酇城鎮

酇城鎮

在商丘市古酇(音矬)城遺址(永城市城西25公里處)有一橢圓形高台,形如龜背。因當年西漢丞相蕭何在這座高台上為劉邦建立漢朝撰制律條,人們便稱此高台為 " 造律台 "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酇城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商丘市
  • 下轄地區:酇東村、五里村、卞莊村、王莊村等
  • 電話區號:0370
  • 郵政區碼:476633
  • 地理位置:商丘市古酇(音矬)城遺址
  • 面積:70.6平方公里
  • 人口:五萬
  • 方言:徐淮片、商阜片-中原官話
  • 著名景點:造律台
經濟,摺疊農業,摺疊工業,摺疊旅遊,摺疊造律台,摺疊王油坊遺址,

經濟

摺疊農業

酇城糟魚酇城是永城辣椒的主產地,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甚至遠銷至東南亞各國,辣椒色澤鮮紅,形狀尖長,肉厚而多油質,辣味純正可口,被譽為辣椒中的珍,每年種植面積都在萬畝以上,年產量達40-50萬公斤。酇城槽魚更是遠近聞名的地方特產,蔬菜、林果產品大量供應市場,可以說瓜果常年有,蔬菜四季鮮。

摺疊工業

引來項目57個、引來資金近億元,投資達4000萬元的新商貿一條街正在建設,現有鎮辦企業9家,村辦企業76家,聯合體、個體工業企業42家,產品有鋁製品、皮革、原紙、氈紙、白酒、燈珠、打火機、水泥製品、麵粉加工等21個門類,200多個品種,建成了配套設施齊全的古庵工業園區,多個原紙系列被評為省優質產品。

摺疊旅遊

摺疊造律台

造律台造律台址位於酇城鎮東南側。相傳西漢丞相蕭何曾在此制訂法律,故名。該遺址現存賀圓形土丘。高約7米,底部南北長54米,寬34米,文化層堆積厚度為8~9米。上層為商代遺存,下層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存。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七批)。

