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的意見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重慶直轄以來,全市商貿業和物流業加快發展,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聚集輻射功能明顯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商品銷售總額、商業增加值、物流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翻了一番,大商圈、大市場、大企業在西部地區領先。物流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加快,國際物流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至19%。總體上完成了“打基礎、建平台、增後勁”的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的意見
  • 性質:意見
  • 發布單位:重慶市人民政府
  • 文號:渝府發〔2013〕13號
渝府發〔2013〕13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直轄以來,全市商貿業和物流業加快發展,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聚集輻射功能明顯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商品銷售總額、商業增加值、物流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翻了一番,大商圈、大市場、大企業在西部地區領先。物流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加快,國際物流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至19%。總體上完成了“打基礎、建平台、增後勁”的任務,邁出了“求突破、上台階、大發展”的堅實步伐。但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市商貿設施和物流設施還不夠完善,商貿業和物流業經濟規模還不夠大,產業集聚能力還不夠強,流通現代化水平還不夠高,城鄉、區域商貿物流發展水平差異大,離建成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還有較大差距。
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39號)和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現就加快建設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提出如下意見。
一、重要意義
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是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設萬商雲集、四通八達的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對於支撐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建設和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建設,通過構建大商貿、大物流、大市場、大開放的格局,形成長江上游地區人流、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聚集輻射中心,有利於推進我市城市化進程,逐步增強重慶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區域影響力;有利於強力支撐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建設,進一步增強聚集輻射帶動功能;有利於發揮商貿物流基礎和先導產業的作用,最佳化配置社會資源,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各產業聯動發展;有利於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利於服務和改善民生,保障市場供應,促進和擴大就業,帶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二、目標定位
(一)總體思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落實市第四次黨代會部署,以“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為總任務,以轉變商貿物流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便民利民為目的,大力實施城鄉商貿物流一體化、集群化、專業化和現代化發展戰略,著力建設大商圈,培育大市場,發展大物流,搞活大企業,實施全覆蓋,努力構建長江上游地區會展之都、購物之都、美食之都和西部國際物流中心。
(二)基本要求。堅持統籌城鄉發展,著力推進城鄉、區域一體化;堅持增總量與調結構並舉,提升服務業質量和效益;堅持民生優先與服務業發展並舉,統籌推進大型商貿物流集聚區與城鄉便民店建設;堅持傳統商貿物流業與專業化、現代化商貿物流業並舉,推進信息化與商貿物流業融合發展;堅持商貿物流業與工業化、其他現代服務業並舉,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三)建設目標。
――實現三個翻番。到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翻一番,達到8000億元,年均增長15%;商品銷售總額翻一番,達到24000億元,年均增長16%;物流業增加值翻一番,達到1200億元,年均增長15%。
