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鼎臣

鄭鼎臣(1803一?),湖南鳳凰廳(今鳳凰縣)人,定海抗英著名將領鄭國鴻之子。因其胞伯鄭國林無嗣,他曾出繼承祧。由歲貢捐納批驗所大使,分發浙江候補。鴉片戰爭爆發後,鄭鼎臣隨父調任赴浙。在鎮海軍營供職,任候補批驗所大使。他曾積極協助定海鎮總兵葛雲飛在鎮海監督工匠,加緊鑄造大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他隨同其父與葛雲飛王錫朋一同渡海,接收定海。八月,直接參加守衛定海\血戰六晝夜的抗英戰鬥。因他有膽略、作戰勇敢,成為鄭國鴻指揮作戰的得力助手。其父鄭國鴻犧牲後,他帶定海水勇,多挈火具繼續進行反侵略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鼎臣
  • 國籍:清朝
  • 出生地:湖南鳳凰廳
  • 出生日期:1803
  • 職業:抗英著名將領
  • 主要成就:參加定海血戰六晝夜的抗英戰鬥
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個人作品,個人其它信息,社會評價,文獻記載,史料記載,

人物生平

同年九月,定海、鎮海、寧波三城,相繼失守。道光帝命奕經為揚威將軍,前往浙江收城進剿。鄭鼎臣投軍效力,受到奕經賞識,“特令統領水勇,並發餉銀二十二萬兩,聽其出洋,相機行事。”②道光二十二年(1842)一月,奕經決定分兵三路,約期二十九日,同時反攻三城。
當時,奕經任命海州知州王用賓,指揮水路反攻定海,以鄭鼎臣為先鋒,雇閩、廣鵃船、冬船、蛋船、叭喇唬船、遼東沙船,共二百七十六隻,從乍浦潛渡岱山,分隊趕赴定海各港,以應二十九日同時反攻約期。但被英軍事先發現,於二十六日派武裝輪船“復仇神”號駛往岱山,次日又用四艘舢板船運兵六十餘人登入。潛伏各港水勇五六百人,在反攻約期之前,已被英軍擊敗,傷亡約五十人。但鄭鼎臣本人直接帶領的部分壯勇,曾一度潛往定海,“或在岸上擒拿,或路遇舢板船,直至其船內擒獲殺斃”,③共俘獲英軍四人,殺死一人。所俘英軍,解到行營後,杭嘉湖道宋國經和海州知州王用賓等,曾先後賞給洋錢一千五百元。

成就及榮譽

反攻寧波、鎮海兩路失敗後,奕經從紹興退駐杭州,並命令盡撤定海水路戰火諸船。唯獨鄭鼎臣,以父仇未報,不肯聽令,仍聯絡火舟,時駐岱山,時駐大嵩山,來往逡巡,伺機進攻。奕經隨員要求將鄭鼎臣以軍法治罪,但奕經念其意出忠孝,諾而不行。

個人作品

三月初四日,鄭鼎臣督率水勇,聯絡火攻船隻數十,各船都裝載柴草、火藥,從船隻聚集地大嵩港出發,先駛至梅山港。黃昏出港,分成三路,向北前進。當時,正值東南風大作,鄭鼎臣當即指揮守備徐檟寶率火攻船至十六門地方,分作七排,奮勇放進定海道頭,圍攻該處停泊的英軍三艘大船。英軍見頭排船隻逼近,立即開放槍炮,而七排火攻船冒著炮火,乘風急潮緊,重重繼進,各船同時發火。除兩排船隻隨潮駛過外,其餘五排船隻,圍住英船火攻。頓時,“火光燭天,人聲鼎沸。”④英軍一面撲火,一面開炮四面轟擊,但見篷索燃燒,火勢益盛,便紛紛跳入舢板船逃竄。這時正好前來接應的後路兵勇趕到,開槍放炮,迎擊逃竄英軍。“該逆船隻驚亂,復自相觸沉多隻,並有退回仍被焚燒者”。⑤而逃脫的舢板船,駛向竹山門,又遇到從小渠山駛來的火攻船。英軍便向火攻船射擊,不料船上柴草立即燃燒,“風催火猛,煙焰迷天,直向夷船噴燒,逆船逃避不及,又被焚燒多隻”。⑥

個人其它信息

蟹峙港地方,停泊著一艘最大的英艦。這是正在進行修理的“復仇神”號。鄭鼎臣親自督率大號火攻船二十餘只,從小五奎山與五奎山之間水道,一齊放進,然後分為三路,乘風發火,向“復仇神”號進行火攻。結果,燒斷該艦大桅、篷索,連艦上舢板船也被燒著,烈焰飛騰,把英軍燒得焦頭爛額,勢如鼠竄,紛紛鳧水逃生。轉瞬間,該艦火藥庫燃燒爆炸,“聲如巨雷,煙焰飛過山頂,即時桅倒船沉,不見蹤跡。”⑦而事先埋伏定海城內的兵勇,望見東南海面火焰沖天,知系火攻船隻火攻得手,便在城內放火焚燒英軍住宿,並乘英軍撲火之機,奮勇出擊,殺傷英軍數十,繳獲刀、槍等物。

