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自治旗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

《鄂倫春自治旗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布於2013年3月28日,屬於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倫春自治旗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3年3月28日
  • 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地區:鄂倫春自治旗
發布單位,報告內容,

發布單位

鄂倫春自治旗人民政府旗長 何勝寶

報告內容

一、2012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旗人大、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團結帶領全旗人民,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完成了既定的目標任務。
(一)主要指標平穩增長,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3.5億元,增長17%;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5億元,增長23.2%;地方財政支出完成19.1億元,增長7.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5億元,增長27.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534元,增長13.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598元,增長15%。爭取自治區區域重點幫扶實施項目75個,落實幫扶資金2.9億元。
(二)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特色產業初具規模
農牧業穩步發展。糧食種植面積保持穩定,糧食總產量突破10億斤,增長29.8%。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土地流轉16.7萬畝。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豆類播種面積減少30萬畝,玉米、馬鈴薯等高產農作物播種面積增加35萬畝。畜牧業進一步提質增效,牧業年度牲畜存欄69.6萬頭(只),增長30.6%。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級龍頭企業達到5家,龍頭帶動作用日益增強。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等惠農資金1.6億元。鞏固退耕還林、高效節水灌溉等項目穩步實施。農村土地調查登記工作順利推進。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工業快速發展。鄂倫春自治旗工業園區得到市政府批覆。鑫昌泰吉文水泥年產200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投產運營,2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簽訂了招商引資協定,神指峽水電開發項目達成意向協定,200萬噸玉米初加工項目列入呼倫貝爾市“十二五”玉米加工轉化產業發展規劃。八岔溝西鉛鋅礦、宜里農場銅鉬礦探轉采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全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戶,實現工業總產值4.4億元,增長79.7%,增速位居全市前列。第三產業持續發展。編制完成《鄂倫春自治旗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拓跋鮮卑民族文化園、布蘇里景區及阿里河、達爾濱羅、興安國家森林公園等重點景區品質進一步提升。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29.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4億元,分別增長23.5%、24%。河谷小額貸款公司、諾敏鎮農村信用社成立,拓寬了投融資渠道。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增長,實現增加值25.1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5.6%。
(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鄉面貌大為改觀
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建設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完成阿里河鎮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啟動大楊樹鎮、甘河鎮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城鎮建設完成投資9.4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3.6億元。阿里河鎮集中供熱二期工程完成,污水和垃圾處理工程投入使用;大楊樹鎮集中供熱、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工程有序推進。諾敏鎮、烏魯布鐵鎮生活設施項目建設完工。新建廉租住房996戶,改善了低收入家庭的居住環境。全旗城鎮化率達到75%,綠化覆蓋率達到20.1%。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加格達奇—阿里河段一級公路開工建設,阿里河—根河一級公路可研報告通過預審,烏爾其汗—宜里六連公路積極推進。修建通村水泥路7條,共109.8公里。諾敏大橋、阿里河客運站工程完工。諾敏鎮、古里鄉、托扎敏鄉飲水安全工程竣工,大楊樹供水續建工程穩步推進。克一河鎮右岸堤防工程竣工驗收,甘河鎮防洪工程、阿里河水源地保護工程完成投資2,775萬元。宜里—諾敏河農場—托扎敏110千伏輸變電等7項農網升級改造工程穩步推進。新農村新獵區建設持續鞏固。編制完成3個自治區級新農村新獵區建設示範村總體規劃;實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40個,投入資金3,180.9萬元;全旗82個行政村街道平整、綠化、排水率達到70%。
(四)生態建設紮實推進,建管並重成效顯著
