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蘇民

郝蘇民

郝蘇民,回族。西北民大社會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導;《西北民族研究》主編。1935年7月生, 寧夏銀川市人。1950年參加工作,1954年12月畢業於西北民院語文系蒙古語文學專業。主要從事民俗學、民族學、蒙古文字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郝蘇民
  • 別名:浩思、茫戈等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
  • 出生日期:1935年7月
  • 代表作品:《金蛋》等
工作歷程,學術職務,代表著作,經歷,成績,科研成果,

工作歷程

1950年參加工作,1955年1月大學畢業任教、助教;從事蒙古文學教學。1960-1963年藏區勞動學習藏語文;1972-1978年,西北師大外語系任教,講師;1979年-至今西北民院任教。1987年1月評聘為教授。民俗學、民間文學研究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曾任中國民協理事、省民協主席

學術職務

中國申報“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評審委員會委員,文化部中國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甘肅省高校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學科組組長,甘肅省民俗學會主席,國家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國際蒙古學家協會、亞洲民俗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民俗學會主席,中國蒙古語文學會副主席,中國民俗學會會員,中國作協會員,西北民族大學學術、學位委員會委員。
郝蘇民教授郝蘇民教授

代表著作

《八思巴字蒙古語碑銘譯補》、《文化透視:蒙古口承語言民俗》、《衛拉特蒙古民間故事選》、《中國西北文獻叢書·少數民族文字文獻》(主編)、《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西北組主編、撰稿人)、《東鄉族民間故事集》、《中亞東乾人的歷史與文化》、《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態研究》(主編)、《甘肅當代文藝50年——民間文藝編》(負責人、撰稿人)、《我不再是羊群的學者——田野隨筆》。
郝蘇民郝蘇民
著有《金蛋》、《曙光》(蒙古長篇歷史小說第二卷)譯、《布里亞特蒙古民間故事集》、《東鄉族民間故事集》、《東鄉族保全族裕固族民間故事選》、《衛拉特蒙古民間故事》、《西蒙古——衛拉特傳說故事集》、《文化透視:蒙古口承語言民俗》等。《東鄉族民間故事集》、《東鄉族保全族裕族民間故事選》、《西蒙古——衛拉特傳說故事集》、《文化透視:蒙古口承語言民俗》等及其它未列入之著、編、譯先後獲中國文化部、部委、省級等獎。

