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就業促進“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

《重慶市就業促進“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是為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依據國家《“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和《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重慶實際,特制定的規劃。規劃期為2021—2025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就業促進“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
  • 頒布時間:2022年1月8日
  • 發布單位:重慶市人民政府
發布通知,規劃全文,

發布通知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就業促進“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現將《重慶市就業促進“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        
2022年1月8日 

規劃全文

重慶市就業促進“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
一、發展環境
“十三五”期間,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將“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建機制、強舉措、抓落實,形成了“上下聯動、分級負責、協同履職、全面盡責”的工作格局,在就業工作上取得積極進展。全市就業規模穩步增長,城鎮新增就業362萬人,超過預期目標62萬人;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合理區間;就業結構持續最佳化,就業質量不斷提高。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為促進就業提供了良好的客觀環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將“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為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提供了根本保證。我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加快建設,經濟穩中加固、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為就業長期穩定創造了良好條件;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湧現,新興創業機會日益增多;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社會性流動更加順暢,為促進就業夯實了人力資源支撐。
但也要看到,“十四五”時期就業領域也出現了新變化、新趨勢,我市就業工作面臨新矛盾、新挑戰。勞動力技能素質與高質量發展要求還不完全適應,技能人才數量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就業難”與“招工難”並存,結構性就業矛盾將更加突出。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劇,人口紅利正逐漸消失,用工成本逐漸上漲,大齡低技能勞動者將面臨更大就業壓力。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比高於全國,仍有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壓力依然較大。靈活就業人員和新業態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亟待加強,人工智慧等技術加速套用對就業的替代效應持續顯現,加之國際環境日趨複雜,對就業的潛在衝擊仍需警惕防範。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有利於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完善就業優先政策體系、強化培訓服務、注重權益保障,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容量,持續提升就業質量,著力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繼續促進重點群體就業,防範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為我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作出積極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人民至上。將實現人民民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作為奮鬥目標,實施積極就業政策,打破區域、城鄉壁壘,拓展就業政策和服務覆蓋面,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
——堅持就業優先。把穩定和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增強經濟發展對就業的拉動能力,實現就業增長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
——堅持擴容提質。兼顧就業容量、質量和結構,大力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穩定和擴大就業;更加重視日益凸顯的結構性就業矛盾,加快勞動者素質提升,加強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推動形成勞動力市場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
——堅持系統觀念。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加快破除制約就業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人力資源市場配置效率;強化政府公共就業服務職能,加強就業政策與其他政策措施的銜接配套、協同聯動,形成促進就業的強大合力。
——堅持底線思維。緊盯就業領域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聚焦重點群體、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制定更加精準有效的政策措施,因地因企因人強化分類幫扶,築牢民生底線。密切關注內外部環境影響,完善失業預警防控機制,防範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要實現以下目標:
——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城鎮新增就業3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幫扶75萬登記失業人員和40萬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保持穩定。城鄉、區域就業機會差距逐步縮小,勞動力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就業質量穩步提升。勞動報酬增加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覆蓋城鄉勞動者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勞動者合法權益得到更好保護,勞動關係保持和諧穩定,更多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
——結構性就業矛盾有效緩解。城鎮就業占比達到67%以上,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占比逐步擴大,就業結構持續最佳化。人力資源質量大幅提升,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到450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35萬人,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2年,更加匹配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需要。
——創業環境持續最佳化。創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創業服務機制更加健全,創業孵化基地(園區)數量穩步增長,創業創新活動品牌更加豐富,創業環境更加最佳化,勞動者投身創業積極性不斷增強,創業帶動就業效應不斷增強。
——就業服務更加完善。健全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村(社區)公共就業服務平台覆蓋率達到100%,公共就業服務制度和標準體系更加完善,城鄉公共就業服務標準化、信息化和便捷化水平明顯提升。
——風險應對能力明顯增強。就業領域風險監測預警和應對處置機制更加健全,失業人員保障範圍有效擴大,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困難群體得到及時幫扶,就業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專欄1  “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主要指標
