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潤琦

鄭潤琦

鄭潤琦(1873—1931年)字仰韓,廣東廣州府三水縣大旗頭村人。自少跟隨伯父、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從軍,久歷戎行。初任排長、連長、營長。辛亥革命後,護國戰爭時在魏邦平部獨立第二旅任幫統、統領,後任護國軍第五軍第一司令。民國9年(1920年)粵軍回粵,魏邦平率部回響,魏所部編為粵軍第三師,鄭任第三師第六旅旅長。民國10年(1921年)參加援桂之役。民國11年(1922年)陳炯明叛變,孫中山率領討伐軍從廣西東下討陳,鄭率部回響。民國12年(1923年)4月升中央直轄廣東討伐軍第三師師長。民國13年(1924年)任建國粵軍第一軍第三師師長,曾奉命出征廣東南路,討伐陳炯明派系的鄧本殷叛軍。民國14年(1925年)8月廖仲愷被刺案發生,因事件與鄭有牽連,被蔣介石繳械。鄭解職後寓居上海,民國17年(1928年)返穗經商,病卒於廣州。

基本介紹

  • 本名:鄭潤琦
  • 字號:字仰韓
  • 出生時間:1873
  • 去世時間:1931年
護國護法,復粵征桂,參加平叛,重建三師,支持農運,繳械下野,經營商業,子女後人,

護國護法

1915年12月,袁世凱廢共和,復辟帝制,護國戰爭爆發。1916年1月1日,魏邦平肇慶閱江樓側縣立模範國小,成立廣東護國軍獨立第二旅,鄭潤琦任該旅邦統,率部參加反袁(世凱)討龍(濟光)戰爭。
1916年9月孫中山組織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並就任海陸軍大元帥,發動了護法運動。是年,鄭潤琦在魏邦平指揮下參加了護法戰爭。
1917年12月10日,退到海南的龍濟光向廣州進攻。廣東軍隊亦全力迎擊,分編五軍,魏邦平為第五軍司令。討龍軍事結束後,魏邦平部回廣州,並對第五軍進行一次擴編。新編成步兵三營,稱為第五軍第二司令部,以陳章甫任司令。同時又將魏所兼得統領改為第五軍第一司令部,以鄭潤琦升任司令。

復粵征桂

1920年8月陳炯明率粵軍回師討桂,孫中山將原有的和回粵戰爭中發展起來的部隊進行整編,陳炯明任粵軍總司令,下轄兩個軍。第一軍軍長由陳炯明兼,轄三個師、六個獨立旅和五個路。第二軍軍長為許崇智,轄四個旅。魏邦平的第五軍改編為粵軍第一軍第三師,魏邦平任師長,轄一個旅,一個步兵團、一個統領部和一個炮兵營。第二司令陳章甫任第五旅旅長,第11團團長為魏覿明,原第一司令鄭潤琦改任統領。本來從資歷來說,鄭潤琦應該任旅長,但陳炯明藉口鄭潤琦不是學生出身,又年老邁,不適合旅長人選,欲派心腹翁式亮任第三師第六旅旅長,以削弱魏的權力。魏邦平以翁的能力有限,不能帶兵太多加以拒絕,加之鄭潤琦在軍中頗有資歷,自己與鄭共事多年,出生入死,若無故棄他,則影響軍心。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桂系軍閥陸榮廷不甘心在廣東的失敗,宣布取消自主,投降北洋軍閥,並陳兵粵邊,企圖顛覆廣東革命政權。粵軍奉孫中山之命“援桂”,討伐陸榮廷。鄭潤琦參加了援桂之役,他所在的魏邦平師被編入中部主力軍,戰後鄭潤琦的統領部駐防梧州人和墟等地。1922年春為整頓軍隊,魏邦平將鄭潤琦的統領部改為第12團,合併魏覿明的第11團編成第三師第六旅,鄭潤琦升任旅長。