經歷

民俗學會主席、文聯委員出席全國第四屆文代會等。著有《金蛋》、《曙光》(蒙古長篇歷史小說第二卷)譯、《布里亞特蒙古民間故事集》、《東鄉族民間故事集》、《東鄉族保全族裕固族民間故事選》、《衛拉特蒙古民間故事》、《西蒙古——衛拉特傳說故事集》、《文化透視:蒙古口承語言民俗》等。《東鄉族民間故事集》、《東鄉族保全族裕族民間故事選》、《西蒙古——衛拉特傳說故事集》、《文化透視:蒙古口承語言民俗》等及其它未列入之著、編、譯先後獲中國文化部、部委、省級等獎。郝蘇民,回族教授,博士生導師,1935年7月生,寧夏銀川市人。現任西北民族大學社會學學院院長,《西北民族研究》主編。1954年12月畢業於西北民族學院語文系蒙古語文學專業。主要從事民俗學、民族學、蒙古古文字研究。1986年由中國社科院、文化部、國家民委等頒發史詩挖掘工作優異成績榮譽證書。1992年被國務院授予為發展高教事業做出突出貢獻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獲省級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1993年獲國家教委、人事部頒發的全國優秀教師獎章、證書。
郝蘇民著作郝蘇民著作
1950年,郝蘇民以新中國首批少先隊員、青年團員身份,被保送到籌辦中的共和國首所民族高等學府——西北民族學院學習,並在4年後,因成績優異而被留校作了助教,從事蒙古語文教學工作。其時,他已經開始關注民族口頭文學,先後在甘寧等地土改中蒐集長工歌謠;他敢為人先,首先把漢族民間笑話譯成蒙古文發表於當時的《內蒙古日報》上,又將《蒙古諺語》譯成漢文並被鄧拓主持的《人民日報》副刊連載,成為當時西北民大首上《人民日報》的作者。正當意氣風發的小伙子滿懷抱負,準備在西北民族民間文學領域中大展宏圖時,不期而遇的“運動”把他捲入了湍急的暗流里:21歲的他因翻譯出版布里亞特民間故事集,成為助教“右派”的代表人物。接連便是,白水山的背礦工、校園土建的磚瓦工、鋼板刻寫工、炸山運石工……;3年自然災害的飢餓歲月,他是在甘南甘加草原與枯草瘦羊為伴的墾荒里度過的:戀人為保團籍被迫棄他另圖,寡母因癌症孤燈寒夜中離他而去,剩下的唯一親人姐姐也於事故中慘死塞外。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是蘸著血淚鐫刻下的記憶。超極限勞動也無法打磨刻骨銘心的無愛無親的痛苦。如春的年華凋零在了蒼茫草原,心靈的純真訴諸給沉沉長夜。因為從那之後在他面前是一條每站必驗的“老運動員”……。
郝蘇民郝蘇民
然而,即便這般境遇也沒有泯滅他骨子裡的那份西北人的執著與堅韌:甘加草原勞動的間隙,他自學藏語,在勞動改造的日子裡,他用藏語的戲謔歌謠作為精神食糧;“文革”期間在中蒙蘇邊境荒漠上,他竟然從老牧民口裡挖掘出“苦中作樂”的語言大餐。其間,他先後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及《民間文學集刊》、《民間文學》等各種報刊雜誌上,以各種化名發表民族民間文學作品。1972年,一個極其偶然的機遇,他被抽調到甘肅師範大學外語系任蒙古語專業教師,雙語講授翻譯方法和語言學等課程。從上世紀50年代中葉起他便堅守信念,用頑強的毅力和草原的胸懷穿越物質和精神的赤貧蒼白以及文化與心靈的荒野沙漠,硬是連爬帶滾地穿越這條時光的隧道。他說,分明陰霾中隱現希望之光!
著名格薩爾學泰斗王沂暖教授曾同他在藏區患難與共,感慨於此,1979年贈他古體詩曰:“鹽車上坂最辛酸,浪費才華二十年。喜遇明時應縱步,驊騮何止日三千。”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高校長期以來將民間文學(民俗學)納入中文系教學之中,授予文學學位。民俗學一直不能獨立成院系,處於附屬地位。上世紀末,郝蘇民在西北民院參與創辦“西北民族研究所”。2001年,又創辦“社會人類學·民俗學所”,繼而擴大為系(院),是西北民族院校中第一所教科結合、系所合一的教科與服務實體,也是中國高校中第一個民俗學系。
建立完善的學科體系是為了培養更多的人才。如今的西北民族大學社會人類學·民俗學學院,已經基本建成了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三位一體的學科體系,形成了有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教學的多層次的辦學模式,通過教學帶動科研,在培養學生和科研實踐等方面獲取了大豐收。作為一名回族學者,郝蘇民深深懂得知識和人才對於一個民族的重要意義。他從1991年指導碩士生,後加入博士生培養,現已達百餘人,遍布國內名校。他治學嚴謹,知識淵博,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及謙遜的品格使學生受益匪淺,其簡樸的生活和敬業精神更讓學生心悅誠服。郝蘇民經常說這么一句話:“只有乏術的教師,絕無學不會的學生,只有靠專業知識和崇高師德去悉心培養,才可能教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他對學生、學業上的要求十分嚴格,但絕不“一以灌之”;或以導師意志強加弟子,總是尊重學生的喜好和特長,跟弟子一起探討學術問題、設計論文方案,通過討論以及讓學生參加實踐和理論研究,使他們能在專業知識和科研能力方面有所收穫,在正確引導下、在有趣與寬鬆的環境中自由創造、發揮弟子的學術想像。生活中,他又像父親一樣和藹可親,每逢節假日,他會親自為不能回家的學生在家下廚,改善學生一伙食,使他們感受家的溫暖,忘記異鄉求學的孤獨感覺。十幾年來,他所指導和培養的博士生、碩士生大都已成為我國民俗學、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領域中的骨幹。此外,他還堅持為東鄉、土、裕固、保全、錫伯等西北特有的人口較少民族,培養了第一代民俗學研究生。他的“愛心教育”主張,因人因實踐產生了效應,當他的學生一個個成為教授和學科帶頭人時,他欣然地說:“教師這個職業好,好就好在‘蠟炬成灰淚始乾’,傳遞薪火,燃燒自己。”