指    標
2020年
2025年
年均/累計
屬性
一、就業創業
1.城鎮新增就業(萬人)
【362】
——
【300】
預期性
2.城鎮調查失業率(%)
5.7
——
<5.5
預期性
3.城鎮就業占比(%)
65.64
>67
——
預期性
4.高校畢業生年底去向落實率(%)
93.6
——
>90
預期性
5.脫貧人口務工規模(萬人)
76.1
——
>70
預期性
6.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
3.5
——
高於GDP增長
預期性
7.勞動報酬占比(%)
50.3*
——
穩步增長
預期性
二、社會保障
8.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
>95
——
>95
預期性
9.失業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548
——
610
約束性
10.工傷保險參保人數(萬人)
730
——
750
約束性
三、技能人才隊伍發展
11.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萬人次)
【162.7】
-
【150】
預期性
12.技能人才總量(萬人)
387
>450
——
預期性
13.高技能人才總量(萬人)
104
>135
——
預期性
14.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86
12
——
約束性
備註:①【 】內為5年累計數;②帶*號的為2019年數據;③勞動報酬占比是指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
三、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
(一)全面增強就業吸納能力。
強化區域就業優先政策。充實政策工具箱,加強財政、金融、投資、消費、產業等政策與就業政策協同聯動。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持續促進消費升級,帶動就業。健全就業影響評估機制,制定實施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對就業的影響,提升重大政策規劃、重大工程項目、重大生產力布局對就業的促進作用。支持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服務業和中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健全就業目標責任考核和激勵機制,建立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考核評價體系。
提高製造業就業質量。立足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加大高素質人才供給,服務於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支柱產業提質工程、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工程。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職業技能培訓深度融合,促進制造業產業鏈、創新鏈與培訓鏈有效銜接,提高從業人員收入水平,增強制造業就業吸引力,緩解製造業“招工難”問題。注重發展技能密集型產業,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延伸產業鏈條,開發更多製造業領域技能型就業崗位。推動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汽車、裝備、材料、特色消費品、生物醫藥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發展,打造更多製造業就業增長點。
擴大現代服務業就業容量。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服務業數位化,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服務供給,加快發展研發設計、交通物流、宣傳會展、法律服務等服務業,為勞動者就業提供更大空間和更多選擇。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加快發展健康、養老、育幼、文旅、家政、物業等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加強公益性、基礎性服務業供給,實現就業容量擴大。鼓勵商貿流通和消費服務業態與模式創新,引導夜間經濟、便民生活圈等健康發展,穩定開發社區超市、便利店、社區服務和社會工作服務崗位,充分釋放服務業就業容量大的優勢。
拓展農業就業空間。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政策、技術、資本、人才等要素向農村集聚,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鄉鎮、村聯動發展,大力推動農村電商、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等富民產業發展,不斷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機會。
支持中小微企業與個體工商戶穩定發展增加就業。完善促進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發展和吸納就業的政策體系,構建常態化援企穩崗幫扶機制,持續減輕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負擔;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支持力度,取消各類不合理限制和壁壘,最佳化中小微企業發展生態,支持勞動者創辦投資小、見效快、風險小的小規模經濟實體,增強就業崗位創造能力。
(二)培育接續有力的就業新動能。
促進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創業。以數位技術創新套用為驅動力,加快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打造全國領先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全球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高地,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構建“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集聚“雲聯數算用”全要素群,塑造“住業遊樂購”全場景集,打造千億級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群,擴大數字經濟領域吸納就業能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建立數字經濟領域博士後創新創業園,集聚一批專業拔尖人才,大力引進數字經濟高端人才;強化企業重要主體作用,統籌全市高校學科資源調度,培育多層次數字經濟人才,拓展數字經濟領域創新創業空間。推進傳統線下業態數位化轉型賦能,促進平台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規範健康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發展。放寬市場準入,營造寬鬆的政策環境,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將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納入就業管理服務範圍,並享受促進就業優惠政策。加快落實《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護,提高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社會保障水平。
專欄2  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人員支持保障工程
1.開展靈活就業人員就業信息服務。以個人經營、非全日制、新就業形態等靈活方式就業的勞動者,可在常住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就業登記,按規定享受各項政策和服務。建立靈活就業崗位信息發布渠道。
2.創造靈活就業崗位。鼓勵勞動者創辦小規模經濟實體,推進數字經濟、平台經濟健康發展,創造250萬個以上靈活就業崗位。
3.實施新就業形態人員技能提升計畫。推動建立150個新職業培訓基地,開發100個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和課程標準,培訓20萬名以上符合新經濟、新業態和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的新就業形態人員。
4.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制度。探索建立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制度,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措施。
(三)提高區域就業承載力。