――建成三大集群。到2017年,建成城市核心商圈集群,全市建成50個城市核心商圈,其中零售額100億元的大商圈13個、500億元的3個;建成專業大市場集群,百億級大市場達到20個以上;建成物流產業集群,形成物流基地(園區)8個。
――促進三個提升。提升商貿物流專業化和現代化水平。到2017年,連鎖化率突破40%,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降低到17%左右,外來消費占比突破40%;電子商務、商品配送體系發達,城市核心商圈、大型專業市場、物流基地、大中型商貿物流企業信息化裝備水平顯著提高,商品追溯系統、農產品冷鏈系統明顯改善。提升商貿物流主體的競爭力。到2017年,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達到11000家,其中百億級商貿流通大企業12家左右,重慶商社集團力爭進入千億級大企業行列。提升便民商業的普及率。便民便利的社區便民商圈、重點集鎮商圈實現全覆蓋,村級農家店綜合服務功能顯著提升,農超對接、農餐對接、農校對接、農企對接高效暢通;商貿服務業從業人員突破400萬人,在全市非農行業中繼續保持第一位。
通過5年的努力,全面建成萬商雲集、四通八達的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實現流通現代化。到2020年,基本建成有影響力的全國重要商貿物流中心。
三、空間布局
順應新疆―中亞、東協泛亞鐵路網路、亞歐大陸橋、“渝新歐”等國家級對外戰略通道規劃建設,依託國家內陸口岸城市和兩江新區開放平台建設、城鎮化加快發展和長江上游綜合交通樞紐日趨形成等機遇,加快建設商貿物流設施,完善主城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區縣(自治縣)、鄉鎮四個層級商貿設施空間布局,加快建設國家級物流樞紐、市級物流樞紐、地區級物流樞紐、專業物流園區和城市配送中心五大物流空間布局體系,聯動四川省建設完善成渝商貿物流功能區,逐步構建起層次分明、特色突出、規模適度、布局合理、結構最佳化、功能完善的現代商貿物流設施網路。
(一)完善主城區商貿物流布局。結合內環區域舊城改造和大型專業市場搬遷調整,布局發展現代都市商業和現代物流業,提升核心商圈檔次,改善消費環境,豐富完善現代商業業態,適應城市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圍繞大型聚居區建設,配套布局城市核心商圈、社區便民商圈和特色商業街區。加快“二環物流帶”規劃建設,重點規劃建設主城區國家級物流樞紐,推進建設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西永綜合保稅區兩大國際物流集聚區。規劃建設全國性大型批發市場集群,完善城市物流配送體系,增強國家中心城市集聚輻射能力。
(二)完善區域性中心城市商貿物流布局。結合萬州、涪陵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和“雙百”大城市建設,加快布局城市核心商圈、社區便民商圈和特色商業街區。依託區域性交通樞紐和產業優勢,加快規劃建設萬州、涪陵、長壽、江津、永川5個市級物流樞紐和黔江―秀山(酉陽)、合川、南川―綦江、忠縣―墊江(石柱)、奉節5個地區級物流樞紐,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依託區域性物流樞紐建設區域性或全國性大型批發市場集群,逐步增強區域性中心城市“齒輪嚙合”功能。
(三)完善區縣(自治縣)商貿物流布局。結合《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的實施和成渝兩大城市群建設,加快布局完善“一圈”範圍內的購物、餐飲、住宿、休閒娛樂等商業設施,布局農產品、五金、鋼材、建材等全國性、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工業品商貿物流市場,聯動主城區和區域性中心城市構建大都市圈商貿物流集群。結合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和武陵山、大巴山連片扶貧開發政策的實施,推進商農、商旅聯動,布局完善“兩翼”旅遊商業、特色商業,建設完善“兩翼”17個區縣(自治縣)農產品批發市場。打造秀山、榮昌、潼南、巫山、巫溪、城口等一批省際區域性邊貿中心。
(四)完善鄉鎮商貿物流布局。完善鄉鎮商業設施布局,加快重點集鎮商圈建設,配置品牌連鎖超市、農貿市場或特色市場、餐飲住宿、星級農家樂等商業設施,提升鄉鎮商貿發展水平,促進現代化小城鎮建設。加快布局重點集鎮商品物流配送點,增強農村商品配送能力。
四、主要任務
(一)建設中央商務區。進一步完善中央商務區(CBD)功能布局。建設國內一流的江北嘴―解放碑―彈子石金融核心區,高起點規劃,分階段推進,加快建設高標準的商業樓宇,改善交通、商貿、商務等配套環境。推動朝天門地區建設國際商務花園、國際品牌村,將其建設成為解放碑CBD的拓展區。大力推進中央商務區法律、諮詢、廣告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到2017年,基本建成具有影響力的中央商務區。拓展延伸中央商務區功能,規劃建設中央活動區(CAZ),打造一批集旅遊休閒、購物消費、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於一體的大型商旅文活動集聚區。
(二)打造城市核心商圈。堅持“商住分開、人車分流、立體開發、集中打造”理念,大力提升最佳化觀音橋、南坪、三峽廣場、楊家坪等成熟商圈,加快續建、新建兩路空港、李家沱、九宮廟、縉雲、西永、禮嘉、茶園、龍盛、陶家等主城新興商圈。加快區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商圈建設,最佳化提升萬州高筍塘、涪陵南門山、黔江老城、永川渝西廣場、合川北城、江津遺愛池商圈的業態布局和購物消費環境。加快其他23個區縣(自治縣)、萬盛經開區城市核心商圈規劃建設。加快智慧型商圈建設,提升城市核心商圈信息化水平。到2017年,全市城市核心商圈基本建成,零售總額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突破60%。
