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川鎮

鄧川鎮

鄧川鎮,是雲南省洱源縣的南大門,距洱源縣城23公里,古為“鄧賧”地,境內三江平列如“川”,故名鄧川。鄧川鎮位於東經100°5′、北緯25°59 ′之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但相對平緩。東、南與大理市上關鎮接壤、西、北毗鄰本縣的右所鎮,鎮政府所在地新州,海拔1980米,距縣城洱源23公里,州府下關54公里。鄧川鎮下轄舊州、新州、中和、騰龍4個村委會、25個自然村,56個村民小組。

鄧川壩屬斷陷湖濱盆地,最高海拔是臥牛山3400米,最低海拔為中和橋1970米,水系屬瀾滄江水系,年徑流量0.138億立方米。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性氣候;森林覆蓋率48%,全鎮常住人口16864人(2017年),境內以白族為主,居住著漢、傣、苗、回、納西、傈僳等民族。

明成化年間設鄧川驛,崇幀十四年(1641年),鄧川州城由舊州遷到此,更名新州後,一直作為鄧州、鄧川縣的治所,至1958年底成立劍川縣時為止。

2019年7月24日,鄧川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鄧川鎮
  • 外文名稱:Dengchuan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下轄地區:舊州、新州、中和、騰龍
  • 政府駐地:新州村委會
  • 電話區號:0872
  • 郵政區碼:671204
  • 地理位置:雲南省洱源縣
  • 面積:57平方千米 
  • 人口:16864人(2017年) 
  • 方言:白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舊州三塔
  • 機場:無
  • 火車站:無
  • 車牌代碼:雲L
  • 行政代碼:532930
歷史沿襲,行政區劃,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工業發展,城鎮化建設,農業生產,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文化事業,風俗民情,飲食,服飾,歲時節慶,喪葬,社交,禁忌,文化宗教,文化藝術,宗教,風景名勝,綜述,德源城,洱源縣鄧川鎮舊州,石竇香泉,舊州三塔,段信苴寶摩崖碑,阿氏五世墓,鄧川鄉賢坊,鄧川文廟,高節牌坊,

歷史沿襲

貞觀二十三年(649),奴隸主貴族興起,境內有鄧賧部落。麟德元年(664)年5月,設鄧備州。神龍元年(705)年,唐御史李知古殺害了鄧賧詔主豐咩。神龍三年(707)年,豐咩子咩羅皮襲鄧備刺史,聯合浪穹、施浪及吐蕃,殺李知古“斷屍祭天”,重新歸附吐蕃。開元二十五年(737),皮羅閣襲取大厘城(今喜洲),咩羅皮敗走野川,不久鬱憤而死,子皮羅鄧回鄧川,在鼎勝山北築土城固守。開元二十六年(738)皮羅閣焚殺鄧賧等五主。貞元十年(794),南詔攻破吐蕃,將浪穹、施浪、鄧賧三詔合併,稱浪穹州。
鄧川鎮鄧川鎮
元朝元憲宗七年(1257年),置德源、浪穹為千戶。元十一年(1274),鄧川千戶所改為州,浪穹千戶所改為縣。
民國元年(1912年),浪穹縣改為洱源縣,鄧川州改為鄧川縣
1958年10月,鄧川、洱源、劍川三縣合併為劍川縣。1959年11月,鄧川奶粉廠投產,日處理鮮奶20噸。1978年6月16日,鄧川瓷廠被命名為省“大慶式企業”。
1985年12月16日,鄧川設立鎮。

行政區劃

鄧川鎮下轄4個村委會、25個自然村,56個村民小組。

地理位置

川古為鄧賧詔之地,因彌苴河、羅時江、永安江三江在此並流形成“川”字型而得名。鄧川鎮於1985年12月建制,地處洱源縣東南部,距縣城23公里,距州府下關50公里,214國道和大麗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鄧川鎮總面積57平方千米,有耕地總面積9949.58畝(其中:水田7703.15畝,旱地2246.43畝),占全鎮國土面積的15.8%。全鎮未利用的土地面積有40106.5畝,占總面積的51.26%。人均擁有耕地面積0.7畝,主要種植糧食、烤菸、大蒜、蔬菜等作物;有林地面積31372.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面積1325.6畝,人均擁有經濟林果地面積0.09畝,主要種植梨、梅子、桉樹等經濟林果;有水面面積3000多畝(含河流),其中養殖面積1196畝;有荒山荒地面積9322.29畝。全鎮不少地方分布有鈦礦、石礦、石英砂等礦產資源。

生物資源

梅子資源。現有梅樹面積2033畝,主要品種有鹽梅、苦梅、珍珠梅、杏梅、大青梅、雙套梅、桃梅。
乳畜資源。鄧川現有黑白花奶牛存欄3000頭、年產鮮奶2500噸,生豬存欄8615頭,羊存欄3500隻,其中奶牛兼為品種優良的改良鄧川乳牛。
大蒜資源。鄧川鎮大蒜種植面積達1800畝、產量達3000噸,主要品種有無公害高原早熟獨頭蒜、珍珠蒜、丫蒜、三丫蒜。
水生生物資源。鄧川鎮境內水域面積有1822.3畝,水庫面積236.3畝,苴河、羅時江、永安江穿越全境,全鎮的生產、生活、農業用水水源充足。有右所魚種廠、鄧川水產品開發公司,有文筆湖、銀橋村、三道橋等成片的養魚示範基地和養魚示範戶,各種商品魚成批交易。水產品主要品種有鄧川弓魚、鯉魚、武昌魚高背鯽魚鰱魚、螺絲、海菜、蓮根、茭瓜、茨菇等。
糧食資源。鄧川糧食年產量達7195噸,主要品種有水稻、玉米、小麥、啤大麥、大白芸豆、蠶豆等。