城鄉綠化積極推進。完成全民義務植樹65.8萬株,四旁綠化15.8萬株,植被恢復2.7萬畝。草原生態獎補政策全面落實,禁牧6萬畝,休牧4萬畝。完成小流域綜合治理面積21.4平方公里、坡耕地綜合治理面積8.3平方公里。阿里河、大楊樹、烏魯布鐵3個鄉鎮獲得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生態保護力度加大。《鄂倫春自治旗農藥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建立“兩省四旗區”森林草原防火長效機制。加大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力度,有效遏制了毀林毀草開荒、河道非法采砂等行為。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指標內,全面完成了減排任務。
(五)獵民發展意識增強,獵區環境明顯改善
實施了新獵區發展規劃,培訓獵民1500餘人次,獵民觀念發生了轉變,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投入資金588萬元,扶持獵民發展食用菌、特色養殖、民俗旅遊、民族工藝品等生產項目。投入資金2,227萬元,實施了古里、諾敏、木奎、希日特奇4個獵民村的集中供熱、自來水、改廁和村路改造、綠化、亮化等民生項目。
(六)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覆蓋面分別達到100%、97.8%。職工待遇穩步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職工人均地方津補貼增加500元/月,住房公積金計提比例提高2個百分點,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提高219元/月。社會救助工作紮實開展,城鄉低保進一步規範,發放救助資金1.7億元,其中發放城鄉低保金1.6億元。就業政策全面落實,城鎮登記失業率目標值控制在3.9%。教育事業全面推進。各類各層次教育協調發展,教學質量整體提升。投入資金7,658萬元,實施校安工程、標準化學校建設等項目,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文體事業長足發展。成功承辦呼倫貝爾市首屆“春茗杯”少年田徑錦標賽。全民健身館建成投入使用。第二十屆鄂倫春族篝火節成功舉辦,民族歌舞劇《勇敢的鄂倫春》參加自治區第九屆草原文化藝術節,鄂倫春民族文化代表團赴台交流獲得成功。衛生事業持續鞏固。覆蓋城鄉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逐步健全,旗傳染病防治院投入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覆蓋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參保率達到95.6%,新農合參合率提高到98.6%。計生工作不斷加強。人口出生率穩定在7‰以內,符合政策生育率達到95%以上。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推進。順利通過全市文明旗縣城測評。
(七)狠抓社會管理創新,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圓滿完成“國慶”和“十八大”期間安全維穩工作;“平安鄂倫春”創建成效明顯,公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度達到97.8%;信訪積案集中清理和涉法涉訴案件“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工作全面鋪開,鄉鎮、村居大調解機制實現全覆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自治旗和大楊樹鎮榮獲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旗公安局被公安部評為“清剿火患”戰役突出縣級公安局。
(八)行政運行機制進一步規範,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制定《鄂倫春自治旗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健全規章制度,提高了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97件和政協委員提案41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開通重大項目綠色通道。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紮實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繼續強化工程招投標、土地出讓、政府採購等領域監管工作。
同時,大力支持工、青、婦等人民團體開展工作。審計、統計、檔案、史志、紅十字會、關工委、金融、工商、質監、氣象、郵政、通訊、石油、菸草等工作紮實開展,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自治旗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是直面矛盾、破解難題,經濟社會發展邁上轉型崛起新台階的一年;是科學決策、苦幹實幹,不斷夯實自主發展能力基礎的一年。一年來,我們謀長遠、抓大事、解難題、惠民生,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這是在自身發展基礎薄弱、財力有限、民生改善任務艱巨的條件下,搶抓機遇、科學謀劃、有效運作的結果;是在外部競爭激烈、制約因素加劇的環境中,轉變作風、克難攻堅、務實發展的結果。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正確領導,得益於旗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得益於森工、農墾等旗內各大企業的鼎力協作。所有成績凝聚著全旗人民、社會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謹代表自治旗人民政府,向全旗各族幹部民眾,向所有關心支持自治旗發展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中存在的矛盾與不足:一是經濟總量小,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依然薄弱,縣域經濟實力不強。二是經濟成長的政策、環境制約條件加劇,固定資產投資和項目建設難度加大。三是歷史欠帳多,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改善民生、促進發展任重道遠。四是政府職能有待進一步轉變,服務和效能有待進一步提高,廣大幹部職工的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和執行能力有待進一步轉變和加強。對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解決。
