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清之

鄭清之

鄭清之(1176年11月2日—1251年1月1日),初名燮,字德源,又字文叔,別號安晚,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南宋宰相。

鄭清之少年時跟從樓昉學習,很得樓鑰讚賞;嘉泰二年(1202年)進士及第,參與擁立宋理宗,歷任光祿大夫、簽書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等要職。紹定六年(1233年),權臣史彌遠死後接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封衛國公、齊國公等;端平年間則建議攬用諸名士,不計前嫌地挽留、舉薦劾奏過自己的湯巾、徐清叟等人;宋元戰爭興起後曾進《十龜元吉箴》,勸宋理宗勵精圖治;淳祐年間再登相位,但因年事已高而使得朝政為妻兒把持,漸趨腐敗,為世人所詬病;淳祐十一年(1251年)去世,享年七十六歲,特贈尚書令、魏郡王,賜謚“忠定”,有《安晚集》等傳世。

基本介紹

  • 本名:鄭清之
  • 別稱:鄭燮、鄭忠定
  • 字號:字德源、文叔
    別號安晚
  • 所處時代:南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 
  • 出生時間:1176年11月2日
  • 去世時間:1251年1月1日
  • 主要作品:《安晚集》
  • 主要成就:促成“端平更化
  • 官職:太傅、左丞相、右丞相等
  • 封爵:齊國公等
  • 追贈:尚書令、魏郡王
  • 諡號:忠定
人物生平,初入仕途,擁戴理宗,端平相業,淳祐再相,去世追封,人物評價,親屬成員,個人作品,著作,詩文,史料記載,葬地之謎,

人物生平

初入仕途

鄭清之生於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九月二十九日,少年時跟從樓昉學習,能寫文章,樓鑰十分讚賞他。
嘉泰二年(1202年),鄭清之進入太學嘉定十年(1217年),鄭清之考中進士,調為峽州教授。
統帥趙方處事認真、嚴肅、莊重,不輕易許諾什麼,鄭清之去他那兒匯報事情,他給鄭清之置辦酒席,讓他的兒子趙范趙葵出來拜見,趙方拉著鄭清之不讓他答拜兒子的行禮,並說:“他日希望你能照顧我的兩個兒子。”
湖北茶商群集暴橫,鄭清之向總領何炳建議說:“這些人很精悍,應該把他們編入軍籍,緊急時可使用。”何炳馬上下達招募他們的命令,來的人很多,號稱“茶商軍”,後來多次依賴這支軍隊。之後,鄭清之被調為湖、廣總所準備差遣、國子監書庫官。

擁戴理宗

嘉定十六年(1223年),鄭清之升為國子學錄。丞相史彌遠與他謀劃廢濟國公趙竑,這事見皇子趙竑傳。鄭清之不久兼任魏惠憲王府教授,升為宗學諭,升為太學博士,都仍兼教授。宋寧宗去世,丞相史彌遠獻定國的策略,詔旨都是鄭清之所擬定的。
人物傳記人物傳記
宋理宗即位後,鄭清之被授予諸王宮大國小教授,升為宗學博士、宗正寺丞兼權工部郎、兼崇政殿說書。宋理宗詢問外人為什麼對閣子庫進絲鞋有謗議,鄭清之說:“宮中穿的用的都十分講究新的、乾淨的。”宋理宗說:“按舊例,每月進貢鞋子數雙,朕不穿壞是不換的,為什麼會招致謗議呢?”鄭清之奏說:“孝宗繼高宗之後,所以節儉的美德容易表現出來,陛下繼寧宗之後,所以節儉的美德難顯現出來。寧宗自己的日常供養就如同寒士,衣服多次洗滌,多次補衣服鞋子,現在想使節儉的美德顯著,必須超過寧宗才行。”宋理宗高興地採納了他的建議。