人口民族

人口

鄧川鎮是白族聚居地,常住人口16864人(2017年)。
鄧川鎮鄧川鎮

民族

(1)白族:白族自稱“白子”“白尼”、“白伙”,漢語意為“白人”。明清以後,漢語稱之為“白家”,納西語稱之為“勒布”,傈僳語稱之為“勒墨。1956年11月正式確定以“白族”為該民族的統一族稱。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其語文有兩種說法,一為白語文,二為彝語文。歷史上,白族接受漢文化較早,白、漢兩族經濟文化交往密切,白語中漢語辭彙較多,許多白族人通曉漢語,漢文是白族習用的通行文字。歷史上白族人民曾借用漢字標記自語,稱為“漢字白讀”。白族源流有土著說,漢人遷來說,焚人遷來說,哀牢九隆族說,多種民族融合說,氏羌族源說,西寨白蠻說等多種,而以後兩說的贊同者較多。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為尊貴,農裙,小伙子喜穿白汗衫。山區大人小孩喜披羊皮。20世紀30年代以前,內地城鎮婦女多有纏足者,後廢止。80年代後,白族服飾也向著更有利於生產、更美觀大方的方向發展。現今,境內白族已基本被漢化。白族住宅,因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技術水平不同,具有多樣的建築形式。鎮內農村白族人民多居住土木結構的瓦房,城鄉多有鋼混結構的房屋。白族住房院落寬敞,照壁建築和諧優美,門樓建造精巧,獨具風格。白族民居基本特點:封閉式院落;布局嚴謹,有一主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進而有六契約春等組合;石基土牆木屋架,瓦頂覆蓋,石灰粉牆青磚包牆角;一坊房屋多為三開間二層樓;大門豪華,門窗裝飾講究。白族婚姻奉行一夫一妻制,除同姓同宗不婚外,在本民族內部或與其他民族通婚均不受限制。現結婚程式大多漢化。家庭組織以小家庭為主,少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財產繼承男女平等。白族普遍信仰佛教和道教,也保持著比較古老的巫教崇拜,還信仰本主。採用木棺土葬。節慶主要有“過年”(春節)、“二月八”、“火把節”、“漁潭會”等,和漢族一樣,也過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等節。白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間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創世紀》、《火燒松明樓》、《鳥吊山》等優美動人的傳說故事為白族人民世代傳誦。白族人民勤勞勇敢,有光榮革命鬥爭傳統。
(2)漢族:遠在公元前4——5世紀,鄧川即為滇藏古道的必經之地,蜀、楚、粵商賈沿途留居下來,成為境內漢族的先民。此後諸葛武侯南征入益州邵,諸葛亮南定益州後,派蜀漢官吏,通過各族貴族統治己定地區,又有一些漢族進入境內。唐時,鄧川是南詔統治的腹地之一,統治者曾破成都,掠回“數萬子女工技”。天寶年間,唐王朝3次攻伐南詔又遺留一些漢族官兵。元初忽必烈“留三百軍戶”時設立有浪寄、德源兩個千戶所,使得不少漢人留居境內。明代,漢人大量湧入縣境。西千侯沫英請置勛莊,以籽粒為國賦,招來以漢族為主的莊民。雲南平定之後,隨征大軍中的江西、浙江、湖廣、河南四都司兵,連同妻小奉命留住,成為現在鄧川魏軍屯等地漢族居民的祖先。清代,因實行綠營兵制,境內設定的關、塘、哨、汛多個,這些交通要道上派駐的兵士大多是內地漢人,兵士一面完成軍事任務,一面就地屯墾,兵制的改變又拓寬了漢族的居民點。現鄧川建有工業園區,各地客商絡繹不絕,鎮內漢族人口逐漸增多。鄧川漢族,因長期與白族等其他民族朝夕相處,生產方式、生活習慣等相互影響,許多漢族人都聽得懂且會說白族話。
鄧川鎮鄧川鎮
(3)傣族:明洪武元年(1368),“車裡作亂”,威遠州(今景谷)深受威脅,世居威遠州的傣族貴族刀哀父子被迫率親族及兵士避難於寮國,繼又遷移到楚雄元謀縣,後遷到鄧川州羊塘里定居。明洪武十六年(1383),都督沫英、征南將軍傅友德與元右丞普顏篤、土官高大惠大戰於佛光寨,經年不下。刀哀及其長子阿這、次子阿世英率羊塘里的戎兵“投軍效”,協助沫英攻破佛光等寨,擒獲高大惠,為平叛立下汗馬功勞。刀哀“未封而卒”,阿這和阿世英分別被授為鄧川州土知州及羅川土千戶。阿這被封為世襲知州後創州治。部分傣族人遷往舊州。後因阿氏世襲鄧川知州,族人在當地得以繁衍生息。阿氏授封知州13代,襲職12代。從《阿氏族普》來看,阿氏傣族的後裔在鎮內的主要居住地有:舊州、百歲坊、德源村。為保持傣族風俗,阿氏的前八代土官都只在本族內聯姻,不與他族通婚。後因當地白族及其他民族勢力較大,被稱為“擺夷”的傣族從第九代土官起開始與其他民族聯姻。同時許多傣族已從羊塘里遷往鄧川其他地方,同當地人民同生活共勞動,並逐步融合在當地漢、白等族中,自認漢族或白族了。現居境內的傣族也並非阿氏家族的後裔,而是近代才從德宏、西雙版納等地遷來的,其生產生活習俗與當地白、漢等族相近。
鄧川鎮鄧川鎮
(4)回族:蒙古成陽王賽典赤開發雲南時,有千餘名回族留居鄧川舊州。明成化年間,土石流沖毀舊州城及附近一些村寨後,回族便搬到士龐村居住。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在本民族內使用阿拉伯文講阿拉伯語,在與其他民族的交往中通用漢文,講漢話及白族話。回族婚姻,為一夫一妻制,早年僅在本民族內通婚,近年可與外族通婚,但只有在新人同意加入伊斯蘭教之後,婚禮主持人才按回族的儀式為其主持婚禮。回族採用白布裹身土葬方法。節慶主要有聖紀節、開齋節。
(5)傈僳族苗族:我鎮納西族、傈僳族、苗族屬機關單位,並沒有單獨的聚居地。