二、2013年主要任務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加快轉型崛起步伐”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我們肩負著加快發展、轉型崛起、改善民生等多重任務,既要保持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儘快縮小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又要真正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要解決好涉及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就業、就學、就醫、住房等民生問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全旗上下人心思進、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已經形成,搶抓機遇、加快崛起的態勢已經形成,競相發展、爭名晉位的強大合力已經形成。只要我們切實增強歷史責任感和現實緊迫感,抓住用好機遇,奮力開拓創新,就一定能在建設富裕、文明、秀美、和諧鄂倫春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總體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旗委十三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的戰略部署,圍繞“建設富裕、文明、秀美、和諧鄂倫春”這一主題,搶抓綜合機遇,發揮後發優勢,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加快轉型崛起步伐,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深入實施六大戰略,積極培育五大優勢主導產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預期目標: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計畫完成63.1億元,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計畫完成20億元,增長21.1%。地方財政收入計畫完成3.1億元,增長2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畫達到19,000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計畫達到7,720元,增長17%。
圍繞上述奮鬥目標,著力發展縣域經濟,重點抓好十個方面工作:
(一)以項目建設為重要抓手,實現投資拉動經濟成長
把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堅定不移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以項目促投資、帶產業、快發展。
一是精心謀劃項目儲備。立足特色資源和產業優勢,認真研究國家重大政策,特別是差異化的產業政策,瞄準上級產業發展規劃和重點支持領域,超前謀劃一批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城鄉建設、社會事業、生態保護建設等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項目,充實項目庫。
二是積極爭取項目落地。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對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的有利時機,做好項目的包裝、論證和政策、項目、資金的對接落實,全力爭取更多的項目列入上三級投資計畫,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繼續做好承接產業轉移工作,聯合農墾、森工等大企業,合力招商,促進重點項目落地。積極對接已上報自治區幫扶的64個項目。
三是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實行“六個一”工作責任制,從項目立項、選址、征地、房屋徵收到開工建設,全程跟蹤監控,做到“問題在一線發現,措施在一線研究,效果在一線體現”,切實為項目加速推進解決具體問題。加強項目建設的監督管理,不斷提高項目建設管理水平和投資效益。量化目標任務,納入年終班子考核。
(二)以結構調整為重要任務,加快農牧業產業化發展步伐
深入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富旗”戰略,加快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不斷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一產增加值計畫完成24.2億元,增長17%。
一是最佳化農牧業結構。通過種植業結構調整,確保糧食產量穩產高產。擴大玉米、馬鈴薯等高產高效作物種植面積,玉米由25萬畝增加到50萬畝。出台減免玉米種植戶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費等優惠政策,鼓勵農獵民擴大玉米種植面積。推進3500萬袋食用菌、1600畝藍莓、5000畝中草藥等綠色產品基地建設。以甘河生豬養殖、諾敏黑頭羊養殖、多布庫爾特色養殖基地為龍頭,發展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業,新建標準化養殖場1個,牧業年度牲畜頭數達到73萬頭只,增長4.9%。
二是加快產業化發展。根據產業特點建立利益連結機制,加強區域資源整合,按照“培育龍頭企業、抓好基地建設、延長產業鏈條、發展產業集群”的思路,壯大“豆、肉、薯、菌、藥、果”六大基地。圍繞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加速龍頭企業產品結構調整,拉長產業鏈,促進產業基地與龍頭企業同步發展。繼續鞏固原有產業發展成果,提高鵬展油脂、嵩天薯業等龍頭企業生產開工率,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開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及地理標誌認證工作。推進訂單農業和“農超對接”,推動一產與二產、三產融合發展。
