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紫蘇

野生紫蘇

野生紫蘇(Rerilla frutescens L,),別名桂荏、赤蘇、白蘇香蘇,為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國和泰國,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各國,在日本普遍栽培,我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台灣省都有野生和栽培種.紫蘇葉具特異芳香,有殺菌防腐和解蟹毒的作用。

野生紫蘇,一年生草本,生於高山、草甸、林下、林緣、河邊或山山坡荒地,可供藥用及食用。

基本介紹

名稱,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繁殖技術,

名稱

其它中文名:白絲草、紅香師菜、蚊草、蛤樹、紫禾草(廣東及海南)、嗅草、香絲草、野香絲(桂)、野豬疏(閩)、青葉紫蘇(浙)、紫蘇(蘇)、蘇麻(鄂)、蘇管.雞蘇(贛)。

形態特徵

一年生、直立草本。莖高0.3-2米,綠色或紫色,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葉闊卵形或圓形,長7-13厘米,寬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鋸齒,膜質或草質,兩面綠色或紫色,或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貼生柔毛,側脈7-8對,位於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與中脈在上面微突起下面明顯突起,色稍淡;葉柄長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長柔毛。輪傘花序2花,組成長1.5-15厘米、密被長柔毛、偏向一側的頂生及腋生總狀花序;苞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寬約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紅褐色腺點,無毛,邊緣膜質;花梗長1.5毫米,密被柔毛。花萼鐘形,10脈,長約3毫米,直伸,下部被長柔毛,夾有黃色腺點,內面喉部有疏柔毛環,結果時增大,長至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邊腫脹,萼檐二唇形,上唇寬大,3齒,中齒較小,下唇比上唇稍長,2齒,齒披針形。花冠白色至紫紅色,長3-4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內面在下唇片基部略被微柔毛,冠筒短,長2-2.5毫米,喉部斜鐘形,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側裂片與上唇相近似。雄蕊4,幾不伸出,前對稍長,離生,插生喉部,花絲扁平,花葯2室,室平行,其後略叉開或極叉開。花柱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前方呈指狀膨大。小堅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徑約1.5毫米,具網紋。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生長環境

產山西,河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蘇,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及四川;生於山地路旁、村邊荒地,或栽培於舍旁。日本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日本。可供藥用及食用。

主要價值

本植物在我國栽培極廣,供藥用和香料用。入藥部分以莖葉及子實為主,葉為發汗、鎮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劑,有鎮痛、鎮靜、解毒作用,治感冒,因魚蟹中毒之腹痛嘔吐者有卓效;梗有平氣安胎之功;子能鎮咳、祛痰、平喘、發散精神之沉悶。葉又供食用,和肉類煮熟可增加後者的香味。種子榨出的油,名蘇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業用。
觀賞價值
一年生草本,夏季開淡紅色花,有芳香。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景觀套用
葉闊卵形或圓形,葉闊卵形或圓形,常用於園林景觀改造,中國南北各省區廣泛栽培。

繁殖技術

中膜低拱育苗移栽技術育苗。種子要選擇色鮮質好的良種;苗床應選避風向陽、排水順暢、地力肥沃的地塊。苗床與大田比為1∶10-15,耕翻前畝用百草枯250ml對水45kg除淨床面雜草,整地前10-15天深耕曬垡,畝施人糞尿500kg作基肥。床土熟化後整成1m寬的龜背畦。保溫育苗或直播均可在2月中旬左右播種。播種前最好用薄糞水澆透床面,播後蓋上草木灰或薄細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