推動“一區兩群”就業協調發展。支持主城都市區發揮創新要素集聚優勢,在創新引領上實現突破,率先實現產業升級,開拓高質量就業新領域,培育高質量就業增長極。支持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和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立足當地特色產業和基礎優勢產業,加快培育產業鏈長、帶動就業能力強的支柱產業,統籌布局新興產業,積極對接先進生產要素和創新資源搭建產業轉型平台,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協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促進就業。鼓勵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和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與主城都市區通過共建跨區域產業合作園區、發展飛地經濟等多種方式搭建承接產業轉移平台,增強承接產業轉移能力,健全區域間產業轉移合理利益分配共享機制,創造更多本地就業崗位。加快完善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和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基礎設施,提升產業集聚區公共服務效能。
實施特殊類型地區就業促進行動。貫徹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健全鞏固拓展就業扶貧成果的長效機制;持續支持脫貧地區,特別是原深度貧困區縣,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引進適合當地發展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鞏固和提升就業幫扶車間吸納就業成效,持續帶動就業增長。支持三峽庫區、武陵山區、大巴山區、革命老區等地區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帶動就業能力強、增收致富效果好的優勢富民產業,完善就地就近就業配套設施,促進當地民眾穩定就業,實現增收。推進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延伸資源型產業鏈條,培育發展接續替代產業,為當地職工轉崗就業拓展空間。
專欄3  區域就業承載力提高工程
1.擴大特殊類型地區就業容量。支持脫貧區縣建設一批勞動密集型產業園、中小企業產業園,以工代賑項目重點向脫貧區縣傾斜。支持三峽庫區、武陵山區、大巴山區建設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優勢資源基地,支持符合條件的區縣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推出一批鄉村旅遊重點村、鎮精品線路和農文旅融合項目,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2.健全縣鄉村就業促進機制。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縣域特色產業在縣域集聚發展,增強就業支撐。在農業產業強鎮、商貿集鎮、物流節點布局勞動密集型加工業,鼓勵大型商貿企業在鄉鎮布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做強現代種養業,做精鄉村特色產業,提升農產品加工流通業,最佳化鄉村休閒旅遊業,培育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和信息產業,推進電商進鄉村,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動,繁榮鄉村產業,帶動農民就業創業。
3.加強人才扶持。吸引人才向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和縣鄉村基層地區流動,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工人、管理人員和創業人才。支持少數民族勞動者、失地農民、下崗礦工、停產企業員工等困難群體就業。將更多鄉鎮和農村本地青年納入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四、增強創業帶動就業效應
(一)最佳化創業環境。
深化創業領域“放管服”改革。嚴格落實《最佳化營商環境條例》,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分類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為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按照國家標準,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健全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定期評估、排查、清理各類顯性和隱形壁壘,最大限度破除制約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持續推動減少和最佳化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探索開展“一業一證”改革,提升企業開辦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水平,建立便利、高效、有序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實行以公平為原則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
最佳化創業政策體系。實施創業帶動就業示範行動,制定更多支持初創實體發展政策,進一步降低創業成本,提升初創企業創業成功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力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完善債券、股權等融資支持工具,提高貸款便利度和政策獲得感。適當放寬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探索實施優質創業項目無抵押、無擔保貸款,建立健全市場化“天使投資”對接機制,完善創業投資生態鏈。
實現創業資源開放共享。強化大企業在市場拓展、產業鏈協調、帶動中小企業創業方面的作用,實施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專項行動,鼓勵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資源、場景、套用、需求,打造基於產業鏈供應鏈的創新創業生態。推動全市國家級和市級科研平台、科研數據、科研儀器設施、高校實驗室進一步向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開放,創造更多創業機會。促進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開放企業(項目)資源,建立項目對接機制,吸納人才創業。
(二)鼓勵引導各類群體投身創業。
激發勞動者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深入實施鄉村企業家、農村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培育3萬名農業農村企業家和致富帶頭人。實施大學生創業支持計畫、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畫。建立科研人員入鄉兼職兼薪和離崗創業制度,完善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倡導敬業、精益、專注、寬容失敗的創業創新文化。完善試錯機制,對創業失敗者提供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
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創業人才。充分利用高校雙創示範基地、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等平台,大力發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培育一批創業拔尖人才。面向有創業意願和培訓需求的城鄉勞動者開展創業培訓。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大創業人才引進力度,為高層次人才來渝創業提供便利。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創新創業人才評價體系,加強創新創業激勵和保障。
(三)提升公共創業服務能力。
打造全生態、專業化、多層次的創業服務體系。加快完善創業服務網路,加強創業服務隊伍建設,為創業者提供政策諮詢、項目推介、開業指導等服務。落實創業導師制,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支持科技領軍企業、高技能人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等到基層開展創業服務。推進創業帶動就業示範行動,積極參加全國雙創活動周、全國創新創業大賽,定期舉辦“渝創渝新”創業創新大賽、創業生態峰會等賽事活動,營造更加濃厚的創業創新氛圍。
建設特色化、功能化、高質量的創業平台載體。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相互接續的創業平台支持鏈條。打造創業型示範城市、創業就業鄉鎮(街道)、創業就業村(社區)三級創業體系。實施全市創業孵化基地改造提升工程,強化服務質量管理,提升服務孵化功能,支持大企業與地方政府、高校共建創業孵化載體,探索建設運營新模式,提高創業孵化載體利用率,創建一批國家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最佳化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布局,充分發揮雙創示範基地帶動作用。支持各區縣開闢退役軍人創業專區和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園地,依託各類產業園區建設一批返鄉入鄉創業園。建設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加強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基地等孵化載體建設。推進大創谷建設,服務科學城發展。加強與國家部委共建,提升留學人員創業園品質。
