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堂學派

里堂學派是由清人焦循所創立的學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里堂學派
  • 創立焦循
  • 屬性:學派
  • 領域經學
簡介,學術成就,影響,

簡介

焦循(1763~1820),字里堂,清江都(今屬江蘇)人,此學派因其字而名。焦循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傳《易》學,循因會試不第,遂絕意科舉,建“雕菰樓”,讀書著述其中,終生居家治學,足跡不入城市十餘年。
焦循家學有其子廷琥承傳。其交遊者有阮元汪藩王引之黃承吉汪萊王聘珍姚文田李銳顧風毛、鐘懷李鐘泗談泰、汪光被等。

學術成就

里堂學派治學範圍很廣,尤深於經學焦循於經史、音韻訓話、天文歷算、詩詞戲曲、醫學、建築等無所不通。其著作有數百卷、近六十種,其中收入《焦氏叢書》者二十一種。其中《易學三書》(《易章句》、《易圖略》、《易通釋》)、《論語通釋》、《孟子正義》尤為人所熟知。
里堂學派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數理研究、《易》學研究及人性學說。其數學研究,直接繼承了梅文鼎戴震的傳統,會通中西數學思想,整理古代數學理論,側重於算理的研究,比算法的研究更進了一步。他認為“各起於立法之後,理存於立法之先”,“名主其形,理主其數”,只要掌握了理,便可認識數,進而駕馭形,了解千變萬化的客觀世界。從而以其數學思維方式對人生和其它事物作出自己的哲學思考。其《易學研究》也滲透著數學思想的影響,他試圖找出事物之間變化的數量關係。他利用“六書”、‘九數”之學,探究《易》對事物變化原則的表述,自謂找到了《易》中封受變化的三條根本原則:一曰旁通,二曰相錯,三曰時行。他將這種變化原則稱為“比例”,自稱“近者學《易》十許年,悟得比例引申之妙”。”旁通”、“相錯”、“時行”實質上都是講“變”的,
他敢於突破傳統傳注的範圍,直接從六十四封內尋找“參伍錯綜”的變化關係。故其《易》學研究中貫穿著“變通”的思想。他又以“變通”來解釋人性,認為“人性所以有仁義者,正以其能變通,異乎物之性也。以己心通乎人之心,則仁也。知其不宜,變而之乎宜,則義也。仁義由乎能變通。人能變通,故性善;物不能變通,故性不善”(《孟子正義·告子上》)。
焦循認為,人性並不神秘,“性無他,食色而已”,但性“能知”,“能知,故善”。他還吸收了荀子的觀點,提出:“非性善無以施其教,非教無以通其性之善。教,即萄子所謂‘偽’也,‘為’也。為之而能善,由其性之善也。”(《孟子正義·滕文公、仁》)
在為學方面,焦循也崇尚理性,講求變通,提出“聖賢之學,以日新為要”(《家訓》)。反對抱殘守缺,主張進取創新。焦廷琉“善承家學,嘗侍父纂《孟子長編》。後《正義》成,已有所見,亦本范氏《穀梁》之例,為之錄存。
里堂又以《測圓海鏡》、《益古演段》二書不詳開方之法,以常法推之不合。既得秦道古數學九章,有正負開方法,為《開方通釋》,乃命先生列《益古演段》六十四問,用正負開方法推之,一一符合”(徐世昌《清儒學案》)。
他確信地圓之說,時孫星衍不信西人地圓說,“以楊光無之斥地圓,比孟子之距楊、墨,廷琥則謂“古之言天者三家:曰宣夜,曰周髀,曰渾天。宣夜無師承,渾蓋之說,皆謂地圓,泰州陳氏、宣城梅氏悉以東西測景有時差、南北測星有地差,與圓形合”,“且《大戴》有曾子之言,《內經》有岐伯之言,宋有邵子、程子之言,其說非西人所自創”。因博搜古籍,著《地圓說》二卷。
顧風毛與焦循同學,通音韻,撰《楚辭韻考》,又撰《毛詩集解》、《董子求雨考》、《三代田制考》,書未成而卒。鐘懷與阮元、焦循相友善,共為經學,著有《□□考古錄》。
李鐘泗治經,“精左氏《春秋》,著《規過》一書,抑劉伸杜,里堂稱其精博”。
談泰淹通經史,專志撰述,不為世俗之學,尤精音律、算數、焦循著《開方通釋》,泰與之互相證訂。著有《周徑說》、《王制井裡算法解》、《禮記源流考》、《古今音韻識余》、《古今樂疑義》、《多聞闕疑》、《偶談漫記》、《明算津梁》、《推步稿》、《天元釋例》、《平方立方表》、《北斗考》、《疇人傳》等多種。
汪光被於經學深於《尚書》,兼習《毛詩》、《禮記》,尤好匯集漢魏諸家考而釋之。
此派代表作除上述者外,還有焦循《六經補疏》、《書義叢鈔》、《易余□錄》、《禹貢鄭注釋》、《毛詩地理釋》、《毛詩鳥獸草木蟲魚釋》、《陸璣疏考證》、《群經宮室圖》、《釋弧》、《釋輪》、《釋橢》、《加減乘除釋》、《易廣記》、《易話》、《北湖小志》、《揚州足徵錄》、《祁記》、《里堂道聽錄》、《雕菰集》、《憶書》、《家訓》、《李翁醫記》,焦廷琥《尚書伸孔篇》、《春秋三傳經文辨異》、《冕服考》、《讀書小記》、《蜜梅花館文錄》等。

影響

里堂學派之學,影響頗大。學者們對焦循多予以很高的評價。阮元曰:“先生《易》學不拘守漢魏各師法,唯以封爻經文比例為主。號□密雲,蹤跡甚顯,蒺□樽酒,假借有據,知郭守敬之以實測得天行也。”又曰:“昔顧亭林自負古音,以為天之未喪斯文,必有聖人復起未免太過。茲雲之處處從實測而得,聖人復起,淘不易斯言矣。”(《雕菰樓易學序》)徐世昌《清儒學案》曰:“里堂與阮哀達同學經學、算學,並有獨得,百家無所不通,《易學三書》及《孟子正義》皆專家之業。揚州學者與鄭堂江氏並稱,有‘二堂’之目,而精卓過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