三是提高組織化程度。積極探索將土地交給農墾集團、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和種田大戶代耕的土地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模式,採取耕地承包、入股分紅、合作社專營等方式,完成土地流轉35萬畝。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46家,發展市級示範專業合作社20家。
四是夯實農業基礎。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記其功、集中使用”的原則,整合涉農項目,合力推進新農村新獵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廣免耕播種、配方施肥等實用技術,全面提高機械化作業和糧食單產水平。繼續推進千億斤糧食、土地整理、節水增糧等項目,完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7.2萬畝。加強山洪治理力度,在山洪易發區建立山洪監測點55個。
五是健全服務體系。進一步擴大農牧業保險覆蓋面,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檢驗檢測體系,加強動物防疫、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工作,保障農產品安全消費和農牧業健康發展。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切實讓農獵民受益。加快農村耕地換證確權工作步伐。強化糧食市場監管,保障農獵民權益,籌建大楊樹、宜里糧食儲備公司。加大農獵民培訓力度,全年培訓2萬人次。
(三)以園區建設為發展平台,提高工業運行質量和效益
合力推進“工業強旗”戰略,著力發展綠色經濟,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培育支柱型工業項目,擴大工業經濟總量,力爭工業總產值達到6.6億元,增長50%。
一是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構建新型工業化平台,做好園區各項規劃的編制報批和耕地、房屋徵收工作。實施起步區“兩橫一縱”主幹路及支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入園打下基礎。制定工業園區管理辦法、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年內爭取1—2個優勢企業、優勢項目入駐。創新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模式,鼓勵民間資本以多種形式參與園區開發建設。
二是做大農畜產品深加工。突出抓好玉米、大豆、林下產品深加工,重點推進200萬噸玉米初加工項目;支持蒙佳集團收購興安綠源大豆,完成日加工大豆1,000噸生產線技改;扶持諾敏綠業、北方藥業等林下產品加工企業,做優品牌、做大規模。
三是加快推進資源開發轉換。堅持“生態優先、適度開發”的原則,加快推進探轉采進度,做好10萬噸粗銅冶煉和9個有色金屬礦山採選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推進八岔溝西鉛鋅礦日處理礦石3,000噸採選項目、宜里農場銅鉬礦日處理礦石6,600噸採選項目和興阿銅鉬礦日處理礦石5,000噸採選項目。力爭開工建設河南新能光伏電站一期20兆瓦項目,儘快落實2×5萬千瓦電源點項目業主。積極對接湖南五凌電力有限公司和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重新規劃諾敏河流域水電開發,為後續水電項目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四是延長水泥建材產業鏈。支持鑫昌泰吉文水泥推進第二條年產200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建設,積極開展大楊樹年產120萬噸粉磨站前期工作,扶持開發水泥磚、預製件、輕建材等產品。
(四)以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為主攻方向,推進第三產業最佳化升級
紮實推進“旅遊活旗”戰略,堅持以文化旅遊業為龍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30億元,增長15.3%。
一是創建全國知名旅遊品牌。把文化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以建設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大力實施旅遊品牌提升工程,全力創建北方民族根祖地、鄂倫春民族風情、大興安嶺森林生態等文化旅遊品牌,不斷提高旅遊產業的競爭力、影響力。
二是提升核心景區品質。啟動拓跋鮮卑民族文化園二期工程,建設遊客中心、棧道、鮮卑之源博物館等景點及其他配套設施。科學規劃阿里河、達爾濱湖、興安國家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重點推進鄂倫春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做好保護區規劃、立項等前期工作。繼續完善布蘇里軍事文化旅遊景區綜合服務等配套設施。將多布庫爾獵民村打造成連通鄂莫兩旗和達爾濱湖旅遊線路的重要節點,建成呼倫貝爾特色旅遊驛站,並選擇5—10戶獵民家庭,試點啟動家庭游項目。吸引旅遊文化產業基金投入,開發度假村、家庭獵戶游及商業配套等多業態的文化旅遊項目。
三是擴大旅遊市場規模。加強與友鄰地區、駐在企業的交流合作。藉助大興安嶺地區立體交通網路的建成,加大旅遊對外宣傳力度,融入呼倫貝爾市、自治區、全國精品旅遊線路,搶占東三省旅遊客源市場,拓寬華北、長三角、珠三角客源市場,吸引入境游。鼓勵支持旅行社、旅遊公司等中介機構發展,進一步擴大我旗旅遊目的地城市影響。把握旅遊產品的高端化潮流,研發、生產融合民族元素的手工藝品等旅遊紀念品,形成旅遊業拳頭產品。全年接待遊客36萬人次,旅遊收入實現3.1億元。
四是打造旅遊文化精品。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提升興安杜鵑節、鄂倫春族篝火節等旅遊節慶活動影響力。開展鄂倫春民族文化品牌重點推介活動,將歌舞劇《勇敢的鄂倫春》打造成具有濃郁原生態民族特色的文藝精品和文化名片,組織好國內巡演,積極參與各類大型文化交流活動,舉辦專題展示展覽活動,借勢借力提升民族文化吸引力。
五是構建現代服務業發展體系。大力培育現代物流業,重點發展產業基地、專業市場、城鄉配送等物流產業,以“雙百市場工程”為載體,重點推進大楊樹、吉文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和克一河標準化菜市場示範工程建設,突出抓好大楊樹鎮綜合物流園區建設,鞏固大楊樹鎮全市物流節點重鎮地位。扶持金融服務業發展,建立“政銀企”合作機制,開展中小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建立小額貸款擔保公司,引進內蒙古銀行等商業銀行入駐,切實完善金融服務體系。積極發展信用合作、信息諮詢等新型服務業,不斷提升餐飲、住宿、休閒、娛樂等服務業的檔次。今年,將在10個鄉鎮設立蔬菜平價櫃檯,政府實行價格補貼,穩定“菜籃子”價格。
