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元錫

鄧元錫

鄧元錫(1529-1593)字汝極,號潛谷,人稱“潛谷先生”。新城縣城南津(今屬江西省黎川縣日峰鎮)人。明代中後期理學家、文學家。

(概述圖片來源:明·鄧元錫《潛學稿》卷首作者小影)

基本介紹

  • 本名:鄧元錫
  • 字號:字汝極,號潛谷
  • 出生地:江西省新城縣城南津
  • 出生時間:1529
  • 去世時間:1593
  • 主要作品:《五經繹》
生平事略,治學成就,品德修養,歷史評價,

生平事略

鄧元錫從小敏穎好學,志向高遠,少就讀於縣城凜山精舍、正宗書院。年十三,從黃在川學,喜觀經史,人以為不利舉業,在川曰:“譬之豢龍,隨其所嗜,豈必膏粱耶?”年十七即能行社倉法,儲糧備荒,賑災扶困,深得鄉人欽佩。聞羅近溪講學,從之游。後又遊學吉安學於諸先達,拜各地有名望的學者為師。嘉靖三十四年(1555)中舉後,便杜門謝客,潛心著述,認為“浮世功名”是和做學問相背馳的,從鄒守益、劉邦采、劉陽等人為學,互相切磋。自號“潛谷”,歷寒暑30載,因其學識淵博,見解深奧,終於成為當時知名的學者,被人稱為“潛谷先生”。
他一生嗜學好古,隱德勿曜。休寧人范淶任建昌知府,特別器重鄧元錫,後為南昌知府時,於萬曆十六年(1588)入朝述職中,薦舉鄧元錫。南京祭酒趙用賢,御史王道顯,巡按御史秦大夔、韓國禎等都先後薦舉他入朝,他卻極力推辭。在《乞放歸田疏》中,陳辭懇切,執意堅誠。最後,因朝廷特準其免予部試,以“翰林侍”詔徵召,吏部專人持詔催促他起程,並責其限日赴任,才勉強從命。動身前前往生母墓祭辭,不幸病故於墓所,年六十六。鄉人私謚他為“文統先生”。世人將他與吳與弼、劉元卿、章潢合稱為“江右四君子”。

