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珠果(野仙桃)

龍珠果(西番蓮科西番蓮屬植物)

野仙桃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是西番蓮科西番蓮屬的草質藤本植物。莖柔弱且被平展柔毛;葉寬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兩面及葉柄均被絲狀長伏毛,葉上面混生少量腺毛,葉下面中部有散生小腺點;花白或淡紫色,苞片羽狀分裂,萼片長圓形,背面近頂端具角狀附屬物;漿果卵球形或球形;花期7-8月,果期翌年4-5月;

龍珠果原產西印度群島,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省地。喜高溫及陽光充足的環境,耐熱、耐瘤、耐濕,生長適溫20-30℃。對土質要求不嚴,在貧瘤的土地上也可正常生長。不用施肥,可粗放管理。常見逸生於海拔120-500米的草坡路邊。一般以播種繁殖方式為主。

龍珠果全株和果實均可入藥。味甘、酸,性平。歸肺經。可煎服,可鮮品搗敷外用。據《廣西本草選編》記載龍珠果:“清肺止咳,通淋,消腫。治肺熱咳嗽,小便混濁,癰瘡腫毒。”果味甜、將果實洗淨後可直接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珠果 
  • 拉丁學名:Passiflora foetida L.
  • 別名:假苦果、龍鬚果、龍眼果、龍珠草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金虎尾目
  • 西番蓮科
  • 西番蓮屬
  • :龍珠果
  • 分布區域:產於熱帶地區
  • 命名者及年代:foetida L.,1753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繁殖方式,栽培技術,選地,栽植,採收,主要價值,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經濟價值,化學成分,

形態特徵

草質藤本,長數米,有臭味;莖具條紋並被平展柔毛。葉膜質,寬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4.5-13厘米,寬4-12厘米,先端3淺裂,基部心形,邊緣呈不規則波狀,通常具頭狀緣毛,上面被絲狀伏毛,並混生少許腺毛,下面被毛並其上部有較多小腺體,葉脈羽狀,側脈4-5對,網脈橫出;葉柄長2-6厘米,密被平展柔毛和腺毛,不具腺體;托葉半抱莖,深裂,裂片頂端具腺毛
聚傘花序退化僅存1花,與卷鬚對生。花白色或淡紫色,具白斑,直徑約2-3厘米;苞片3枚,一至三回羽狀分裂,裂片絲狀,頂端具腺毛;萼片5枚,長1.5厘米,外面近頂端具1角狀附屬器;花瓣5枚,與萼片等長;外副花冠裂片3-5輪,絲狀,外2輪裂片長4-5毫米,內3輪裂片長約2.5毫米;內副花冠非褶狀,膜質,高1-1.5毫米;具花盤,杯狀,高約1-2毫米;雌雄蕊柄長5-7毫米;雄蕊5枚,花絲基部合生,扁平;花葯長圓形,長約4毫米;子房橢圓球形,長約6毫米,具短柄,被稀疏腺毛或無毛;花柱3(-4)枚,長5-6毫米,柱頭頭狀。
漿果卵圓球形,直徑2-3厘米,無毛;種子多數,橢圓形,長約3毫米,草黃色。花期7-8月,果期翌年4-5月。

生長環境

喜高溫及陽光充足的環境,耐熱、耐瘤、耐濕,生長適溫20-30℃。對土質要求不嚴,在貧瘤的土地上也可正常生長。不用施肥,可粗放管理。常見逸生於海拔120-500米的草坡路邊。

分布範圍

原產地:西印度群島;現廣泛分布熱帶地區。
資源分布:分布於中國福建、台灣、廣東(梧桐山(深圳考察隊1531)、仙湖植物園(徐有才1712)、沙井(張壽州0686))、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生長習性

龍珠果是食蟲植物,花托分泌帶有特殊香味的粘液,吸引逗號大的小昆蟲來吸食,結果小昆蟲被粘液黏住,一段時間後被龍珠果吸收滋養果實長大。
龍珠果的果實生的時候綠色,熟的時候黃色,果實完成成熟時,果實的甜味反而會下降,甜度降低,在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花托還沒有凋謝,這個時候果實很甜,而且味道奇香,小昆蟲往往聞到這些香味,不斷前來,結果大量小昆蟲被粘到花托上,最後被龍珠果消化掉。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秋初將採回的成熟果實,去掉果皮,用清水洗去果肉,把種子晾乾或曬乾,置通風處貯藏。翌年春季3月播種。
大面積的生產一般採用直播法,按35厘米左右開行條播,將種子均勻地播入溝里,覆土2厘米,澆水保濕。7-10天出苗。

栽培技術

選地

以排水良好、土層疏鬆而肥沃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栽植

苗高5厘米左右時,按株距10厘米定苗,並沒支柱,用竹枝或樹枝插在行間,莖蔓纏繞其上,在定苗時、生長期、始花期各追肥1次,第1次氮肥,第1次麩肥或人糞尿,第3次除施氮肥外,增施過磷酸鈣。在每次追肥前,進行中耕除草,施肥後結合進行培土。
龍珠果(野仙桃)

採收

夏末秋初採收全株,洗淨,鮮用或曬乾。秋、冬季挖取根部,洗去泥紗,曬乾。4-5月採收果實。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果味甜、將果實洗淨後可直接食用。

藥用價值

龍珠果全株和果實均可入藥。
  • 性味:味甘;酸;性平。
  •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清肺止咳。主肺熱咳嗽;小便混濁;癰瘡腫毒;外傷性眼角膜炎;淋巴結炎。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葉搗敷。也可將果實洗淨後直接食用,鮮葉洗淨後曬乾可以泡水飲用。
  • 各家論述
《南寧市藥物志》:全株:清熱,解毒,利水。治肺熱咳嗽,浮腫,白濁。敷爛腳癰瘡。
《廣西藥植名錄》:果實:潤肺,止痛。治疥瘡,無名腫毒。

經濟價值

粘液呈油性,遇水反應起泡、變得滑滑的,預測這種粘液可用用於去除角質,用於化妝品行業。

化學成分

葉及樹脂中含黃酮類化合物,已確證的有:
龍珠果(野仙桃)
龍珠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