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芥菜

野芥菜

野芥菜(Raphanus raphanistrum),是一種根類開花植物,是蘿蔔的近親,但亦有人指它是蘿蔔的“祖先”(原始品種)。

為一年生雙子葉雜草。西寧地區,全生育期105天左右。出苗期76天,有高峰期約4月中旬,占整個苗期出苗數的79%以上。出苗最適深度1.0-3.0cm。花期50天,果期35天,單株結籽量平均3000粒。種子有休眠習性,室外埋入土層30天,萌發率2.2%。野芥菜與小麥的競爭危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野芥菜
  • 拉丁學名:Raphanus raphanistrum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五椏果亞綱
  • :白花菜目
  • :十字花科
  • :野芥菜
簡介,產地及生境,形態特徵,生長規律,危害及防治技術,

簡介

野芥菜,俗稱黃蓋蓋.(在作物生長發育期,田內黃花片片,覆蓋在作物之上)又叫野油菜,危害小麥、青 稞、油菜、蠶豆、豌 豆等各種作物.是青海農田的重要雜草,百姓稱之為草害四大“蓋”之一。

產地及生境

野芥菜原產於亞洲(亦有指原產於地中海,但被帶到世界各地),但由於其極強侵入性的特質,這種植物目前在澳洲蔓延,經常都在路旁或其他荒廢地被發現,被當地政府歸為要消除的野草(weeds)種類。 這種植物亦有在美國東南部生產,花色通常都是淡黃色,在冬季有時會遍布整個田野。
野芥菜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主根肥厚,向下直伸,有多數鬚根。莖直立,高15-90厘米,粗壯,多分枝,被向下的灰白色疏柔毛。葉橢圓狀卵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6厘米,寬0.8-2.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具圓齒、牙齒或尖鋸齒,草質,上面被稀疏的微硬毛,下面被短疏柔毛,餘部散布黃褐色腺點;葉柄長4-15毫米,腹凹背凸,密被疏柔毛。輪傘花序6花,多數,在莖、枝頂端密集組成總狀或總狀圓錐花序,花序長10-25厘米,結果時延長;苞片披針形,長於或短於花萼;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兩面被疏柔毛,下面較密,邊緣具緣毛;花梗長約1毫米,與花序軸密被疏柔毛。花萼鐘形,長約2.7毫米,外面被疏柔毛,散布黃褐色腺點,內面喉部有微柔毛,二唇形,唇裂約至花萼長1/3,上唇全緣,先端具3個小尖頭,下唇深裂成2齒,齒三角形,銳尖。花冠淡紅、淡紫、紫、藍紫至藍色,稀白色,長4.5毫米,冠筒外面無毛,內面中部有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長圓形,長約1.8毫米,寬1毫米,先端微凹,外面密被微柔毛,兩側折合,下唇長約1.7毫米,寬3毫米,外面被微柔毛,3裂,中裂片最大,闊倒心形,頂端微凹或呈淺波狀,側裂片近半圓形。能育雄蕊2,著生於下唇基部,略伸出花冠外,花絲長1.5毫米,藥隔長約1.5毫米,彎成弧形,上臂和下臂等長,上臂具藥室,二下臂不育,膨大,互相聯合。花柱和花冠等長,先端不相等2裂,前裂片較長。花盤前方微隆起。小堅果倒卵圓形,直徑0.4毫米,成熟時乾燥,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長規律

野芥菜4月上旬開始出苗 (平均氣 溫 5.1℃,15cm 處平均地溫 8.4℃),6月下旬結束 (平均氣溫15.0~C,15cm 處平均地溫 18.5℃) ,見 圖1 整個 出苗期歷時約 76 天 ,高峰期在4月中旬,占整個苗期出苗數的 79.0 以上5月初,田間澆灌苗頭水,5月中旬 出現一小峰,占整個苗期 出苗數的158 。
野芥菜野芥菜

危害及防治技術

野芥菜不僅危害小麥,而且還危害青稞、油菜、馬鈴薯、蠶豆、豌豆,調查表明,野芥菜對這些作物產量損失分別為 :42%.34 %、43%、29%、17%。但野芥菜對以上作物的危害未做深入研究,有待進一步探討。
化學防除野芥菜1986-1993 年間,幾種除草劑及其復配劑分別是:2.4一D丁酯乳油、百草敵、巨星、溴苯睛、酚硫殺、磺隆、使它隆。
用以上幾種種劑型,莖葉噴霧處理,不同時期舳試驗結果表明臁百草敵單用外,野芥菜對所選藥劑都很敏感,防除效果均在 90% 以上,防效很好。目測效果也在 98 以上,對小麥苗安全,小麥增產20%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