端平相業

寶慶元年(1225年),鄭清之改兼兵部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升為起居郎,仍兼史官、說書、樞密院編修官。
寶慶二年(1226年),他暫時為工部侍郎,暫為給事中,進升為給事中,升為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
紹定元年(1228年),他升為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升為兼修國史實錄院修撰、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紹定三年(1230年),鄭清之被授予參知政事兼簽書樞密院事。
紹定四年(1231年),他兼任同知樞密院事。
紹定六年(1233年),史彌遠去世,鄭清之被任命為右丞相兼樞密使。
端平元年(1234年),宋理宗親政,顯赫盛大,獨自處理政事,鄭清之也慨然以治理天下為己任,於是召回真德秀魏了翁崔與之李埴徐僑趙汝談尤焴游似洪咨夔王遂李宗勉杜范徐清叟袁甫李韶,當時號稱“小元祐”。這些人大多相繼擔任宰輔,只有崔與之始終推辭不來,隱士如劉宰趙蕃都被表彰。這時即使金軍撤退,但進入洛陽的宋軍大敗。
端平二年(1235年),鄭清之上疏請求罷官,宋理宗不許,授予他特進、左丞相兼樞密使。
端平三年(1236年)八月,秋雨綿綿,狂風大作,鄭清之四次上疏請求辭職。九月,祭祀時出現驚雷,他更是極力辭職。他就被授予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他四次上疏推辭,仍舊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聽到邊境警報後,他秘密上奏說:“恐怕陛下過於擔憂和悔恨,這樣會損害您的清明的身體,累及您的宏偉志向。”

淳祐再相

嘉熙三年(1239年),鄭清之被封為申國公。
嘉熙四年(1240年),宋理宗派中使賜給他親筆寫的“輔德明謨之閣”的題字,賞給他十萬緡錢用來修建房舍,鄭清之就每天同賓客、門生遊山玩水。
淳祐四年(1244年),鄭清之仍然為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他多次辭官都沒被允許,他被授予少保、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被加封為衛國公。他入朝拜見宋理宗,宋理宗下詔賜給他府第。
淳祐五年(1245年)正月,為宋理宗祝壽結束後,他又上疏請求辭官,宋理宗不許。鄭清之被授予少傅,仍為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進封為越國公。不久,他的兒子鄭士昌去世,他決意東還,辭職,又沒被允許。他被授予少師、奉國軍節度使,仍為醴泉觀使兼侍讀、越國公,宋理宗賞給他玉帶,又在西湖的漁莊賞給他一處府第。鄭清之為宋理宗講讀《仁皇訓典》,他說:“仁祖的仁德寬厚,使他表現得很英明,所以他能制定法度,國家也沒有懈怠、不振奮的禍患;孝宗的英明,來源於他本身的仁德寬厚,所以他能培養和鼓舞士氣,國家沒有特別嚴厲苛刻的風氣。仁德寬厚和英明二者互相彌補,缺一不可,這就是仁祖、孝宗統治時出現盛世的原因。”宋理宗表彰了他。
淳祐六年(1246年),鄭清之被授予太保,他極力推辭。按慣例,允許他把官職轉授先祖,鄭清之請求宋理宗追封給他的高祖鄭詥,宋理宗同意了,這是特殊的恩惠。
淳祐七年(1247年),鄭清之被授予太傅、右丞相兼樞密使、越國公。中使來到他家,鄭清之正在湖光山色中遊玩,住在寺院中,一直到傍晚還沒回來。第二天早晨他入宮拜見宋理宗,磕頭請求免去這些官職,宋理宗告訴了許多他不知道的事。鄭清之剛離開宮廷,中使就接踵而至。有的請求重定施政方針、改年號,鄭清之說:“改年號,是天子剛登基時的事,重定施政方針,是國家的大事,漢代的事已經不是遙遠的事,但不因為更換了宰相就那么做。”
宋理宗憂慮邊事,下詔讓趙葵以樞密使的身份檢閱軍隊,陳韡以知樞密院事的身份統率湖、廣二州,他們二人正在推辭,恰好鄭清之再次擔任宰相,對他們極力支持,凡是他們所要求的都不刁難,趙葵、陳韡就前去上任了。於是宋軍在泗水、渦口、木庫作戰,都取得了勝利。
淳祐九年(1249年),鄭清之被授予太師、左丞相兼樞密使,他沒接受太師的官職,仍然是太傅。鄭清之常感到國家的財富因為養兵而睏乏,因為發放生券而使兵費短缺,他考慮變通的辦法,每有調兵戍守邊境的時候,就命令樞密院根據距離的遠近,就近調兵戍守,根據情況的緩急決定調兵的先後順序。又議定明年調兵戍守淮水,合併軍隊以便節省物資供給,先調鎮江策勝軍駐屯在泗水,公私都很便利。
諸路各路鹽額虧損,負責這件事的人都傾家蕩產來償還虧損的鹽數,鄭清之核實了那些違犯鹽法的人加以追究處治,受牽連的人都被免去了罪責,使很多人得以活命。長江沿岸的船稅一向很重,鄭清之一項一項地廢去,如池州的雁汊有大法場這樣的稅目,這部分錢分別歸屬各衙門,鄭清之上奏請求廢除它並追究那些從中漁利的人,他們的收入是公家的好幾倍,那些分別歸屬各衙門的錢由朝廷補償。宋理宗同意了鄭清之的請求,訊息傳來,鄭清之正與客人飲酒,他舉杯說:“今天飲這個酒特別痛快。”鄭清之四次上奏章辭職。
淳祐十年(1250年),鄭清之進獻給宋理宗《十龜元吉箴》,陳述十事:一持敬,二典學,三崇儉,四力行,五能定,六明善,七謹微,八察言,九惜時,十務實。
鄭清之上疏說:“上天發生災變時,對天恭敬容易做到,上天正常時,對天恭敬不容易做到,上天發生災變時使人產生憂慮,因此容易對天恭敬,上天正常時人們高興,因此不容易對天恭敬,為什麼呢?因為憂慮時就心生恐懼,恐懼就可使災變轉化為好天氣;高興時就想享樂,享樂就或許會使好天氣變為壞天氣。”宋理宗非常高興,命令史官記下這些話,下詔嘉獎了鄭清之。

