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超英

鄒超英,男,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帶頭人,主要從事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超英
  • 職稱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教授等
  • 從事: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等
  • 榮譽: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82年畢業於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獲學士學位;
1987年畢業於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獲碩士學位;
1988年—1993年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講師;
1993年—1998年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副教授;
1998年—至今哈爾濱建築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2003年—至今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學帶頭人;
2010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博士學位。
鄒超英
☉ 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委員會中青年專家;
☉ 建設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委員會委員;
☉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土木水利礦業交通環境類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兼);
☉ 中國工程建築標準化協會混凝土結構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
☉ 黑龍江省建設行業專家委員會專家,哈爾濱市建設科技委員會常務委員。
☉ 全國建築物鑑定與加固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住建部高等學校土建學科土木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混凝土結構在凍融環境下的工作機理與計算模式。
2.再生混凝土力學性能及其顯微結構試驗研究。
3.體內預應力、體外預應力及預應力結構設計理論系列研究與實踐。
混凝土結構。

主要貢獻

[1]胡瓊;陳偉偉;鄒超英;.再生混凝土粘結性能試驗研究[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0,(12)。
[2]嚴佳川;鄒超英;.凍融循環作用下混凝土材料壽命評估方法[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1,(06)。
[3]鄒超英;范玉輝;胡瓊;.凍融循環後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學性能試驗[J]建築結構.2010,(S1)。
[4]王志偉;鄒超英;.套用型理工類本科人才創新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1)。
[5]胡瓊;嚴佳川;鄒超英;.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模式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9,(03)。
[6]胡瓊;宋燦;鄒超英;.再生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9,(04)。
[7]鄒超英;王勇;胡瓊;.再生混凝土徐變度試驗研究及模型預測[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9,(12)。
[8]胡瓊;黃清;鄒超英;.部分再生混凝土梁的試驗[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9,(06)。
[9]趙娟;巴恆靜;鄒超英;李寶華;.凍融環境下鋼筋混凝土間粘結界面的顯微結構[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9,(19)。
[10]趙娟;巴恆靜;鄒超英;李寶華;.凍融環境下礦物摻合料混凝土與鋼筋間黏結性能[J]混凝土.2009,(11)。
[11]王勇;鄒超英;嚴佳川;.模擬退火算法在徐變參數識別中的套用[A].第六屆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2008-11-01。
[12]范峰;鄒超英;陳春霈;.淺談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科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A].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第九屆全國高校土木工程學院(系)院長(主任)工作研討會論文集.2008-11-01。
[13]. 鄒超英;趙娟;梁鋒;羅健林;徐天水. 凍融作用後混凝土力學性能的衰減規律. 建築結構學報. 2008.
[14]. 鄒超英;趙娟;梁鋒;巴恆靜. 凍融環境下混凝土應力-應變關係的試驗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7.
[15]. 趙娟;鄒超英;王文博;張新全. 凍融作用後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粘結性能研究. 瀋陽建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16]. 鄒超英;徐天水;胡瓊. 應力狀態對抗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 低溫建築技術. 2005.
1. 參加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子課題“複合受力構件的強度計算模式及合理設計方法”,“鋼筋混凝土結構材料基本性能及本構關係”,“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 參加國家行業標準《混凝土用膨脹型、擴孔型建築錨栓》(主要起草人)、國家標準《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套用技術規範》的研究工作;
☉ 參加、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建設部重點資助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
1.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高層建築鋼結構成套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骨幹成員)、《鋼筋混凝土空間框架在壓、彎、扭複合作用下的非線性分析》的研究工作;
2.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混凝土結構在低溫環境下的工作機理與計算模式》;
培養研究生三十餘名,發表論文三十餘篇。

獲獎記錄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等。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各一項,曾連續三年獲
學校優秀教學獎,學校首屆“十優”青年教師稱號,黑龍江省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青年教師獎,黑龍江省
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3. 參加《體內預應力、體外預應力及預彎預應力結構設計理論系列研究與實踐》(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獲獎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