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盜龍

野蠻盜龍

野蠻盜龍(學名Atrociraptor)是馳龍科下的一個屬,生活於上白堊紀麥斯特里希特階的加拿大艾伯塔省。[1]模式種標本,稱為馬修野蠻盜龍(A. marshalli),是於近德蘭赫勒市的馬蹄峽谷地層被發現,它包含了部份上顎骨、下顎骨及牙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野蠻盜龍
  • 拉丁學名:atrociraptor
  • :動物界
  • :蜥臀目
  • 亞目:獸腳亞目
  • 馳龍
  • 亞科:馳龍亞科
  • : 野蠻盜龍
  • 分布區域:加拿大艾伯塔省
該科種類,形態特徵,物種學史,

該科種類

中文名稱( chinese )→ 野蠻盜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atrociraptor
發音( pronounced )→ a-tro-ki-rap-tor
含義( meaning )→ 屬名:"atroci"拉丁文意為"野蠻,未開化的"|"raptor"則是盜賊
種名:獻給馬修(wayne marshall)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野蠻盜龍
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 獸腳亞目
類(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獸腳類
tetanurae 堅尾龍類
avetheropoda 鳥獸腳類
coelurosauria 虛骨龍類
maniraptorifromes 手盜龍形類
maniraptora 手盜龍類
paraves 近鳥類
eumaniraptora 真手盜龍類
deinonychosauria 恐爪龍類
科( family)→ dromaeosauridae 馳龍
亞科( subfamily)→ dromaeosaurinae 馳龍亞科
屬( genus )→ atrociraptor 野蠻盜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a. marshalli 馬修野蠻盜龍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
時代( period )→ 白堊紀晚期 campanian maastrichtian
分布( found in )→ 加拿大艾伯塔省
發現地層( stratum )→ 馬蹄鐵峽谷(horseshoe canyon)層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1.5米
推測體重( mass )→ ...
發現者( discoverer )→ currie,varricchio,2004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currie,varricchio,2004

形態特徵

(brief introduction)
頭顱骨很短及高。牙齒本身較直,但是於齒槽中斜向生出,形成一排耙狀牙齒。一些獨立的牙齒,以往被認為是蜥鳥盜龍,亦在馬蹄峽谷地層被發現[2],特徵是異常大的鋸齒邊緣。
野蠻盜龍的大小與成年斑比盜龍相當。野蠻盜龍與斑比盜龍及其他馳龍科有所不同,在於它那同齒型及短而深的口鼻部。野蠻盜龍與恐爪龍是近親,這是因它們有著大量的相同的衍生特徵。[a]柯里(philip j. currie)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恐龍獵人,他於1996年6月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發表關於恐龍蛋化石的文章。作為皇家泰勒博物館(royal tyrrell museum)的館長,他收集了很多的化石蛋和窩,有些是在距離博物館僅200英里處發現的。在南艾伯塔省一個豐富的窩化石採集點,柯里因發現蛋和窩被政府授以一筆獎——因為蛋里含有鴨嘴龍胚胎的纖細骨頭。
野蠻盜龍野蠻盜龍

物種學史

2004年,柯里又有新的獵物,他與維利切奧(david j. varricchio)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的馬蹄鐵峽谷晚白堊世地層發現了一馳龍類新品種,研究後命名為野蠻盜龍(atrociraptor),化石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一個不很完整的21厘米長的頭骨。
柯里表示,這片恐龍墳場已經發現了125年,迄今發現了多種恐龍,但新種肉食恐龍則是14年來首次在此發現。小型的野蠻盜龍的話是非常難得,因為其保存非常困難。早在1995年,我們就發現了野蠻盜龍的部分頭骨碎片。研究還表明野蠻盜龍與馳龍(dromaeosaurus)有密切的親緣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