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是推進“健康重慶”、“宜居重慶”、“平安重慶”建設的重要措施制定的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突出抓好農業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紮實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精心培育安全農產品品牌,著力打造安全農產品骨幹產業鏈,不斷提高執法監管水平,逐步推行基地農產品準出,健全完善監管服務體系,強化組織領導和政策保障,

基本信息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
渝辦發〔2011〕244號
為切實維護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和諧,經市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要求,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把持續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作為主要目標,把提升監管能力、加強質量安全建設作為主要任務,堅持一手抓標準化生產,一手抓執法監管,強化政策導向,加大投入力度,夯實工作基礎,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產業健康發展,努力讓城鄉居民消費農產品安全、放心、滿意。
(二)目標任務。到“十二五”末,努力實現四大目標:
——安全農產品生產能力顯著增強。著力打造“菜籃子”農產品生產強市,實現菜、肉、蛋、奶、魚等安全農產品基本自給。蔬菜總產量達到1800萬噸以上,達到全國大中城市領先水平。肉、蛋、奶、魚產量分別達到220萬噸、55萬噸、18萬噸、50萬噸。
――監管服務體系基本健全。市和區縣(自治縣)兩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政監管、檢驗檢測、執法檢查和技術支撐四大體系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所有鄉鎮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所有行政村配備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能夠滿足按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開展檢測工作的需要。
――安全農產品骨幹產業鏈基本建成。依託龍頭企業帶動,努力建成年綜合產值達到300億元的蔬菜安全產業鏈、年屠宰加工豬肉50萬噸的生豬安全產業鏈、年產牛奶10萬噸的乳業安全產業鏈。
――質量安全整體水平明顯提升。種植、畜禽養殖、水產養殖標準化率分別達到60%、75%和60%,培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以下簡稱“三品一標”)品牌3000個以上。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突出抓好農業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

推進農業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機制,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步伐,積極培育一批從事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要按照“生產基地重點化、重點基地區域化、區域發展優勢化”的思路,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連線機制,重點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引導農民調整品種結構,推進“一村一品”,建設一批區域性、規模化的安全農產品生產基地。著力實施“菜籃子”工程,集中打造重慶主城、區縣城和集鎮三級保供蔬菜基地,形成主城區供給有核心基地縣、區縣城供應有專業鄉鎮、集鎮消費有專業村社保障的蔬菜產供銷格局。到2015年,努力把重慶建成全國重要的冬季蔬菜和高山蔬菜生產供應基地、全球最大的榨菜種植加工基地和火鍋調料原料生產與加工基地。加快國家現代畜牧業示範區建設,穩量提質發展生豬,大力發展草食牲畜。到2015年,全市出欄生豬達到2300萬頭、肉牛80萬頭、肉羊400萬隻。加快實施“噸魚萬元”和“稻鰍雙千”工程,大力發展以三峽水庫為重點的天然生態漁業。到2015年,全市安全淡水水產品生產能力達到50萬噸。

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

積極支持種植、養殖大戶和基層供銷部門牽頭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努力加快“自然農戶”向“法人農戶”轉變的步伐,精心培育與安全農產品生產要求相適應的生產經營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導力度,最佳化配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土地、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和規模效益。實行項目引導、市場運作和規範化管理,推廣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模式,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建設行動,支持專業合作組織做大做強。到“十二五”末,全市培育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500個以上,實現350萬戶以上農戶加入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參合率提高到50%。

紮實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

堅持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與農業產業化基地、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業科技示範區建設有機結合,精心培育一批國家和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產業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行業協會在推行農業標準化中的主力軍作用。開展蔬菜、水果、茶葉標準園和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水產健康養殖場“三園兩場”創建活動,為全面推行實施農業標準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加快建立糧食、柑橘、無公害蔬菜、生豬、草食牲畜、家禽、生態魚、有機茶、油菜等市級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實行項目和投資傾斜,支持區縣(自治縣)因地制宜創建標準化生產示範園(場)、示範鄉鎮、示範村社。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快編制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檢驗方法標準、投入品技術標準和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創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20個、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30個,制定和修訂農業地方標準350項,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及農產品生產企業全面實現標準化生產和管理。

精心培育安全農產品品牌

實施以保障質量安全為核心的農業品牌化戰略,鼓勵特色農產品申請商標註冊和原產地標識認證,著力提高地產農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的信譽度和知名度,將重慶柑橘、秀山土雞、三峽有機魚、“石柱紅”辣椒、“潼南綠”蔬菜、城口山地雞等一批優勢特色農產品打造成國內外知名品牌。結合“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標準化示範創建、農超對接等重大項目的實施,大力扶持“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和品牌打造。從2011年起,市財政對新獲準“三品一標”認證的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給予適當補助。要通過政策導向,帶動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大發展,促進安全優質農產品市場份額大提升。到“十二五”末,全市力爭獲準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3000個以上,達到西部地區領先水平。加大“三品一標”農產品宣傳推介力度,全面提升重慶農產品的品牌形象。

