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雞山群

野雞山群

野雞山群(Yejishan Gr.)的時代屬古元古代。分布於山西寧武縣蘆草溝、嵐縣野雞山到離石縣馬頭山一帶,為淺變質岩系,下部青楊樹灣組,為一套以長石石英岩為主的變碎屑沉積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野雞山群
  • 外文名:Yejishan Gr
  • 時代:古元古代
  • 分布於:山西寧武縣蘆草溝
簡介,命名,沿革:,特徵,

簡介

山群底部有不穩定礫石,厚293米;中部白龍山組,以變玄武岩為主夾少量千枚岩、長石石英岩及薄層大理岩,厚1635米;上部程道溝組,以條帶狀黑雲千枚岩為主夾鈣質石英岩及黑雲石英岩,厚870米。變質程度屬低綠片岩相。下部砂礫岩和泥質岩屬海陸互動相;中部玄武岩夾粉砂岩、頁岩和碳酸鹽岩屬水下凹地火山噴發環境;上部粉砂岩、頁岩具復理式建造特點,為潟湖相環境。與下伏界河口岩群呈不整合接觸。

命名

北京地質學院山西隊1959—1961年創名,山西省地質局區調隊(1972)發表。命名剖面位於山西省嵐縣嵐城鎮坪兒上村西的大河北側,參考剖面位於山西興縣劉家圪台南東約0.75km。

沿革:

1959—1961年,北京地質學院山西隊將山西靜樂—離石地區變質岩系劃分為太古宙界河口群、呂梁群、野雞山群,古元古代岔上群。並將野雞山群自下而上分為青楊樹灣組、白龍山組和程道溝組。山西區調隊(1972)和山西地質局(1979)將其時代定為古元古代。

特徵

該群分布於北起山西寧武縣蘆草溝,向南經嵐縣野雞山,直到離石縣馬頭山,呈南窄北寬的狹長帶狀,出露面積約550km2。自下而上為:
1. 青楊樹灣組
為一套長石石英岩為主的變碎屑沉積岩,底部有不穩定的變礫岩,上部夾有千枚岩。根據沉積旋迴分為兩個亞組:下亞組以底部變礫岩、含礫石英岩-長石石英岩-石英岩-變粉砂岩-千枚岩為一個沉積旋迴;上亞組由變礫岩-長石石英岩-千枚岩或變粉砂岩組成一個沉積旋迴。近頂部可有變基性火山岩,底部可見殘積變質赤鐵礦和砂金。組厚約2930m。
2. 白龍山組
以變玄武岩為主,夾少量千枚岩、長石石英岩,局部夾變流紋岩和薄層大理岩。變玄武岩保留有完好的氣孔和杏仁構造。組厚約1635m。
3. 程道溝組
以條帶狀黑雲千枚岩為主,其次為鈣質石英岩、鈣質黑雲石英岩和含黑雲石英岩。小韻律層沉積構造發育。組厚約870m。
該群遭受低綠片岩相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及一次區域性褶皺變形作用,形成了區域復向斜構造。青楊樹灣組的原岩為沉積礫岩、石英砂岩類、粉砂岩和泥質岩,屬海陸過渡相;白龍山組原岩以玄武岩為主,夾粉砂岩、頁岩、碳酸鹽岩,屬水下凹地火山噴發環境;程道溝組原岩以粉砂岩、頁岩為主,韻律構造特別發育,具復理石式建造特徵。據韻律條帶呈暗色,含少量石墨及韻律條帶平整、穩定等特徵推斷屬瀉湖相沉積環境。該群復向斜東翼不整合在赤堅嶺雜岩之上,西翼不整合在界河口群之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