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不自醫

醫不自醫

醫不自醫是一個漢語成語,是指醫生能給別人治病,但不能醫治自己的病。也有作“醫不自治”、“盧醫不自治”。語出《梅山先生墓志銘》。

醫不自醫是由於醫者對疾病、醫理、藥理都比較明白,給人醫病時能根據病情客觀進行辨證論治,處方用藥以病而立,多無顧忌,所以常常顯效。而給自己或者家人醫病時,往往聯想較多、顧慮較多,擔心某藥熱、某藥寒、某藥有害、某藥有毒,如此掂量來掂量去,下不了決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醫不自醫
  • 別名:醫不自治
  • 出自:《梅山先生墓志銘》
  • 朝代:明
流行示例,醫學意義,相關連結,

流行示例

明·李夢陽《梅山先生墓志銘》:“孫時有綿疾,吾醫之立愈。諺曰:‘醫不自醫。’誠自醫之,黃岐扁佗至今何可也。”元·施惠《幽閨記》:“犯了些腰頭病,你何不自醫?自古道:盧醫不自醫。”

醫學意義

一般認為,醫不自醫是由於醫者對疾病、醫理、藥理都比較明白,給人醫病時能根據病情客觀進行辨證論治,處方用藥以病而立,多無顧忌,所以常常顯效。而給自己或者家人醫病時,往往聯想較多、顧慮較多,擔心某藥熱、某藥寒、某藥有害、某藥有毒,如此掂量來掂量去,下不了決心。開起藥方來,小心翼翼地把藥味換了又換,把藥調了又調。最後形成的處方,其藥味與君臣佐使配伍法則有違,戰鬥力銳減;其藥量與寒熱溫涼四性不符,目的性不明確,造成既扶正不力,又驅邪無果的結局,療效自然差一些,大都以為“醫不自醫”是這種“惜己”的人性和“憂患”的心態決定的,其實,這也未必是唯一的原因。
中醫診視疾病要四診合參,而這一原則是醫者針對患者實施的,假若用於自身,無論望色、聞味、切脈都大為不便,雖有鏡鑒可以藉助,但終難得準確的信息;痛苦之中,判斷力和理智程度也相對降低,對診療思路會造成直接影響,恐怕這也是原因之一。
高明的醫生,肯定比平人更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會好好調理自身。例如華佗張仲景葛洪孫思邈錢乙李時珍等。這些名醫哪個不是活了60年以上?在古代60歲上的人就相比現在90以上的人,他們能活這么久,很明顯與其高超的醫術脫不了關係。而一個平時十分注重調理身體的醫生,他一旦得病,就必定是大病急病,嚴重的病症加上高齡的身體,縱使再高超的醫術,怕也無力回天啊。所以,這也是“醫不自醫”的原因。

相關連結

在“醫不自醫”的理由中,還隱含醫者汲取同行長處的態度和品行。《章太炎全集》中章太炎先生自述:1921年3月,患了黃疸初愈之後的章先生,又病於宿食,他自己用平胃散,但食後每日下午發熱不已。他自知這是陽明少陽病的表現,就將小柴胡去黃芩易芍藥來服用,可連服四五劑都不應,又加芒硝下之亦不解。無奈,求治於錢塘名醫仲右長來治,仲醫生把脈問疾,又看了章先生所用之後云:“此病挾熱,診脈得陽微結,何乃去黃芩加芍藥,此小誤也!”於是,將原方去芍藥還黃芩,稍減生薑用量讓其服,只兩劑藥下,即汗出神清。太炎先生大為折服,嘆曰:“增損一味,神效如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