著力打造安全農產品骨幹產業鏈

支持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領銜打造蔬菜、生豬、乳業等安全農產品骨幹產業鏈,探索建立產、加、銷一體化經營的產業發展摸式,改變大宗農產品分割、渙散的生產經營格局。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與農戶建立穩定的產銷合作關係和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著力推進安全農產品流通、經營網路體系建設,實行全程冷鏈運輸,保障物流環節安全。支持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在城市社區、超市、農貿市場設立專(直)營店或銷售專櫃、專區。強力整合財政支農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扶貧資金、科技“三項”經費等涉農資金,集中打造一批安全農產品骨幹產業鏈。對參與安全農產品骨幹產業鏈建設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給予貸款貼息、稅費優惠及用地、用電等方面的支持。

不斷提高執法監管水平

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納入農業行政執法的重要內容,完善執法手段,規範執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切實履行法律賦予的管理權、檢查權和處罰權。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包裝標識、產地管理、生產記錄等環節的執法監管工作,推行例行監測與監督抽查相結合,日常監管與專項檢測相結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制度。有計畫、有重點地組織開展各類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強力推進部門聯合執法和檢打聯動,從嚴打擊農產品生產經營領域的各種違法行為。要按照《農藥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規定,儘快出台高毒高殘農(獸)藥等農業投入品定點經營制度和實名購買制度,嚴格實行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許可制度。要督促農業投入品經銷商建立農(獸)藥審查備案登記制度、質量安全承諾制度和不合格產品召回制度。認真組織開展放心農資下鄉活動,推行農業投入品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開設農資超市等現代流通方式,以優質農資占領市場。推廣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農業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大規模開展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鼓勵推廣使用高效、低毒、安全替代產品。督促和指導農產品生產者按照規定標準使用農(獸)藥,建立投入品使用檔案,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和獸藥休藥期規定。堅持不懈開展農業投入品市場執法檢查,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和使用禁用農(獸)藥、違禁飼料添加劑等違法行為。

逐步推行基地農產品準出

在“菜籃子”農產品生產基地逐步實行準出制度。將質量安全巡查、監督檢測、執法查處、責任追究等監管制度落實到生產單位和農戶,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相互監督和行業自律。按照基地與市場質量對接的要求,建立“菜籃子”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體系和信息系統,實行農產品上市標識編碼制度、不合格產品退出制度、質量安全誠信公示制度,逐步引導和幫助農產品生產基地、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展農產品產地檢測,建立產地準出制度。建立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速測站,在農產品上市前進行例行質量檢測,經檢測合格的農產品方可準予上市銷售。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集檢測、標識、追溯、管理於一體的“菜籃子”基地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體系。

健全完善監管服務體系

按照“政府負總責,縣鄉有機構,監管到村社,檢測全覆蓋”的總體要求,建好四大體系。一是行政監管體系。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落實內設機構負責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相關工作,配強班子、充實力量。各區縣(自治縣)要在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內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機構。各鄉鎮要在農業服務中心增掛“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牌子,並相應賦予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職能,確保鄉鎮服務機構“職能、人員、經費、手段、服務”五到位。各村社要全面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制度。二是檢驗檢測體系。加快推進重慶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升級改造,進一步改善裝備條件,檢測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全市所有區縣(自治縣)全面建設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達到國家規定的相關基礎設施和儀器設備標準(實驗室面積400平方米左右,儀器設備50台套左右)。依託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建設覆蓋全市所有鄉鎮的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室,每個檢測室配置速測儀器2―3套。督促並扶持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農藥殘留檢測室,依法履行自檢義務。到“十二五”末,全面建成以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為龍頭、縣級檢測站為基礎、各類終端檢測室為延伸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人員法律法規、檢測知識和檢測技能的系統培訓,提高檢測隊伍的整體素質。三是執法檢查體系。健全區縣(自治縣)農業綜合執法隊伍,切實改善裝備條件,配強執法人員,建設一支作風優良、業務過硬、結構合理的農業執法隊伍。四是技術支撐體系。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技術研究和攻關,引進推廣高效低毒新型農(獸)藥、無害化肥料和抗病蟲新品種。著力加強多形式、制度化的宣傳培訓,及時有效地向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加工企業和消費者提供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質量安全標準、安全消費知識等信息技術服務。

強化組織領導和政策保障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全面落實屬地和部門監管責任制。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部門領導專職抓。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報告、部門協調、案件移送和風險預警工作機制。高度重視應急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對突發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要迅速介入、科學研判、沉著應對、果斷處置。建立監督制約機制,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對區縣(自治縣)和市政府有關部門年度綜合目標考評內容。依法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落實監督管理、檢驗檢測、品牌培育、案件查處、舉報獎勵等經費保障並列入財政預算。對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表彰和獎勵。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舉報獎勵制度。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力,造成重大質量安全事件的,要嚴肅問責,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九月二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