(五)以城鄉統籌為有效載體,著力提升城鎮化水平
按照“經典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的要求,準確定位城鎮功能,整體提升城鄉一體化建設水平。
一是提升城鎮規劃與管理水平。堅持規劃先行,科學指導城鎮建設,全面開展10個鄉鎮的城鎮規劃修編工作,與森工、農墾等駐在企業的建設規劃相銜接,先期完成阿里河鎮、大楊樹鎮、甘河鎮的城鎮規劃修編,共同打造功能互補、地域和民族特色突出的魅力城鎮。進一步理順城鎮管理體制,提高綜合行政執法能力和城鎮管理水平,嚴厲查處私搭亂建行為。
二是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功能提升方面,改造阿里河鎮、大楊樹鎮供熱設施,鋪設、改造管網5公里,新建80噸鍋爐1台、40噸鍋爐2台;完成大楊樹鎮日處理污水1.5萬立方米污水處理工程,實現鎮區樓房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續建阿里河鎮龍華路1960延長米。交通建設方面,確保加格達奇—阿里河段一級公路建成通車運營,爭取阿里河—根河一級公路立項,繼續推進烏爾其汗—宜里六連三級公路建設,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穩步推進畢拉河通用機場前期工作。水利建設方面,加大中小河流域治理投入力度,計畫投入資金1.1億元,新建、加培堤防46.5公里,主要完成大楊樹鎮甘河和益民河、宜里鎮奎勒河、托扎敏鄉諾敏河、古里鄉嫩江幹流5個防汛工程。年內完成阿里河水源地保護工程。紮實推進甘河鎮飲水安全工程,解決2.1萬人飲水困難問題。爭取完成31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電力建設方面,繼續推進110千伏宜里—諾敏河—托扎敏和110千伏烏魯布鐵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110千伏加格達奇變電站增容擴建工程,爭取220千伏尼爾基—大楊樹—阿里河輸變電線路工程早日批覆開工建設。
三是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堅持“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統籌推進”的原則,以3個自治區新農村示範村建設為龍頭,科學布局,整合資源,突出特色,編制示範村發展規劃,加強農村水、電、路、危房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35個。統籌抓好各行政村產業發展。年內建成5個新農村示範村。
(六)以生態保護為首要責任,推進美麗鄂倫春建設
大力實施“生態立旗”戰略,加強環境保護,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鞏固祖國北疆生態安全螢幕障。
一是強化生態環境建設。結合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好天然林保護二期、退耕還林、義務植樹、荒山造林、水土流失治理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加強甘河、阿里河源頭等重要水源涵養區保護,做好10個鄉鎮水源地劃定方案,積極申報水源地保護項目。加大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力度,抓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加快造林綠化步伐,全年植樹60萬株、四旁綠化10萬株、荒山造林1萬畝。全力爭取諾敏鎮和古里鄉通過國家級生態鄉鎮評審,使全旗50%鄉鎮達到國家級生態鄉鎮標準;爭取克一河鎮、宜里鎮和托扎敏鄉通過自治區級生態鄉鎮評審。繼續加強林地保護和管理,使南部地方林地確權工作取得突破。
二是嚴格生態環境監管。嚴格執行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嚴禁河道非法采砂,嚴防飲用水源地和地下水污染,確保水資源有序管理和可持續利用。有效治理廢水、廢氣、廢渣和其他排污行為。認真執行《鄂倫春自治旗農藥管理條例》,普及有機肥和高效低毒農藥使用,加強對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治理,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畜安全。嚴格實行環境影響評價與“三同時”制度,加大對約束性指標的控制力度,推進污染減排工作。
(七)以加快獵區發展為工作重點,提高獵民生產生活質量
不斷增強獵區發展後勁,轉變發展觀念,制定發展規劃,加大項目投入,增加獵民收入,實現獵區發展的新突破。
一是引導發展觀念。實施“傳、幫、帶”機制,注重觀念扶持、素質扶持。組織獵民到周邊旗市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引領獵民樹立自我發展觀念。出台鼓勵獵民發展生產的優惠政策,獎勵帶頭致富的獵民,通過競爭性的激勵機制,打破扶持政策的平均化,充分調動獵區獵民主觀能動性,形成先富帶後富、後富趕先富的良好氛圍。
二是加大項目投入。加強“獵民生產發展基金”監管,發揮基金最大效應。制定《獵民生產性項目管理辦法》,形成旗、鄉鎮、獵民村層層監管機制。繼續加大生產性項目的資金投入,壯大現有產業,提升獵民家庭游接待能力,培育野豬、鹿等特色養殖產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供水、供電、供熱、道路設施,統一建設7個獵民村儲藏室。
三是注重培訓實效。在抓好生產性項目的同時,注意收集獵民的培訓意願,分對象、分層次、分階段、有針對性的開展生產技能專題培訓,並對培訓效果進行跟蹤評估,儘快使每戶獵民掌握1—2門實用技能。特別是對致富能人、帶頭人,加強政策、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培訓,提高致富和帶富能力。
(八)以擴大開放為重要支撐,增強區域經濟發展合力
全力破解發展難題,最佳化整合內力,有效藉助外力,統籌配置區域內生產要素,切實增強經濟自主發展能力。