治學成就

鄧元錫的學術思想淵源於王守仁,但不盡宗其說。反對當時心學“學惟無覺,一覺即無餘蘊,,九容、九思、四教、六藝皆桎梏也”之說,認為:“九容不修,是無身也;九思不慎,是無心也。”主靜和收攝放心。他讀書雖多,而要歸於六經。每日晨起,令學者靜坐收攝放心,至食時,次第問當下心體,語畢,各因所至為覺悟之。先生之辨儒釋,自以為發先儒之所未發,然不過謂本同而末異。先儒謂:“釋氏之學,於敬以直內則有之矣,義以方外則未之有也。”又曰:“禪學只到止處,無用處。”又曰:“釋氏談道,非不上下一貫,觀其用處,便作兩截。”先生之意,不能出此,但先儒言簡,先生言潔耳。
清代名儒黃宗羲在他的《明儒學案》中指出“鄧潛谷雜著,近世‘心宗’盛行說者,無慮歸於禪乘”,指明了鄧元錫的思想淵源。並將他的學說列入《江右王門學案》之九(卷二十四)作了專門介紹,摘錄了部分語錄和文章。元錫之說 “以本天為宗,以入微為竅,以防危為功,以由微而達諸天為極。而一務於精知質行以中用。”他主張,道本於天,而人的任務是,用“入微”“防危”的方法,嚴格遵照古代聖賢的垂訓去做,明悉天理,誠信為之,以期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並以此來指導生活實踐。在鄧元錫的那個時代,理學空前繁榮,各種思潮異常活躍,其中以王陽明為首的“心學”最為盛行。而在王門內部也是流派四起,異說紛呈。作為衣缽傳人的鄒守益、劉邦采等人,竭力宣傳陽明的正宗學說。當時,“心宗”里有一種提法:“學唯無覺,一覺即無餘蘊。九思、九容、四教、六藝,皆桎梏也。”認為“心”才是世界的本原。遊學於王門正派的鄧元錫非常反對這種說法,駁斥道:“九容不修,是無身也;九思不慎,是無心也。”他極力推崇古代聖賢的經論,反對將“心”與“道”、“知”與“行”混為一談。這與當時“心即理”“知行合一”的“心學”學說無異水火。因此,應該說,鄧元錫的學術思想源於“心學”,但宗旨歸於《六經》。他對古典《六經》崇拜至極,由衷贊道:“大哉!先師之《六經》乎,洋洋乎天人之奧,倫物之情備是矣。刪述垂訓,功至罔極。近世學者,牽滯聞見,迷離於原本。其師心自用,竟口實於《六經》註腳之語,蔑問學而不事。吾深病之。”他對當時一些學者離經叛道,僅局限於經書注釋而不求甚解的做法極其反感,體現了他嚴謹治學態度和知識的淵博。
元錫編撰的《五經繹》包括《六經》中的《書繹》《詩繹》《三禮繹》《春秋通》《易繹》,收錄於《四庫》的“經部”。他說:“《書》《詩》《禮》《樂》《春秋》,天之五運乎。《易》秉奧符,則其元命也。天道恢恢,豈不大哉?神明默成之至矣。”在撰著中,他對原書的字句加以註解,對文意作出詮釋,並著重於自己的感悟見解,在經文之後各附大量批語及文章。他在解讀《尚書》時,“莫重於人心、道心,危微精一之旨”,從中看到了關於人心、道心的哲學。因此,他把《書》看著是學習的最高榜樣,自己常按書中垂訓做,獲益非淺。在評論《詩經》時,他認為“‘風’主情,足以興;‘雅’主性,足以正;‘頌’通神明,則極而至於命。”《三禮繹》是指古代《曲禮》、《儀禮》、《周禮》,在編繹時,他調整了原書的部分秩序,總結指出:“《曲禮》制,人道有理,亡而人道或幾乎息。《儀禮》者,先王所以訓齊天下,經仁義之大端也;亡而國有失俗。《周禮》制,而天道以明,亡而朝無守官。”對於《春秋》,因字句不能隨意作注,便統而言之,纂《春秋通》。《易》,本是鄧元錫最擅長的,晚年更加嗜好,他對其中各卦爻均作了註解,並根據《易》文,創作了《先天圖原》、《後天圖原》、《周易卦序》、《十翼通》、《偶圖說》諸篇。《易繹》本來在他死前尚未完稿成書,他說:“《易》理精奧,稍著意見,落言猶難,以俟後聖不或。”後來,其弟子代為刊行。《函史》、《皇明書》為史書,均被列入在《四庫》的“史部”,。《函史》分上下兩編,上編所載從洪荒時代至元朝,取材於歷代諸史,秉承《六經》宗旨而作。其目的在於“考觀天人貞一統,察古今離合之變,王道隆污、道術善變之故。”其內容有“表、紀、謨、訓、述、傳、志”等。下編按“天、地、人”三大部分編撰,記時由上古至明朝,內容列分為“天官、方域、人官”等二十一類,結構嚴密,秩序井然。《皇明書》所記,起於明太祖朱元璋,迄於嘉靖。記載了明朝各時期的人物、事件,還重點記錄了其文化發展史,並在體例上有所創新,第一次將《心學》單列於《理學》,是為創舉,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他的理學觀點。《潛學稿》錄於《四庫》“集部”,為其弟子左景賢刊梓,匯集了鄧元錫畢生創作的詩文論說、書札語錄等。其語錄極力屏除心學的影響,歸依經典,甚為篤實,在當時尤為難能可貴。其他未見載《四庫全書》者,還有《四書》、《周易》、《子約》、《集約》、《詩約》等書,皆為經史類集著。
鄧元錫一生著述極其豐碩,根據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他作品統計,僅收錄該書的便多達5部200卷。其中,《五經繹》15卷,《三禮編繹》26卷,《函史》上編81卷、下編21卷,《皇明書》45卷,《潛學稿》12卷。其他尚有見載於他處者。他的著作“皆足闡衍聖賢,薈萃古今”之作。其內容概括起來,有對古代《六經》及諸子著作的註解論述,有對各年代歷史的編撰評說,有對明朝歷史的記載及其文化學說的敘述,還有他自己一生創作的詩文論著、書札語錄。《四庫》對其著貶多褒寡,頗有微詞。而會稽陶望齡則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在《潛學稿》序中說:“潛谷先生,據道也實矣,然後繹之乎經;離經也通矣,然後函之乎史;肄史也洽矣,然後摛之為文。其文意行理譴而命於法,凝立萬行而余於態,莊嚴雅奏而極於情。若繭絲有緒,布帛有幅,纊有溫,珠玉有澤。蓋明興以來,為《六經》之文者,自先生始。”是論儘管有些誇大其辭,但充分肯定了著作的成功。
鄧元錫是一名理學家、歷史學家,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著作家。他除編撰了宏篇巨著的經史著作外,在論文撰寫、詩歌創作等方面也頗有建樹,文采非凡。他平生不輕易以文章作應酬,偶爾為之,多為同志之間闡經論理,進行學術交流。他的作品宏博古奧,精深縝密。文章條理清晰,邏輯嚴密;引經據典,說理通透。文風師法周漢,雄渾極變,莊重典雅,情理並茂。《函史》上下編的兩篇自序,比較能體現他的文章風格。《江右古文選》對兩序評價說:“綜括靡遺,貫通推闡。如列眉畫沙,有條不混。挈領提綱,達達鑿鑿。”在詩歌創作方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記錄了歷史事件。如《途中雜詩》:“河水走平土,郡邑何逼側。君莫問河防,河防無上策。”對當局“河防無上策”,造成河水泛濫的河防現實進行了揭露。又如《初夏登眺天峰》:“江城開宿雨,孤嶠其躋攀。龍氣留蒼壁,鶯聲響碧灣。。危峰斜帶廓,幽徑曲盤山。不少東林興,迢遙未忍還。”這裡的“東林”即指當時的“東林黨”。還有不少詩作則反映了他遁隱之情,人生感悟。如《擬古》。“人皆願延年,延年欲奚為?一夕復一朝,忽與百歲期。誰能系西山,長掛扶桑枝?群流赴巨壑,寧復有還時?劉安將雞犬,八公徒愕眙。秦皇與漢武,但為方士嗤。”其詩多為古代近體,沉鬱蒼麗,漸風雅,自成一家。