專欄4  “渝創渝新”創業促進就業工程
1.創業加速計畫。每年遴選20—30個優質創業項目進行“1對1”跟蹤扶持。
2.創業型載體創建計畫。創建2個全國創業型示範城市,評選5個市級創業型城市、20個市級創業就業鄉鎮(街道)、50個市級創業就業村(社區)、5個西部創業實訓中心。市級創業孵化基地達到120個,創建4個國家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3.建設環大學創新生態圈。規範市級眾創空間的建設與管理,實行績效評價機制,提供更多創業工位,聚集更多初創企業和創業團隊。
4.返鄉入鄉創業園發展計畫。培育返鄉入鄉創業產業集群,整合建設一批返鄉入鄉創業園,完善服務功能。
五、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
(一)持續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
拓寬高校畢業生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畫,結合國家重大戰略和我市產業布局,加快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和智慧型化新興產業提速發展,創造更多有利於發揮高校畢業生專長和智力優勢的知識技術型就業崗位,帶動更多高校畢業生到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技術、新能源及智慧型網聯汽車等行業領域就業創業。實施高校畢業生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畫,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大力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計畫,圍繞推進鄉村振興、加強社會治理等,擴大農業技術、基層教育、醫療衛生、社區服務等領域就業空間。健全高校畢業生留渝來渝就業創業政策體系,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
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品質。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和就業創業指導,加大在校生實習和畢業生就業見習組織力度,開展大規模、高質量高校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發布重慶高校各專業畢業生年底去向落實率,引導高校建立“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合理調整招生計畫和培養方案。在高校推行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完善全員推進就業的運行機制。加強高校畢業生職業發展諮詢和就業心理諮詢服務,強化擇業就業觀念引導,推動積極理性就業。對接全國智慧型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化平台,建好用好重慶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完善“線上+線下”“公共+市場”就業服務模式,健全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服務機制和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機制,將留學回國畢業生納入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範圍。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多渠道搭建職業指導、職業培訓、實習見習、創業實踐平台,強化就業服務。
專欄5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工程
1.大學生就業支持計畫。開展大中城市聯合招聘、“24365校園網路招聘”“千校萬崗”中小微企業專場招聘等系列活動,實施千校萬崗啟航青春大學生就業服務行動,每年舉辦市級雙選會不低於200場次,以不低於5∶1的比例為畢業生提供崗位。對高校畢業生開展全方位就業幫扶,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實名制就業服務,確保高校畢業生年底去向落實率達到90%以上。
2.基層就業領航計畫。全力做好國家和地方基層就業專項計畫招錄工作,鼓勵畢業生主動到基層和邊遠地區建功立業,統籌實施農村教師特崗計畫、“三支一扶”計畫、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和農技特崗計畫等高校畢業生基層服務項目,選拔派遣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確保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人數在70%以上。開展“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評選及宣傳活動。
3.崗位拓展與能力提升計畫。指導國有企業健全公開、競爭、擇優的市場化招聘制度。開發一批社區服務、科研助理、社會組織就業崗位。支持大學生參軍入伍,提高高校畢業生新兵補充比例。持續舉辦大學生求職招聘大賽和創業大賽,提升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在重點產業和行業建立畢業生就業實踐基地50個,滿足重點產業和行業的人才需求。
4.大學生創業扶持計畫。完善創業幫扶政策,在高校建成30個市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立高校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平台,促進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更好服務重慶經濟社會發展。
(二)高度重視城鎮青年就業。
為城鎮青年創造多樣化就業機會。聚焦城鎮青年(主要包括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城鎮失業青年、轉崗青年職工等,下同),完善就業支持體系。結合平台經濟、共享經濟、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推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深度融合發展,創造更多適合城鎮青年的就業崗位,帶動更多城鎮青年到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領域就業創業,激發城鎮青年就業創業活力。緊扣我市經濟發展需要和人力資源市場需求,完善人力資源需求發布、要素配置、協同發展機制,支持城鎮青年到人才緊缺領域就業。
增強城鎮青年職業發展能力。發揮就業創業服務機構、產業企業園區、青年之家、青年活動中心等各類平台作用,支持城鎮青年參加職業指導、職業體驗、創業實踐、志願服務等活動。探索組織青年職業訓練營、就業訓練工場,打造適合城鎮青年特點的就業服務模式,暢通信息服務渠道,提高擇業精準度。將技能競賽與技能培訓有機結合起來,在職業競賽和技能培訓中增強青年職業發展、職業轉換能力。
強化城鎮青年就業幫扶。實施青年就業啟航計畫和百萬青年就業促進計畫,舉辦“成渝雙城青才計畫”線上線下就業服務季等就業服務活動,圍繞大數據、電子商務等前沿領域創新舉辦青創訓練營。對長期失業青年開展實踐引導、分類指導和跟蹤幫扶,將勞動精神、奮鬥精神融入指導和實踐,引導青年自強自立。對困難失業青年提供就業援助。
(三)促進退役軍人就業。
支持退役軍人自主就業。健全退役軍人就業支持體系,促進退役軍人多渠道就業。匯集各類適合退役軍人就業的崗位資源,適時調整退役軍人就業崗位目錄,鼓勵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吸納退役軍人就業。實施“兵支書”協同培養工程,引導退役軍人在鄉村就業創業。對接國家平台,建設全市統一的退役軍人就業信息平台,建立完善退役軍人就業實名台賬,強化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就業服務功能,為退役軍人提供精準就業創業服務。推進各級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設立退役軍人服務視窗,定期組織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活動;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相關社會組織為退役軍人提供免費或優惠就業服務。建立失業退役軍人常態化就業幫扶援助機制,促進失業退役軍人儘快就業;對年齡偏大、難以通過市場渠道就業的退役軍人,開發公益崗位進行過渡安置。建立退役軍人就業形勢定期綜合會商評估機制,開展退役軍人就業統計調查,加強就業動態監測預警。