(三)建設大型批發市場集群。加快內環區域大型批發市場搬遷調整,依託國家級物流樞紐節點,加快建設迎龍朝天門國際商貿城、雙福西部農貿城、白市驛糧食及冷鏈商貿物流園、南彭西部工貿城、果園―團結村進出口商品集散地、迎龍西部藥品交易城、西彭―團結村西南生產資料集散地、兩江國際汽貿城、白市驛西部汽配機電貿易城、界石西部花木城等一批一級商品批發市場。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二級批發市場和區縣(自治縣)三級批發零售市場。加強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融合發展,開展拍賣、招標、期貨、電子商務、集中委託上市等現代交易方式,提升商品集散、價格形成、信息發布等服務功能,逐步形成全國重要的現代化商品集散中心。
(四)發展會展經濟。依託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完善周邊地區公共服務配套,培育集會展、展覽、物流配送、廣告傳媒、創意設計、餐飲、娛樂、住宿、購物於一體的會展產業集聚區。大力引進國際級、國家級展會,提升重慶投資貿易洽談會暨全球採購會、國際服務貿易(重慶)高峰會、中國國際機車博覽會、重慶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中國重慶國際汽車工業展、中國西部旅交會、中國西部農交會、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中國重慶四季購物節等展會層次,提高國際化、專業化水平。支持萬州、黔江、涪陵、大足、潼南、秀山等區縣(自治縣)依託優勢資源和產業、民族風情,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會展活動。到2017年,全市會展業直接收入達到100億元以上,拉動相關產業增加收入800億元以上。
(五)發展餐飲住宿業。規劃建設美食產業園,積極培育美食街(城),形成美食產業集聚區。支持餐飲企業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發展直營、加盟、特許等連鎖形式,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大型餐飲住宿企業集團。加快建設一批高星級酒店,發展經濟型酒店,創建綠色飯店。鼓勵企業爭創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星級酒店、鑽級酒家、星級農家樂。建立健全餐飲住宿業服務標準體系和信用體系,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制定完善渝菜標準體系,建立餐飲住宿業標準化培訓、推廣、示範中心。
(六)發展便民商業。最佳化社區商業結構和布局,完善服務設施和網路,合理規劃建設新型社區便民商圈,支持品牌企業以連鎖經營的形式配置生鮮超市、標準化菜市場、直銷菜店、便民藥店等必備型業態。到2017年,已建居住區和公租房小區基本實現便民商圈全覆蓋。加快最佳化和完善城市社區物流配送網路,嚴格商業設施用途管理。大力發展居民服務業,加快建設家政服務體系和社區商業“一網多用”綜合服務平台,整合家政服務網路中心與醫療、交通、養老、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單位網站以及各種便民服務網路,實現資源共享、互聯互通。以市級中心鎮和重點示範鎮為重點,規劃建設100個重點集鎮商圈,培育一批商貿強鎮。提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綜合服務功能,提高村級農家店商品配送率,實現村級“農商通”信息機全覆蓋。
(七)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開展兩江新區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渝中區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實施一批重大現代服務業項目建設,打造一批現代物流、電子商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等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充分發揮兩江新區開放平台在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建設中的龍頭作用,帶動全市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積極推進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和西永綜合保稅區加工服務貿易轉型升級,規劃建設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促進保稅物流、加工貿易、服務貿易、離岸貿易一體化發展,努力建設全球重要的商品集散分撥和貿易結算中心,放大保稅區政策效應。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科技服務、文化創意、品牌展示,推動服務業與工業、農業的深度融合。
(八)發展電子商務。編制實施全市電子商務套用發展規劃,出台鼓勵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國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區縣(自治縣)建設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產業園區,打造成為引進優秀電子商務企業、孵化中小網商的平台。加大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培育力度,開展電子商務示範企業評選,建立完善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動態管理機制。大力引進國內外電子商務企業入渝設立區域營運中心,發展壯大第三方支付平台。鼓勵支持網上創業,推動傳統零售業拓展網上銷售渠道,促進網路零售加快發展。鼓勵電子商務在餐飲、休閒娛樂、城鄉社區配送、家政服務等領域的整體套用。到2017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5000億元,其中零售額突破800億元。