社會評價

鄭鼎臣分飭三路火攻船發火後,便登上螺頭門山頂偵察,了解到五奎山有英軍屯紮,立即指揮弁勇奮力上山進攻。因該山英軍屯紮不多,一攻即潰,兵勇乘勝追擊,又殺死英軍十餘人,繳獲武器和衣物數十件。
當夜火攻,直到次日黎明,才漸次撤回大嵩港。查點各路弁勇,只有十餘人受傷,並無一人陣亡。“統計此次火攻,燒毀大夷船四隻,內燒沉一隻,舢板船燒毀及觸沉者共有數十隻,燒斃沉溺並城內擊殺逆夷,約有三四百人,實在數目未能確查。”⑧侵占定海英軍在定海受到這次大創,膽碎心驚,對往來船隻嚴加盤查,“處處查問官兵現屯何地,頗有畏我火攻之意”,“而我軍亦倍加氣壯”⑨。鄭鼎臣也因此而受到定海人民的讚揚和信任。

文獻記載

鄭鼎臣這次定海火攻英艦獲勝的戰報,傳至奕經大營參將周士法心懷嫉妒,反而誣他“虛報邀功”。致使奕經亦對其獲勝生疑,特命侍衛容照等前往乍浦,“密訪其事”。後來,又派州判李恩浣等,出海查勘驗實。鄭鼎臣即出具四艦物資送核,盡載所殺英軍首級,繳獲衣服,燒毀船木及焦爛器械等物,並且,申明“稍有虛誣,甘當死罪”⑩。奕經以“海港焚攻夷船”上奏,道光帝賞其雙眼翎,文蔚賞一品頂戴,周士法探報不明,革職留任,鄭鼎臣受到表彰,加四品銜,賞戴花翎。
鄭鼎臣督率船勇火攻獲勝,對定海人民抗英鬥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後來,其船勇被浙江巡撫劉韻珂勾結伊里布遣散,迫使鄭鼎臣不得不扶其父鄭國鴻的靈柩回鄉。定海人民都熱切地期望著鄭鼎臣能回定海,召齊船勇,繼續與人民抗英力量相配合,“船勇自外攻進,我等自內殺出”⑾,共同打擊、消滅英國侵略者。但在清政府對外妥協投降方針的阻礙下,這種愛國的真誠願望沒能得到實現。
(黃保萬)
梁廷枬:《夷氛聞記》,中華書局,第103頁。
②《鴉片戰爭》,第3冊,第206頁。
③《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中華書局,第4冊,第1660頁。
④同上,第1755頁。
⑤⑥⑦《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中華書局,第4冊,第1755頁。
⑧同上,第1756頁。
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中華書局,第1756頁、1757頁。
⑩《鴉片戰爭》,神州國光社,第3冊,第206頁。
⑾佐佐木正哉:《鴉片戰爭研究(資料篇)》,第301頁。
"《鴉片戰爭人物傳》"

史料記載

鄭鼎臣者,殉難總兵國鴻子,曾從父軍。奕經予二十四萬金,令募水勇規復定海,聞寧鎮之敗,逡巡海上。奕經督之嚴,乃報三月三日敗敵於定海十六門洋面,毀船數十,殲斃數百。劉韻珂以為欺罔,奕經遣侍衛容照等出洋查勘,得焚毀船木及壞械回報,乃疏聞,賜奕經雙眼花翎,鼎臣亦被獎。時寧波英兵忽退,留艦招寶山海口,改犯乍浦,陷之。奕經不能赴援,而以收復寧波奏,詔斥不先事預防,革職留任。既而英兵犯江南,陷鎮江,逼江寧,命奕經赴援,尋命駐王江涇防禦。奕經自寧波、慈谿之敗,軍心渙散,不能復用,益為劉韻珂所揶揄,議守議撫,一不使聞。及和議成,撤師,詔布奕經等勞師糜餉、誤國殃民罪狀,逮京論大辟。
鄭鼎臣
圈禁逾年,與琦善同起用,予四等侍衛,充葉爾羌幫辦大臣。為御史陳慶鏞論劾,仍褫職。未幾,復予二等侍衛,充葉爾羌參贊大臣,調伊犁領隊大臣。坐審鞫英吉沙爾領隊大臣齋清額誣捕良回獄不當,褫職發黑龍江。三十年,釋回。鹹豐初,歷伊犁、英吉沙爾領隊大臣。二年,召授工部侍郎,調刑部,兼副都統。三年,命率密雲駐防赴山東防粵匪,卒於徐州軍次,依侍郎例賜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