(四)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支持農村勞動力就業。健全統籌城鄉的就業政策體系,建立健全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發揮勞務經紀人和駐外勞務辦事機構服務、引導作用,積極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外出就業、就近就地就業。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產業發展,合理引導產業梯度轉移,創造更多適合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崗位。培育一批有地域特色、行業特徵、技能特點,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效果好的勞務品牌。加大以工代賑實施力度,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廣泛組織當地農村勞動力,優先吸納農村低收入人口參與工程建設以及建成後的維修養護,並及時足額發放以工代賑勞務報酬。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完善城鄉雙向流動的戶口遷移政策,確保外地和本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一致,推動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具有落戶意願的農業轉移人口便捷落戶。開展新生代農民工就業適應性培訓,促進其有序融入城市生活。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城鎮建設用地年度指標分配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和提供保障性住房規模掛鈎的政策。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承包地、宅基地、集體資產等權益,健全農戶“三權”市場化退出機制和配套政策。提高農業轉移人口享有的子女義務教育、醫療、社會保險、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其全面融入城市。
健全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幫扶長效機制。重點關注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支持建設一批就業幫扶車間、就業幫扶基地等載體,完善創業扶持政策,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合理開發公益性崗位進行兜底安置,確保脫貧民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
專欄6  勞務品牌創建及鄉村振興就業增收工程
1.勞務品牌發現培育計畫。廣泛開展摸底調查,發現一批有一定知名度、從業人員規模大、未固定品牌名稱的勞務產品,引導形成勞務品牌。深入挖潛細分行業工種的用工需求,打造一批中高端技能型、高品質服務型、文化型、民生保障型勞務品牌。打造培育3—5個全國性勞務品牌,每年評選10個市級勞務品牌,實現“一區縣一品牌”。
2.勞務品牌發展提升計畫。加強勞務品牌技能帶頭人培養,多形式開展勞務品牌從業人員就業推薦活動,加強用工信息對接。健全勞務品牌質量誠信評價體系,支持行業協會、商會實施勞務品牌信用承諾準入制度,鼓勵第三方機構開展勞務品牌質量誠信和社會責任評價。
3.勞務品牌壯大升級計畫。依託返鄉入鄉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等創業載體,支持有條件的區縣建設勞務品牌特色創業孵化基地。發揮特色資源、傳統技藝和地域文化等優勢,培育勞務品牌龍頭企業。推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產業集聚、定位鮮明、配套完善、功能完備的勞務品牌特色產業園區。
4.做好勞務品牌宣傳推廣。定期開展勞務品牌徵集,組織勞務品牌競賽,推選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勞務品牌項目,推出勞務品牌創立人、傳承人、領軍人以及形象代言人等典型人物。開展勞務品牌展示交流活動,舉辦勞務品牌專業論壇。
5.“鄉村振興”就業創業增收計畫。堅持開發式幫扶和就業援助,脫貧人口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規模保持在76萬人以上。完善統籌城鄉的就業政策和服務體系,培育40個農民工勞務培訓基地,新增40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基地,累計建成60個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駐外勞務辦事機構服務範圍覆蓋到外出農民工就業10萬人以上規模的所有地級市。
(五)保障殘疾人就業。
完善殘疾人就業支持體系。加強殘疾人勞動權益保障,優先為殘疾人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鼓勵用人單位採取積極措施,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吸納殘疾人就業。對吸納殘疾人就業較為集中的就業用人單位,加大財政、稅收等方面支持力度,穩定殘疾人就業崗位。將就業困難的殘疾人優先納入公益性崗位過渡安置,實現就近就便就業。將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範圍,加大扶持力度,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辦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服務機構。
(六)做好其他群體就業工作。
強化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健全就業援助制度,完善就業援助政策,鼓勵企業吸納困難人員就業。完善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辦法,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對零就業家庭人員等困難群體提供“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細化服務,加強就業幫扶效果的跟蹤與評估,千方百計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合理設定公益性崗位,強化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勞動能力處於失業狀態的成員兜底幫扶就業。
促進其他群體就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做好大齡勞動者就業幫扶和權益保護,制定完善保障措施,及時提供就業創業服務、技能培訓等支持。持續做好產業結構調整、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中的人員轉崗再就業。
專欄7  “就在山城”就業扶持工程
1.困難群體就業援助計畫。加大企業吸納困難群體就業的扶持力度,規範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暢通進出通道。完善就業援助制度,實施精細化的分類幫扶和實名制動態管理,縮短長期失業者失業周期。幫扶75萬登記失業人員、40萬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2.特定群體就業幫扶計畫。建立特定群體就業幫扶台賬,實施“一對一”精準幫扶。舉辦殘疾人、女大學生等特定就業群體專場雙選會,確保提供崗位比不低於5∶1。
3.異地扶貧搬遷民眾就業幫扶計畫。在萬人以上大型安置區,建設就業服務站或專門服務視窗,掌握搬遷民眾就業需求、意願和技能等情況,做到動態精準幫扶。推廣“就業幫扶直通車”系統,積極開展線上就業推薦服務,為搬遷民眾提供更多崗位選擇。開展培訓進安置區活動,集中組織技能培訓,提升搬遷民眾就業能力。
六、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
(一)大規模多層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完善職業技能培訓政策體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著力完善培訓、使用、評價、激勵機制,持續增強技能人才發展動力和創新創造活力,以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為主要供給,以政府補貼培訓為有益補充,以公共實訓基地、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行業企業等為主要載體,以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為主要形式,構建資源充足、布局合理、結構最佳化、載體多元的培訓組織實施體系,持續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探索“網際網路+”“智慧型+”培訓新形態,推動培訓方式變革創新。
分類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推行重慶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實施面向企業職工、重點群體的專項培訓計畫。全面推廣套用“智慧型就業培訓平台”,深入實施創業培訓“馬蘭花計畫”,按需開展特色職業(工種)培訓。創新職業培訓方式,實行基本職業培訓包制度,開發重點職工、新興工種培訓標準,建立急需緊缺職業目錄編制發布制度,推廣套用“網際網路+”培訓和監管模式,增強職業培訓的效果。廣泛開展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實施“智慧型+技能”高新技能人才新職業培訓。強化安全生產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安全生產素質。
實現培訓供給多元化。有效發揮公共實訓基地、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行業企業等培訓載體作用,推動培訓市場全面開放,加強企業、學校、行業協會、工會等多方聯動培訓,有效增加培訓供給。健全政府購買培訓機制,遴選優質培訓機構,開展高質量培訓。
切實提升培訓質量。引導培訓資源向市場急需、企業生產必需等領域集中,動態調整培訓項目目錄。加強緊缺職業工種培訓,最佳化職業技能培訓資金管理,實現培訓補貼直達企業和培訓者。建立完善培訓信息發布、質量評價和監管機制。探索建立個人培訓賬戶,形成勞動者職業技能電子檔案,實現與就業、社會保障等信息聯通共享。