(九)建立物流通道網路體系。落實國家戰略,實施“一江兩翼”國際物流大通道戰略,加快蘭渝鐵路建設,提高“渝新歐”國際貨運線路綜合競爭力,增強鐵路物流基地作為通道起點的商貿物流集聚功能,打造對歐貿易平台。抓住東協泛亞鐵路網建設的機遇,積極推動渝昆、渝黔複線鐵路建設,完善南向對外公路網路,打通印度洋出海通道,增強公路物流基地作為通道起點的物流開放功能。加快建設航空物流基地,完善國際航空貨運基礎設施建設和網路體系。加快重慶港區水運設施建設,提高長江水道運輸能力。完善周邊物流通道網路,增加上海、成都、深圳班列。建設“一小時經濟圈”物流環線,完善長江主通道物流配套設施及連線沿江腹地的快速集疏幹線,形成“一環一軸多連線”物流集疏體系。
(十)建設多級物流平台。著力打造主城區“航空、鐵路、公路三基地,寸灘、果園、東港三港區”國家級物流樞紐,推進“二環物流帶”建設。建設以鐵路物流基地和航空物流基地為支點的主城北部物流帶;以鐵路物流基地和西部國際涉農物流加工區為支點的主城西部物流帶,加快黃磏港功能調整並聯動珞璜和雙福,增強鐵路物流基地的集貨能力和多式聯運能力;建設以航空物流基地、果園港區為支點,寸灘港區和洛磧化工物流園為支撐的主城東部物流帶;建設以公路物流基地為支點,東港港區和迎龍為支撐的主城南部物流帶。推進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和西永綜合保稅區建設,完善保稅物流、保稅貿易功能。加快建設五大市級物流樞紐和五大地區級物流樞紐。大力發展電子、化工、汽車、冷鏈、糧食等專業物流園區。建設城市配送體系,形成以主城區為中心,區域性配送基地、縣級配送中心和鄉鎮配送點為支撐的城鄉一體化配送體系。
(十一)促進物流業提檔升級。樹立全程供應鏈物流發展理念,推動物流與商流、製造流、資金流、信息流聯動發展。支持商貿服務業與物流業聯動,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促進IT、家電、服裝、醫藥、菸草、汽車、鋼材、化工、裝備、再生資源回收、糧食以及餐飲等專業物流發展。鼓勵企業加強物流裝備更新和設施改造,加大物聯網技術在商貿物流中的推廣套用。大力發展甩掛、貨櫃等專業運輸,提高物流組織化程度。加快建設電子口岸,開展口岸大通關,發展口岸物流和國際物流。
(十二)培育商貿物流主體。深化商貿物流業開放與合作,鼓勵和引導優勢企業強強聯合,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商貿物流企業,吸引跨國公司來渝設立地區總部、採購中心、財務管理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銷售管理中心。鼓勵大型商貿物流企業充分發揮資本運作、資源配置、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等優勢,以資產、品牌、管理為紐帶,通過參股、控股、兼併、收購等方式,實現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經營。推動優勢商貿物流企業通過上市、發行債券、股權置換等方式籌措發展資金,推進多元化投資。大力支持民營商貿物流企業發展,引導和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商貿物流領域特別是特種商品和特種行業領域,繁榮、活躍市場。加大對微型商貿物流企業的扶持發展力度。支持大中型商貿物流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和信息服務,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培育企業品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五、扶持政策
(一)用好用足西部大開發等政策,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國務院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39號)等檔案,積極爭取現代服務業發展、內外貿促進、物流業發展、扶貧開發、三峽後續工作規劃等中央專項資金更大規模投資我市商貿物流業。
(二)增加市級商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重點用於推進城市核心商圈、大型批發市場等重大項目和重要商業民生工程建設。落實重點物流園區發展專項資金,推動物流業加快發展。各區縣(自治縣)應相應安排商貿、物流專項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市里按照城市建設配套費的1%提取商業設施建設配套費,主要用於支持城市核心商圈、社區商業基礎設施建設。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在城市建設配套費中按照不低於1%的比例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社區商業發展,區縣(自治縣)提取用於商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城市建設配套費的額度由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確定。
(四)對各類農產品生產、流通企業建設配送中心所購置機械設備及建設信息化系統,按不超過投資額的50%給予財政貼息。
(五)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生產企業、農產品第三方物流企業建設100噸以上的冷凍冷藏庫,每100噸容量補貼10萬元;對批發市場、超市新建1000噸以上的冷凍冷藏庫,每1000噸容量補貼50萬元。補貼資金在促進商貿流通發展有關資金中統籌安排。