經濟

鄧川鎮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6788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38萬元,財政總收入424.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400元,全年糧經作物總播種面積21660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12971畝,糧經比例為69:31,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大蒜、烤菸、辣椒等作物。
鄧川鎮是唐朝時期大理地區著名的鄧賧詔遺址;這裡是雲南省30個重點工業園區之一的洱源縣鄧川工業園區所在地;這裡是洱源縣的經濟貢獻區,創造了洱源工業總產值的85%;這裡是全國重點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之一;這裡平疇沃野,稻香魚肥,果香萬里,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梅果之鄉”;這裡是雲南省乳製品加工的主要基地和乳牛飼養的重點區域之一,是久負盛名的“乳牛之鄉”;這裡有規模僅次於大理三月街的農曆八月十五日物資交流會--漁潭會(嫁妝會)。
鄧川鎮鄧川鎮
1994年鄧川被列為全國重點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2002年8月大理州經貿委批准建設鄧川工業園區、2003年被省鄉鎮企業局評為省級鄉鎮企業園、2004年3月被選為雲南省30個重點工業園區。幾年來,工業園區與城鎮建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園區經濟與城鎮規模在健康協調發展的快車道上加速提勁、和諧交融。

工業發展

以建設鄧川工業園區為重點,突出特色,合理配置資源,依靠科技進步,走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質高、經濟效益好的新型工業化發展路子,發展特色工業經濟,吸收引進新希望集團、大理駿馬工貿集團和縣內電力公司、阿達俏飲料廠等企業所取得的成功經驗,發揮典型示範作用,加大力度,內引外聯吸引外商繼續前來投資,不斷壯大工業園區規模。進一步完善優惠政策和簡化審批程式,為入駐企業提供更優惠、更便捷的服務,營造一流的投資環境。完善園區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投資營造硬環境,吸引更多的投資商到園區投資建設。依靠科技進步,著力提升傳統產業,加大優勢資源開發力度,培植壯大加工業。用三至五年的時間,把鄧川工業園區建成洱源縣經濟的快速增長點、利用外資的集聚區、對外開放的示範區、工業發展的主要載體。

城鎮化建設

緊緊圍繞德源山經濟開發區現已形成的工業、商貿、居住、旅遊“四區一體化”的良好發展格局,堅持把工業化、農業產業化與城鎮化有機結合,以加快工業園區為載體,著力建設以蝶泉乳品公司和駿馬工貿集團為龍頭的工業主導型小城鎮,努力實現把鄧川建成洱源下片中心城鎮的發展目標。近幾年內要在進一步完善德源新區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綠化、亮化、美化水平的基礎上,加強城鎮建設管理,使城鎮管理工作逐步走入法制化軌道;同時,繼續走好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興市、促進發展的路子,不斷提高城鎮化率。

農業生產

以農業二次創業為契機,以市場為導向,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民積極發展名、特、優、稀農產品,走特色農業發展之路。引導農民發揮比較優勢,建設集中連片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推動農業主導產業;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多途徑、多形式的融資,集中精力量建好農產品產地開發市場,積極引導、鼓勵和扶持龍頭企業或中介組織參與農產品的流通領域,確保農產品貨暢其流。是雲南乳製品加工業的主要基地,鎮內的鄧川奶粉廠,於1959年建成,為國家大二型企業。產品有奶粉、麥乳精、奶油等。在同類產品中,鄧川奶粉、奶油具有營養成分全、乳香味濃的特點,深受海內外用戶歡迎,年創稅利130多萬元。 1994年鄧川被列為全國重點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2002年8月大理州經貿委批准建設鄧川工業園區、2003年被省鄉鎮企業局評為省級鄉鎮企業園、2004年3月被選為雲南省30個重點工業園區。幾年來,工業園區與城鎮建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園區經濟與城鎮規模在健康協調發展的快車道上加速提勁、和諧交融。 2002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45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75元;財政總收入420.8萬元;糧經作物總播種面積21697.5畝,糧食總產量7195噸,經濟作物產值438萬元,大蒜種植面積1800畝,優質梅面積2033畝;大牲畜存欄3501頭,鮮奶產量達2500噸;水產品產量145噸,產值160多萬元;境內私營企業24戶,個體工商戶230戶,鄉鎮企業營業收入達79839萬元,實現利潤2744萬元(含鄧川蝶泉乳品公司和大理駿馬工貿集團);烤菸種植面積2123畝,菸葉產量5852擔,菸農收入271萬元。全鎮中國小在校學生2505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堅持項目帶動戰略,狠抓項目的論證儲備申報,積極爭取上級扶持,切實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十五”期間,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640多萬元。
道路交通建設: 投資500多萬元用於舊州至右所的機耕路改造,新舊公路的養護,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的生活條件。園區投資100多萬元,實施主幹道防滑拉紋工程,40米大道綠化亮化工程,供排水工程。
鄧川鎮鄧川鎮
水利建設: 投資400多萬元改造了舊州清齋寺抽水站,2006年投資126萬元完成騰龍農業綜合開發優質糧食基地建設及配套水利工程,投資100多萬元完成了舊州下邑村、
舊州北沙壩、舊州百歲坊、中和魏軍五個自然村的人飲工程,2006年完成騰龍文筆村煙水工程850米灌溉渠的建設。
電力建設:農村電網改造完成1261戶20台變壓器網改及配套的高、低壓線路架設工作,極大地改善了民眾生產生活條件。
信息化建設: 通信、有線電視、計算機網路等信息基礎設施有較大較快改善,信息套用水平明顯提高,全鎮目前程控電話通村率達100%,行動電話訊號覆蓋率達90%以上,“村村通”工程逐步得到實施,全鎮有電視機3013台,通有線電視2507戶,數位電視130台。廣播電視覆蓋率保持在95%以上。

文化事業

社會事業方面: 鎮轄內區有縣級中學一所,鎮內初級中學一所,完全國小4所,幼稚園5所,文化站一個。2006年至2007年完成舊州裕琅希望國小教室建設。鎮級衛生醫院兩個,村級衛生所4個。
村姑娘常系白圍

