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用賓

王用賓

.王用賓為中國清朝官員,本籍安徽。王用賓於1848年(道光28年)奉旨接替史密前往台灣地區擔任台灣府知府。而此官職是台灣清治時期此期間,受台灣道制約的台灣地方父母官。不過,他並未前往赴實派任,之後與江西吉安知府裕鐸互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用賓
  • 出生日期:1881
  • 職業:官員
  • 朝代:清朝
人物介紹,主要事跡,主要著作,

人物介紹

王用賓(1881-1944)國民黨政要。字利臣、理成,號太蕤,別號鶴村,室名半隱園,山西臨猗猗氏黃斗景村人。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以院考府首而小有文名。後入猗氏縣學,補為廩膳生員,曾在本村設塾教童蒙讀以補貼家用。二十六年(1900),縣府保送考入太原府學堂,不久又轉入山西大學堂。三十年1904年以官費送留學日本, 先入日本鹽倉鐵道專科學校,後轉入法政大學攻法律。1905年參加孫中山創立的同盟會,成為首批會員之一,並被推舉為同盟會山西支部長。民國成立後,歷任山西省臨時議會議長、參議會議員、國民黨山西支部籌備處處長、河南省代理省長、國民黨北平政治分會秘書長、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立法院法制和財政委員會委員長、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長、司法行政部部長等職。1944年4月7日病逝。

主要事跡

為了聯絡革命黨人,他與景梅九等人在日本創辦《晉學報》(一說《晉話報》),自任主筆。在日本編印,太原發行,宣傳革命。後改名為《晉陽白話報》,仍擔任主筆。由於言論激烈,被山西當局查禁。光緒三十三年(1907),他又與景悔九等人協力創辦《晉陽公報》,入股集資者頗多,他被推舉回國擔任主筆。同年11月,利用原《晉陽白話報》館址創刊。這是山西第一家正式發行的民辦報紙,銷路很廣。他因學業未完,不久即又返回日本就學。
宣統元年(1909),他在日本的學業完成。適逢日本政府從沙俄手中取得南滿鐵路的經營權後又向清廷要挾謀得安(東)奉(天)鐵路敷設權。訊息傳到日本,中國留學生大嘩。遂開會決議勸告國人進行抵制,並推舉王用賓負責此事。日本政府聞知,即派人搜查他的住所,監視他的行動。他秘密潛回天津,撰文《為安奉鐵路敬告國人抵制日貨書》萬餘言,分別向北京、漢口的5家報紙投稿發表。同時,還在天津、北京發表演說,以喚起民眾。日本公使為此向清廷提出抗議,迫使報館停刊,並將王用賓驅逐。他隨即回到太原,重任《晉陽公報》主筆。
宣統二年(19l0),山西當局派兵強行剷除交城、文水兩縣農民種植的(鴉片)煙苗,造成濫殺農民百餘人的“交文禁菸案”,引起社會強烈不滿。《晉陽公報》根據記者現場調查的事實,連續發表文章予以揭露。為此。山西巡撫丁寶銓奏請清廷,查封報館,通緝王用賓,他聞訊後隻身走脫。行文到縣後,官府將其父逮捕拘押,家產被抄,直到翌年方因病保釋,不久即病逝。
辛亥革命前夕,王用賓潛回北京。太原起義後,在北京進行秘密活動。當時,清廷第六鎮統吳祿貞與閻錫山密組燕晉聯軍,襲取北京,他即欲赴石家莊會見吳祿貞。後因吳祿貞在石家莊被袁世凱派人暗殺。便繞道河南到達晉南,被山西軍政府任命為河東兵馬節度使,組織河東軍政府。民國元年(19l2),應山西都督閻錫山之邀赴太原組織臨時省議會,被選為副議長。2年,又被選為第一屆國會參議員和天壇憲法起草委員。6年,隨孫中山南下護法,先後任大元帥府參議、大本營參議及國民黨本部參議員等職。10年,出席廣州非常國會兩院聯席會議,再次揭起護法旗幟,被任命為總統府咨議,後又任北方特派員。翌年。又任國民黨山西支部籌備處長。
民國13年(1924),以山西代表身份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被國民黨任命為北方特派員兼北方軍事委員,受命向馮玉祥、孫岳等進行秘密活動,策動建立國民軍。國民軍建立後,深得孫中山賞識,委為國民軍慰問使。14年,應軍務督辦兼省長鬍景翼邀請任河南省政府秘書長。17年,任國民黨北平政治分會秘書長。同年秋,多次去東北幫助張學良工作,對張宣布“易幟”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11月,當選為南京政府第一屆立法委員,翌年又連任第二屆立法委員兼法制委員會委員長。其間,親自主持擬訂過許多法規,其中包括《考選委員會組織法》、《典試委員會組織條例草案》等。20年,與焦易堂合力在南京創辦首都女子法政講習所,培養了許多婦女法政人才。同年,被調任考選委員會副委員長,翌年任委員長。在其任內,分別於民國20、22、23年舉辦了第一、二、三屆高等考試。考選權系孫中山提出的“五權分立”中的一項,具體立法實行就是由王用賓主持開始的。23年l2月至26年8月任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長。26年8月至33年4月在重慶,任中央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此時,他積多年的體驗,已看清蔣介石政權的腐敗與獨裁,一面慨嘆“宦情冷似爐中燼,鬢色繁於瓦上霜”,一面曉喻子女不要從政,要子女攻讀工科,為中華民族做些實際貢獻。民國33年(1944)農曆四月初七日,因心臟病發逝世於重慶北碚高台邱寓所。

主要著作

王用賓一生著述、詩詞流傳不少,但均未得蒐集整理。僅在他逝世前的四五年間,詩詞作品即有近千首,並有遺著《中國歷代法制史》(與邵修文合著)、《辛亥革命前後山西起義紀實》、《半隱園僑蜀詩草》、《半隱園詞草》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