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之戰(北宋和南唐的戰役)

采石之戰(北宋和南唐的戰役)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采石之戰,發生於北宋太祖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對陣雙方為北宋南唐,爆發於開寶七年閏十月,結束於當年十一月。最後以宋軍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基本介紹

背景,戰前準備,過程,影響,評論,

背景

宋軍開始攻伐南唐後,沿長江順江而下,連克池州蕪湖當塗等城,隨即屯兵於采石磯。與此同時,宋太祖趙匡胤下令,把於朗州造好的黃黑龍船,用從荊南運來的粗竹絙連線起來,作為跨越長江的浮橋。造好之後,先在石牌口進行了試驗,試驗成功後即令汝州節度使陸萬友對其進行看護。
而南唐方面卻認為在長江上製造浮橋的方式非常幼稚,於是沒有當回事。

戰前準備

北宋:部隊由曹彬等人率領宋軍屯於采石磯。
南唐:南唐方面,杜貞率領步兵一萬餘人、鄭彥華率領水軍一萬餘人。

過程

開寶七年閏十月,曹彬等人率部於採石擊破南唐軍二萬餘人,生擒數名將領,繳獲原為北宋贈送給南唐的戰馬三百餘匹。
宋軍將浮橋從石牌口轉移至采石磯,大軍渡江如履平地。南唐君主李煜派杜貞、鄭彥華率軍迎敵,要求他們率軍拆毀浮橋。
幾天后,曹彬等人率部於新寨大敗南唐軍,繳獲戰艦三十艘。杜貞、鄭彥華部與宋軍相遇,杜貞率部陷陣,鄭彥華按兵不救,導致杜貞部全軍潰敗。宋軍順勢攻向金陵

影響

此役過後,宋軍增兵和轉運軍備變得更加便利,也為宋軍在後來的秦淮河之戰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采石之戰(漢語拼音:Calan;英語:intertrigo),發生於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十一月,1161年,或稱釆石磯之役,指中國古代宋金戰爭中的著名戰役,發生在采石磯(當塗北,今安徽馬鞍山市北),金朝希望由此地渡過長江伐宋,但最終沒有成功,而以宋朝的勝利而告終。

評論

此戰,是繼晉滅吳之戰和隋滅陳之戰後,中國戰爭史上第三次大規模的江河作戰,宋軍在長江下游成功地架通浮橋,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一個創舉,使大軍克服天險,分兵擊破南唐守軍,攻占江寧,迫降南唐。
其中水軍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宋軍5路出師,分進合擊,其中2路是水軍:一路為主力,自荊南沿長江東下,直取金陵。一路進行戰略迂迴,自汴水而下,經揚州入長江,從南面逆水而上,進攻金陵,對滅亡南唐,起了重要作用。歷史再一次證明,在南方作戰,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水軍的較量。交戰雙方,誰的水軍強大,誰對水上作戰預有準備,誰善於發揮水軍在水網地區機動性強的特點,誰就能贏得戰爭的勝利。晉滅吳、隋滅陳都是如此,宋滅南唐也是如此。南唐後主李煜過分依賴長江天險,欲以“堅壁以老宋師”的防禦戰法,坐失利用宋軍渡江時反擊的時機,終於失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