提高勞動者職業素養。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鼓勵勞動者通過誠實辛勤勞動、創新創業創造過上幸福美好生活。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勞動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創業觀,培養敬業精神和工作責任意識。推進新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提高產業工人綜合素質。
(二)構建系統完備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推動職業技術教育提質培優。突出職業技術教育類型特色,深入推進改革創新,最佳化機構和布局。實施現代職業技術質量提升計畫,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高質量職業技術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和特色優質專業。健全技能人才教育培養與產業發展聯動機制,增強技能人才教育培養前瞻性。提升職業技術教育質量,最佳化高校學科專業布局,推進專業升級和數位化改造,及時減少、撤銷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持續實施“巴渝工匠”發展計畫,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建設一支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適應現代化經濟體系、具備較高職業技能和道德素質、結構比較合理的勞動者隊伍。
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推動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水平大學開放教育資源,完善註冊學習和彈性學習制度。健全終身教育學習成果轉換與認證制度,探索開展“學分銀行”以及學分積累轉換工作。促進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暢通在職人員繼續教育與終身學習通道。規範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積極發展線上教育,完善線上、線下課程學分認定和轉換機制。積極發展城鄉社區教育。
深化技能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機制,逐步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定期開展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活動,完善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暢通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及技能人才的職業發展通道。
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引領作用。完善市級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創新推進職業技能競賽舉辦模式,打造職業技能競賽品牌,適時舉辦“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努力將重慶建設成為中西部職業技能競賽中心,引領和帶動全民職業技能水平提升。
專欄8  “巴渝工匠”全民技能提升工程
1.巴渝工匠發展計畫。舉辦“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全國新職業技能大賽、“巴渝工匠”杯等職業技能競賽。輻射帶動100萬人才參賽,培養高技能人才5萬人以上。建成中國(重慶)康養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暨老年養護中心項目,實施創業培訓“馬蘭花計畫”,推動建立50個“智慧型+技能”人才孵化空間、20個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基地和50個市級集訓基地、25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50個市級培訓基地、25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75個市級首席技能大師工作室、125個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2.終身職業技能提升計畫。開展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40萬人次。推動建設中國(重慶)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二期工程,規劃建設250個公共培訓(實訓)機構,開展補貼性技能培訓150萬人次。
3.技工教育質量提升計畫。推動將技工院校納入職業教育統一招生平台,動態調整專業目錄,穩步擴大招生規模。開發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和一體化課程規範,開展對接世界技能大賽標準專業課程改革項目。組織開展技工院校校(院)長和一體化師資培訓。逐步推動符合條件的技師學院納入高職序列,規劃建設5個區域性技工教育集團、10個行業性技工教育集團、5—10個產教融合發展基地。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示範機構建設和職業培訓包開發。
4.推進制造業產訓融合。聚焦製造業轉型升級需要,選取重點製造業企業開展產訓融合試點,促進制造業產業鏈與培訓鏈有效銜接。健全企業利用公共實訓基地開展培訓實訓有關制度,推動企業與公共實訓基地共享培訓實訓資源。
七、健全公共就業服務和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體系
(一)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力。
加快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化建設。合理配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和設施設備,加強職業指導人員、職業信息分析師、創業指導人員、勞動保障協理員等專業化隊伍建設。加強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台建設,打造一批充分就業區縣、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探索建立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基地。
加快公共就業服務標準化建設。研究制定我市就業創業服務標準化總體規劃和工作方案,制定包含視覺識別、平台建設、核心流程、業務規範、檔案管理、服務評價等內容的就業服務標準體系,實現全市區縣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平台標準化。
加快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加快就業服務智慧化升級,推動就業服務向移動終端、自主平台延伸,打造集政策解讀、業務辦理等於一體的人工智慧服務模式,逐步實現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健全重慶市與勞務輸入輸出省(區、市)信息互通協調機制,加強勞動力跨區域精準對接。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實現就業管理和服務全程信息化。
專欄9  “智慧型就業”服務質量提升工程
1.智慧型就業服務能力提升計畫。運營推廣“智慧型就業”信息系統,實現智慧人力資源市場全覆蓋、智慧型自助終端設備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平台全覆蓋;拓展網上服務平台、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等渠道,推動線上網際網路服務和線下實體點服務深度融合。培育100個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基地,創建100個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村(社區)。
2.直播招人招才智慧型服務提升計畫。建設立足重慶、輻射全國的“重慶英才·職等您來”國家級網路直播帶崗招人招才公共服務基地,提供500萬個以上就業崗位。在市內高校和企業人才需求較集中的區域設立直播分中心,在市外人才需求較集中的省(區、市)設立直播分基地,打造國家級網路直播招聘服務品牌。
3.就業崗位智慧型調查計畫。運用大數據手段,調查各類用工主體崗位空缺和用工需求,細分區域、行業等分析崗位空缺及招聘需求等情況,促進供需有效匹配,發布公共人力資源市場就業崗位需求。
(二)最佳化公共就業服務機制。
推進公共就業服務更加便民化。健全戶籍地、常住地、參保地、就業地公共就業服務供給機制,推進就業創業政策諮詢、就業失業登記、職業介紹等服務覆蓋全體城鄉勞動者。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在註冊地、經營地、用工地免費享受勞動用工諮詢、招聘信息發布等服務。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向農村延伸,實現城鄉公共就業服務便利共享。
推進就業服務主體和服務方式多元化。引導社會力量廣泛深入參與就業服務,推動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與社會民營機構合作。支持民辦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提供公益性就業服務,探索建立就業指導專家、創業指導專家等志願者團隊提供靈活性就業創業服務。組織動員各類群團組織參與提供公共就業服務。根據不同勞動者的自身條件和服務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和解決方案。