參加平叛

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葉舉發動叛變,包圍並炮擊總統府。魏邦平亦辭職赴上海,以陳章甫繼任第三師師長,鄭潤琦為副師長。9月許崇智率東路討賊軍,欲經閩入粵。12月滇、粵、桂各軍代表在廣西藤縣大湟江白馬廟舉行軍事會議,史稱“白馬會盟”。“白馬會盟”後,西路討賊軍自廣西東下討伐陳炯明,粵軍第三師回應,鄭潤琦隨第三師從岑溪向羅定、新興、四邑等地攻擊前進。1923年1月16日西路討賊聯軍攻入廣州,陳炯明及其部屬戰敗逃走。

重建三師

桂系軍閥沈鴻英企圖竊據廣東,在西路討賊軍的滇、桂軍占領廣州市內各機關要地後,先於孫中山進入廣州,並與北洋軍閥曹錕、吳佩孚勾結,1月26日製造了江防會議事變,魏邦平被沈部捉住,並強迫魏邦平下令舊部粵軍第三師繳械(除留駐江門一個團外)。2月孫中山著各路軍討伐沈鴻英,沈見形勢於己不利,率部移駐西、北江,設司令部於肇慶,並請孫中山回粵主持大局。第三師被繳械時,駐守中山的魏覿明第11團倖存,2月,魏邦平即令第三師副師長鄭潤琦以該團為基幹,並招集前被繳械的舊部擴充,重新成立第三師,師長為陳章甫。4月,陳章甫辭職,鄭潤琦接任師長。旋即鄭潤琦率第三師與同駐四邑的第一師李濟深部一起攻克清遠,並於5月6日會合友軍向肇慶發起總攻,即日占領獅崗炮台,發炮向城內轟擊。18日,粵軍挖掘地道,以地雷炸開東門城牆,攻入肇慶城,沈軍守將黃振邦被俘,西江下游的沈軍紛紛向梧州潰敗,鄭潤琦率部進駐四會廣寧。至此,西江叛軍全部肅清。
陳炯明、沈鴻英叛軍被擊潰後,所有起義的粵軍均改由大元帥府直轄,稱為中央直轄粵軍。第四軍軍長梁鴻楷,轄兩師(第一師李濟深、第三師鄭潤琦)一獨立旅(徐漢臣)和一支隊(丘耀西):
1924年3月間,原屬中央直轄的粵軍和東路討賊軍,統一改編為建國粵軍,除李福林第三軍未另編師外,其餘部隊改編為四個師若干獨立旅。
建國粵軍總司令:許崇智,參謀長:蔣介石。
第一師師長:李濟深
第二師師長:張民達
第三師師長:鄭潤琦
第四師師長:許 濟
獨立旅長:徐漢臣、梁鴻材、卓仁機等
警衛軍:吳鐵城
1923年9月駐羅定等地的原東路討賊軍第四師師長呂春榮叛投鄧本殷部,1924年7月,呂春榮部從高州再次大舉進犯羅定,鄭潤琦率部擊破之,敵向四會潰竄,擊斃鄧本殷前線司令官龔某、女統領唐某、兵卒120人,俘虜300餘人,繳槍600餘支及彈藥一大批。使敵軍不敢西犯,廣州解除了東征陳炯明叛軍的後顧之憂。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病逝於北京。滇系軍閥楊希閔和桂系軍閥劉震寰發動變亂。6月各路軍隊班師回粵,討伐楊、劉叛亂。6月10日,革命軍部署攻城。鄭潤琦所部第三師和粵軍第一師及第六旅等任左翼,沿廣九路前進。之後,鄭潤琦部進駐東莞、寶安。