風俗民情

飲食

鎮內以稻米、小麥為主食。通常一日三餐。農事繁忙時,加早點或夜點,建 國前,貧富懸殊,貧困的農民以雜糧、瓜菜摻入作主食。城鎮居民多現買現吃,葷素搭配隨家境而異;農家舊時常以素菜為主,鎮內居民的肉食,回族似牛肉為主,其他民族以豬肉為主。鎮內百姓善於製作臘肉、油雞、香腸、醃弓魚、螺絲醬、酸醃菜、滷豆腐、乾豆鼓及酸肝的製作,喜吃油煎乳扇、泥鍬鑽豆腐等風味菜餚。在鎮內,常食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蘿蔔、茄子、辣椒、青蠶豆、黃豆、菜豌豆、荷包豆、紅豆;花豆、羊眼豆、窩筍,西紅柿、蔥、蒜、韭菜、洋芋、芋頭、紅薯、蔓昔、芹菜、山藥、百合、蓮根、南瓜、冬瓜,黃瓜、西鬍子等。鄧川三江過境,漁產豐富,當地民眾愛吃魚,有酸辣魚、凍魚等。婚喪喜慶,白族、漢族主人家多以八大碗菜待客。鎮內回族家庭條件好的每年都要宰一頭菜牛,把牛肉醃製成牛乾巴。回族喜歡喝茶,凡吃飯都要泡上一壺茶。
鄧川鎮鄧川鎮
(1)點心:傳統的點心有年糕、元宵、米粉團兒、包子、耙耙(煎麵耙耙、麥面耙耙、蕎面耙耙、酥香耙耙)。餌塊、餌絲、熟豆粉、涼宵、涼粉。現在餅子、奶油蛋糕、速食麵等也逐漸風行。 酒類:除回族外,其他各族人民都喜歡飲酒,且多將白酒加以泡製成木瓜酒、青梅酒、大棗荔枝酒等。舊時,喜飲烤茶(又稱百抖茶)。
(2)特色食品:“生皮”是鎮內除回族以外的其他各民族傳統菜餚,它由烘烤近熟的豬肉切成肉絲,佐以酸醋、醬油、辣椒、味素、蔥、蒜、鹽、姜等調料,頗具獨特的地方風味。逢年過節,親友相聚多食生皮。近年,查出吃“生皮”易得“旋毛蟲病”,多數人轉吃油炸“生皮”(常稱“牛街生皮”)。部分人還愛吃“羊生皮”。乳扇是鄧川地區白族最早製作的一種奶製品。鄧川乳扇酥脆清香,營養豐富。乳扇吃法多種,可生吃,也可煎、烤、煮。乳扇是製作白族“三道茶”的原料之一。
(3)其他:雕梅、燉梅、毛驢湯鍋、牛奶煮魚等。

服飾

(1)頭飾:鎮內各族婦女的頭飾豐富多彩,不同民族各樹一幟,同一民族亦各有特色。 回族已婚婦女梳髮髻,飾藍底繡花頭巾。過去,白族未婚姑娘梳長辮,飾白洋布繡花頭巾或者彩色花毛巾,用紅毛線纏髮辮盤繫於頭,已婚婦女梳髮髻,飾藍布繡花頭巾。現年輕婦女不在盤頭、梳髮髻。鄧川各族婦女服裝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男子服裝較儉樸。清末民初;無論男女老幼,衣色以青、藍、黑為主,衣料貧富殊異,富人多用綢、緞、絹、紗、皮,窮者多用土布。
白族服飾
(2)“領褂”,是全鎮各族婦女喜穿的一種服式,它前襟齊腰,後 襟及腔,且右開襟、領低,襟沿多用燈芯絨縫護,領褂布料有別,色彩各異,多喜深紅與深青色。
鄧川鎮鄧川鎮
(3)“圍裙”,是與“領褂”相配套的一種圍腰式樣,縫製工藝講究,鄧川地區一領圍裙比一件衣裳的價格高,圍裙色彩裝飾隨年齡而異,老年婦女系藍、青色,中年婦女鄧川地區系白、青色鑲邊圍裙,年輕姑娘流行“白圍腰紅領褂”。現鎮內年輕人的服飾同漢族無異,只有在喜慶節日或文藝表演時才穿“金花服”、“阿鵬服”。

