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毓怡

字和甫,一字任齋,別號拙園,1880年(光緒六年)農曆12月21日出生於河北省大城縣白洋橋一個仕宦家庭。他自幼聰穎,六歲隨父鄧汝淮在自家學館讀書,七歲開始寫詩,十多歲時寫千字長文揮筆立就。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鄧毓怡聯契約志組建國民協進會,後改並共和黨,任直隸支部幹事,眾議院選舉當選為議員。1914年,袁世凱解散國會,鄧毓怡被張紹曾(時任綏遠都統)邀至綏遠,創辦歸綏銀行並任經理。1929年3月11日病逝於北京,終年49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毓怡
  • 出生地:河北省大城縣白洋橋
  • 逝世日期:字任齋,別號拙園
  • 字號:字任齋,別號拙園
人物簡介,主要經歷,

人物簡介

鄧毓怡,字和甫,一字任齋,別號拙園,1880年(光緒六年)農曆12月21日出生於河北省大城縣白洋橋一個仕宦家庭。他自幼聰穎,六歲隨父鄧汝淮在自家學館讀書,七歲開始寫詩,十多歲時寫千字長文揮筆立就。
據常琦璋所撰的“行狀”稱:“十四歲喪父,鄉里士夫無能為之師者,家有藏書,則發筐縱觀,師於古人。”1896年,大城名儒劉鐘英舉他共纂大城縣誌。當時鄧毓怡年僅十六歲,但他不負眾望,所撰文章珠圓玉潤,超逸灑脫,被大城儒生稱為神童才子。大城縣誌付梓之後,他即由友人介紹到保定蓮池書院,拜清末著名學者吳汝綸為師。吳汝綸是西學的倡導者,他曾聘西人於蓮池藻詠樓為鄧毓恰等幾名“年少而才”的學生救授西文。此間,鄧毓怡不僅濤文大有長進,而且還學會了英文和日文,並接受了許多西方進步思想。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鄧毓怡等因接觸了“洋人”受到圍攻,只得中途退學。