品德修養

鄧元錫的學業無疑是成功的,而他的品德操行同樣令人欽佩。他為人親孝仁厚,有情有義。15歲時,父親去世,悲痛欲絕,傷心過度,以至於“水漿不入口”。身為長子的他從此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擔。他殷勤侍奉嫡庶二母,家門凜肅;撫養弟妹,恩愛有加。16歲時,張檟成孤兒,投奔於他,寄養了14年。後來,同窗好友朱僅及恩師先後夭亡,均無子嗣,兩家人又都托養於他。17歲時,他仿古人推行“社倉法”,宗旨在於救貧濟困。先是在本族內建倉,開展得有聲有色,後來,加入的人越來越多,便合鄉為社,做得紅紅火火。一直堅持了四十年,救助貧困不計其數。居母孝,他廬墓三年,為人稱道:“吾邑孔子也。”他行事端莊大方,有禮有節。在高中鄉舉、學術有成之後,名聲遠揚,權貴名流慕名相邀,絡繹不絕,但他從不折節輕易拜訪。還有人送禮相請,也都一口拒絕。他與朋友相交於心,從不願撈取絲毫利益,真正做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而對那些接踵而至前來問學者,他卻不厭其煩,誨之不倦。到晚年,不喜為人師,只有幾個象鄧澄一樣感情深厚的人亦師亦友相稱從學。

歷史評價

美德千秋頌,華章萬古傳。鄧元錫去世後,人們敬重他的為人,私謚“文統先生”。為紀念他的豐功偉德,他的弟子在縣城為他建立祠廟,每月初一、十五在祠中行禮講學。其後又被列入府、縣鄉賢祠供奉,並作為江西名人請進豫章理學名賢祠。他的事跡被列專於《明史》、《江西通志》、《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及府縣誌。他的著作除收錄於《四庫全書》外,還被珍藏於國內外各大圖書館,其中,《函史》、《三禮編繹》至今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
鄧元錫的理學思想,有待於人們研究發掘,他的高尚品德,值得今人弘揚光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