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機械基礎及裝備製造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重慶大學機械基礎及裝備製造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重慶大學創辦於1929年,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成為擁有文、理、工、商、法、醫等6個學院的國立綜合性大學;2000年5月原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大學、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三校合併組建成新的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2011協同創新”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始建於1935年,是重慶大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教學科研實力最雄厚的學院之一,擁有機械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和一級學科博士點,擁有國家工科機械基礎教學基地、國家級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教學科研平台。機械基礎及裝備製造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下稱中心),依託機械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和國家級教學科研平台,按照本科畢業生必須具備的、獨立的、可評估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基本要求的培養目標,立足於“虛實結合、相互補充、能實不虛”的原則,在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及校院專項建設資金的支持下,已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1)歷史悠久,基礎雄厚
中心隸屬機械工程學院。學院現有機械基礎、機械設計製造、機械電子、工業工程4個系和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製造系統工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虛擬儀器和材料表面精密加工及成套裝備重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0個研究基地;有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工業工程3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是國家特色專業;有國家工科機械基礎教學基地、國家級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高技能人才(機電項目)培訓基地和重慶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有“機械基礎實驗”、“工程製圖”、“機械原理”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現代質量工程”、“工程信號分析”、“齒輪嚙合原理”等5門重慶市精品、優質課程。
機械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220人,專職教師106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57人,博士生導49人。有國家 “千人計畫”人才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入選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培養計畫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10人、重慶市各類人才30餘人。擁有“機械基礎系列課程”國家教學團隊及“高性能機電傳動”、“低碳製造” 等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和國防科技創新團隊。
學院近年來承擔國家863項目、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300餘項,研究經費達5億人民幣;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和技術發明二等獎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0項; 獲權國家發明專利300多項,出版專著22部。發表論文2757篇,被SCI、EI收錄論文700多篇;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1篇、上銀機械優秀博士論文1篇、重慶市優秀博士論文獎8篇,優秀碩士論文獎10篇。
中心是以國家級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工科機械基礎教學基地為基礎建立起來的。1997年國家教委立項建設重慶大學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機械基礎教學基地,2007年基地成為教育部首批機械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通過國家“211”、“985”工程項目的建設和學校教學實驗室建設專項資金、學院自籌資金建設,機械基礎及裝備製造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已建成了集機械數位化設計分析子系統、虛擬製造子系統、檢測子系統、控制子系統等一體的軟硬體相結合的虛擬仿真實驗環境,實驗室面積5500平方米,設備總數達到7600台(套),設備總資產已達14800餘萬元。
中心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教學科研水平高、奮發向上的實驗教學隊伍。實驗技術隊伍專、兼職人員共3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含高工)18人,工程師5人,助理工程師2人。博士學位23人,碩士學位8人,本科4人。其中,從事實驗教學及虛擬實驗項目開發隊伍27人,管理人員4人,軟體開發人員3人,網站運行維護2人。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心建成了一個設備先進、數量充足、運行維護保障措施得力、能開設不同層次實驗課程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環境,形成了一支富於開拓創新精神、教學科研與實驗技術結合、團結奮鬥的高水平實驗教學隊伍。
(2)立足自主開發,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豐富
中心在引進一批高水平專業仿真軟體(如:Dassault、PTC系列軟體,Ansys、MSC系列有限元分析軟體, Adams、Simpack多體動力學軟體,MASTA、Romax傳動系統分析軟體,LabVIEW數據採集和儀器控制軟體, MasterCAM數控加工編程軟體, Delmia等生產系統仿真軟體等)的基礎上,堅持自主開發為主,根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要求,自主開發了機構創新設計、機械設計與仿真分析、機械傳動系統數位化設計、網路化製造信息系統柔性集成、數位化車間製造執行系統仿真、生產管理仿真、快速原型仿真、機器人焊接與塗裝過程仿真、虛擬儀器、機電系統綜合控制仿真等43個虛擬仿真實驗項目,開發了網上學習系統、系列多媒體實驗課件和仿真軟體26套,並全部用於實驗教學,並編寫出版了《計算機輔助三維檢測技術》、《Romax Designer入門詳解與實例》等一批反映學科發展最新進展的教材,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豐富。
利用中心70餘台高性能計算機、網路設備等組成了高水平裝備製造數位化系統,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實驗設備最佳化結合,保證了機械裝備設計分析、製造、檢測、控制、運行等全流程中所涉及的各項實驗順利開展,為切實提高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教學與科研結合,注重科研成果轉化和實驗資源共享與推廣
結合實驗室的基礎條件、設備狀況和開課情況,將實驗教學資源按照實驗內容、實驗時間、創新實踐、對外服務等方面實現共享。中心根據機械類專業的基本內容和學生的專業方向,科學地擬定了不同層次的實驗項目和配套教學資源,學生自主選擇項目和內容、方案和儀器和時間,滿足自主學習要求。同時,面向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競賽、大學生科研訓練計畫、大學生國家創新實驗項目計畫、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等創新實踐活動開放,接待國內外高校同行的參觀、訪問、進修,可接待重慶市內高校來中心開展實驗,還可為企業人員開展培訓服務。
中心自主開發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已運用於教學、科研、生產等領域,推廣效果顯著。如中心自主開發的虛擬儀器,推廣到27個省市,在300多家單位累計銷售2000多套,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自編《機械基礎實驗》教材及實驗指導書、任務書等輔助實驗教材、實驗教學課件、設計和仿真軟體等在全國數十所高校推廣套用;自主開發的“機電液綜合實驗台”、“組態液壓系統仿真與檢測實驗系統”等,推廣到同濟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重慶理工大學等60個學校,技術轉讓給3家教儀企業。
經過近十年的建設和發展,中心已經建設成了一支結構合理、教學科研水平高、開發實力雄厚、適應本科創新人才培養需要的實驗教學隊伍,形成了保障有力、管理高效、開放運行的實驗室管理體制,成為一個實驗設備先進、實驗環境條件一流、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為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