探索“非遺”研究
當桃李滿天下之後,郝蘇民進入了古稀之年。這個年紀,開始安享晚年乃人之常情。而他這匹忠誠的草原老馬,拖著疲而不倦的身體,依然跋涉在西北這片民族民間文化的沃土上。2002年,“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概念第一次進入中國公眾的視野,當時許多人都還不清楚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郝蘇民已經開始投入到探索“非遺”學術價值的研究中,思考著如何發揮高校在保護和研究“非遺”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搶救和傳承我國(尤其是西部)的“非遺”資源等迫在眉睫的問題。
郝蘇民認為,國際上所稱的“非物質遺產”對中國而言,即指源遠流長的中華民間各類文化,它是原始文明養育起來、紮根於廣大民眾和族群中的一種母根性文化。其優秀部分主要是那些對人類生存、對社會進步、對文化提升、對科學發展有價值的成分,用一句老話說“有益於世道人心”的那些民間文化。21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中國,正經歷著歷史上重要轉型期,幾千年來口傳心授的民族民間活態文化傳統正面臨急劇流變和消失。面對近年來民族民間文化逐漸衰落與瀕危的情景,他感到既痛心疾首又責任在肩。中國高校和現行教育體制如何在民間文化資源的普查、挖掘、研究、保護、整合,以及文化傳承、創新方面發揮教育功能,以促成全球化中多元文化互動,遏制文化霸權,是擺在中國教育界面前的、艱巨而又不可迴避的重大課題。大學作為人類文化的傳習地,應當倡導更加開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競爭和創新活力的教育理念;推廣教育在知識傳播體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強本土文化基因認知的自覺;注重民族文化的啟蒙教育。大學現行教育知識體系中應當反映出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性和文化價值,大學的“非遺”傳承教育也應落實到學科創新、課程與教材改革及至科學發展觀的實踐與探索中。在這樣的理念指引下,他率先在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中開設了“口頭理論與口頭詩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研究”等新課程;同時,積極參與費孝通教授指導下的科技部、文化部重大課題“西北人文資源環境基礎資料庫”中“西北民族民俗資料庫”部分,團結並指導五省區青年專家完成了近2000萬字,2000多張影像的成果。讓研究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中,既及時獲取國際“非遺”保護和研究的前沿信息,又要求他們深入民間、通過田野調查等方式參與“非遺”的考察和保護,為我國的“非遺”保護與研究培養了高級的專門人才。
甘肅環縣,地處邊區,是國家級貧困縣。地理位置遙遠,而皮影戲在那裡得到較為完整的保存。為了使這一民間藝術瑰寶能被更多人知道並了解,從而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以獲取更有效保護,郝蘇民多次趕赴環縣,考察皮影戲的生存狀況,與政府有關領導商議保護方案、探索科學保護方法等。他還幾次赴京,向文化部門匯報環縣皮影保護工作狀況。就連出國考察講學,他也不忘帶去環縣皮影,介紹給國外同行。環縣皮影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在以郝蘇民為主的專家們的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及基層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初見成效。2006年10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現場會”在環縣舉行,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各省文化廳長、專家、教授等聚集一堂,分析和研究環縣皮影保護的經驗,並把環縣工作作為各省“非遺”保護工作的示範加以推廣。郝蘇民並沒有因這樣的突出成績而止步不前,而是繼續為環縣皮影保護與研究的發展出謀劃策,先後派碩士博士研究生多次前往環縣進行更加深入細緻的調查、記錄和專題研究。他及時與博士生共同總結寫出《環縣的實踐帶給我們什麼信息》的論文。他指出,我們必須開始探索出符合中國實際可行的保護“非遺”的體制來。
大西北是中國古文明的發祥地、少數民族的聚居區之一。各民族都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文化,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質,她既是中華文明整體的一部分,也是人類精神創造的傑出代表。有許多文化遺產還有待發掘、保護和研究,郝蘇民恨不得有三頭六臂、也恨不得時光能倒回20年,使之能有更多時間與精力來完成這個事業。但逝去的歲月難以找回,逐漸衰弱的身體也不再強壯,唯有培養出更多的新人,才能把自己的事業繼承下去。他經常對學生說:“人生之路原本起伏不平、自然山川溝壑縱橫,人生坎坷皆為正常。因而不必為一時的失落而喪氣,也無需在喝彩聲中忘記北。”平實之語,正是這位永值敬仰的老先生一生的寫照。我們似乎又看到了他跋涉在西北大地上留下的深深足跡和夕陽映照下他那堅挺的背影……。

