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政強

郭政強

郭政強,男,漢族,中共黨員,1956年生於陝西省眉縣,1976年入伍,曾任某集團軍秘書處處處長、陝西省延安軍分區政治部主任,陝西省安康軍分區政治委員,大校軍銜。陝西省人大代表、安康市委常委、安康市人大常委、陝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大唐書畫院常務副院長、陝西省人民政府黃樓書畫會副會長兼安康分會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政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眉縣
  • 出生日期:1956年
  • 職業:書法家
  • :三不愚人
藝術履歷,社會評價,個人自述,

藝術履歷

三秦大地厚重的歷史文化滋養了他的才情和靈性,三十六年戎馬生涯錘鍊了他的精神和作風,長期機關和領導崗位的歷煉開闊了他的胸襟和視野,孜孜不倦、刻苦勤奮的執著努力奠定了他的功底和造詣。其楷書根於歐、柳,得益於魏碑,紮實沉穩,遒勁挺秀;隸書線條瘦勁,結體舒展,頗具石門風骨。尤其是其草書和簡書,雄健大氣,靈動灑脫,豪邁蒼渾,樸拙厚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品風格。
其作品多次獲得全國、全軍書法獎和蘭州軍區崑崙文藝獎,被《解放軍報》、《中國民兵》、《西北民兵》、《央視書畫頻道》、《陝西日報》、《三秦都市報》、《青海日報》、《西寧晚報》、《澳門日報》、《香港大公報》、《陝西電視台》、《青海衛視》等多家媒體刊載宣傳,先後在西安、西寧、寶雞、安康等地舉辦個人書法展,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部分作品被多家博物館收藏。