歲時節慶

唐時,南詔“白蠻”“每年十一月一日盛會客,造酒,殺牛羊,親族鄰里,更相宴樂。三月內作樂相慶,惟務追歡,戶外必設桃符,如歲旦然。改年即有建寅之月。”其餘節日,與漢同。
(1)春節:俗稱“過年”。臘月下旬,人們即打米粉,做餌塊,殺年豬,做鹹菜,洗衣被,打掃庭院,準備過年。至臘月的最後一天(稱“除夕”),則刷門戶,貼“鬥神”、“春聯”(新喪人家貼白紙黑字或藍底白字喪聯),除夕之夜,合家團聚,放爆竹慶歲,用酒肉、乳扇等佳肴祭祖先,祭灶神。人人都用溫水洗腳,意在“年夜上洗洗腳,所到之處趕得著”。是夜,“竟夜圍爐守歲”。長輩給小孩發“壓歲錢”。次日清晨,人們爭先到井邊放鞭炮,搶頭水,以最先舀到清水為吉祥。正月初一早餐多素食,用舀來的清水煮元宵及“雷響茶”,並把頭道茶及第一碗元宵先敬供祖先,再虔誠地端給家中長者。是日出行必向喜神方。親朋往來賀歲,以酒肉接待。後來,拜年改從初二開始,從初二至十五這段時間,民間竟相走親竄友,以餌塊、麵條、糖食相饋送。到岳父、師父家,禮物尤重,有公雞、豬腳等。其間各村先後迎神演劇。城鄉開展聯歡、慰
問、唱戲、耍龍、耍獅、等活動,舉鎮慶祝。
(2)元宵節: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明清之際,各家張燈結彩,舉家晝游夜歡,極為熱鬧。現僅以元宵示慶賀。
(3)二月八莊家會:農曆二月初八,以草藥交易居多,且各種農具匯集,故稱“莊家會”。 火把節:是鎮內白、彝等民族的傳統節日。白族以農曆六月二十五為火把節。火把節當天,白族村寨在村中心或村頭空地上豎起高數丈的大火把。火把以青松為主幹,乾柴松明層層包紮,節節增高,形似寶塔。頂端裝飾著“五穀豐登”的大斗和各色旗子,一串串的糖果食品懸掛在火把上。待到夜晚點燃火把,全村男女老幼爭相搶奪火把上掉落的糖果。節日之夜一片歡聲笑語。現鄧川工業園區每年都舉行火把節晚會,並放煙花。
(4)火把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在鎮內,影響最大的首推南詔時期白潔夫人殉國說。豎松明大火把、騎馬賓士耍小火把及“捂手花”(用鳳仙花根搗爛捂紅指甲)等,都與松明樓焚五詔主,鄧賧詔詔主咩羅皮妻白潔率部下點火把跨馬星夜救援及鐵圳尋夫燒紅十指的傳說有觀。 中元節:即農曆七月十四。七月初,各家將先祖“影神”接回中堂,朝夕祭奠。至四日,設祭、焚冥錢,傍晚,合家叩頭“燒包”邊念邊焚,以寄託哀思。新喪之家,則必焚一匹紙紮駿回。親族備雞鴨、某冥衣,前往哀悼。古時用布縫製。明代刺吏李文培禁止用布制冥衣,後改用紙做冥衣冥錢,沿襲至今。
(5)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家家備辦水果、月餅拜月賞月,邀親朋好友共飲團圓酒。位於中和沙壩街漁潭坡傳統的八月十五物資交流會,給鎮內中秋佳節增添了隆重的節日氣氛。會期7一10天,年末嫁娶的人家,都在物資交流會採辦嫁妝。
(6)建房:鎮內民間新建房屋,上樑之日,習慣張貼“紫微高照”橫批和“立柱喜逢黃道日,上樑巧遇紫微星”等吉利對聯。上樑時,燃放鞭炮,木匠師傅將纏有紅布的正梁緩緩上提架好後,手抱雄雞、口呼吉言,隨後將大饅頭拋給造主夫婦,“接著榮華富貴,沒接著富貴榮華”。後又將其他饅頭硬幣及壺中的三江水一齊灑下,讓眾人爭搶。當天宴請工匠及親友,稱“上樑酒”。 婚嫁:建國前,男女婚姻都由父母包辦,媒人說
合,且程式繁瑣,一般都經“要八字”、“說親”、“訂婚”、“通信禮”、“迎親”、“回門”等六七道程式。

喪葬

喪葬鎮內民間喪葬習俗各族有別,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區,喪葬程式亦有差異,大都繁雜瑣碎。白族有“接氣”、“問吊”、“入棺”、“燒草窩”、“挖井”、“嚴蓋”、“點主”、“驅邪”、“啟棺”、“下葬”、“謝村夫”、“做七”、“做周年”等程式。回族有“埋衣體”、“穿屍衣”,“行站拜”、“擯埋”四道程式。在農村白族人家只要家庭經濟允許,在父母五六十歲的時候,不管身體健康與否,兒女們都早早為他們做好“壽房”,以示兒女孝心。壽房做好後,裡面放一新縫製的壽衣、壽褥、幾十丈白布和幾十雙草鞋,以備送葬時用。家庭經濟寬裕之家在為老人做壽房的同時,還備下石板作安葬時墓穴蓋板。白族喪葬的程式,病人處於彌留狀
態時,將病人連同床鋪搬進堂屋,同時將壽房也搬入堂屋,當著老人的面收拾好壽房,使老人覺得衣棺齊全,安心歸西。兒孫們輪流盤坐在老人的床頭,把彌留中的老人背靠自己的胸膛抱在懷裡,稱“接氣”。“接氣”的過程包括給老人餵“銀器”,(是含銀質的花蕾狀的製品,內裝一粒紅棗)。據說,口含銀器,病人咽氣快,可減少彌留的痛苦。白族人認為,讓老人在自己熱乎乎的懷抱中咽氣是報答養育之恩的最後機會。白族、傈僳族家裡有人去世,須立即派人向本家戶族和遠處的親友告喪,把送葬的準確日子報告親友。如果是入贅的男於和討來的媳婦死亡,報喪人還得把舉辦喪葬的各項程式及喪事的安排向死者後親通報。人去世後,親人和淚為其洗身、理髮、穿壽衣,然後入殮。入棺後,壽房放在堂屋正中的高凳上,棺蓋只是擱著不釘死,在壽房腰間繫上一根稻草繩,上面壓一隻老犁頭,壽房兩邊鋪有稻草,兒孫們坐在草上守靈。在入棺的同時,要將死者生前的衣服被蓋乃至菸具、茶具和平時不離身的最喜愛的物件統統收拾到院子的角落裡,待到下葬的頭天晚上,把這些東西送到山神廟前的大路上焚化,叫“燒草窩”,含有讓死者把喜愛的東西帶走之意。入殮後,孝男孝女們披麻戴孝(白族現在只戴孝不披麻,而傈僳族只披麻不戴孝),跪伏於靈樞兩側磕頭答謝前來弔祭的親友。出喪日,當著親友的面,舉行長予繼承家業管理家事的儀式之
後,進行“嚴蓋”(即把棺蓋釘死),“點主”(由死者直系血統的孫子捧著死者靈牌,端坐靈前,孝子向靈牌磕頭,之後,由一長者用針刺破孝子的左手中指,由“點主官”用新毛筆將血點在靈牌上方。“本主”二字之主上一點,下方“神位”二字之神字一豎,合蓋後在左有兩方批紅以示血脈
相連)、安靈。安靈後由一老人手持樹枝在堂屋裡到處劈打,進行“驅邪”後時即將靈樞抬出堂屋、衝出院門,到巷道里才慢慢將靈樞頭調朝前放在兩條高凳上,再仔細拴槓捆綁。傳送時,靈樞被8個人抬著緩緩前行,大錢紙傘,高腳牌等皆在棺前,孝子由親友相扶和淚相送。出殯過街巷時,還要接受死者後家的“路祭”,過街過橋時,孝子要面向棺材,背向前倒行。送殯一般在村子附近,有一定的習慣位置,站立在路旁,作辭樞禮節。眾送殯親友向靈樞作揖,孝子們一路跪在路中央,雙手握成拳,兩腳緊靠,讓棺材從他們身上抬過去,俗稱“頂棺執伏”,跨出此線後,才放開步伐向墳山疾走,送殯人員也才陸續散去。喪主在墳山親睹棺材落土、掩土等後才回家。進家門前,必須跨過大門口火堆方可進家門,然後孝子女門跪地叩頭答謝來賓。現在,政府力樹新風,革除陳規陋習,各族喪葬向著既文明簡樸又能寄託哀思的方向發展。