去世追封

淳祐十一年(1251年),鄭清之上疏請求辭官,宋理宗都沒準許。鄭清之被授予太師的官職,他極力推辭。朝廷在明堂有事,宋理宗下詔讓閣門官給鄭清之派兩個人,攙他上明堂,宋理宗又賜給他玉帶,命令他戴著玉帶上朝。十一月十二日,退朝後,鄭清之得了寒病,病勢很重,他仍然因為天沒下雪而擔憂。不久天降大雪,他起身說:“百官慶賀下雪,皇上一定十分高興。”他命令人把雪捧到床前觀看。
鄭清之多次上奏請求辭官,宋理宗不許。他不停地上奏,宋理宗不得已,命鄭清之以太傅、保寧軍節度使、醴泉觀使、齊國公之銜致仕。同年十一月十九日,鄭清之去世,遺表送到朝廷,宋理宗十分震驚哀悼,為其輟朝三天,特贈尚書令的官職,追封魏郡王,賜諡號“忠定”。

人物評價

南宋·劉克莊:①不立異,不私己,除授進擬必咨同列,必參公諭,朝士有累遷而未見面者。②拔士滿朝,施惠於人無德色,士或先從後畔,亦待之如故。③久秉鈞軸,高下在手,然不以名器私親昵。(《丞相忠定鄭公行狀》)
元·脫脫 等:①不好立異。②鄭清之墮名於再相之日。(《宋史》)
現代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林瑞翰:清之在位,頗引用正人,故端平間,賢士如真德秀、魏了翁、李埴、洪咨夔等並見進用,時稱“端平更化”,以比元祐。(《宋代政治史》)