成績

獲得重生的郝蘇民暗下決心,要和時間賽跑,把損失的、最寶貴的青春歲月,爭分奪秒地趕回來。他的作息表里,沒有了周末節假日;他的家變成了課堂和研究室。年輕時紮實的知識功底,訓練有素的學術悟性,敏銳的洞察能力,再加上孜孜不倦的耕耘,持之以恆的苦讀,使之在諸多領域成績顯赫:
蒙古學研究中是他率先提出“衛拉特—西蒙古研究”主張,即在整體中國蒙古學中開闢“衛拉特—西蒙古”民間文化研究分支,得到國內外蒙古學界首肯、回響,並在國內得以實踐。其論文《衛拉特學:蒙古學中一門綜合性分支學科的構想——以Folklore為實例》(1987年)等系列分別提交國際蒙古學研討會,引起學者們的興趣和關注。他陸續發表了《蒙古諺語格律的考察研究》、《西蒙古的民間文藝學:構建與開拓》、《西蒙古故事〈騎黑牛的少年傳〉與敦煌變文<孔子項托相問書>及其藏文抄本的比較研究》、《文化透視:蒙古口承語言民俗》等20餘部專著或論文,為該分支學科的建立進行理論探討和教學實踐。
蒙古民間文化研究中,他致力於蒙古八思巴文的釋譯和考辨。1986年,他率先在國內出版國際蒙古學大師鮑培(N.poppe)教授的名著《八思巴字蒙古語碑銘》的漢文譯註補正本,還原八思巴字原形,增補了我國現行蒙古文。該書注補形式客觀含納了我國學者在內的新成果,增加了圖版、編譯詞典等多種資料與文獻。出版後,多家報刊發表訊息、專訪、評論等。詞典學專家徐文堪在其時《辭書研究》中評論道,“資料豐富、檢索方便,集中外學者研究成果之大成的重要工具書”;著名歷史學家蔡美彪教授則認為此舉是“有功士林”;我國蒙古語文專家、內蒙古大學副校長、教授包祥評論說:“這絕非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翻譯”。
在整體民俗學/民間文藝學科研中,郝蘇民強調民族間民間文化相互影響、各自變遷、互化的觀察與剖析。關於蒙古語族各族群的東鄉、保全、裕固、土族的研究,關於蒙古及藏、維、回、撒拉族及衛拉特、東乾人、俄境內的卡爾梅克人、布里亞特人;蒙古國各部族等方面的研究即為此種學術觀點的實踐過程。他的學術主張,體現中華文化間的親緣、影響、濡化、滲透與“和而不同”的多元與“中華一體”的辨證關係。在人類學(民族學)領域中,他強調規範民族志式研究,即通過田野考察第一手材料的細描,闡釋和比較研究;極力反對僅以文獻學文本代替人類學/民間文化學研究的唯一實證,不肯實地考查,玩弄故紙堆的作假。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近年來部分論文
1、《蒙古人與馬及其觀念的文化闡釋》,宣讀於第三屆亞細亞民俗學會國際學術討論會(與文化合作,韓國中央大學)
2、《二十一世紀:世變方激——中國回族研究急需社會學/人類學的大視野》,《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3、《民俗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西北地區的一個個案》,宣讀於中國民俗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學術討論會
4、《文化傳統與時代風》,收錄於中國民俗學會編《中國民俗學年刊》(2000-2001合刊),學苑出版社,2002年7月
5、《一項迫切的伊斯蘭文化工作怎樣乾——為<文明的關鍵字——伊斯蘭文化常用術語疏證>序》,《中國穆斯林》,2002年第2期
6、《仍是機遇:需從澄源正本接力起——關於高校民俗學/民間文學課程與中國民俗學學科建設的一點思考與實踐》,《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7、《UNESCO的新動議與我國口頭/非物質遺產的搶救保護和申報——以西北人口較少無文字的民族遺產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8、《70年前寧夏戰地慘景再現》,《寧夏畫報》,2003年第4期
9、《十字路口上的困難選擇》,宣讀於民族學人類學與中國經驗研討會,並收錄於論文集《民族人類學的中國經驗》,2005年10月
10、《覺醒·立法·機制》,《光明日報·文化周刊》2004年4月28日,B1版
11、《回族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及保護》,《回族研究》,2004年第4期
12、《無形文化遺產保護與語言問題的討論——從甘青“小民族”語言說起》,《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13、《地區文化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收錄於王義、劉全寶主編《慶陽民間藝術之魂》,新華出版社,2004年6月
14、《文化場域與儀式里的“花兒”——從人類學視野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族文學研究》2005年第4期
15、《成達史實 啟迪來者》,《中國穆斯林》,2006年第1期