社會評價

筆底精神歌“大風”---郭政強書法評述---雷珍民
軍隊書法家是當今書壇的一支勁旅,安康軍分區政委郭政強則是這支隊伍中的佼佼者。
政強在正、草、隸、簡諸體上都下過一番功夫,他的楷書根於歐、柳,又得益於魏碑和《瘞鶴銘》,紮實沉穩中又有幾分勁秀。其隸書頗具《石門頌》風骨.他用四幅六尺整張寫完《岳陽樓記》,工穩認真,一絲不苟,線條瘦勁,結體舒展,其中融入了篆書和簡書元素,增強了作品的張力和韻味
我以為最能代表政強書法風格的是他的草書和簡書。他的草書源於二王、孫過廷、懷素等歷代名家,也深受于右任、毛澤東等當代大家的影響,尤其在黃庭堅上用功尤多,從而形成了他遒勁剛健,靈動大氣,豪邁蒼渾的具有軍人特質的書品風格。
草書《長征組歌》用八尺十條寫成,可以說是他目前草書水平的代表.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為了理想信念所進行的一場驚天地、泣鬼神、氣奪山河的偉大壯舉。《長征組歌》以其動人的詞句和壯闊的旋律蜚聲華夏,成為不朽的史詩。政強告訴我,他作為軍人,作為紅軍的後輩,對長征和長征精神有著血緣感情,書寫《長征組歌》是他的一個夙願,所以創作這幅作品時他飽含激情和衝動。站在這巨幅作品前,撲面而來的是一種氣勢、力量和豪情。起筆處還稍顯拘謹,到第二行“五次圍剿敵猖狂”的“狂”字,便情感噴發,氣勢飛動,一路而下,起伏跌宕,筆墨翻騰。仿佛紅軍戰士前赴後繼,縱橫馳騁,又好像《組歇》那優揚激越,鏗鏘豪邁的音符旋律,使人激動震撼,痛快淋漓。草書創作貴在激情飽滿,氣脈貫通,尤其是長篇巨作,不在於一點、一畫、一字的精到與細緻,而重在通篇氣韻和情緒。《長征組歌》十曲近千字,如此大幅作品能做到渾然一體極不容易,足見書家對草書的駕馭能力。雖然不能說其中沒有瑕疵,但瑕不掩玉,仍不失為一件草書佳作。
政強的簡帛書體也很有特點。簡帛在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使用時間,對傳播中國文化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簡帛作為一種書體在中國書法史上立足的時間卻不算太長,它是隨著考古的深入逐漸被人們發現、認識和推崇的。當今書壇,潛心寫簡帛的人不是很多,政強在這萬面下過較大功夫。他的筒書比較傳統和純正,其中也融入了一些篆隸的韻致,使這一古老書體樸拙、厚重、蒼涼而又個性張揚的風格中增添了幾分自由與鮮活。他的六尺長卷《木蘭辭》,使簡帛書法特有的美得到充分展現,與木蘭從軍這一古老而又現代的女英雄傳奇故事十分協調,內容和形式珠聯壁合,給人以豐富的聯想。
政強還善寫榜書,其榜書渾厚、雄健,最能彰顯軍人的氣質與情懷。此次為紀念建黨九十周年,他特意用八尺對開寫了“中流砥柱”四個大字,更是穩重大氣,精神飽滿,雄厚有力,與其草書的灑脫遒勁競相輝映。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書法家協會主席)
將才劍氣 軍旅雄風一軍旅書法家郭政強書展觀後--商子秦
軍旅書法家是當今書壇上的一個特殊的群體。這個群體中的書家,因其共同的軍旅生涯,從而他們的作品也大都具有著一種飽含軍人氣質的大氣、豪氣和正氣,這種共同的特色構成了這一群體鮮明的藝術風格和藝術魅力。書法家郭政強,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名佼佼者。
我和郭政強書家相識已數十年,但系統的觀賞他的書法作品,還是緣於2010年八一建軍節時在安康隆重舉辦的“挺起脊樑、安康奮起、郭政強書法展”。記得當時我專程從西安趕來觀賞展覽,一走進展廳,就被這些書體各異、多姿多彩、氣勢磅礴、雄渾俊秀的書法作品深深震撼。一幅幅作品細細品讀,猶聞雄風浩歌,鐵馬金戈,似見龍飛鷹翔,激流奔涌。使我不由對這位老朋友刮目相看。看罷展覽,由衷的寫下了“筆下自有將才劍氣,紙上升騰軍旅雄風”的觀感留言。
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傳承久遠的一種筆墨藝術。我知道郭政強自小愛好書法,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正規研習書法,從那時至今,郭政強30年臨池不輟,在完成繁忙而又責任重大的本職工作之餘,在業餘時間精心習書。“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的付出終於取得了豐碩的收穫。
郭政強從楷書入手,在打好基礎的同時,特別對隸書和草書精心研習,他的隸書融隸、簡於一爐,在間架結構上有著明顯的臨寫“石門頌”的筆意,飄逸瀟灑,靈動秀美,舒展自如,同時又強調了線條的力度,從而使他筆下的隸書有了一種柔中見剛的特別韻致。
在郭政強的各種書體之中,我最喜歡的是他的草書作品,我感到他的草書作品最能展示他的襟懷和風格。在布局上猶如排兵布陣,疏密得當,渾然一體。在筆墨上縱橫馳騁,酣暢淋漓,線條遒勁,功力深厚。我甚至可以想像,郭政強在書寫時一定是成竹在胸,筆下揮灑自如,所向無礙,毫無僵滯呆板之感。從而使得草書這種最能顯示線條藝術魅力的書體,放射出特別的光彩。展覽中展出的草書四條屏《北國風光》和多幅行書作品,都使人百看不厭,就是在郭政強較少書寫的篆書“魚翔淺底”等作品中,也可以看出書家筆下線條的功力。
郭政強的書法作品有著一種特別顯著的軍旅書法特色。他的書法給人的整體印象是大氣灑脫、剛健雄渾,流暢奔放,格調豪爽,筆墨中輻射著一種勃勃的生氣和活力。他的書法秉承了中國書法之傳統,追求厚積薄發之創新,彰顯軍旅雄風之特色,成為陝西和全國軍旅書法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作者系陝西省詩詞協會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大雅正聲郭政強---范超
郭政強書法名聲鵲起,緣於2011年西安的那次書法展。當時將軍沓來,大家紛至,千人翔集,共享文化成果,共襄書屆盛事。走進展廳,那整整一面牆的八尺十條屏,比斗還大的字,清風徐來的扇面,正草隸榜簡各體作品,威威虎勢逼我而來,真是擋不住眼前一亮,胸襟一開,耳目一新,身心一振,遂連連叫好。
