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花鼓子

鄖陽花鼓子

鄖陽花鼓子流傳於湖北省十堰、鄖西、鄖縣、竹溪、竹山等縣市的傳統戲曲劇種。據傳由“燈歌”演變而成,其唱腔音調高昂,節奏歡快,主要在婚嫁、壽慶和年節的歡樂場合中表演。

清末民初,每逢新春元宵佳節,鄖陽各地都有組織燈會的習俗。每檯燈會多達百人組成,有彩蓮船、小推車、挑花籃,邊演邊唱,另有高蹺、抬妝,扮有各種故事,如《八仙過海》、《西天取經》等等,但這些都是“啞劇”,不需要唱詞,只有另三人穿梭其間,邊舞邊唱花鼓子,在晚間歇燈時還繼續演唱,動輒通宵達旦。久之,這種唱花鼓逐漸衍變成為獨立的鄖陽花鼓子。其演出形式也發生了變化,成為一班子人(可多可少)在稻場、堂屋、後院圍坐起來,邊打擊樂器邊唱。樂器有鼓、鑼、鑔、小鑼,一人為主唱,擊樂者輪唱。傳統曲目有《高高山上一廟堂》、《金鐲玉環記》、《楊宗保招親》、《十盞燈》、《十恨》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