親屬成員

高祖父:鄭詥
祖父:鄭覃
父親:鄭若沖
堂兄:鄭驥之
兒子:鄭士昌
孫子:鄭大有、鄭大節等

個人作品

著作

鄭清之的集子,殘存《安晚堂集》七卷,都是詩作,收入四庫全書時被重命名為《安晚堂詩集》。

詩文

鄭清之的詩基本被輯入《全宋詩》中,代表作有《臂疼醫令灼艾戲成》、《晨興散步三首》、《次抱拙妝薄命》、《燈薪》、《冬瓜》、《荷花》、《虹出》、《茄子》、《妾薄命》、《田家》、《檐前蜘蛛》、《夜雨》等;其詞僅存《念奴嬌·菊》;李之鼎輯其文十篇附於《宋人集》本《安晚堂詩集》。

史料記載

宋史·卷四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七十三》、《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七十》中的《丞相忠定鄭公行狀》、《四明談助》等。

葬地之謎

對於鄭清之逝世後葬於何地,目前有浙江寧波說、廣東饒平說、福建永定說、重慶潼南說。
  • 浙江寧波說
浙江鄭清之墓前石刻,位於(寧波市)訇州區橫溪鎮大岙村東山之西坡,是南宋丞相鄭清之墓前石刻遺像。該墓道坐東朝西,其範圍長約150米,寬約20米,已於1958年遭破壞,殘損石構件有:石馬1匹、石馬頭1件婦人扇門石構件4件、武將頭若干、歇山頂及斗拱構件若干、經幢石雕2節、墓碑殘件數塊。鄭清之墓在東錢湖西南側的橫溪大岙村東山旁(橫溪水庫內)。
寧波鄭清之墓前石刻寧波鄭清之墓前石刻
  • 廣東饒平說
鄭清之墓,位於坂上村大王山的“彌勒佛獻肚”處。鄭清之因任職時革除弊政而得罪權奸,討元戎因主戰而遭主和派及蒙古兵痛恨,後攜家人來海山定居。逝世後葬坂上村大王山山。該墓於1992年10月25年被列為饒平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饒平鄭清之墓饒平鄭清之墓
  • 福建永定說
鄭清之墓,位於永定縣境內的城效鄉古鎮龍安寨水口處,座南朝北,呈“彌佛獻肚”形。墓地長12米、寬6.5米,占地約80平方米。墓碑以三合土封頂,外高達1.9米,寬1.7米,碑上右刻有“大清順治十四年丁酉吉旦”等字樣,中間刻有“始世祖宋左丞相位太師諱清之鄭公墓”字樣,左邊刻有“滎陽十三戶嗣孫士鳳等立”字樣。
永定鄭清之墓永定鄭清之墓
鄭清之墓當為衣冠冢,它曾被盜挖過,沒有發現骨骸。明清兩朝官府都把鄭清之墓確定為名墓,加以保護。1999年,永定縣人民政府宣布把鄭清之墓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重慶潼南說
鄭清之墓,位於塘壩鄉七村鄭家灣朝陽山,俗稱“官墳堡”。1952年左右還留有墳墓及其左側的鄭氏祠、守墓亭。祠門有對聯寫道:“大宋時來成古戶,朝陽山左立新基。”祠內有堂,堂有一幅木刻對聯:“在昔原為丞相府,於今卻是庶民家。”1958年墾荒時墓被毀。1982年5月時塘壩公社七大隊五隊鄭姓社員家藏的《鄭氏族譜》(明弘治十三年纂修、清宣統元年續修)記載:“淳禧辛亥十一年十一月,卒於京師。遺命秘葬蜀中,避元禍也。扶柩至重慶,余玢助資買葬邑南朝陽山。”
  • 考證
首批四川省學術帶頭人胡昭曦先生據《宋史》、《丞相忠定鄭公行狀》、《宋史全文》等考證,得出結論:浙江寧波說較確,而其他三地的鄭清之墓應為衣冠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