社交

鎮內各族間相互交往不受限制,且交往形式多樣。除一般的交往外,有“打老友”、“結拜兄弟”、“結拜姊妹”、“拜寄”等習俗。拜兄弟:幾個男子因“處得攏”而常常結拜為兄弟,並以雞血酒盟誓,患難與共、互相救助。拜姊妹:與拜兄弟相似,是在婦女之間進行,鄧川一帶有結“十姊妹”的習俗。拜寄:鄧川各族都有把自己的孩子拜寄給別人的習俗,稱為拜乾爹、乾媽,由乾爹乾媽給小孩取名字。也有把
自己的孩子拜寄給本主、龍王的習俗。

禁忌

境內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曾有過許多禁忌,有些禁忌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隨著文化科學知識的普及,許多禁忌逐漸消除。“吃”傈僳族忌吃狗肉及貓肉。回族忌飲酒、抽菸、忌豬肉及蟹,忌吃自死之物及動物之血等。“衣”的禁忌忌穿白色衣服進入辦喜事的人家,戴孝的人連一般人家的大門都不能踏進;忌穿紅色衣服進入辦喪事的人家。“言”的禁忌大年初一,忌談不吉利的話題,不重複夜裡的夢話;趕馬及外出做生的人,說話不能涉及豺、狼、虎、豹等字眼;某人去世,避諱說“死了”,而說“不在了”,回族則稱為“歸真了”。“行”的禁忌大年初一早上不掃地、不潑水,否則認為把財寶掃走,潑出去了;大年初一婦女
不遠走不能到別人家,否則認為不吉利;正月忌頭,臘月忌尾;初七不出門,初八不歸家(即常說的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公公忌進兒子媳婦的房間;婦女不得在院心和露面梳頭;新娘未進大門,孕婦不得進入新房;門前掛著蒸籠底加紅紙(布),表示這家有產婦已生小孩,別家孕婦就不能進這家的大門;產婦產後一月內,忌入別家臥室或廚房,否則,會給別人帶來不吉利或會觸犯“灶君老爺”。

文化宗教

文化藝術

(1)民歌:白族民歌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歷史悠久。在鄧川多為“鄧川漢調”(用漢語演唱)。因多為男女對唱,又稱對口山歌。以愛情為主要內容,傳統的調子有“採花調”、“相交調”、“喜事調”、“相思調”、“盤歌”等。演唱水平要求很高。句式一般兩句為一段,上句為正詞,下句是襯詞。也有四句為一段的。早在20世紀60年代,鄧川調就錄製成唱片,傳遍全國。現在,在喜慶節日、婚宴等,農村文藝演出隊都有演出。傳統的鄧川調以新的內容成為歌唱幸福生活、宣傳鄧川日新月異的局面而得到新的發展。
(2)民間舞蹈:“竹馬舞”:又叫“耍馬”、“跑馬舞”,是廣泛流傳在白族民眾中的一種民間自娛性歌舞。“霸王鞭舞”:是一種最普遍的一種民間舞蹈。道具用竹鞭,鞭兩端鏤空裝有銅錢
,拍打時發出有節奏的銅錢聲、碰擊聲。表演動作常有雙手推敲背旋轉,拍手承以背,拍足承以趾,拍頭承以頸,拍腰承以股。主要用傳統的白族嗩吶伴奏,中間插有打擊樂突出節奏,以烘托舞蹈氣氛。
(3)樂器:“嗩吶”:白語稱“滴代”,雙簧直吹木管樂器。形有長短、大小和有無碗口之分,制式則分七孔、八孔(背面對一孔)。分白族嗩吶、漢族嗩吶兩種。鎮內流行吹白族嗩吶音樂。“霸王鞭”:也稱“金尺竿”、“金錢棍”“九節鞭”。用實心竹製作嵌裝銅錢之長方形槽,須方向相錯,每棍一般開回槽,兩端各二或三槽。
(4)戲劇:“吹吹腔”:舞台演出較、正規,需搭台、著裝、彩臉,多在春節開展。清道光年間,吹吹腔流傳一鄧川等地,演出活動較頻繁。現今,會演的老人相繼去世,鄧川境內已沒有該劇種。

宗教

境內宗教信仰主要有本主崇拜、佛教道教
(1)本主崇拜:本主,即本境福主,是人們公認的一個地區保護神。在鎮內廣泛信仰,不僅白族信奉,漢族常將本主作為頂禮膜拜的保護神。本主崇拜是多神崇拜,有山、水、木石等神,有本民族的英雄人物(如德源山白潔夫人),有為民除害的義勇先烈,有道德行為感人的忠孝名賢。每個本主都有各自的名號和傳說故事。白族信奉本主,幾乎每個村都有本主廟。據統計,鎮內共有本主廟座。各村的本主都有自己的節日,,每逢本主節或本主會,村民都要舉行祭祀活動。每年春節,各村舉行隆重的迎本主儀式。農戶家裡有什麼事情,都要到本主廟祭奠,祈求賜福。鄧川鎮本主信奉情況表村名本主姓名、尊號本主會期備註新州白潔夫人六月二十三騰龍三老公公正月初四、六舊州福民土主佑國尊神新家村國光皇帝正月初五,八月初六
鄧川鎮鄧川鎮
(2)道教:六詔時境內已有道教流傳。唐時先是釋道並存,後佛教興盛,元時道教有所發展,明萬曆間達鼎盛時期。道教傳入境內後,在民間的傳播一直未斷,民間組織有蓮池會等。鎮內道教活動有“城隍會”、“壓土”、等。現今,民間雖保留有道教的痕跡,但道教活動已趨於消失。
(3)佛教:唐至今時期,佛教一直是鎮內的主要宗教。佛教宣揚“因果報應”、“轉世輪迴”。每逢初一、十五要燒香拜佛。