(六)對商貿物流企業,符合西部大開發政策條件的,可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專門經營農產品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使用的房產、土地,暫免徵收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對同時經營其他產品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使用的房產和土地,按其他產品與農產品交易場地面積的比例確定征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將免徵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擴大到部分鮮活肉蛋產品。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對物流企業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減按所屬土地等級適用稅額標準的50%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鼓勵連鎖經營,對跨地區經營的直營連鎖企業,凡採取微機聯網,實行統一核算、統一採購配送商品、統一管理和經營的,均可按照預征率在跨區縣直營連鎖店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增值稅,年終由總機構按有關規定統一辦理結算。
(七)各銀行金融機構要創新信貸服務方式,最佳化信貸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統一的適合商貿物流企業特點的信用評級制度,逐步簡化貸款手續,提升信貸審批效率,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增加信貸規模。完善扶持商貿物流企業發展的財政與金融聯動機制,建立商貿物流企業融資的財政扶持政策。利用現有擔保公司資源,做大商貿物流企業融資規模。
(八)降低流通環節費用。最佳化銀行卡刷卡費率結構,降低總體費用水平,擴大銀行卡使用範圍。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的用電、用氣與工業同價,用水執行工商業用水價格的較低標準或非居民用水價格,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冷庫用電與工業同價,儘快實現工商業電費同價。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要開設專門區域,供農戶免費進場銷售自產鮮活農產品。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確保所有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全部免繳車輛通行費,結合實際完善適用品種範圍。切實規範農產品市場收費、零售商供應商交易收費等流通領域收費行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全市商貿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商委,負責履行組織推進全市商貿業發展日常工作職能。繼續發揮好重慶市現代物流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市發展改革委要履行好聯席會議辦公室工作職能,切實組織推進全市物流業發展。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合力助推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建設。商貿、發展改革部門要緊密配合,制定規劃和工作方案,切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財稅、金融、交通、統計、工商、物價等部門要加強協作,從財政扶持、稅收征管、融資貸款、項目推動、價費管理、現代流通指標統計等方面予以落實。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把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市政府將把商貿物流中心建設工作納入對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由市政府督查室加強督促檢查。
(二)夯實發展基礎。強化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的規劃布局,同步推進大型商圈和便民網點建設,重大商貿物流項目規劃建設應徵求市級行業主管部門意見,確保商貿物流設施布局科學合理,防止區域間惡性競爭。加強高等院校商貿物流學科建設,發展商貿物流職業教育,逐步形成學歷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多層次商貿物流人才培養體系。
(三)最佳化市場環境。堅持市場化原則,鼓勵民營經濟、外資參與全市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加強商貿物流市場監管,建立和完善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制、販、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加強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規範市場秩序,淨化消費環境。發揮商貿物流行業協會職能,完善行業服務標準,強化行業自律作用。倡導誠信經營,建立和健全商貿物流業信用體系,建立誠信、有序、健康、安全的發展環境。
(四)營造宣傳氛圍。發揮媒體宣傳和輿論導向作用,利用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網路等傳播媒體,開闢專版和專欄,及時報導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的動態,宣傳推介商貿物流業發展成就,擴大輿論宣傳影響,營造全市商貿物流業大發展的濃厚氛圍。
重慶市人民政府
2013年1月3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