一是提升區域合作發展水平。立足資源優勢,藉助政策機遇,形成與周邊地區的互利合作機制。加強與大興安嶺地區的合作,認真謀劃跨地區合作項目,著力在礦產資源、旅遊、商貿物流等領域合作開發上實現新突破;加強與森工企業合作,支持森工企業經濟轉型,合力推進旅遊、水能、礦產等優勢資源開發;加強與農墾集團合作,依託其技術、資源、市場優勢,加快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土地流轉、產業培育、園區建設、城鎮建設與管理,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二是壯大非公有制經濟總量。提高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實現本土企業與招商企業享受同等待遇。進一步健全非公有制經濟服務體系,全面落實稅收減免、金融支持等優惠政策。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領域,降低準入門檻,創造公平競爭、平等準入的市場環境。支持民營企業引進人才、技改擴能、創建品牌、開拓市場,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通過教育培訓、引進培育和參觀考察,構建一支高素質、職業化的非公有制企業家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力爭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GDP總量的48%以上。
三是擴大招商引資規模。針對特色資源、優勢產業,修定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消除阻礙招商引資的體制和制度,最佳化投資環境,吸引更多項目、技術和資金,集聚企業,壯大產業,形成要素流入的窪地效應。發揮工業園區、非公有制企業招商引資的作用,實現以園引企、以企引企,在工業園區引進一批帶動力強、稅收貢獻大的產業項目。年內計畫完成招商引資5.5億元,增長10%。
(九)以民生保障為根本宗旨,促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把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民生支出達到財政支出的80%以上。
一是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服務網路,提升社保服務水平,實現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9萬人;城鎮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4.3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到5.2萬人。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獵區合作醫療制度,逐步提高政府補助水平,報銷封頂線提高2萬元、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按照不低於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純收入12%的幅度增長。提高在崗社區幹部報酬待遇,人均增長200元/月。加快推進殯葬改革,全面實行惠民殯葬救助制度。提高就業質量,確保城鎮新增就業22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完成旗就業社保服務中心及4個鄉鎮社保服務中心項目建設。繼續加大危草房、棚戶區改造力度。完成甘河鎮、克一河鎮、宜里鎮、吉文鎮和托扎敏鄉生活設施項目建設,總建築面積4695平方米。
二是大力推進教育文化事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分層次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開工完成宜里鎮、諾敏鎮教師周轉房和2個風雨場館建設,實施薄弱學校改造項目。新建古里、托扎敏、烏魯布鐵鄉鎮民族中心幼稚園,解決233名學齡前兒童入園問題。豐富民族文化載體,高品位完成鄂倫春民族博物館布展,啟動嘎仙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積極申報斗熊舞、民歌傳承人、剪紙之鄉納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力做好第二十一屆鄂倫春族篝火節籌備工作。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積極申辦全市足球錦標賽,重新恢復自治旗射擊隊。
三是鞏固提高衛生計生事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繼續擴大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覆蓋範圍。爭取旗人民醫院投入使用,中蒙醫院年內開工建設。深入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使改革成果進一步惠及廣大人民民眾。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爭取全旗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以內、符合政策生育率達到92%以上。
四是深入開展扶貧開發事業。實施區域連片扶貧開發,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投入2,900萬元,完成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移民等項目。實現1.1萬人減貧目標。加快推進革命老區申報工作,力爭年內申報成功。統籌抓好少數民族聚居村發展,投入1,080萬元,實施少數民族發展項目27個。
五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進“地、林、鐵、農”打防控一體化建設,打好“社會治安管理、社會矛盾化解、公共安全隱患消除”三個攻堅戰,實施好“平安鄂倫春建設、法治鄂倫春建設、基層基礎建設”三項工程,依法懲治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和邪教活動。用民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暢通信訪渠道,完善信訪機制,集中力量解決信訪疑難問題。加大食品藥品監管力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
同時,統籌推進新形勢下人民武裝、人民防空、“雙擁”和優撫安置等工作。積極支持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參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認真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關心支持老齡事業,發展殘疾人事業和慈善事業。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十)以轉變作風為執政要求,建設人民滿意服務型政府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須把轉變職能、改進作風、提高能力、提升效能作為執政的理念和目標,嚴格落實中央、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規定,開展“轉變作風、廉潔從政”教育實踐活動,切實轉變領導方式和工作方式,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
