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球(一種豆科車軸草屬植物)

野火球(一種豆科車軸草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野火球(學名:Trifolium lupinaster L.)是豆科車軸草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粗壯。莖直立,單生,基部無葉。掌狀複葉,通常小葉5枚;托葉膜質,大部分抱莖呈鞘狀。頭狀花序著生頂端和上部葉腋,具花20-35朵。莢果長圓形,膜質,棕灰色。種子闊卵形,直徑1.5毫米,橄欖綠色,平滑。花果期6-10月。

分布於朝鮮、日本、蒙古、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生長於低濕草地、林緣和山坡。

野火球抗寒耐旱,適口性好,飼用價值高,適於中國北方寒冷乾旱地區種植,可供建造人工草地和水土保持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圃地準備,播種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粗壯,發達,常多分叉。莖直立,單生,基部無葉,禿淨,上部具分枝,被柔毛。掌狀複葉,通常小葉5枚,稀3枚或7(-9)枚;托葉膜質,大部分抱莖呈鞘狀,先端離生部分披針狀三角形;葉柄幾全部與托葉合生;小葉披針形至線狀長圓形,長25-50毫米,寬5-16毫米,先端銳尖,基部狹楔形,中脈在下面隆起,被柔毛,側脈多達50對以上,兩面均隆起,分叉直伸出葉邊成細鋸齒;小葉柄短,不到1毫米。
頭狀花序著生頂端和上部葉腋,具花20-35朵;總花梗長1.3(-5)厘米,被柔毛;花序下端具1早落的膜質總苞;花長(10)12-17毫米,萼鐘形,長6-10毫米,被長柔毛,脈紋10條,萼齒絲狀錐尖,比萼筒長2倍;花冠淡紅色至紫紅色,旗瓣橢圓形,先端鈍圓,基部稍窄,幾無瓣柄,翼瓣長圓形,下方有一鉤狀耳,龍骨瓣長圓形,比翼瓣短,先端具小尖喙,基部具長瓣柄;子房狹橢圓形,無毛,具柄,花柱絲狀,上部彎成鉤狀;胚珠5-8粒。莢果長圓形,長6毫米(不包括宿存花柱),寬2.5毫米,膜質,棕灰色;有種子(2)3-6粒。種子闊卵形,直徑1.5毫米,橄欖綠色,平滑。花果期6-10月。4月下旬或5月上旬,當5厘米的土壤溫度穩定在10-12℃時返青,出苗不久即抽莖。

生長環境

野火球自生於乾性草原、荒地、田邊、路旁、疏林草地和灌木叢中,為原產中國黑土地帶,適應性較強的草種。野火球為寒地型牧草,喜冷涼濕潤的氣候條件。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10℃左右、最適溫度為25℃左右。幼苗和成株均耐寒。中國黑龍江省在1986年5月18日歷史上少有的晚霜中,最低溫度達零下12℃,多數植物受凍枯梢,但野火球則無任何損傷。在中國北部高寒地區,在冬季零下35℃以上的持續低溫中,即使無雪層覆蓋,也能安全越冬。
野火球為中生性植物,但也具旱生植物的特點,相當抗旱。由於根入土深,能從深層土壤中吸收水分,故在5-6月近50天少雨或無雨的旱季,均能旺盛生長。凡年降水400-500毫米的地方,生長發育均良好。在於燥的沙地和路旁石礫地,都能長成茂密的株叢。水分充足,生長更旺。不耐濕,過度潮濕或被水淹埋,很快爛根死亡。
野火球為喜光的短日照植物,在長光照下生長營養枝,短光照來臨時生長生殖枝,並迅速開花結實。南種北移或北種南移時,由於光照條件的改變,都會造成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調。在開曠的裸地上植株較低,分枝多而茁壯,在密草叢中或樹蔭下,則向上徒長,植株增高,分枝減少,甚至停留在營養生長階段而較少開花結實。野火球喜多有機質的黑土和器土層較厚的白漿土,但以黑士層深厚的草甸黑士最為適又有很強的耐瘠性,在白漿土、黃土、沙土和石礫地等都生長良好,並常見有優勢的小群。不耐鹽鹼,鹽漬化土壤地帶不能生長,但耐酸性較強,適宜的土壤pH為5-7.5。

