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邊抗日民主根據地

1938年,日軍侵入中原後,中國共產黨即在豫鄂兩省發動人民民眾大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以河南省確山縣竹溝地區和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七里坪、應城縣湯池地區為基點,發展黨的組織和抗日武裝,創建了以湖北、河南、安徽三省邊界地區為主要部分的敵後抗日基地。1941年,豫鄂挺進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5師後,又相繼開闢了鄂東、鄂皖邊根據地。1942年,鄂豫皖邊區軍民戰勝日偽軍的大規模“掃蕩”和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進攻,開闢了鄂南大幕山抗日根據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豫皖邊抗日根據地
  • 地理位置::湖北 河南 安徽
  • 所處年代::1942年
根據地介紹,發展歷程,

根據地介紹

中國共產黨創建的以湖北、河南、安徽三省邊界地區為主要部分的敵後抗日基地。1938年,日軍侵入中原後,中國共產黨即在豫鄂兩省發動人民民眾大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以河南省確山縣竹溝地區和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七里坪、應城縣湯池地區為基點,發展黨的組織和抗日武裝。先後成立了以陳少敏為代理書記的中共豫鄂邊區委員會和以李先念為司令員的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積極開展游擊戰爭。
鄂豫皖邊抗日根據地鄂豫皖邊抗日根據地
逐步在豫南的四望山,鄂東的大悟山,鄂中的白兆山、南山、天(門)漢(川)湖區和襄河(漢水)以西,創建了抗日民主根據地。1940年9月,成立了豫鄂邊區軍政聯合辦事處(後改為行政公署),許子威為主任。
1941年,豫鄂挺進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5師後,又相繼開闢了鄂東、鄂皖邊根據地。1942年,鄂豫皖邊區軍民戰勝日偽軍的大規模“掃蕩”和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進攻,開闢了鄂南大幕山抗日根據地。
1943年,李先念任邊區黨委書記,在邊區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開展整風、減租減息和生產自救運動,使軍隊和政權建設得到加強,並在襄河以南和洞庭湖北岸創建了新的根據地。
1944年 7月後,又擴展了豫南根據地。同年10月,豫鄂邊區黨委改稱鄂豫皖湘贛邊區黨委,並成立了鄂豫皖湘贛軍區。到抗日戰爭勝利前夕,鄂豫皖邊抗日民主根據地已發展到東起安徽省宿松,西至湖北省宜昌,北自河南省舞陽,南迄湖南省沿庭湖畔的廣大區域,其面積達9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000餘萬;建立了7個專區和39個縣的抗日民主政權。

