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思(德國路德維希·蒂克詩歌)

解釋:對故鄉的思念。 南朝梁何遜 《渡連圻》詩之二:“寓目皆鄉思,何時見狹斜。” 明 杜濬 《游山前後作》詩:“客程看鐵瓮 ,鄉思豈 金陵 。” 羊翬 《》:“雨淅淅瀝瀝地越下越大了--這喚起鄉思的 巴山 夜雨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鄉思
  • 外文名:homesick
  • 作者:路德維希·蒂克
  • 釋義:對故鄉的思念
  • 出自:《渡連圻》詩之二
作品內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內容

有種聲音已向這兒傳來,
她似乎來自北方山頭之外,
對我勞累地問好,並充滿了眷愛,
我從心底思念著家鄉的一水一山,
卻未嘗有絲毫痛苦的情懷。
我聞得小巷深處喧擾紛繁
其中摻和著德國人的鄉談,
我聽後不覺熱血澎湃,
不過,它轉瞬卻又消隱在九霄雲外,
使我歡愉的心情重又變得十分平淡。
但是,就在今天清晨,
我從重重的夢境裡睡醒:
我見到了所有的家人,
我的小孩亮出甜蜜親愛的嗓音,
把我喚呼頻頻——
我頓時大放悲聲,
一種強烈的苦痛緊緊裹住了我的胸心,
它又是擠逼又是壓緊,
使我進入了心碎腸斷的情境;
我感到目眩頭暈,
似乎已失去了生命,
連同周遭的現實也蕩然無存,
萬物已化為子虛烏有,杳無蹤影,
只有遙遠的去處才有生命——
因此我已知曉,什麼叫鄉思之情,
因此我也覺得,就是阿爾卑斯山的子孫,
一旦離鄉背井
強烈的痛苦也會使他魂歸幽冥。

作品賞析

《鄉思》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詩;根據詩歌開頭兩句——“有種聲音已向這兒傳來/她似乎來自北方山頭之外”——我們可以推斷,蒂克當時身處德國南邊的某個國家。事實上,蒂克早在大學期間,便與志同道合的好友威廉·瓦肯羅德計畫到義大利作一次冒險的旅行:瓦肯羅德打算作為音樂家在羅馬生活,而蒂克計畫做一名詩人。可惜瓦肯羅德英年早逝,只留下蒂克一人去完成這次旅行。所以,《鄉思》很有可能是蒂克於1805年在義大利遊歷期間的即興之作。
鄉思是人類共有的一種美好情感。人往往對家鄉懷有一種深沉的眷戀,這種眷戀發自赤誠的內心,是情感的摯愛,是行為的執著。在記憶的捲軸里,家鄉是一首意象豐富、解讀不盡的詩歌,飽含著甜蜜與歡笑、悲歡與離合、成長與希望,一行行字句穿越遊子心靈的宮闕。在我國詩歌文化繁榮的唐朝,很多詩人都留下了思鄉的名言佳句,比如“詩仙”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聖”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詩佛”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蒂克的這首抒情詩,與唐詩中描寫鄉思的名作一樣,都著重描寫了遊子濃濃的鄉思之情。只不過我國詩人大多是因為月亮和佳節而牽動了鄉思之情,而蒂克此詩中的鄉思卻起因於鄉音。
鄉音繞耳,鄉思無限。當蒂克在義大利的小巷遊走的時候,他偶爾聽到了熟悉的鄉音。這種聲音仿佛從遙遠的北方山頭飄過過來,使得旅途勞頓的他感受到無限的慰藉和眷愛。只因在這片異國他鄉的土地上,他尚有許多風景要去欣賞,尚有很多風情要去體會,隱藏在心頭的鄉思之情,很快就被好奇與探險的渴望所擊退,因而“未嘗有絲毫痛苦的情懷”。
當他循著若有若無的鄉音向“小巷深處”走去的時候,那摻和在喧擾繁之中的“德國人的鄉談”越來越清晰,令他“熱血澎湃”。鄉思之情油然萌發,他倍感親切、可近,即使眼前的這些人都很陌生,但因為他們口中熟悉的言語,所有視覺的陌生都消散而去。點滴鄉音,喚醒了遊子的思念。只是理智重又包裹了詩人脆弱的心靈,“使我歡愉的心情重又變得十分平淡”。
然而,綿綿的鄉思會趁著夜深人靜襲入不設防的心靈,在漫長的寧靜氛圍中變得愈加濃烈。那一個夜晚,蒂克夢回故鄉,“見到了所有的家人”,聽到了“小孩亮出甜蜜親愛的嗓音”,頻頻呼喚著他。這些或許只是再尋常不過的生活場景,但恰恰是這些普通的、熟悉的場景,構成了我們的生活基石,我們的記憶空間,我們賴以存在的情感世界。我們可以行走得很遠,卻永遠走不出對故鄉的依戀。當蒂克“從重重的夢境裡睡醒”,在清晨的寂靜中回想起夢中的故事和遙遠的故鄉,“一種強烈的苦痛”在他心間彌散開來。“它又是擠逼又是壓緊”,使他無法像之前那樣,輕易地將它排遣,只能任它橫衝直撞。鄉思之情來得如此洶湧,如此猛烈,令他覺得“周遭的現實也蕩然無存”,“只有遙遠的去處才有生命”。
俗話說,最甜故鄉水,最美桑梓情。離家在外,人往往會觸景感懷,睹物恩人。在這首詩中,蒂克的鄉思之情愈來愈濃,以至最後濃得化不開。這種故鄉情結,我們該是多么熟悉,多么感懷啊!

作者簡介

路德維希·蒂克(Ludwig Tieck,1773-1853年),德國作家。出生於柏林。他的作品構成了狂飆突進運動時期文學與浪漫主義運動的紐帶。蒂克的小說、民間故事及戲劇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相信世界可以通過高尚的藝術得到救贖。他的作品以反諷為特色,並經常描述了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蒂克流行的民間故事《金髮的艾克貝爾德》(1796年),塑造了一位在幻覺和現實之間迷失自己的角色。小說《弗朗茨·斯滕巴漫遊記》(1798年)中,他描述了一位年輕藝術家天真率直、無憂無慮的生活及旅程。蒂克通過其諷刺喜劇使德國戲劇恢復活力,比如《穿靴子的貓》(Puss in Boots)(1797年),嘲諷了多愁善感的人。他晚年致力於翻譯,並與浪漫主義漸行漸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