一是提高行政效能。切實改進文風會風,少開會、開短會、開解決問題的會,各級領導幹部要把大部分時間用在招商引資、推進項目、改善民生上,主要經濟部門要把直接招商作為重要職責和份內工作,真正做到圍繞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使實勁、出實招、求實效。清理規範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該精簡的審批環節一律精簡,該下放的管理許可權全部下放,推動政府工作提速增效。強化政務督查、行政監察和效能考核,對不作為、亂作為的幹部,嚴格開展行政問責。
二是強化服務理念。弘揚親商為民之風,凡是出台的政策、作出的決定、承諾的事項,毫不動搖地貫徹執行,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決不失信於客商,失信於企業,失信於民眾。各級幹部走出機關,深入項目現場、企業車間、田間地頭,為百姓興辦實事、辦好事,為企業發展創造優質服務環境,使各族民眾和入駐企業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三是推進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加強行政行為的規範和監督,確保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法律監督;支持人民政協履行職能,主動接受人民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主動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虛心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讓人民更加有效地監督政府,使政府更好地服務人民。
四是加強廉潔自律。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力推進懲防體系建設。勤儉節約、量入為出,把有限的財力用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最急需的地方。切實規範行政行為,深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嚴格按法定許可權和程式履行職責。充分發揮領導幹部以身作則的示範作用,清正廉潔從我做起,從自治旗政府領導班子做起,從政府各組成部門做起,努力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以實際行動凝心聚力、推動發展。
各位代表,新的形勢催人奮進,新的使命光榮神聖。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領導下,凝聚全旗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振奮精神,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建設富裕、文明、秀美、和諧的鄂倫春而努力奮鬥。
名詞解讀:
1、“兩省四旗區”森林草原防火長效機制:鄂倫春自治旗與境內的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區、松嶺區及毗鄰地區莫旗,共同構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防火聯合體。
2、“清剿火患”戰役:公安部於2011年9月26日至2012年2月29日,在全國組織開展“清剿火患”戰役,有效預防和減少火災發生,確保火災形勢穩定。
3、“六個一”工作責任制:一個項目、政策,要有一個班子具體研究、統籌,要有一名分管副旗長負總責、親自抓,要有一個部門負責落實、跟進,要有一套工作制度規範、問責,要有一種信心和決心、一抓到底。
4、訂單農業:指農戶根據其本身或其所在的鄉村組織同農產品的購買者之間所簽訂的訂單,組織安排農產品生產的一種農業產銷模式。訂單農業很好地適應了市場需要,避免了盲目生產。
5、“農超對接”:是農戶和商家簽訂意向性協定書,由農戶向超市、菜市場和便民店直供農產品的新型流通方式。
6、千億斤糧食:國家出台《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重點從改造中低產田、選育推廣優良品種、提高複種指數等方面,提升現代化農業生產水平,挖掘糧食增產潛力。
7、節水增糧行動:水利部、財政部、農業部計畫用四年時間,投資380億元,在東北四省區集中連片建設38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精品工程。
8、高效節水灌溉:高效節水灌溉是對除土渠輸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輸、灌水方式的統稱。
9、“雙百市場工程”:國家商務部啟動“雙百市場工程”支持100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100家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建設或改造配送中心、倉儲、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廢棄物處理及冷鏈系統等,切實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
10、“政銀企”合作機制:加強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之間聯絡溝通,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推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
11、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進行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和開發活動時,對該活動可能給周圍環境帶來的影響進行科學的預測和評估,制訂防止或減少環境損害的措施,編制環境影響評價檔案,報經環境保護部門審批後再進行設計和建設的各項規定的總稱。
12、“三同時”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以及區域性開發建設項目的污染治理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制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