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龍潭萬壽宮

重慶龍潭萬壽宮

重慶龍潭萬壽宮,始建於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六年(1826年)重建,是清朝時期江西人在重慶建設的江西會館。萬壽宮規模較大,為三進三院,分為上廳、中廳、下廳,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出下廳大門,有方形閱台,閱台是從河邊壘石十幾米高而建成一處平台,站在這裡,可以縱觀龍潭河和對面景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重慶龍潭萬壽宮
  • 外文名稱:Chongqing Longtan Palace
  • 地理位置:重慶市
  • 氣候類型:北溫帶
  • 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09:00-18:00
  • 景點級別:AAA
  • 門票價格:20元
  • 著名景點:乾隆行宮
景點介紹,歷史淵源,

景點介紹

重慶龍潭萬壽宮規模較大,為三進三院,分為上廳、中廳、下廳,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出下廳大門,有方形閱台,閱台是從河邊壘石十幾米高而建成一處平台,站在這裡,可以縱觀龍潭河和對面景致。萬壽宮有兩個山門,一面臨酉水河,牌樓牆上嵌有“萬壽宮”三個豎排白底藍字,整體為江西景德鎮燒制的瓷件,“文革”中被毀,現為複製。另一面臨龍潭老街,牌樓牆上鑲嵌石匾,鏤刻“豫章公所”四字,為橫向排列。“豫章”,兩字形容高大的樟樹,江西省樟樹多,漢代,在江西設立豫章郡,郡所在今南昌。南昌城至今仍稱豫章城。由此,萬壽宮也是江西會館。龍潭萬壽宮規模宏大、殿宇巍峨、恢弘大氣,是重慶目前保存基本完好的主要會館之一。
重慶龍潭萬壽宮

歷史淵源

始建於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六年(1826年)重建。在乾隆三年之前,萬壽宮在龍潭附近的梅樹,因梅樹毀於大火,遂遷建酉水河畔的龍潭鎮。萬壽宮重建捐資石碑載:“萬壽宮於乾隆戊午年自梅樹移建於此。為惟時,其風尚古,規模雖具,榱椽甚朴,且歷今近百年,風雨漂漂,不無頹敗。我等於嘉慶二十三年公議重修,吾鄉中人同街者,除損項外,另抽厘金,過道者,只抽厘頭,附近各場,往勸捐資。”江西省各府為重建江西會館積極捐資,會館記憶體的幾塊石碑,記載了江西南昌府、吉安府、瑞州府、建昌府、臨江府、撫州府等府捐銀的人頭和數額。資金籌集基本就序後,於道光四年(1824年)聚集工匠、木材、石料,於道光六年(1826年)工程告竣。萬壽宮前靠龍潭鎮主要的石板街,後臨龍潭河。隔龍潭河與大墳堡山對應,風水選擇非常考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