主要經歷

1901年,吳汝綸在北京創辦報社,委鄧毓怡、常育璋任編輯,不久報社被清政府查封,遂改名華北譯書局,印行雜誌。此間,鄧毓怡已在詩、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顯示了一定的才華,因而不少友人曾勸他潛心研究詩文書畫。日後必功成名就,流芳後世。而鄧毓怡聽後卻說:“今舉國旦夕為奴虜,吾寧埋頭腐心為百年後陳死人之計乎!”於是“慷慨奮厲,思有試”。
1903年,他為了探求新的知識,毅然東渡日本,就學於東京早稻淚大學。他在日本留學期間,受留學生中民主革命派的影響,思想激進,對暗殺救國存有幻想,曾於1901年春夏之交與同學密謀暗殺慈禧太后。當時,鄧毓怡先期攜炸藥回國,住在北京常育璋家中,他曾對人說:“某月日君當聞有巨變發於輦下,則鄧某致命遂志之時也。”後因事泄,主事者被捕,他又返回了日本。臨走之前,他將炸藥等物交給常璃璋保存,常恐惹出麻煩,於一天夜裡將炸藥投入宦武門外河流中。這件事在其“家傳”(籍忠寅撰)和“形狀”中均餚記述。
1904年,鄧毓怡在早稻田大學畢業,回到祖國。前者密謀行刺不成使他認識到要想救國改變國家的落後狀態,單靠少數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它需要的是全體民眾的覺醒,而開啟智的唯一途徑是興辦教育。於是他放棄了在京任職的機會,回到家鄉,同其兄長鄧毓愷一起創建了一所新式學堂,起名為啟智學堂。該學堂所設的課程有國文、英文、算術、地理、歷史、修身、格致(包括自然知識和動物、植物、礦物及理化等初級知識)等。啟智學堂成立不久,鄧毓怡又在家人的協助下創辦了一所自強女子學堂,這所學堂是直隸省創建最早的一所女學堂,天津的“北洋女子師範學堂”就是“取法”於這所學堂而建成的。自強女子學堂所學的課程與啟智學堂大致相同。學堂的教材是鄧毓怡和另一名留日生王世琛(字鈞甫)翻譯的日本中國小教科書。兩所學堂均不收學費,本村及附近村鎮的子女無論貧富均可入學,因而兩校創辦時問不長就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清廷“廢科舉,興學堂”的命令頒布後,直隸夫吏方開始興學,在天津創辦了北洋法政專門學堂和北洋女子師範學堂,鄧毓怡因治學有聲,相繼受聘為兩校教員併兼任北洋法政專門學堂齋務長。鄧毓怡在天津執教五年的時間,培育出了大批優秀人材,當時就學於北洋法政專門學堂的李大釗同志就是其中之一,直到後來,李大釗任《晨鐘報》主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時仍然常到鄧毓怡家(北京黃化門碾兒胡同24號)作客,保持著密切聯繫。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鄧毓怡聯契約志組建國民協進會,後改並共和黨,任直隸支部幹事,眾議院選舉當選為議員。
1914年,袁世凱解散國會,鄧毓怡被張紹曾(時任綏遠都統)邀至綏遠,創辦歸綏銀行並任經理。綏遠地區位於我國西北邊陲,地域遼闊,大面積的土地都是未經開墾的荒野,在那裡,蒙人與漢人之間民族對立情緒嚴重,局勢很不穩定。為了治理好綏遠地區,鄧毓怡曾提出一項計畫。即在綏遠建幾個大牧場,從內地移入漢民種植、飼養,加以管理,這樣不但可以達到墾荒的目的,而且還可以使漢人“與蒙人結合團體”發展友誼,以加強綏遠地區的穩定。鄧毓怡曾把這項計畫上書農商總長張謇,張亦認為這個汁劃是“對蒙人實邊不二之法”,然而,由於政府財政緊張等原因,這項計畫未能付諸實施。
1916年,袁世凱病死,黎元洪就任大總統,恢復國會,鄧毓怡辭去銀行經理職務,回京復任議員。
1917年,張勛復辟事起,國會重遭解散。此後五年間,他曾任總統府咨議、國務院咨議、經濟調查會委員、鹽務署顧問、鹽務學校校長等職。
1922年,國會再復,鄧毓怡再度為議員。他雖身為“研究系”成員,但不為黨派意氣之爭,超然事外,獨以為開國十年“憲法不成,乃為吾人不可旁貸之責任”,故在國會復興之後,發起“憲法學會”,集眾研討,並著手譯著《歐戰後備國新憲法》,以此作為制定憲法之參考。《歐戰後各國新憲法》的翻譯工作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書中所選七國,戰前均為君主制,而戰後均改為共和制。他在書的序言中從憲法的角度論述了世界發展的趨勢。他這樣寫道:“現代人類之精神,大著於戰後之新憲,余竊以為有兩潮流焉,一曰民治主義之趨向,其結晶為國民投票(Referendum)、國民發議、國民表決、國民選舉,皆國民投票所有事也,雖範圍廣狹,事項多寡,從其國而制不同,要之除波蘭外殆無不鄭重定於憲典,是蓋自代表政治進於直接政治之過程。自美、法、瑞士試行以來,至今日而益普者也。一曰社會主義之趨向,其顯例為經濟會議。此制固不能概各新憲中社會經濟之規定,而俾生產者與於分配之察議,實以此制為要端。視舊憲只見圍家政治之一面者,其為進步,殆無疑義。”鄧毓怡在序言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當時中國“宜取直接投票制的議會政治”。並強調了憲法的作用:“圍制不取立憲,或立憲矣而憲法不良,則無論其國之體與形為何如,而其國其民終不能致治而受福。”《歐戰後各國新憲法》是我國第一部介紹歐戰後各國憲法的譯著,它的出版,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世界發展的趨勢,推動了憲法的研究工作。1921年,國會又被解散。鄧毓怡從此放棄了從政的打算,遂閉戶潛處,專心於書畫研究。歲俸即停,便鬻書畫以為生計。鄧毓怡的書法自唐上溯漢魏以至大小篆,不專法一時一家,而是各取所長,獨成一派,他擅長行書,而真草篆隸亦無不工。他的畫在當時亦很出名,求他作畫的人很多。他的畫全有定價,大約三尺長的一幅山水畫要賣當時的銀元一百五十元左右,每畫完一幅,《北京晨報》就照相刊出一幅,但他平時疏懶少作,一年也畫不了十多張。鄧毓怡不僅能書善畫,而且在詩文方面亦有較深的造詣。他自己曾說:“吾才,畫不如書,書不如詩。”早在蓮池書院讀書時期,鄧毓怡就已負詩名,那時,他和南官李剛已齊名,並稱為吳門兩才子。
1929年3月11日病逝於北京,終年49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