支持農運

國共合作後,在國民政府的支援下,廣東的農民運動迅速興起和發展。鄭潤琦及其所部為農民運動的順利開展做了一定的貢獻。1924年11月中旬,廣寧縣農會發出《減租宣言》和《給田主的一封信》,揭露地主罪行,闡明減租的正義性和目的。12月1日,廣寧縣潭布地主武裝百餘人突襲社崗等鄉農軍,16日,廖仲凱令建國粵軍第三師鄭潤琦部派一營(該營駐四會,營長李漢魂)增援廣寧縣農軍,使農民運動順利開展。
1924年,廣寧縣長李濟源因反對農民運動被省署撤職而下台。但李濟源不甘心失敗,為與粵軍第三師抗衡,除大量收編“神打”外,還組織了不明真相的民眾成立了以五行棠(綽號)為隊長的“自衛隊”。粵軍第三師在鄭潤琦師長帶領下,沿綏江北上,直插羅鍋。由於李濟源的自衛隊人數不多,又是烏合之眾,作戰能力不強,所以第三師很快攻下羅鍋。最後,對車心崗的逆產予以沒收或燒掉:沒收積極資助李濟源的“瑞豐”、“兆泰”商號的所有物資;燒掉李濟源所屬商鋪“萬祥”及其在車心崗的房產,李濟源則逃跑了。
1925年7月7日,廣寧發生“江屯事件”。是日凌晨,廣寧縣民團頭子李濟源等糾集了500餘人圍攻江屯農會。農軍及農會會員100餘人堅守五天四夜失守。農軍傷亡40餘人,失槍百餘支,會所被焚。事後,縣農會向省農會控訴縣長李綺庵和駐軍拒不救援的罪行。8月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省港罷工工人第七次代表大會,通過聲援廣寧縣農運的決議案,要求嚴懲兇犯、撤回第三師、撤換廣寧縣長等。廣東革命政府答允代表大會的全部要求,及時處理了江屯事件。中旬,鄭潤琦將駐廣寧縣的莫國華部調往懷集縣,另調第三師第九團進駐廣寧縣,受到農民歡迎,地主豪紳聲勢頓挫。

繳械下野

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遇刺身亡,舉國震驚,9月18日蔣介石以廣州衛戍司令名義,在廣州實行戒嚴,並包圍了許崇智住宅。蔣致函許崇智,“勸”其暫離粵境,實為武力迫其出境。20日,蔣介石派軍隊至東莞和石龍圍住許部粵軍的鄭潤琦、莫雄兩部,向鄭潤琦提出:一、將第三師繳械;二、要鄭去職;三、立即離開廣東。否則,要將許、梁等人槍斃。莫部遵令繳械800餘支,鄭潤琦部略有抵抗,但最終為免投鼠忌器,鄭同意全部條件。並立即傳令全師解甲繳械,鄭潤琦則離任趕滬,從此結束戎馬生涯。其後,汪、蔣竟以國民政府名義發表布告略謂:“自八月二十日廖、陳兩委員被襲擊事件發生後,政府查悉主謀唆使嫌疑犯人,並同時發覺不肖軍隊,陰謀勾結危害政府一切情狀。業於二十五日將嫌疑犯人胡毅生、魏邦平、林樹巍等通緝歸案訊辦,並將謀危政府叛跡已露之軍官梁鴻楷等逮捕,暨將其所屬部隊分別解散、收編各在案。鄭潤琦、莫雄等包藏禍心,與梁鴻楷等串同一致,甘為反革命之鷹犬,以謀危害國民革命政府……故於本十九日令廣州衛戍司令相機處置。以破凶謀而息亂源……。”

經營商業

1925年冬,鄭潤琦舉家遷居上海,在法租界開設利源公司,承辦“防務經費”,獲利甚豐。1928年承辦期滿,鄭南歸廣州,並開設了利發公司和利商公司,繼續承辦廣州河南、深圳、清遠順德等地“防務經費”。還承辦廣州筵席捐和全省糖、煙、酒捐以及經營鹽業、航運業。購置輪渡四艘行走廣州官窯、三江沿線,方便四鄉行旅、溝通物資交流。對於家鄉的建設,鄭潤琦修建了海洲風雨亭,重修了由海州經樂平至本村的灰沙路,還發起重修廣州六榕寺花塔等。
鄭潤琦於1931年病逝於廣州,享年58歲。鄭潤琦死後,陳濟棠特意派“仲元”、“仲愷”兩艘軍艦運靈柩回鄉,葬於七十二卦崗。

子女後人

過繼兄弟鄭潤鹹之子鄭洵侯為嗣。
二女兒嫁給番禺餘蔭山房主人鄔鼎盛的兒子鄔軾侯。
三女兒鄭群儀(又名靜柏後在何賢、黃堅等開辦的香港中華總商會福華企業有限公司任司庫。
小女兒鄭曼霞嫁給廣東粵劇一代宗師何非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