16、《甘青寧三省(區)文化遺產保護現狀的考察報告》,《西北人文資源論壇文集》,2006年4月
17、《蘭州市流動人口調查報告》,《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與馬忠才合作)
18、《真誠做人·執著做學———谷苞先生90華誕學術研討會獻言》,《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19、《回族風俗志》,收錄於毛公寧主編《中國少數民族風俗志》,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20、《中國大西北:多民族多元文化資源與我們的時代使命》,收錄於郝蘇民主編《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北各民族在行動》,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
21、《環縣道情皮影保護實踐給我們的信息》,收錄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壇論文集》,王文章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12月
22、《人口較少民族的口承文化遺產保護——難題與啟示》,收錄於《中國人類學評論》第三輯,2007年6月
23、《騎過了很多種牲口,做過了好幾個夢》,收錄於《中國人類學評論》第四輯,2007年10月
24、《中國衛拉特學的“發軔”與“開拓”:衛拉特研究的思考》,載入《衛拉特蒙古歷史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11月,600-605頁
25、《心靈在聲光影中流動——五彩圖像里的山村世界》,《飛天》,2008年第1期
26、《人類學·民俗學及其田野——我們從這條路上這樣走來》,《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27、《非遺保護中從“花兒”的田野考察與文化空間引發的思考》,收錄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田野工作方法》,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1月,441-450頁
28、《日本“AINU”人的族群認同與捍衛文化遺產的實踐——北海道學術考察印象》,《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第1-5頁
29、《費孝通的甘肅實踐》,收錄於馬戎、劉世定、邱澤奇、潘乃谷編《費孝通與中國社會學人類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714-719頁
30、《日本愛努人捍衛文化遺產的歲月》刊於《中國民族報/理論周刊.國際》2009年6月12日,第8版
科研項目(主持)
1、1997年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態研究》
2、2002-2004香港樂施會項目《中國甘南瑪曲藏族牧區社會性別分析調查研究》
3、2000-2004年:國家民委、民族出版社項目《甘寧青民族地區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
4、2003-2006年:科技部、文化部項目《西北民俗資料庫信息採集》
5、2005-2006年:國家民委項目《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研究》
6、2005-2006年:教育部招標課題重點攻關項目子課題《西部開發中的人口流動與族際交往》
7、2006-2008年: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當代民族問題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之子課題《保全族經濟社會現狀與發展研究》
獲獎項目
1、《中國西北文獻叢書·民族文字文獻》1993年獲國家民委哲社成果一等獎
2、《八思巴蒙古語碑銘》1989年獲國家民委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3、《文化透視:蒙古口承語言民俗》(專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997年獲甘肅省第五屆社會科學“興隴獎”三等獎
4、《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態研究》(主編),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2001年獲甘肅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