發展歷程

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大隊挺進鄂中
1939年1月,為匯集湖北地區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建立一支集中統一的主力部隊,創建中原抗日根據地,中共中央和中原局派李先念率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大隊南下湖北,並將鄂豫邊區黨委領導力量逐漸抽調鄂中。李先念率部挺進鄂中前後,湖北地區抗日統一戰線內部出現嚴重危機,中共在武漢外圍分散孤立的抗日武裝有可能被國民黨頑固派各個擊破,剛剛興起的敵後抗日游擊戰爭將面臨夭折的危險。6月上旬,李先念、陳少敏率部與鄂中區黨委領導的應城縣抗日游擊隊會合,隨即在京山養馬畈召開會議,整編和擴大鄂中抗日武裝,成立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支隊,統一鄂中、豫南人民抗日武裝力量的領導,開始形成黨在中原敵後地區的游擊主力。養馬畈會議的召開,標誌著湖北敵後抗日游擊戰爭進入以創建根據地、實施戰略展開為中心的發展階段。
中共豫鄂邊區委員會和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的成立
1939年下半年,湖北地區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活動由製造零星磨擦發展到組織較大規模的武裝進攻,鄂東地區中共組織的力量受到嚴重摧殘。中原局書記劉少奇指示將豫南、鄂中、鄂東三地中共組織及其領導的抗日武裝統一起來,創建鄂豫邊抗日根據地。11月中旬,朱理治、李先念、陳少敏、任質斌等在應山與信陽、隨縣、桐柏交界的四望山,召集三地中共組織負責人會議,決定撤銷鄂豫皖、鄂中、豫鄂邊三個區黨委,建立新的中共豫鄂邊區委員會,統一領導豫南、鄂中、鄂東三地中共組織的工作及抗日武裝。12月初,中共豫鄂邊區委員會在京山八字門成立,書記鄭位三未到職,副書記陳少敏代理書記,軍事部長李先念,組織部長楊學誠,宣傳部長夏忠武,統戰部長陶鑄,民運部長吳祖貽,敵工部長程坦。1940年1月3日,鄂東、鄂中、豫南三地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整編為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李先念任司令員,朱理治任政委,劉少卿任參謀長,任質斌任政治部主任。縱隊下轄5個團、3個總隊,共9500餘人。
鄂中抗日根據地的建立
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支隊、豫鄂挺進縱隊相繼成立以後,即根據中原局指示,高舉抗日旗幟,積極向鄂中、漢水敵後作戰略展開。新街兩次對日作戰告捷,漢陽蔡甸痛殲偽軍獲勝,偽軍一個旅投誠反正,確立了新四軍在武漢外圍敵後抗戰的陣地。新四軍在鄂中軍事鬥爭的勝利,為邊區抗日政權的建立創造了有利條件。邊區黨委在邊區普遍建立民選政權,對暫不具備民選條件的游擊區,則建立兩面政權或三面政權。同時,領導各地組建民兵自衛隊,擔負擴軍支前、防奸反特、維護社會治安任務。軍事鬥爭的勝利和根據地各項工作的展開,使根據地日益鞏固。到1941年初,鄂中抗日根據地的應城、安陸、應山、雲夢、孝感、漢川、天門、隨縣建立了民選縣政府,大部分地區為新四軍所控制,成為新四軍向鄂東、襄西、襄河、鄂南發展的戰略基地。
鄂東、襄西抗日根據地的開闢
就在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奮力抗擊日偽、收復失地的時候,盤踞在鄂東的程汝懷部兩萬多地方游雜部隊卻肆無忌憚地屠殺新四軍指戰員和抗日民眾。1940年上半年,豫鄂挺進縱隊三次進軍大、小悟山,三度往返平漢路兩側,打擊程部囂張氣焰,在鄂東建立了數處立足點。邊區黨委和鄂東地委及時組織人員進入大、小悟山地區,發動民眾,建成環繞大、小悟山中心區的數塊游擊根據地,鄂東抗日根據地形成統一局面。5月,日軍集中十萬兵力發動棗宜戰役,為配合國民黨正面戰場,豫鄂挺進縱隊主力立即向西發展,開闢長江、漢水間的襄西根據地,牽制日軍對正面戰場的攻擊。至年底,襄西根據地初具規模,成為中共在中原敵後開闢的又一抗日戰場。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向西發展,使自己的活動範圍由平漢路兩側較為狹小的地區,擴展到橫跨平漢線、縱貫襄河的廣大地區,開始從東、北、西三面實施對武漢日軍實行戰略包圍的計畫。
反擊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進攻