摺疊王油坊遺址

王油坊遺址位於永城市酇城鎮王油村東北400米處,為一舊黃河淤泛之土丘,面積1萬平方米,文化層的厚度一般在3米以上,除個別地方有較薄的擾土層或漢代層外,大多在表土層下即為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存。經中社院洛陽考古所在1977年兩次發掘,清出房基11座,灰坑25個,墓葬14座,出土了大批龍山晚期的陶石、骨蚌、角器。這些發掘表明,人類的祖先遠在4000多年以前就生息在這塊土地上,並且有了較為發達的農業、漁獵和手工業。這些都是研究我國原始文化和夏文化的重要資料。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商丘市古酇(音矬)城遺址(永城市城西25公里處)有一橢圓形高台,形如龜背。因當年西漢丞相蕭何在這座高台上為劉邦建立漢朝撰制律條,人們便稱此高台為 " 造律台 " 。該遺址現存橢圓形土丘。高約7米,底部南北長54米,寬34米,文化層堆積厚度為8~9米。上層為商代遺存,下層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存。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造律台作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國考古歷史上都有一席之地,永城八景酇城就有二處,“酇台曉晴”、“澮水春聲”是著名的遊覽勝地。  酇城鎮最富盛名的是造律台。 造律台位於酇城鎮政府南面大坑西沿,古代亦稱都台,永城古代八景之一的“酇台曉晴”就在這裡。唐代大詩人李白攜友到此遊覽,他在《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一詩中寫道:“渭橋南頭一遇君,酇台之北又離群。” 即是說的這個地方。
酇城鎮造律台文明古老
在商丘市古酇(CUO))城遺址(永城市城西25公里處)有一橢圓形高台,形如龜背,高約7米,底部南北長54米,寬34米,文化層堆積厚度為8~9米。上層為商代遺存,下層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存。因當年西漢丞相蕭何在這座高台上為劉邦建立漢朝撰制律條,人們便稱此高台為 " 造律台 " 。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蜂起,蕭何斷定秦朝必亡,必有雄才大略之人再行統治天下。為此,他避開世塵紛擾,匿身於當時這座雜草叢生的高台之上,默默地為新朝撰制律條。後來蕭何參加了劉邦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像他預料的那樣取得了勝利,建立了漢朝。蕭何作了丞相併向劉邦獻出他為新朝撰制的治世律條。如今的造律台花草繁盛, 風景宜人,茂林修竹之中有蕭何造律塑像。若逢古會格外熱鬧。
造律台位於酇城鎮政府西南,古代亦稱都台,酇台曉晴為永城古代八景之一。唐代大詩人李白攜友到此遊覽,他在《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一詩中寫道:“渭橋南頭一遇君,酇台之北又離群。”  相傳漢代丞相蕭何曾在此台制定法律,故名造律台,此種傳說和史實不符,但蕭何封於酇卻有史可查。西漢初,漢高祖分封功臣,蕭何封於酇。後劉邦過境,始知酇地屬自己的家鄉沛郡,即把該郡定為自己的湯沐邑,遂把蕭何封地移於南陽穀城(今湖北省穀城縣)。  實際上造律台為古代文化遺址,現為一橢園形高台,它底部南北長54米,東西寬34米,高7米,文化層厚約9米,上層是商代堆積,下層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存。1936年,國民黨河南省古蹟研究會考古人員曾來造律台進行發掘。這裡文化遺物頗為豐富,其中有石斧、骨箭頭、骨錐等等。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造律台的傳說:  故事發生在公元前202~公元前195年。劉邦剛平定天下,提出‘休養生息’的政策。為治理好國家,他命韓信整軍策,命蕭何在二年內寫出律典。由於蕭何年老體弱多病,各諸侯地區有叛亂,需要征討,國家事務繁忙纏身,所以蕭何自己抽不出時間製造法律。蕭何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就和皇上商量,貼榜招納天下有才華的學子,共同研究寫。酇縣城,有一位貪窮的書生,姓丘,名叫丘生。才貌雙全,曉知天文地理,學富五車,被蕭何一眼看中,封為‘謀事官’每月俸祿六兩銀子。蕭何命丘生一年內造出律典。於是,丘生回到老家酇縣,由於家中臨街居住吵鬧不安,丘生就在離家2里遠,有一座高約百米的大土台上搭間茅屋,閉門寫律。  丘生之妻一日三餐要爬百米高的土台,給丈夫送飯,無論風雨交加,嚴寒酷暑,賢妻都會善始善終把飯送來。  就在一個花落桃熟的季節,丘生的律書提前九個月寫好。賢妻在給丘生送飯的時候,正巧路過自家叔叔的桃園,看見滿樹又大又甜的桃子,被風吹落一地,沒有告訴叔叔,就順手從地上了撿起兩個桃子,給自己的丈夫提前九個月寫完律典表示慶賀。卻不料,觸犯了丈夫造的律,被認為在主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桃園裡撿來的桃子是偷來的,按照律條,觸犯了不守婦道的‘賊律罪’。被丈夫休回娘家。  丘生把妻子休了之後,沒有告訴自己的母親,母親知道兒媳被休,非常生氣,要求丘生撤回休書把兒媳追回來。丘生認為將自己造的法律,還沒有頒布天下,執法人出爾反爾,怎能治理好國家,教育別人不違法?他認為法律無情,至高無上,不容侵犯。所以丘生沒有聽從母親的話,也沒有追回兒媳。丘生之母問兒子:“背母休妻,按你的律條該當何罪?”丘生不料自己竟觸犯了自己寫的法律,按照自己造的律條,自己犯了‘不孝罪’,該自盡。丘生之母為了試探自己的兒子,自己違法怎樣處置,不料丘生性格如此剛定,以身殉法。  丘生吩咐完母親後,就拿剪刀自盡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