推進就業創業宣傳活動。實施“就在山城·渝創渝新”宣傳計畫,定期開展就業創業政策進基層宣傳等活動,組織開展典型就業創業人物、帶動就業突出貢獻集體等評選,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就業創業氛圍。
專欄10  “強基提力”就業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1.勞動力市場、人才市場、零工市場建設計畫。支持各區縣因地制宜地建設一批勞動力市場,支持零工較多的區縣建設一批零工市場。結合重慶產業結構,建設一批專業性人才市場。
2.就業服務基層基礎能力提升計畫。在人口密集的自然村和社區設定就業服務工作站,健全“15分鐘就業服務圈”。支持有條件的高等學校、職業學校、技工院校開設相關學科專業,對公共就業服務人員開展專項培訓。組建就業專家服務團,開展服務下鄉、巡迴指導等活動,引導專業力量下沉。
3.職業指導服務提升計畫。建成職業指導服務線上平台,建立職業指導專家庫,開展網路主播、職業指導等培訓,舉辦職業指導模擬大賽。提供職業指導服務300萬人次,職業介紹成功100萬人次,建成職業指導工作室10個。
4.健全重點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機制。建立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設立重點企業就業服務專員,實時對接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及用工需求,建立企業用工需求台賬,持續構建“市場常態保障、蓄水池旺季應急、預備制節點兜底”的三級人力資源供給模式,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全面保障”的產業用工保障體系。
5.就業服務站點建設計畫。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工業園區、車站、商圈、景區等人員集中區域設立公共就業服務站或服務視窗100個,為民眾及時提供政策諮詢、業務辦理等“一站式”服務,使有就業意願和就業能力的搬遷民眾都能得到便捷的就業服務。依託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企業等市場主體開展專項活動,加強農村勞動力、返鄉創業農民工培訓,為民眾提供集中就業幫扶,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
6.就業創業隊伍培訓計畫。建立完善市級就業創業專家庫和線上諮詢平台。開展就業工作隊伍培訓,每年參訓人員在1000人次以上,實現就業創業指導人員全部持證上崗。
(三)建設高標準人力資源市場體系。
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人力資源服務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供精準專業服務。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業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和產品創新,大力發展人力資源管理諮詢、高級人才尋訪、人才測評等高技術、高附加值業態。實施人力資源服務業領軍人才培養計畫。推動全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鏈向中高端發展。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與公共就業服務和人力資源服務。
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業平台建設。搭建多層次、多元化的人力資源線上線下供需對接和交易平台,支持中國·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發展,推進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構建國家、市、區縣三級產業園梯次發展格局。推動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1—2家、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10家、區縣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若干家。打造1—2家國家級人力資源市場,配套建設一批市級、區縣級人力資源市場。
加強人力資源服務名優企業培育。實施人力資源服務龍頭企業培育計畫,推動人力資源服務與金融資本深度融合,積極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人力資源知名企業。實施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區縣、進園區、進企業專項行動,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業服務產業、服務企業、服務就業的積極作用。鼓勵骨幹企業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提升全市人力資源服務供給水平。到“十四五”末,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達3500家,從業人員達3.5萬人,就業和流動人數達500萬人次,力爭培育1—2家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上市。
提高人力資源市場規範化水平。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管理信息化建設,推進人力資源服務信息數據整合,建成覆蓋本地的求職人群資料庫和輻射全國的人力資源引入網路體系。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標準化建設,探索創立新業態領域服務標準。加強人力資源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信用等級分類評定辦法。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守法誠信經營。
專欄11  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工程
1.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千億躍升”計畫。大力培育人力資源服務市場,力爭培育1—2家優質人力資源服務上市企業,全市人力資源服務營業收入達到1500億元。
2.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建設計畫。全市累計建成10家左右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應明顯、輻射帶動力強的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規劃建設中國·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二期項目。
3.人力資源服務“領軍人才”培養計畫。建立國家級、市級、區縣級三級HR(人力資源)能力大賽體系,打造有較強影響力賽事品牌3個。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選拔。人力資源服務從業人員達到3.5萬人以上,其中產業領軍人才達到100人左右。
4.人力資源服務標準化建設計畫。結合行業發展前沿和重點領域,形成10個左右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相關標準。
5.人力資源市場誠信主題培育計畫。開展誠信示範機構遴選,入庫市級誠信示範機構150家以上、國家級誠信示範機構30家以上。
八、持續最佳化就業環境
(一)改善勞動者就業條件。
合理增加勞動報酬。最佳化收入分配製度,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設公平效率兼顧、激發就業活力的收入分配體系。定期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完善企業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工資支付保障長效機制。建立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實現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和行業人工成本信息指導制度並軌。完善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和工資總額管理政策,依法加強對國有企業工資內外收入的監管。健全勞動、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改革完善體現崗位績效和分級分類管理的事業單位薪酬制度。規範勞務派遣用工行為,保障勞動者同工同酬。
營造良好勞動環境。開展工傷預防工作,建立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持續加強礦山、冶金、化工等重點行業領域塵毒危害專項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推動簡單重複的工作環節和“危繁髒重”的工作崗位儘快實現自動化智慧型化替代。
完善勞動者社會保障。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持續實施全民參保計畫,提高勞動者參保率。加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力度,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
(二)促進平等就業。