分布範圍

分布於朝鮮、日本、蒙古、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新疆。
野火球野火球

繁殖方法

圃地準備

選地:野火球選地不嚴,非鹽漬化土壤地帶的各種土壤都能種植。退化草地、疏林灌叢草地。退耕牧地、山坡地和水土流失地等都能種植。在行道樹下和街道路旁種植,都生長良好。
整地:野火球根系發達,入土較深,種子細小,出苗又較難,所以必須有良好的整地質量。要秋翻蓄水,深耕細粑,創造疏鬆的耕土層。土壤瘠薄的地,每畝施畢腐熟的堆、廄肥1000-2000千克,供基肥用。

播種方法

野火球適宜與羊草、無芒宦麥、披鹼草等混播。混播比例為2:1或3:2,與禾草混播要體現以野火球為主,使其保持優勢地位,否則易受禾草抑制而退化。野火球大面積種植釆取直播法,播前將種子用磨米機碾磨1-2次,破除硬實。可於4月上旬至5月上旬搶墒播種。草荒地經播前除草,於6月上、中旬播種。條擢,行距30厘米單條播,或行距60-70厘米雙條播。大面積飛機播種時,可在全面整地的基礎上均勻撒播。播種量:條播每畝1-1.5千克,撒播每畝1.5-2千克。播深2-2.5厘米。

栽培技術

播後管理:播後鎮壓1-2次野火球苗期生長緩慢,不耐雜草,出苗後要及時中耕除草1-2次。土壤乾旱和缺肥時,要及時追肥和灌水1-2次。追肥以磷、鉀肥為主。要少施、勤施,以充分發揮肥效。
小苗移栽:用苗床育苗移栽,為小苗移栽。可用溫床或冷床,床內用肥土作好苗床,將經過處理的種子均勻撒播於苗床上。每2-3平方厘米保持1粒種子。苗床要濕潤,將種子播在濕土上,播後覆土1-1.5厘米。上蓋玻璃窗或塑膠薄膜,使床內溫度保持18-25℃。出苗後開窗通風,並經常澆水,至苗髙8-10厘米時移栽。栽前澆透水,以防挖苗傷根。本田整地施肥後,按15厘米×15厘米或20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挖穴澆水栽苗,其成活率可達90%以上。
大苗移栽:從異地帶根挖取成年植株,定植於本田中,為大苗移栽。大苗移裁成活率髙,成苗快,形成草層早,可提早利用,但必須在早春或晚秋,幼芽尚未萌動時挖苗。芽萌發後移栽成活率低,生長也慢。挖苗時儘量多帶土,少傷根,保證根頸完整。一般以15厘米×15厘米或20厘米×20厘米栽一穴為好。種苗不足時也可30厘米×30厘米栽一穴。要深栽,跺緊,栽後澆水,以保成活。

主要價值

飼料:野火球為有希望的優良野生牧草。野火球是車軸草屬牧草理想的育種草種,經栽培馴化,已成為經濟價值很高,具有多種用途的牧草。野生狀態的野火球,每畝可產鮮草1000-1200千克,經栽培馴化後可達1500-2000千克。野火球營養較為豐富。據中國東北農學院分析,黑龍江省四個地區產的現蕾開花期的野火球,平均粗蛋白質含量為19.8-21.5%,粗脂肪為3.4-4.3%,粗纖維為25.5-30.1%,粗灰分為6.9-9.5%,並含有較多的鈣和磷。
生態:野火球抗寒耐旱,適於北方寒冷乾旱地區種植,可供建造人工草地和水土保持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