郭政強書作好在哪裡?好在大雅正聲——正大之象,陽剛之氣,朴秀之美。他以文化自覺擔當,充沛展現出歷史情境下的個人書寫姿態。
大時代需大手筆畫龍點睛,書法也要尋找到彰顯盛世文化的支點。近十年來,郭政強升起書法大帳,一時旌旗飄揚,兩軍擊鼓出征。一是楷書隸書領袖講話、報告,字字催人奮進。榜書《抗洪》、《中流砥柱》磅礴著人定勝天的豪邁,草書《赤壁懷古》、《長征組歌》壯懷著蒼山殘陽的雄強,簡書《木蘭辭》、《國歌》更淋漓盡現華夏千秋史神州萬古魂,江山如畫,大我心量,高音激昂,血脈賁張。二是倡揚自強厚德,生生不息,案頭清供間心繫天下憂樂。《戒驕戒躁》虛懷若谷,《報任安書》“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的不渝,板橋“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持,濂溪《愛蓮說》的清潔,自作詩“鳥鳴天籟頌安康”的祝福。在郭政強剛柔兼濟的指揮下,同出機杼的兩軍最後勝利會師成時代的風雅頌。他不媚俗,故未沾惹那些“聚墨成形、信筆為體”的鄙俗,流序秉承文正脈,節符奏響詩真傳。
我常想,只要人立住了,凡事方可標舉,道術也必遵個性而張精神。說到底是人弘道,不是道弘人,就像我在說話時,事實上是話在說我。因此所有作品都要與自體發生關聯,精神、情感、情緒等均在場,才能感染在場者。觀罷書展,我就猜測,這些書法寫出了怎樣一個人呢?待見郭政強,清風朗月,納悶釋然,打心眼裡就敬畏了這人書一體。言行之間,郭政強敬仰著師長和領導,對事業孜孜以求,對故土念念不忘。他出生於關中,自小與翰墨結緣,奠定一份書法好“手氣”。戎馬三十多年,穿越整個西北,任職陝北陝南,也多在政工崗位。堪稱實踐學習型政黨、部隊和社會的一個範例。空間倥傯軍地歷練,貫通,融匯,曠達,豐富了他的閱歷,簡健了他的學養,這樣當他再操練起書法,差異和多元的衝突碰撞出璀璨之光,自是要比純粹作書者高出一層。他不一味追求器,所以更接近道,他不喧譁於個性,卻慢慢具備了自家面目。世間事,有人越做越大,有人越做越小。郭政強創作每每問世,無不既扣時代主題,又和藝術自律,可見他是下了一番真功夫,在藏露結合、虛實相生、主次相依、疏密有致、深入淺出的過程里,有中生有,古風今傳,化生為長,高古樸茂。我尤為看重他的簡書,簡書是書源,百年來的考古發現為這種書體的發展提供了有效借鑑,郭政強習其頗富書家“淵源有自、雅化提升”的象徵意義,他將隸簡糅合,不為法囿,悟道初成,在陝西已至佼佼。那些“我與我周旋久”的日子裡,窗外有竹,窗內寫簡,竹簡一體的諧和境地里,他發纖濃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一念間轉腕揮臂,如劍如綢,那條縱橫宇宙的線,勾畫出他的精神心電圖和文化指紋,靈動著傳統的敦厚和現代的開張,流暢著秦鐘漢鼎的凝重奔肆,以及詩經唐韻的澡雪飄逸。面壁十年他圖破壁,辯才他等待了十年期,他磨得花鳥一床書風雲三尺劍。他時時感恩著書法——像所有益友一樣帶給他的快樂和幫助,“相見甚有奇緣,似恨其晚。然使十年前相見,恐識力未有堅透處,心目不能如是之相發也”。萬物都有定數,老實從來不老,厚道人最後必會穎出,這是從來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大理。郭政強書展斬獲如此震撼轟動,足證實力。我於是欣欣然而祝福他。至於一些微暇之處,又有何妨,貴為其難啊。不是每一條河都能流到大海,但每一條河都向著海洋進發,不是每個噴泉水柱都能激到最高,但所有水柱天天都在向上努力。郭政強更喜別人稱他為書苑裡一個新兵,他在大路上闊步走著,排兵布陣間,路正長,書正強。
(作者系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會理事)
在郭政強書法作品展開幕式上的致辭---馬有義
在全國人民喜迎建黨92周年,大美青海笑迎八方賓客之際,著名書法家郭政強先生“中國夢、高原行,慶祝建黨92周年書法作品展”在美麗的西寧隆重舉行。此次書法展是青海省書法家協會,陝西省書法家協會、陝西大唐書畫院共同主辦,青海省博物館、湖北桂鄉建設集團具體承辦的一次兩省之間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動。
青海和陝西都地處西部,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歷史上,兩地的經濟、文化交流非常密切。著名的絲綢之路南線和唐蕃古道都途徑青海,文成公主進藏也在這裡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蹟。這次兩省共同舉辦郭政強書法作品展,是我們兩地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和好事。
郭政強先生是著名書法家。他從軍三十多年,長期在領導崗位工作,在繁忙的軍務之餘,潛心研究探索書法藝術,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其書法作品洋溢著大氣灑脫,雄渾剛健,莊重豪爽,熱情奔放的具有軍人特色的書品風格,多次獲得全國、全軍和蘭州軍區書法獎,在軍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這次書展,集中了他近幾年創作的一百六十餘幅書法精品,既有楷書、隸書,也有簡書、草書和榜書,內容健康,格調高雅,特色鮮明,令人振奮。這不僅是郭政強先生個人書法藝術的展示,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同時,對增進兩省書法藝術交流,促進兩地文化事業發展,宣傳大美青海,都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希望以這次書展為紐帶和契機,把我們兩地的文化交流和書法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階段,為實現“中國夢”而共同努力!
(作者系青海省文聯副主席)