暢通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渠道。深化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健全協調銜接的流動政策和交流合作機制,構建市場化配置和自由流動機制,加快形成合理、公正、暢通、有序的社會性流動格局。深化用人制度、檔案服務改革,暢通有序流動渠道。拓寬技能人才上升通道。完善評價激勵機制,拓展基層人員發展空間,加大對基層一線人員的激勵力度。
努力消除就業歧視。建立勞動者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就業機制,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逐步消除民族、種族、性別、戶籍、身份、殘疾、宗教信仰等各類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或就業歧視,增強勞動力市場包容性。保障婦女在就業創業、職業發展、技能培訓、勞動報酬、職業健康與安全等方面的權益,為因生育中斷就業的女性提供再就業培訓等公共服務。引導用人單位積極承擔生育友好的社會責任,鼓勵用人單位制定有利於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關係的措施,依法協商確定有利於照顧嬰幼兒的靈活休假和彈性工作方式。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和聯契約談機制,及時糾正含有歧視內容和不合理限制的招聘行為。
(三)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紮實做好勞動權益保障。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規範招聘行為,強化勞務派遣用工監管。健全勞動契約制度,鼓勵企業與勞動者簽訂長期或無固定期限勞動契約。督促企業依法落實工時制度,保障勞動者休息休假權益。完善欠薪治理長效機制,持續推進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推進智慧勞動保障監察系統建設,強化大數據分析能力和監控預警功能,提高勞動保障執法效能。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穩妥推進集體協商制度,加強企業民主協商機制建設,推進勞動關係治理制度和方法創新。提升勞動用工管理水平,持續推動勞動契約制度落實,以中小企業和農民工為重點,鞏固提高勞動契約簽訂率和履約質量。積極開展“和諧同行”能力提升行動,深入推進AAA級和諧勞動關係企業評定覆核工作,加強優秀和諧企業典型宣傳,組建市級和諧勞動關係專家庫和專業服務隊,為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提供專業化指導服務。開展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活動,建設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縣。創新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制,加強調解仲裁隊伍建設和信息化建設,推進“網際網路+調解仲裁”。
(四)加強就業交流合作。
深化川渝就業協同。推動川渝兩地公共就業綜合服務平台共建,求職用工、就業監測、重點群體就業等大數據信息共享,實現就業服務跨區域通辦。探索建立創業孵化基地共享合作交流機制,共享創業導師庫、項目庫資源。推動兩地互設勞務辦事機構,打造勞務品牌,深化農民工服務協作。加強兩地和諧勞動關係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地區合作,健全兩地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協作機制,強化勞動保障執法辦案聯合聯動。
積極開展對外合作。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資源,有效激活重慶人力資源市場。加強與其他省(區、市)的交流合作,持續推進魯渝勞務協作工作。
專欄12  “同頻共振”就業創業協同發展工程
1.“智匯巴蜀”大學生就業創業活動專項。打造川渝大學生就業創業競賽品牌,聯合舉辦“大創慧谷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求職大賽等系列競賽活動。開展競賽活動10場次以上,服務川渝大學生就業創業10萬人次以上。
2.川渝就業信息一體化建設。採用省市級總對總模式,建設完善川渝就業信息共享協同平台,支持資料庫、接口、文檔等多種形式互動,為兩地就業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提供支撐。川渝兩地人力社保部門共享求職用工、就業監測、重點群體就業等大數據信息。
3.川渝就業創業協同發展計畫。川渝聯合開展就業創業活動周、就業協同發展峰會、創業項目推介會、職業培訓交流會等互訪交流活動25場以上。建立川渝創業孵化基地共享合作交流機制,共建公共就業綜合服務平台。推動川渝兩地互設勞務辦事機構,深化農民工服務協作。
九、防範化解失業風險
(一)健全監測預警機制。
完善就業失業統計監測調查體系。構建覆蓋勞動力市場、企業用工主體和勞動者個體的就業失業監測網路,最佳化調查方案、擴大樣本規模,強化巨觀經濟、網路招聘、社保參保、鐵路客運和移動通信等大數據運用,全面反映就業增長、失業水平、市場供求狀況。探索建立新就業形態統計監測機制,強化網路零售、移動出行、線上教育培訓、網際網路醫療、線上娛樂等新就業形態平台用工監測。增強風險預警預判能力。健全就業形勢科學研判機制,組建專業諮詢團隊,開展就業重大問題研究,加強對重點區縣、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崗位動態變化監測,及時分析研判就業市場變化,提升形勢感知、分析研判和科學決策水平。完善企業規模裁員減員及突發事件報告制度,定期開展風險評估,適時發布失業預警信息。研究建立公共衛生、自然災害等重大突發事件影響就業的監測應對機制。推動區縣政府進一步完善失業風險預警制度。
專欄13  就業失業監測預警能力提升工程
1.完善全市勞動力資源信息庫。健全跨區縣、跨部門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機制,將全市勞動力資源信息採集入庫,加強與社會保險、勞動關係、全市人口信息之間的數據比對聯動,積極與全國勞動力資源信息庫聯網,實現信息動態更新。
2.健全就業監測體系。加強移動通信、網路招聘、工業用電、企業徵信等大數據套用,健全就業大數據監測網路。選取一批有代表性的區縣,建立定點下沉、信息直報的監測點聯絡制度,跟蹤經濟運行,就業失業、工資收入、勞動者流動等變化趨勢。定期發布區縣就業工作熱力指數、重點行業就業景氣指數。
3.健全失業動態監測機制。最佳化監測企業樣本結構,細分企業規模、性質等,定期分析崗位變化情況,研判企業減員風險。
4.完善勞動力調查制度。擴大勞動力調查樣本,按月做好區縣調查失業率統計工作,加強勞動參與率、年齡等結構化數據挖掘。
5.建立就業崗位調查制度。開展就業崗位調查試點,按月調查各類用工主體崗位空缺和用工需求,細分區域、行業等分析崗位空缺及招聘需求情況,逐步建成就業調查制度,定期發布就業需求預測報告。
(二)全面加強風險應對處置。
健全失業風險應對機制。健全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機制,暢通信息交換渠道,建立跨層級、跨部門、跨區縣的失業風險協同應對機制。完善失業風險應急預案,建立就業風險儲備金和分級回響政策儲備庫,有效防範化解失業風險。允許困難企業在與職工協商一致基礎上,採取依法調整工時、薪酬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指導企業依法依規裁員。
完善失業保障體系。穩步擴大失業保險覆蓋範圍,最佳化簡化失業保險金申領流程,推行網上辦理,提高政策受益率。合理確定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標準,適當採取“低保漸退”等措施,增強失業人員、困難人員就業意願和穩定性。暢通失業人員求助渠道,建立失業人員常態化幫扶機制,實現失業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生活保障聯動。
積極應對人工智慧等技術套用對就業的影響。持續加強人工智慧發展情況的跟蹤監測,科學評估相關產業對就業的影響。逐步建立人工智慧對就業影響的協同應對機制,構建不同行業、不同業態間的轉崗機制,加快勞動者知識和技能更新速度,積極開展人工智慧套用適應性、儲備性培訓,提升人工智慧等智慧型化技術通用技能,充分放大其就業創造效應。及時對受人工智慧影響的失業困難人員開展就業援助。
十、實施更加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促進就業工作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各級就業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將促進就業納入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點工作範疇,細化目標措施,明確任務分工,壓實工作責任,加強督導考核,形成工作合力。
(二)強化資金保障。
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最佳化就業補助資金的適用範圍和支出結構,用好失業保險基金,加強資金監管,提高使用效率,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拓寬資金渠道,引導帶動社會資本在返鄉入鄉創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術教育、就業服務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三)強化工作落實。
鼓勵各區縣和相關部門創新工作方式,積極探索多種務實有效的落實措施,著力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和制度性成果。做好規劃實施的年度評估、中期評估和終期評估工作。加大對就業工作先進區縣激勵,調動各方積極性。廣泛開展宣傳,正確引導社會預期,營造促進就業創業的良好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