風景名勝

綜述

鄧川鎮民族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白族歷史文化古蹟有唐·鄧賧詔遺址,年代最早的有元明白文碑——段信苴寶摩崖碑;白族歌舞文化有霸王鞭、大本曲、打歌、嗩吶、三弦、洞經古樂、吹吹腔、鄧川漢調等;白族飲食文化有乳扇、雕梅、燉梅、生皮、涼宵、涼粉等以及白族的本主文化、服飾文化、民居建築文化等。還有石竇香泉、鄧川鎮阿氏五世墓表碑、鄧川鄉賢坊、舊州三塔(舊州塔象鼻塔鎮風塔)等。
鄧川鎮鄧川鎮
境內待開發的旅遊景點較多,主要有:新州村的鄧川鄉賢坊、著名的德 源山唐·鄧賧詔遺址(德源城遺址)及正在建設中的鄧川珍稀植物園;地處雲弄峰腳下的舊州村有舊州三塔(舊州塔象鼻塔鎮風塔)、明代楊御史照壁、洗心泉、石竇香泉、段信苴寶摩崖碑(白文碑)、貞節坊、阿氏五世、七世墓表。由於歷史悠久,傳統的白族文化一直延續至今。主要有本主文化、宗教文化、服飾文化、民居和民族建築文化、傳統文化(霸王鞭、打歌、嗩吶、三弦、洞經古樂、吹吹腔、大本曲、鄧川漢調等白族歌舞)及白族飲食文化(乳扇、雕梅、燉梅、生皮、涼宵、涼粉等)。還有石竇香泉、鄧川鎮阿氏五世墓表碑、鄧川鄉賢坊、。
這裡有來源於“火燒松明樓”傳說火把節,吉祥幸福希望的火把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激情點燃;這裡區位明顯,交通便利,214國道、大麗路、大麗高速公路橫穿全境,是連線麗江、大理、迪慶三大旅遊景區的樞紐地帶。由於交通便利,物資交流十分活躍。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一年一度的物資交流會--'漁潭會',就在鎮南部的沙壩街場舉行。漁潭會會期7天一10天,以馳名的鄧川奶牛以及各種農具為大宗交易物資。除此之外,主要是出售嫁妝用具。準備在秋後嫁娶的人家,都要來這裡備辦嫁妝,如來自劍川的木雕家具,騰衝的玉器、金銀首飾,以及白族民間的剪紙、刺繡等。因此漁潭會又被白族人稱為嫁妝會,規模僅次於大理三月街

德源城

德源城為鄧賧詔所在地。該城由鄧賧詔主皮邏鄧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前所建。
蠻書》卷五載:“鄧川城,舊鄧川也,南去龍口城(今上關)十五里,……城依山建、東距瀘水,北有泥沙”,自被南詔戰敗後,閣羅鳳及異牟尋皆填固增修,作為防禦吐蕃的城堡。
《重修鄧川州志》又載:“德源城,唐鄧賧詔之城。開元間南詔欲吞五詔為一、因星回節莛五詔火之,令各妻尋夫骸以歸、初,鄧賧妻慈善止夫勿行,弗得。乃以鐵釧絝其臂。至是尋釧獲夫之骸,南詔嘉其有慧,欲強娶之,慈善曰:‘夫亡未葬,豈敢輕嫁’,乃堅閉其城,南詔發兵圍之,三月食盡而亡,南詔悔1瞿,乃旌其城曰:'德源’,故有德源城名。” 德源城遺址周長1.2公里,四周築有夯土城牆,於城址內北面的台深七十公分處,曾出土過方型青磚,有字瓦,布紋瓦、陶質水管。
1981年,大理州文管所和洱源縣文化館聯合試掘過該遺址,結果是:地下出土文物較混雜,既有南詔時期的陶片,也有明、清的錢幣等物。最後繪有該遺址的地形圖。整個遺址雖未正式發掘過,但從出土的器物來看,在耕作土層30-50厘米以下.即為古代遺址。

洱源縣鄧川鎮舊州

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後經多次補修,直至1982年,當地民眾自籌資金又一次補修。照壁寬13米,高10米,厚1.42米,壁檐磚鑲圖案古樸精美。照壁偏北方鑲有一塊大理石碑,碑寬0.6米,高1.2米,上刻有:“明御吏楊倆依先生故里”幾字,正面有“古仁里”三字,背面有“天開文運”四字。(碑字均系1982年重修後照舊立寫)。
舊州街上現存三項文物古蹟(即照壁《高節》坊和“洗心泉誡”碑),這三項文物古蹟都與楊南金和當地土司阿這有關:原照壁上的“古仁里”三字及“天開文運”四字,據載是楊南金所題,洗心泉碑的碑名是他命名,高節牌坊是為紀念他而立的,舊州又是明、清鄧川縣治曾在此地,所以這三項文物古蹟是研究鄧川歷史和楊南金的重要實物依據。

石竇香泉

位於鄧川西面的雲弄峰山腰。石竇香泉以石竇流出的水和所處的地理環境極負盛名,更以洞內的《段信苴寶摩崖碑》而著名雲南。明朝通判徐震詩曰:“石嶺嵯峨一竇穿,竇間自昔瀉靈泉,鳴琴漱玉涓涓響,濺石跳珠顆顆圓,味勝醍醐堪去疾,香侔甘露可延年。源源不捨來何處,浸說西天法雨傳”。
石竇香泉有兩大溶洞,南洞前有一本主廟,本主廟靠西的溶洞比較深,洞內奇石異景:石幔、石筍,石柱舉目可見,順北洞上面的山路往上攀,最高岩上,奇石懸掛,別有一景;石狀如一群豬擁擠在一起,細看似有一石佛像緊鑲於石縫中。這裡風景優美,是旅遊休閒的好去處,洱源.鄧川一帶的人,幾乎在讀國小,中學時都遊覽過此地。信男善女更是絡驛不絕。登臨此地、北可觀西湖景色:真是柳灣荻岸,煙渚漁歌。東可看彌江百里,真是如長蛇列陣,南可賞洱海風光。