1941年初,國民黨當局在製造皖南事變的同時,在鄂豫邊區劃定鄂中、鄂東、襄西三個“清剿”區,調集8.8萬兵力,分區“清剿”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叫囂在4個月內全殲邊區人民抗日武裝,摧毀抗日民主根據地。面對嚴重的軍事威脅,邊區黨委和挺進縱隊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設立四個作戰指揮部,一方面便於正規兵團與地方武裝分區作戰,一方面便於集結主力協同配合。程汝懷部侵入陂安南根據地後,燒殺搶掠,氣焰囂張。挺進縱隊以其為重點打擊對象,集中主力迎頭痛擊,殲其2000餘人,其他頑軍懾於挺進縱隊堅決有力的自衛還擊,倉惶退出大、小悟山。挺進縱隊完全恢復大小悟山地區後,邊區抗日游擊戰爭的指揮中心也遷至這裡。在反擊國民黨頑軍的進攻中,邊區黨委和挺進縱隊堅決執行中共中央關於統戰工作的指示,使邊區周圍許多非國民黨嫡系部隊持消極觀望態度,使少數頑固派陷於孤立,邊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進一步擴大。
新四軍第五師建軍
皖南事變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指示各戰略區對國民黨頑固派在軍事上堅決自衛,在政治上針鋒相對,並決定重建新四軍軍部,陳毅為代理軍長,劉少奇任政治委員,原轄各部統一整編為7個師,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受命整編為新四軍第五師。1941年2月18日,中共中央軍委任命新四軍各師領導人,李先念任第五師師長兼政治委員,劉少卿任參謀長,任質斌任政治部主任。4月5日,新四軍第五師組建完畢,李先念率全體將領通電就職。新四軍第五師下轄十三、十四、十五三個旅、兩個縱隊、一個警衛團。十三旅旅長周志堅,政委方正平;十四旅旅長羅厚福,政委張體學;十五旅旅長王海山,政委周志剛。全師兵力達15300餘人。4月30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新四軍各師軍政委員會名單,五師軍政委員會由李先念、任質斌、劉少卿、陳少敏組成,李先念任書記。新四軍第五師組建後,按照軍部的要求,鞏固隊伍,提高素質,大力進行正規化建設。五師的建成,標誌著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及其主力部隊的建設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
侏儒山戰役
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武漢地區的日軍抽兵增援華北和準備南進,各據點日軍守備兵力減弱,偽軍恐慌動搖。新四軍第五師抓住戰機,選擇盤踞武漢西郊的偽軍作為主要打擊目標,發起侏儒山戰役。侏儒山戰役自1941年12月7日開始至1942年2月4日結束,對日偽作戰14次,殲滅偽定國軍第一師5000餘人,擊潰偽定國第二師1000餘人,擊潰日軍數次增援,斃傷日軍200多人。這次戰役不僅解放了大片國土,形成西面對武漢的戰略包圍,同時配合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戰,是新四軍第五師成立以來規模最大、戰果最豐的一次戰役。
新四軍第五師的反“掃蕩”鬥爭
新四軍第五師成立後的兩年多時間,是敵後人民抗日戰爭最困難的時期。日軍為確保其占領區的統治,大規模推行“治安強化運動”和“清鄉運動”。與此同時,國民黨頑固派千方百計地限制、削弱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抗日力量。鄂豫邊區軍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粉碎了日偽頑一次又一次的夾擊陰謀。僅1942年5至12月,五師就戰勝了國民黨頑軍12個正規師、4個保全團、11個游擊縱隊、5個獨立游擊支隊的瘋狂進攻,多次粉碎日偽軍包括萬人規模的連續“掃蕩”。從1943年春開始,日偽軍對鄂豫邊抗日根據地的“掃蕩”更為頻繁。為彌補兵力不足,日軍將投降的國民黨軍改編為偽軍,加強“掃蕩”、“清鄉”的機動力量,並成立偽湖北省清鄉事務局。邊區黨委和五師師部緊緊依靠人民民眾,開展廣泛艱苦的游擊戰爭,連續粉碎日偽軍的春季、夏季、秋季“掃蕩”,表現出中華兒女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
鄂南、襄南抗日根據地的開闢
新四軍第五師組建後,除以主力堅持和保衛鄂中、鄂東、襄西基本根據地外,還根據全國抗戰局勢的變化,向長江、漢水以南擴大根據地,進行以戰略包圍武漢為目的對日攻勢作戰。1942年4月,日軍發動浙贛戰役,為配合國民黨抗日軍隊作戰,五師幾次派遣部隊南渡長江,積極向大幕山區和武漢近郊發展,在武漢以南地區爭取了一塊抗戰陣地。正在鄂南抗日游擊戰爭堅持發展的時候,日軍進犯襄南,襄南失陷。五師立即派部隊南渡襄河,打擊日偽,發動民眾,建立政權,逐漸向洪湖推進,創建以洪湖為中心的襄南抗日根據地。1943年11月,日軍發動常德戰役,五師挺進支隊以襄南根據地為依託,南渡長江,在石首、公安、華容邊界建立了一塊游擊根據地。至此,新四軍第五師從四面完成了對武漢日軍的戰略包圍,鄂豫邊區所?地區擴大到51縣,其中基本區14縣,游擊區37縣,總人口突破1000萬,30多個縣建立了比較穩定的中共組織,主力和地方部隊發展到4萬人,為後來進行戰略反攻積蓄了力量,開創了鄂豫邊抗日民主根據地的興盛局面。

根據地遺址
根據地遺址根據地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