個人自述

戎馬生涯 翰墨春秋
我祖籍河南濟源,出生在陝西眉縣。濟源是愚公的故鄉,愚公移山的故事就產生在那裡。眉縣是一個文化積澱非常豐富的地方,宋代大思想家、哲學家張載的橫渠書院至今猶存。我的出生地槐芽鎮,也是一個文化氣息很濃厚的美麗古鎮。也是冥冥之中有某種機緣,雖然父母不大識字,但自己從小就喜歡寫字畫畫,家裡的門板,牆壁都是寫字的地方。
高中畢業後從軍入伍,從寧夏大漠戈壁到寶雞青銅之鄉,從延安革命聖地到安康巴山蜀水,不論工作多么繁忙,時空如何變化,始終放不下筆墨情緣。尤其是2000年,我從集團軍調到軍分區,由正規緊張的工作狀態到相對寬鬆自由的生活環境,開始還有些不適應,於是便在簡單的宿辦合一的房間裡擺了一張桌子,置齊了筆墨紙硯,並自題“面壁堂”三個字,還附一首打油詩:“陋室桌一張,習墨自對牆。拋卻煩心事,怡情面壁堂。”頗有面壁悟道的意思,又把周恩來“面壁十年圖破壁”的詩抄下來激勵自己,開始了真正意義上對書法的學習和研究。二〇〇七年由延安調到安康工作,從雄渾蒼涼的黃土高原到俊奇秀美的秦嶺巴山,從奔騰咆哮的壺口瀑布到綠波泛舟的漢水贏湖,從高亢嘹亮的信天游到委婉悠揚的喊山調,環境的變化,文化的差異使自己對人生、對書法有了新的感悟。一間空閒的辦公室成為了自己的書屋,窗外便是幾蓬茂密的青竹,我便叫這書屋為“臨竹軒”,也寫了一首打油詩:“戎馬偷閒弄墨翰,秦嶺巴山遙想看,窗外竹君常私語,引得豪情到筆端”。
漢字書法,是最能體現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獨特藝術,也是最容易為各階層廣大民眾所接受和評判的高雅的大眾藝術。它深深地植根於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的沃土之中,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我熱愛書法藝術,也深知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以及掌握和駕馭這門藝術的艱難。從2000年到現在,自己在這聖潔的田園裡耕作了十年多,有辛苦,也有快樂;有徘徊,也有感悟,但我感到收穫最大的是對思想的提純和靈魂的淨化。
前年,我托人刻了一枚閒章,“三不愚人”。三不者,不媚勢,不惟錢,不跟風。愚人者,自己是愚公的後人,要以愚公之精神執著於書法藝術。我出生在三秦大地,是這片黃土地厚重的歷史文化滋養了我;我成長在部隊軍營,是這個大熔爐特有的精神和作風錘鍊了我,這既成就了我的人生和事業,也成就了我的書法之夢。“藝術無止境,求天然之境;書道有定法,創自由之法。”這是我學書所悟,也是我追求的目標,我將以此為座右銘,不斷努力,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作一個永不歇腳的苦行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