舊州三塔

舊州一塔位於舊州村左後方田壩內。塔為密檐式十一級方形塔,銅葫蘆形寶頂,底座石基,塔身為青磚砌成。此塔造型與大理三塔極為相似。屬大理國時代的古塔。塔底座正方形、長寬各5.5米,高2.2米。塔身最下層長寬各2.5米,全塔高15.4米。舊時,塔每層皆有小佛龕一個,內裝小石佛像,文化大革命時被損壞,1982年修葺過。1988年列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其與象鼻塔、制風塔遙相呼應,勢如三足鼎立。
制風塔位於溫水元井村西半山腰,與舊州一塔、象鼻塔成三足鼎立之形。塔為十二級空心方形塔,葫蘆型搭頂,每級四方皆有方孔。從塔頂倒數第三層四角掛有響鈴四個。離塔基2.3米的塔底層正面處,鑲有一塊重修制風塔碑,記載有建塔起因及重修經過。塔長寬各2.7米,高17米。現保存完好。塔座南面鑲有塊石碑,分別刻有“進士及第”和“魁星及第”字樣。東面鑲有一石碑,刻有“翰林及第”四字。北面有一龕洞,內放獨角獅頭一尊。全塔一級至十二級長寬幾乎一樣,從此可見此塔建造技水平之高。現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象鼻塔位於舊州村西象鼻山上,在制風塔之南,與舊州一塔、制風塔成三足鼎立之形。塔為八級方形石塔,塔基長寬各4.2米,高12米。塔上序碑已損,現存一塊建造碑,刻有“文光射斗”四字,碑長0.7米,寬0.3米。該塔建於光緒丁亥年(公元1887年)。現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段信苴寶摩崖碑

段信苴寶摩崖碑就刻於南洞內約高3米處,全碑共四百一十三字,碑寬零點六九米,高零點九米,文十八行,行二至三十三字,楷書、陰刻。該碑是洱源縣年代最早的元、明白文碑(漢字白語碑)。
內容是記載捐田建寺的經過、所以又叫《舍田碑》。
《新篡雲南通志》金石考里對該碑有著錄,從碑文首行的“大元國奉訓大夫都元帥段信苴寶我立記丘系系似”來看,立碑是大理段氏第十一世總管段寶,從碑文中提到的“至正三十年”斷定此碑刻於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此碑對研究古白語和當時的歷史有重要價值。
1980年和1988年先後公布為縣級和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阿氏五世墓

位於洱源縣鄧川州西大佛寶山松樹林阿氏墓地。
據隆武《重修鄧川州志》載:“阿氏家墳,在舊州西松園,自這開基,規模弘遠,歷代牧守相傳。並教諭公、大參公,皆鐘秀於此。”現阿氏祖墳大部分被盜毀,僅有少部分完好。遺存中重要者有現存舊州村阿氏家祠內的《誥封奉訓大夫阿氏五世墓表》。碑高1.8米,寬0.66米,厚0.185米,兩面刻文,共33行,行13字—80字不等,共1945字。碑立於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為研究明初至明代中期阿氏土司的發生、發展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資料。

鄧川鄉賢坊

位於鄧川新州北門,牌坊分三門並立,建築頗有規模,全為石質砌成,上頂部有六尊石獅,坊檐全用獅頭榫口,坊的正面三門上有三塊大理石碑,記載有明朝鄉賢姓名、官職和得舉者姓名、官職。正面兩石柱上掛有一對石刻篆字型對聯,上書:“使國人皆有所矜式;故君子不可弗修身”。
牌坊背面同樣有三塊大理石碑,記載有清朝鄉賢姓名,官職和得舉者姓名、官職。背面兩石柱上也有一對石刻篆字型對聯,上書:“十四里人文於茲坊表;五百年歷史有所見聞”。牌坊上共有六塊碑,均為進士楊瓊撰並書。牌坊中門寬3米,高7米,兩側門各寬2.1米,高6.6米。現保存完好,是我鎮建築比較大的鄉賢石牌坊。它正立於新州正北門,使新州鎮增添了不少古色古香的民族特色,碑上所記戴的歷代鄉賢,是今天我們研究歷史最可靠的文物資料。現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鄧川文廟

鄧川文廟位於鎮內洱源二中校內,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歷史以來都作為傳經講學的地方。整個文廟含大成殿、池、狀元橋、杏壇等古建築群。大成殿、重檐歇山頂形式,長20.4米,寬13米,戰地面積265.2平方米,屬清朝建築風格:飛檐流丹,建築雄偉樓空斗拱全用椿木,斗拱建造形式獨特,為洱源縣境內獨一無二。保護範圍似定為:大成殿石腳以外:東4米,南15米,西4米,北5米。杏壇:長14米,寬9米,上存一對石獅。

高節牌坊

石牌坊位於舊州村街心,牌坊三門並立,中門寬2米,高3.5米,兩側門各寬1.1米,各高2.9米,該牌坊是嘉靖四年,雲南副御吏王啟,布政司左布政史黃哀,布政司參議夏邦謨、按察副史劉用中、姜龍、大理府知府李揖、同知周奇瑞、吏目華錫、訓導楊寶等人為御史楊南金立於大市坪,因先生暮年避水患遷宅於彼,而坊亦隨之,至道光丁亥秋,(公元1827年),坊為鳳場澗水所沒,後為舊州士楊卓棟等率閣村於泥沙數仞中掘出,遷建於先生所導《洗心泉》之次。牌坊正面中門上刻有陽字“高節”二字,左側門刻有“江西省參議”五字,右側刻有“陝鹵道御史”五字。牌坊背面鑲有三塊碑,其中中門碑是記載有楊南金的生平。兩側門碑記載有該坊的遷建經過,碑文為阿善元記。
鄧川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