用濕紙巾擦拭效果好;如果沒有肥皂,單純用清水好好洗手也相當有用;如果沒有條件洗手,那么就不要直接用手抓食物。
少喝含糖飲料。旅遊中難免出汗多,補充水分非常重要。飲料最好選擇不含糖的,因為喝過多的含糖飲料常使人腹脹不適。
不光顧衛生差的食品攤。衛生條件差的攤點銷售的食品衛生得不到保證,所以儘量不要光顧,以免吃出問題。許多旅遊景點設有野外燒烤,吃時要注意肉質必須新鮮,而且必須徹底熟透再吃,還要注意不能暴飲暴食。
出門時間較長應帶治腸道感染藥物
葉紅軍主任說,有些旅遊者出行前喜歡到超市購買食品,如肉類熟食、麵包等。這些食物多是在冷藏或空調間記憶體放,一旦離開超市,並經長時間旅途,很容易變質腐敗。儘管還在保質期內,可能已提前變質,這就要特別注意。
春季中國小校都組織春遊,不少孩子一路上零食不離口,這是很不衛生的。首先,邊玩邊吃,很難保證手的清潔;其次,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另外,吃東西時說笑打鬧有可能導致食物嗆入氣管,嚴重者有生命危險。因此,小孩春遊時不要帶太多的零食,還是應該按頓吃飯。
專家提醒,如果春遊時間較長,達到兩三天或以上,有必要帶一些黃連素(鹽酸小檗鹼)、氟哌酸(諾氟沙星)之類治療腸道感染的藥物,一旦發生腸炎、痢疾可及時服用,然後到醫院診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